看板 studyteach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tf120 (rtf)》之銘言: : 對考生個人而言,筆試當然重要。筆試考不過,什麼都沒了; : 列入總分的筆試低空略過,多半也會墜機。 : 但教甄的目的為何? : 是從眾多待選教師中挑出其中最適任的部分。個人認為,把筆 : 試當門檻的考法,會有最大的機率挑到適任的教師,也就是說, : 把筆試當門檻的甄選方式的「效度」最大。 : 幾個淺見分享: : 1. 筆試列入總分並無立論基礎 : 國小國中課程內容不難,以現今考生素質與競爭性,能通過 : 初試(筆試)者,早已充分證明其對教育或學科專業的「認 : 知」,足以勝任教師工作。但對於初試通過者來說,此認知 : 程度顯然與教學上的專業,或者是教育現場的熱情毫無關連, : 將筆試成績列入總成績計分並無道理。 你從那邊來的信心跟理論?能通過筆試就能勝任教師工作,我教這麼多年,也通過一些 縣市的前幾志願的教甄,現在也在前幾志願教書,都還不敢說自己勝任教師工作,還很 多要學的。同樣的,怎麼筆試和「教學上的專業,或者是教育現場的熱情毫無關連」做 連結?教學如果沒有專業,筆試怎麼考高分?一樣道理,筆試要高分,課程內容不用懂? : 2. 筆試列入總分降低待選教師的教學能力 : 將筆試列入計分導致多數待選教師花更多精力在準備筆試, : 而忽略教學,這現象近幾年有嚴重的趨勢,因為大家都知道 : 把筆試弄高才是王道,試教口試演一演,或者找個厲害的人 : 來看一下,不會太差就上了。結果就是初任教師的課程設計 : 與教學能力每況愈下。 一樣,你從那邊來的理論?我練筆試,同時也練試教,因為上課時也是要讓學生聽得懂 你說這現象近幾年有嚴重的趨勢,請提出數據和來源。 : 3. 試教口試的信度並不低 : 板上部分老師提到,試教口試不客觀,取一定比例筆試成績 : 有其必要。依我自己征戰多年並且長期觀察教甄現象的結論 : 是:筆試信度高但效度極低,試教口試效度高,且信度並非 : 板上傳言的低。 : 今年校內代理教師跟我討論他進複試的試教成績,77分,他 : 自陳是緊張沒講好,我直言應該是課程架構有問題,追問後 : 果然如此。(請參見本板敝人拙作 #1E3TxJ4m)。撇開私心 : 與不公正的案例,我發現部分覺得口試試教過於主觀的老師, : 其實就是未能掌握教學要領的老師,所以連自己為何被評高 : 評低都弄不清楚。口試也是如此,對所處的教育環境sense : 還不夠的,很容易拿低分。 我舉兩個例子好了,之前我考一家PR可能只有50不到的學校,我筆試最高,也贏第二名 有點多,但是最後總成績被翻了,而且被追蠻多的,所以我備一;但是之後我考一家前 三志願的學校,我筆試跟之前正取那位差不多,最後我的總成績贏他好幾分。所以我的 試教和口試在一年內進步很多?之前那位正取退步很多?想也知道不可能。 再來是另一位老師,他也是錄取台北市某前幾志願的學校,他試教並沒有很強,但是那 次試教剛好是用解題的方式,這是他的強項,而且學校這次想要男生,所以他錄取了, 可想而知,進去之後就…。我在裡面當組長的同自然科老師是覺得他可以再練練試教。 : 4. 不管哪一種考試方式都有遺珠之憾 : 有幾位老師推文提到,如果不靠筆試,某些優秀的老師就考 : 不上正式教師了。個人想法:把筆試當成門檻,對學生而言, : 可以選到更多優秀的老師。每一種考試都會有優秀者因制度 : 不利個人而被淘汰,但以教甄選才的立場來看,應該考慮的 : 不是教師個人,而是整體的學生利益。 : 教師的學識有一定水準,能教會教且對教育現場有一定認知, : 這樣不就是一個適任的教師? 很多東西要單靠這麼短的時間就看出來這個老師是不是適任,其實我頗懷疑的;還是, 你能靠著不到半小時就知道這位老師的個性?如果真是這樣,請你一定要當考官,這樣 就不會有不適任教師了。 : 寫了那麼多,出發點是關心教育環境,希望各縣市教甄看齊北市, : 把筆試當門檻就好。在板上發文雖然沒辦法影響現況,但看了討 : 論串裡的爭論,總覺得要出來講講話。 : 另外呼籲還在準備教甄的老師們: : 筆試絕對是關鍵,但也請多多研究課程與教學。 說實在的,台北市學生成績好是有一些原因的,人多、資源多,你怎麼能這麼武斷就說是 因為台北市是因為這樣教甄選老師的關係,不然你可以看看在台北市中後段學校,他們也 是這樣選老師,學生表現有比其他縣市好到那邊? -- 如果回憶需要添加一點酒精 那就讓歲月蘊釀一壺醉意 如果愛情需要添加一點承諾 那就讓時間印證永恆誓言 當時光 匆匆的 流過 一切靜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2.90.96
danieljaw:推這篇 08/10 00:13
totwinkle:推這篇 08/10 00:14
sayyouloveme:國高中準備的方向其實不一樣,高中筆試跟專業相互 08/10 00:30
sayyouloveme:有關聯,但國中小課程淺,又考一堆教育科目,才會突 08/10 00:31
sayyouloveme:顯兩造說法方向完全不同 08/10 00:32
danieljaw:再補充一下 他第四點推論很奇怪 既然每種考試都有優缺點 08/10 01:30
danieljaw:那更應該多元化評量了 我倒想反過來呼籲北市效法全國咧 08/10 01:31
rtf120:推s大,幫助我們釐清爭論點。 08/10 01:38
rtf120:另外澄清,我從沒說雙北因為教師甄選制度所以學生成績好, 08/10 02:09
rtf120:我是提出雙北對師資要求相對高,所以選擇如此的甄選方式。 08/10 02:10
rtf120:C大同為科學教師,其中邏輯不可不慎啊! 08/10 02:10
Kof0168:很難講吧,自己在教學現場看,北部沒有比較會教。 08/10 02:21
Kof0168:(是以這幾年考上的人來看,因為南北我都待過好幾間) 08/10 02:21
Kof0168:PS.我是國中。 另外個人以為 領域風氣跟學校風氣也有差 08/10 02:23
Kof0168:甚至校長等等都有差,這個教育行政學上面就有寫了 是真的 08/10 02:23
Kof0168:更遑論很多人考上之後就換腦袋了。我就認識只想升校長的 08/10 02:25
Kof0168:三個分數都很重要,但筆試可以掩護死讀書的人,複試可以 08/10 02:27
Kof0168:掩護會演戲或口才好的人,更何況多的是他上課根本就不是 08/10 02:27
Kof0168:用複試那一套上法的人(一輩子就演那一次了),不管怎麼採計 08/10 02:28
Kof0168:都很難確定錄取的就是好老師,有心還是往教師評鑑走吧。 08/10 02:28
CityHunter17:rtf120說我邏輯不可不慎,那請指出我那邊邏輯有問題 08/10 19:40
CityHunter17:同樣,雙北對師資要求相對高,所以選擇如此的甄選方 08/10 19:41
CityHunter17:式。這句話的證據在那?我又不是沒教過雙北 08/10 19:41
CityHunter17:之前還在建中代理 08/10 19:42
※ 編輯: CityHunter17 來自: 111.252.70.41 (08/10 19:43)
CityHunter17:所以雄中,中一中、南一中等學校對師資要求不高? 08/10 19:44
CityHunter17:況且一個好的甄選制度選出來的老師不就是要讓學生 08/10 19:45
CityHunter17:成績好,不然考進一個會教的老師,學生成績沒進步 08/10 19:46
CityHunter17:難道你覺得合理? 08/10 20:05
danieljaw:r大:4.不管哪一種考試方式都有遺珠之憾 08/10 20:28
danieljaw:=>那不就更應該多元化評量? 可見邏輯不可不慎 08/10 20:29
yoyo0521:有些人考上了就擺爛 起碼我知道新莊某高中有些老師是這樣 08/10 20:35
yoyo0521:有女生被2個男生壓在桌上摸大腿 男生鬧說只是搔癢 08/10 20:37
yoyo0521:和班導說 班導說沒關係啦~男生只是好奇 已經好幾次了 08/10 20:38
yoyo0521:但那個班導都不想管 快段考前幾天的上課~許多老師也是說 08/10 20:40
yoyo0521:這節課我們來聊天吧~反正妳們也不會看 08/10 20:42
yoyo0521:放暑假也是這樣和學生說:暑假儘量玩~反正妳們也不會看書 08/10 20:43
ilpeja:看完後~真的會認同bbs久傳的一句話--跟鄉民認真就輸了 08/11 10:14
ilpeja:無論如何~莫忘初衷~維持教育熱忱打贏教真這場戰役~~ 08/11 10:16
ilpeja:最近又聽到幾位資深老師的教學態度...更覺得自己的不足... 08/11 10:16
Falajack:文中台北市前幾志願的學校 請問是指建中嗎 08/11 19:50
CityHunter17:不是建中喔,就我這科而言,建中還蠻公平的 08/11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