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oberi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篇算這幾周的心得,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已經是[落後的想法], 不過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想很多人還是跟我以前一樣 我之前發了[i-pad的衝擊]這篇文之後,有版友認為我可能跟老一輩一樣食古不化^^, 我先介紹一下我的背景: 我很早就用PDA,我第一台PDA是LEO E300,我想大家就知道有多早了 我賣過ERP軟體,從8萬的小軟體,到300萬的整廠軟體。 我深信[工具]絕對比雙手好用。 我從出社會就隨身帶手機與PDA,就算我在軟體業之外的其他工作也是, 智慧型手機一出來,朋友知道我有用PDA的習慣,就有建議我改用智慧型手機 我不用理由是:手機一年至兩年就會想換新,因為他有代表身分、形象的意義在內 (這也回siriue大,所以我當初會認為企業家用i-phone是因為社交功能^^) 但是PDA是實用的,所以除非摔壞,是不會換的, 後來改用智慧型手機,是因為我發現我出國要帶兩個充電器.... 我用的是多普達賣給HTC之後出的第一支手機:CHT9110 當然,對於一個想發展自有品牌的我來說,如果國產品不會差太多, 我一定優先買國產品的,因為我希望我以後我的[台灣牌]也會有人買單。 9110我也用了很久,之前興起換手機的念頭, 我本來想換HTC mini,主因也是因為外型,我覺得智慧型手機功能其實差不多 我一位朋友一直跟我說[差很多....] (他是哪種手機在國外上市,就先買水貨回來玩的,玩到後來自己賣水貨) 我回他說,智慧型手機那麼多功能,我也只用固定那幾個, 我朋友說 :[你沒有用其他功能,是因為不好用] 是阿,我用過手機上網,可是好慢,我用幾次就不用了, 我用手機開excell檔,可是很不清楚,所以也不用了。 以前教育部再推電腦教學時,我們去反對,反對那不是學電腦,是學微軟, 我們私底下用昇陽的文件管理軟體, 雖然如此,但我們很快就放棄,微軟當時真的太強大了, 但是,我們同樣的也受到微軟的制約。 之前有版友找我聊軟體,我就說:我們很習慣微軟的:開始->程式級->IE->我的最愛 我們從來不會覺得這有問題, 我父親想上youtube看一些歌曲、上遊戲網下棋, 我把他加到我的最愛,他還是不會用, 我把他作成捷徑放在桌面上,我爹才會使用。 關鍵2出來了,我們為什麼要去學"如何使用呢",為什麼不是直覺的按一下就開始?? -------------------- 我跟我朋友最近討論這些事情,i-phone的ios與google 的andriod , 是去年才開始完整、方便、超越,所以整個市場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以前我們認為微軟是不可取代的軟體,現在很難說了。 以前我以為上網是因為頻寬,現在我知道與內建的軟體有關。 以前別人問我東西,或是我有些產品要推,拍照的東西都在電腦上, 要回公司才能發mail 產品照片越來越多,硬碟越買越大,其實裝的也只是一大堆捨不得丟的垃圾 程式越灌越多,又忘了當初安裝什麼東西,新增刪除又麻煩,跑不動又要重灌 現在google的andriod,幾乎東西都不用放再電腦裡面, ------------------ 拉回主題...優點大家再去找好了... 我這幾周想要把品牌弄出來,弄了一些商品, 我直接用手機照,按兩下就用手機寄出mail,問對方有沒有興趣, 傳出去馬上問對方,就跟他約時間,前後不到一分鐘 以前我這個動作,要拍照之後,回到電腦旁邊,手機與電腦連線, 聽ActiveSync 這個同步軟體在那邊 "嘟嘟嘟" 嘟半天還找不到手機, 找到手機之後轉存,開始->outlook->新郵件->附加檔->我的文件->照片.... 以前要這樣做,加上我並不是真的很確定要推這個東西(我本業還活得下去) 所以這麼麻煩,想一想不如出門跑我原來的客戶。 現在方便了、動作簡化了,前幾天另一個朋友msn暱稱出現他現在在做團購, 我又馬上發了產品圖給他,馬上又約看商品 就像我朋友說的:我以前不想用,是因為難用, 現在好用了,我就會比較去做一些事情。 我這一周,就敲了五個通路商。(都不是特意找的,就是聽到誰在做,馬上發出去) 最大的差別在於:迅速、即時 我迅速的發出去->對方迅速的看到->有興趣->約訪 對方有用android、ios的,也不用回辦公室,馬上就可以瀏覽mail(不用下載) 以前的話,要花比較久的時間,同樣的,對方也會比較有期待,商品也容易被打槍 在跟通路談的時候,對方馬上用i-pad上網,找競爭對手,與我互相討論, 三四個人就直接看著桌上平放的i-pad指指點點資訊的內容, 以前要幾個人擠在電腦桌前面,照片又不能任意放大,看幾個就不想看了 回到本業上面, 有時候店家會跟我問匯率,以前要打電話給銀行, 現在我直接下載匯率的軟體,還有銀行的軟體,點一下就出現我要的訊息 店家問國外報價,我直接點mail開來看, 所有的動作都在瞬間、不點超過三下的情況下完成。 新增移除程式也很快,所以我更願意去試用各種的軟體,也就是更容易找到我要的軟體 ※ 引述《idome (阿火)》之銘言: : 其實是剛剛一邊吃飯一邊掃文 : 掃完後來騙一下P幣好了 : 其實b大從以前就常常被公X了(笑) : 教條式的發文不引人青睞主要是要花時間想 : 花了時間想還不一定有理想的結果是後續回應走向的主因 : 目前台灣整體的教育其實已經有點糟了(這是事實) : 版上的文章也一堆一開口就是要答案的懶人包徵求文 : 思考問題並自行解決模式後的"主動分享文章"似乎已經不復見 : 以往上一代在創業怎麼可能上來打幾個字就有答案? : 好歹黃頁也要翻一翻,打電話四處跟各家業務投石問路一下 : 好歹也要被弄過幾次才知道誰不能合作誰又能合作 : 拜網路所賜,現代人真的很幸福,就連創業也只需要拿錢丟了就好了(誤) : 目前我所看到的smart系列文其實發的有點慢了 : 早在b大發文前,我個人已經開始嘗試使用智慧型3C產品來簡化我的各項事務 : 比如用平板來取代紙張模式用來紀錄各項事務 : 用whatsapp來跟我的合作同業進行24h的商業訊息 : 用臉書+MSN+bbs+視訊來跟我的客戶進行服務跟諮詢(HTC 野火) : 以上是我在做的事情 : 重點在哪裡?重點不在我用啥麼東西你就要跟著用看看? : 重點在一個企業主本身要了解自身特點並選擇嘗試更痴呆的3C產品 : 為啥更痴呆?因為少了傳統工具的繁複但多了更多的簡便(也是風險) : 當然我也覺得b大常常在講廢話 XD : 很多產業無法進入數位時代不一定是人的關係,產業的特殊性也有 : (但是人的不學習與固執是絕大的主因) : 只是換個角度講,很多事情追求數位化的同時其實也擔負了非常多的風險 : 追求便利往往喪失了更多的價值觀跟思考空間 : 人也因此失去了更多的成長機會,這一點對於一個經營者更是致命 : 在我創業的這幾年我所看到的,好的經營者通常時間是最多的 : 因為他懂的讓別人付出時間來幫他賺錢,然後在去搞別的事情 : 不好的經營者時間是最不夠用的,因為他總是不能信任別人,所以累死自己~ : "一個經營者時間越多,就能擁有越多的思考空間" : 以上是一個關鍵,講出來大家都知道,只是不講出來應該有90%的人不會去想 : 所以變成廢話了 XDDDDDDDDDDDDDDDDDDDDD : 與其去攻擊b大發的廢文 : 倒不如去改變更多的角度來省思自己跟企業本體 : 而任何事情都用正面角度去看跟想,那麼每樣事情都會是正成長 : 不過我也不是很喜歡b大發的文 : 因為常常只講正面而不點負面 : 這樣跟那些加盟發表會有啥兩樣? : 風險評估這一環是創業者容易流於盲目的一項指標(因為自信跟自負) : 但某些人的回應也讓我感覺是不是有點為反而反? : 就像我自己並不認同當時的電子書,畢竟這產品不是主流(以前跟未來都不是) : 但現在的smart系列文卻讓我有些感觸跟省思 : (講大道理的通常很嘴砲,不過不需要急著去攻擊他,因為很容易被套用 XD) : 以上廢文!歡迎噓我!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64.51
thismy:強 04/09 02:15
bestbook:MealSnap讓你拍張照就知道每餐的卡路里 | TechOrange 04/09 05:16
bestbook:Baby Connection讓老公在老婆懷孕過程中,不再置身事外 04/09 05:19
bestbook:EZTABLE讓愛美食的朋友成為你的用餐嚮導 04/09 05:26
Attui:300萬的整廠軟體...orz 04/09 11:23
Attui:push 04/09 11:33
ikz:推~ 04/09 17:12
bestbook:在既有獲利模式是最簡易的方式 04/11 00:58
bestbook:相關生態體系正在快速發展 04/11 01:13
bestbook:Smart企業 = 流暢感+快速回應顧客+創造更多價值 04/11 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