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oberi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說到FB粉絲團經營, 說一個朋友的案例, 挺讓我佩服的, 他剛好也是本版的潛水版友。 以下分享是我側面得知的資訊, 以及個人觀察的總結。 https://www.facebook.com/IFit333?fref=ts 粉絲團名稱:iFit 愛瘦身 --- 先說說這個粉絲團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過程, 在他們還沒有開始成立之前, 我的朋友就告訴我,他們想做一個關於瘦身的粉絲頁。 從他們開始成立的第一天起算, 約略一周內,大概就有1~2萬的粉絲, 之後丟了些廣告費,成長至12萬, 而這僅是短短一個月內就達到的數字。 此後他們就幾乎沒有再買過廣告, 就單單只靠內容, 就讓粉絲持續成長。 目前的結果,如各位所見, 約35萬粉絲,每個發表圖文平均都有上千的按讚數, 我還曾經看過7~8千的按讚數字, 轉貼數印象中最高的有2~3千,最低也都約莫近百, 是非常傲人的成績。 我的朋友告訴我, 他也沒預期過原來會有這麼大的迴響, 原先單純覺得,能有個3~5萬人的粉絲團, 就已經覺得很屌了。 就我側面觀察,他們的成功之處在於: 1.專業的內容 我這朋友的團隊原先都不是瘦身專家, 並非營養科系或運動相關的, 但是他們非常用心的尋找各種專家的書來研究, 並且「身體力行」。 這點才是真的讓人感動的地方, 他們不是嘴砲轉貼文章, 而是真的去嘗試,然後把有效的, 有用的資訊與大家分享。 2.用可愛的圖文代替文字 這點我認為與專業內容相輔相成。 我自己經營的粉絲團有專業內容, 但是我們沒有像他們的團隊這麼厲害, 能把專業的瘦身知識用可愛的風格替代。 因此風靡了許多女生, 也讓許多女生自願幫他們轉貼文章。 為了跟成功者學習, 我也曾經找過畫手來做, 但是卻不像他們這麼成功。 這關鍵因素在於, 你花錢請來的人如果跟你沒有默契, 或者只是為了賺錢而畫, 它的作品就沒有生命力, 只是流於一種呈現,而不具備精細的感染力。 這心得大概只有操作過的人才知道我在講什麼, 我只能說這個優勢絕對不是花錢就能解決的。 3.超強的文案 我說的不是什麼犀利的文字, 而是他們的文字的確很能吸引女生去看。 我的粉絲團是自己操作的, 我發覺,要能寫出這樣的文字, 看起來沒什麼,但實際自己寫卻不容易。 一者可能我不是女生, 二者我也學不來用女生的思維邏輯去寫文案。 他們的團隊是一群優秀的女生組成的, 我想這應該就是他們競爭力的來源。 4.超用心的回覆 你能想像,他們幾乎是3~4個人, 針對「每一個粉絲」的「每一則留言」, 進行一對一的回應。 說穿了沒什麼,就是花時間而已, 但是這樣的用心,就不是一般粉絲團會去做的事。 --- Facebook成功的粉絲團有很多類型, 大致上我區分成兩種: 一種就是像iFit以專業內容與吸引人圖文取勝的, 我稱之為「內容導向」。 另一種是銷售東西,廣告自己產品, 偶而丟一些搞笑或有趣的圖文的, 我稱之為「商業導向」。 「內容導向」,用內容吸引粉絲的, 這類型的粉絲團比例比較少, 就我觀察,iFit在這類的粉絲團成績, 應該已經可以稱為典範。 「商業導向」的就多了, 幾乎佔了所有粉絲團的9成以上, 本土業者中,我觀察的指標是my dress這個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myDresstw?fref=ts 所謂的商業導向, 是指他們不談什麼專業內容, 就單純是把自己的商品, 用漂亮的圖文持續曝光呈現。 就非粉絲而言,這個粉絲團的內容就是「廣告內容」, 但是就粉絲而言,這些商品就都是他們喜歡的東西, 看到有新貨就會出手去買。 --- 「內容導向」與「商業導向」各有優缺點, 但因為各自都有成功案例, 因此我覺得你只需要選擇適合你的就好。 像是my dress的操作手法, 其實就是on line game所說的「台幣戰士」。 沒錯,他們就是砸廣告費, 把自己的粉絲人數與談論人數砸出來。 印象中,根據一次在中部的座談會中, 他們操盤手上台分享的數字, 一個月至少要砸30萬的廣告費在Facebook。 不過就算要砸錢,也不是人人砸了錢都有效。 事實上,他們的照片與文案風格, 還是有自己高明的地方, 不是單純把錢丟了就有效。 反觀iFit,錢砸的沒有my dress多, 但是內容優質,就能吸引廣大粉絲, 我認為這很適合新創事業家, 剛開始沒什麼錢,但你可以用心把內容做好。 不過iFit遇到的隱憂是, 因為你一開始內容導向, 粉絲喜歡的就是你的優質內容, 但如果你要轉型賣東西, 則賣東西的訊息比例就無法拉高太多。 也就是說,10篇文章, 大概只能放1~2則商業訊息, 如果太多,粉絲會有反感的效應產生。 其次還有一個問題是, Facebook其實已經非常勢利的在看待粉絲團。 簡言之,如果你沒有持續跟Facebook買廣告, 你的粉絲團的曝光度就會低落, 而且Facebook顯而易見的,會在可預見的未來, 持續讓你非得跟它買廣告才能生存。 --- 我個人建議, 經營粉絲團盡可能不要亂轉貼別人的東西, 最好都是自己發出來的內容, 同時保持「色調」或「性格」上的一致。 品牌經營有個很重要的基本思維是, 品牌就像一個人,一個人的個性要有一貫性, 不能今天像個氣質音樂家, 明天像拿菜刀的瘋婆子。 我曾經就是這樣,想說實驗看看, 今天貼搞笑的,明天貼認真文, 後天貼男女關係分析文, 大後天貼星座。 說實在話,有些搞笑圖文的確很吸引粉絲, 我曾經貼過一個搞笑圖一天創下20萬人瀏覽, 結果你們猜有多少人去按我的粉絲團「讚」? 答案是:17人。 一張搞笑圖可以引來20萬人看, 但卻只有17個人加入粉絲團。 這樣做會導致一個結果, 就是你持續不斷的在破壞自己的品牌意象, 沒有人會對你留下深刻印象, 同時很可能會對你的品牌價值產生錯亂。 如果你有長期在Facebook觀察的人就知道, 有很多粉絲團專門在轉帖一堆有的沒的文章或圖片, 這種「垃圾資訊粉絲團」已經太多了, 多到如果你的粉絲團也加入他們的行列, 你的品牌就等著被大家漠視跟遺忘。 --- 網路上有很多高手談Facebook粉絲團經營, 那些資訊都很不錯, 但我認為還是只有你自己實際操作一次, 才能慢慢抓到屬於你的品牌該怎麼經營。 然後,盡可能不要亂花錢給行銷公司代操, 我得說那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Facebook的廣告就是這樣, 有買有保佑,有買有流量, 如果你要付錢給人幫你衝粉絲人數, 相信我,等你沒付費的時候, 這一切就停止了。 社群經營的重心在於互動, 粉絲多寡雖然重要, 但等你超過一定數量之後, 那個數字就不具有太多意義, 反而是互動的人數才有意義。 會自然產生病毒轉載的粉絲才有廣告效益, 他們喜歡你的資訊,願意主動按讚, 幫你轉貼,幫你分享給朋友, 這才是比較紮實的粉絲團。 --- 最後回答版友寫信來問的問題: 「我真的一定要建立粉絲團嗎?」 說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事, 台灣有個網路知名成衣品牌, 一年60億元營業額,他們沒有成立粉絲團。 它的名字是: Lativ。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2.96.185
Ken52039:粉絲數不管用了 我現在在意的是討論述 01/24 22:31
kkkk123123:某潛水版友體脂率超低 說服力超強 01/24 22:41
siriue:樓上正解~ 01/24 22:58
abigcook:謝謝分享 好的文章分享讓我受益良多 感謝您 ^^ 01/24 23:03
pttgogocat:這是紀香她們團隊經營的不是嗎 XD 01/24 23:12
Ken52039:https://www.facebook.com/tw.bopeep 01/24 23:23
Ken52039:小弟也獻醜一下 自己還沒有小孩 但很喜歡小孩 01/24 23:23
Ken52039:也是一點一滴努力慢慢經營 完全不靠抽獎活動 01/24 23:23
Ken52039:因為會助長傀儡粉絲~ 非常在意討論人次 每天都在找新梗 01/24 23:24
AMYHUANG:五樓就我所知不是喔~但他們認識小香沒錯低~ 01/25 04:06
wekl:K大的討論人數好誇張 是粉絲數*2! 01/25 08:40
siriue:樓上,那要燒錢的 01/25 09:33
Ken52039:我們沒有燒錢喲 我們主要是負責分享育兒資訊 媽咪們都 01/25 09:43
Ken52039:很感興趣 從中才會穿插一點商品銷售的資訊 也很蓬場 01/25 09:43
Ken52039:有需要瞭解細節的 可以來信切磋一下粉絲專頁的管理技巧 01/25 09:44
siriue:喔,如果以你們的轉貼數來看,我相信~ : ) 01/25 09:49
pttgogocat:感謝amy版主說明,聊改了 ha 01/25 10:13
Ken52039:不過 燒錢還是有一定效果就是了 我們還是會針對特定 01/25 10:17
Ken52039:要銷售的商品 付費下去 真是萬惡FB 01/25 10:18
AMYHUANG:樓上我的網站做得很不錯耶~ 01/25 14:13
Ken52039:XDDD 樓上的意思是?可以借我參觀嗎 謝謝 01/25 14:14
qmo668:1、正妹 2、正妹 3、還是正妹 02/01 14:45
qmo668:這種東西已經變成主動型的無名小站了 02/01 14:46
qmo668:如果單就以粉絲人數來說 02/01 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