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oberi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果你說的是讓買方和賣方交易的平台(我自己覺得這的確是比較狹義但精準的平台定義) 也就是比較像是軟體服務商,我可能可以就自己目前的經歷分享一下。 (大型B2C電商,廣義的平台,這部分這邊就先不討論了) 我覺得推文中l大提到一個重點,可能需要從利基市場開始。 如果是交易平台,台灣現在的C2C市場其實就是被y拍、露天分食掉一整大塊。 幾乎各式樣類型的賣家都會先從這邊開始。 這也導致這些平台擁有海量的資訊和供給,對於平台業者來說是好事。 但海量資訊充斥的環境,對於某些賣家可能就不一定好了。 容易被比較、不易被看到、流程不彈性、品質不穩定、容易被大環境影響素質等等。 當然這些壞處都會因為平台的強大集客力被減緩一些。 新創平台肯定沒有可能一開始就有強大的集客力,可能三五年都不夠達成。 所以只能努力解決上面大型平台所產生出來的壞處。 然後可以試著將這些平台的參與賣家分類, 例如將手作賣家抽出來、或是文創賣家、代購賣家、高階3c賣家抽出來等等。 並且提供足夠的附加加值給這些特殊市場賣家, 如較佳甚至客制化的流程或功能、較高的可見度、較高品質且聚焦的環境等等。 不一定會全部賣家買單, 畢竟有些賣家或事業不那麼需要個人品牌力、獨特性或是以上需求等等。 但一個一個累積會有機會在利基市場作出一片天。 台灣其實也很開始有一些不錯的成功的新創平台。 所以如果沒有大量資金,往利基市場去經營的確是個方向, 可能沒辦法想要一飛沖天,但穩定成長應該是可以透過努力達到的。 不過還是有可能市場不買單,這就要看到底選的利基市場參與者夠不夠多, 轉換過後量夠不夠、可囊括延展力夠不夠。 還有自己努力夠不夠了 (產品力、業務力、行銷力等等 一拖拉庫事情) 最後,還是要分享這一篇給對於平台創業有興趣的人XD:http://goo.gl/wyOODv 作平台真的要有很高的興趣,如果只為了賺錢或是快速看到錢,平台真的不容易搞, 要做一大堆事不說,做對了還不一定敵得過資金。 但如果完成了,那種滿足市場左右兩邊的人的喜悅,也是特別甜的。 一些簡單分享囉! BTW, 聖誕快樂 :) -- Go1Buy1玩敗玩購 - 國際代購平台 http://www.go1buy1.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1.16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