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ranslato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iFer (DiFer)》之銘言: : 我對文化方面的翻譯研究比較有興趣^^a 這個也蠻有意思的,相信也會是個很好的討論話題。 個人粗淺的想法是將語言文字認定為文化的載體,而操弄語言文字的譯者則是在不同的 文化載體間穿梭,在不同的文化載體間努力裝卸文化的碼頭苦力。而不同文化載體本身 的尺寸、可使用的軟硬體間的差異,則直接影響到各載體適合承載之貨物(文化)。當 苦力們在不同文化載體間裝卸文化時,便可能會出現尺寸不相容或軟硬體無法配合的問 題。如何讓目標載體順利、穩妥地運送所有由來源載體卸下的貨物,避免讓貨物被遺留 在碼頭或掉到海裡,便是碼頭苦力們要克服的挑戰。這或許也是翻譯最有趣的地方吧。 : 譬如,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 : 【中英版戀人詞典】這本翻譯書? : (尖端出版,前陣子打書很兇 : 作者是中國人,此書得獎不少) : 書裡很大膽用中英文對照出版 : 但問題是,書中一開始故意使用文法很破的英文 : 同時代表女主角求學與談戀愛的笨拙 : 但中文這一段的翻譯卻是順暢如行雲流水...... : 讓人完全感覺不出來主角英文有【破】到 : 問題是,出版社自己也知道這一點 : 還辦了一個翻譯比賽,可是選出來的第一名 : 一樣是譯文非常順暢完全感覺不出來有哪裡不對勁 : 如果以這樣的翻譯方法,那就失去了原文的最大特點 : (英文從破到漸漸進步,最後變得流利,也是女主角感情的成長象徵) : 我也很想知道,如果遇到這種情況 : 各位會怎麼處理? : (前提是出版社完全尊重譯者 : 不干涉譯者翻譯策略的使用) 我個人的想法是,如果可能的話,在譯成中文的時候,或許可以考慮用錯別字或白痴 造句法的形式來表達。但在以這種方式表達的同時,也必須考慮以譯註的方式,或在 序或譯者的話(如果有這東西的話)解釋這樣處理的原因。用譯註比較直接,澄清效 果比較好,可是會減損閱讀樂趣。用序或譯者的話對閱讀的影響較小,但如果讀者是 不讀序言的那種,澄清效果可以說是沒有。 我想,之所以書中的翻譯及出版社比賽的結果都是流暢到不行,或許是怕「看不出原 文本身就有錯」或「看出原文有錯但不知其實是作者刻意出錯而非出版社排版錯誤」 的讀者及比賽旁觀者誤以為出版社品管不良或崇尚「爛翻譯」。 這類以刻意安排的錯誤來表達絃外之音的作品,要翻得傳神真的很困難。錯得不夠嚴 重的話,讀者無法感受到作者的巧思,錯得太離譜的話,讀者會以為出版社找了個爛 譯者。老實說,對於這類型的文本,譯者可能得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能看出作者用 心的讀者可能少之又少。換句話說,譯者為了表現原作者的匠心獨運而刻意出錯換來 的咒罵聲可能會比掌聲多上許多。在這種情況下,不管原文錯得多離譜,一律改成正 確內容,對出版社及譯者應該是最不傷腦筋且風險最低的方法(此處風險如:出版社 被痛罵其出版品品質不良&作品被評價成爛譯作而滯銷的風險)。 以上是路人的一點淺見,請鞭小力一點 m(_ _)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8.0.48 ※ 編輯: TheRock 來自: 61.218.0.48 (05/10 02:27)
Mosquitoe:感覺既然書是中英對照的,讀者不致於誤會是翻得爛耶? 05/10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