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uto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個問題在補教版與家教版都出現過,簡略說明,有強者要補充的非常歡迎 先看大家熟悉的三上第一章才會教的相似形(我畫圖的功力不高,還請多包含) A /| / | / | D /___|E / | / | B/______|C (容我線段符號省略) AE AC 若DE//BC,則 AE:DE = AC:BC,也就得到這個公式 — = — DE BC 把座標平面上 A、B、D 其中兩點的座標標上來,最後一點座標以(x,y)表示 套入剛剛的相似形公式,就是大家熟悉的斜率公式 為什麼不教應該有不少人看的懂了 因為相似形三上才教,但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是一下就出現了(比例也在二元後面出現) 所以很多學校老師都不教~(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講到這裡,應該有老師會提到應該還是要補充阿,方便很多 的確方便很多,但這裡很難讓學生了解這個公式怎麼來的,多數只能硬背 對於觀念清楚的,可能影響不大,但多數的學生數學都不好 背越多他不懂的,會把他知道跟不知道的東西搞混 最常見的是 根號2 x 根號3 = 根號6 根號2 + 根號3 = 根號5 多數的學生知道 根號2 x 根號3 = 根號6 ,但你要他說明多數是解釋不出來的 程度沒那麼好的學生,背越多他不懂的東西,之後就會以為 根號2 + 根號3 = 根號5 不用斜率解釋,用一般的方法說明則是這個單元相當重要的觀念 "將直線上的點座標與直線方程式的關係" 應該不少正統教育下的老師會強調 大概是這樣~ PS聽說理化很需要,這我就無能為力了~ PS直角座標平面,若兩直線互相垂直,則斜率為-1,是高中課程,國中不該出現 一般參考書應該也沒有這種考題 基測應該是沒有考過y=ax+b中的跟a有關的問題,b的話絕對是重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178.46 feelingdupom:轉錄至看板 CS_TEACHER 02/09 00:24
vvbird:a 會考, 不過, 只會考"正負", 可由與坐標軸交點的正負判斷 02/09 07:57
vvbird:至於求 a 的值, 也和斜率的概念無關 02/09 08:05
感謝版大的補充,版大說的沒錯,會考(我之前說基測應該是沒考過,是說錯了) 補充說明 基測考a的題目多出現在92年以前,這五年來幾乎都不出了 當初考的時候,我周遭的很多很厲害的老師都在罵考這個的意義... 解給學生看,最容易被接受的說法就是用代入的方式 因為代入的能力不難,但考的題目卻不簡單 (意思是要考簡單的能力,卻用比較難的題目,結果要考的重點到不是帶入的能力了) 這種現象出現在基測,有點"掉漆"(這句話看的懂的舉手~) ※ 編輯: feelingdupom 來自: 210.202.48.60 (02/09 11:28)
nabel:我覺得斜率其實很好懂 不過如果國中題目沒有特別去應用 02/09 12:30
nabel:或是針對性的題目 那其實就算懂 到高中還是要重學一次 02/09 12:31
nabel:不如就選擇性忽略吧... 02/09 12:32
nonojoy:我看學生決定要不要教,但是教了也只是當下會,我猜過一年 02/09 12:35
nonojoy:就忘了吧。因為用不到,所以會忘記,學生都是這樣子XD。 02/09 12:35
gizi:哈,我都有教耶,反正其他東西不複習也一樣忘,所以我都會教 02/09 23:41
gizi:其實教的時候把它當成一大重點,學生沒忘那麼快耶,理化上用 02/09 23:42
gizi:得到的地方我也都會帶斜率的觀念,其實沒想像中得忘得快 02/09 23:43
achemoeco:其實我覺得看學生心態啦,我幾個北一女的學生 02/10 10:36
achemoeco:吸收超好,我補充再多,他們也不嫌累,反而是我教的 02/10 10:37
achemoeco:累得要死,因為一教他門就懂,我又要教下一題 02/10 10:37
achemoeco:他門中間還不想休息,希望多練習幾題,像這種學生 02/10 10:38
achemoeco:你說多教幾個觀念,他門才沒再怕。相對的,比較被動的 02/10 10:39
achemoeco:得學生,光是參考書上那幾題,甚至必考題,他們都 02/10 10:40
achemoeco:愛聽不聽了,完全不用擔心到要不要補充的問題 02/10 10:40
achemoeco:其實我覺得,把學生教懂很簡單啦,我一直覺得 02/10 10:42
achemoeco:學生會聽不懂,大部分是老師表達能力有問題 02/10 10:42
achemoeco:會解題的老師很多,能表達的很好的老師很少 02/10 10:43
achemoeco:懂很簡單,但是要他門記住某一段長時間,又能考試 02/10 10:43
achemoeco:那真是難了,我有幾個學生,從上課的互動就知道 02/10 10:45
achemoeco:他們真的懂,但是回家電動一打,呼朋引伴電影一看 02/10 10:47
achemoeco:就又開始勾股定理變股溝定理了,司乃爾定理變香奶耳定理 02/10 10:49
achemoeco:very creative..you know...but.... 02/10 10:50
a80314mouse:我覺得樓上說的超有理。 02/10 12:47
a80314mouse:我覺得老師要讓那些被動的學生吸收,就必須像垃圾車 02/10 12:48
a80314mouse:音樂一樣,天天放、天天講,讓學生聽到都會哼旋律了.. 02/10 12:48
a80314mouse:也許學生不知道垃圾車音樂是西方名曲,但至少會哼(用) 02/10 12:49
akida:因材施教 02/10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