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KB48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http://media.yucasee.jp/posts/index/14421/4 HKT指原莉乃之母創立藝能事務所「34COMPANY」(本社?大分市),以及指原本人就 任董事一事,經由同屬太田事務所的藝人‧有吉弘行在其自身的廣播節目中得以揭曉。 這一舉動並非是所謂的獨立騷動,而更有可能是為了節稅去管理公司。藝能關系者表示, 關于開公司的理由,「可以理解為她的年收達到了數千萬乃至一億元的水準」。 指原本人擔任董事 9日播出的JFN系節目「有吉弘行のSUNDAY NIGHT DREAMER」中介紹了這一事實。 根據法人登記的事項內容, 「34COMPANY」是在今年5月1日創立了,資本金100萬圓, 總公司正在指原的故鄉大分市。法人代表是指原之母,指原本人頁擔任了董事一職。 公司創立目的主要為「藝能藝人等的養成、經紀業務及制作業務」「與藝能藝人等 的音樂娛樂活動相關的演出運營業務」 「藝能藝人等的肖像權管理」這三大塊與藝能 相關的業務。此外也有「不動產買賣、管理及租賃」等附屬業務。 雖然網上有一部分「指原是在籌划獨立」的見解,但某大型藝能事務所關聯人士表 示「這種事在我們之中也都是禁忌的話題。除非是跟事務所關系惡化到相當的程度, 否則獨立什么的是不太可能的」。比起從事務所獨立來,出于節稅目的而成立資產管理 公司是更合理的觀點。 年收數千萬圓?   上文所述關系人士表示「藝能人最初也都是不了解別家的薪水和報酬的,不過紅到指 原桑這種程度的話,就會開始對相關聯之處會出現的金錢的感覺變敏銳了。然后就在去找 稅務師商量時就被勸說開公司來避稅,這在藝人之中几乎是司空常見的事了,並不是要反 抗事務所什么的」。 指原年收的具體金額雖然並未公開,但過去的報道推測都是少則3000萬圓以上、 多則達到1億日圓,說明在21歲這個年紀的她也到了要考慮避稅程度的藝人了。 2014年上半年出演節目排行榜上以162個節目而占據女性第9名,毫無疑問正處于出道 以來最初的人氣巔峰,少說年收也應該有數千萬之多了吧。 當然作為演藝界人士,設立公司最終可以讓自己(包括家人)的手中多留一些錢, 是有很大的好處的。資本金為100萬圓的程度,避開可能牽扯到副業規定的父親,而讓 母親或夫人當社長的案例很多,指原也不例外。 下面以具體的例子來看看這樣做的好處。 來自藝人的提議? 「業務委托契約」 過去在真鍋かをり與所屬事務所的民事訴訟案之中,通過事務所方面提交的證明, 揭示了以下的事實。 事務所曾經向在真鍋的家鄉愛媛縣內設立的、由真鍋之母擔任社長的「真鍋電子 工業」匯入了真鍋報酬的一半。匯款名目是業務委托費,金額是相當于真鍋月薪約400 萬圓的大約一半。這一交易是由真鍋方面主動提議的。 據推測這是因為真鍋的收入已達到了適用當時最高稅率的40%,因此采取這種節稅方 式在扣除了董事報酬等經費之后可以讓適用稅率下降,讓留在自己手中的錢可以更多。 再舉個另外一個實例 (箭頭表示金錢流向) ◆大牌男藝人 S 所屬事務所A → 個人事務所  → S家       (法人代表‧S的夫人) ◆大牌女優N夫妻(其夫也為演員) N所屬事務所A → 個人事務所A1 →  N家       (法人代表‧N之母) N的丈夫所屬事務所B → 同上 →  N家 像這樣的案例,並不會給事務所帶來什么麻煩,而且也有助于事務所與搖錢樹藝人 建立良好的關系,今后也容易繼續合作,正可以說是雙贏。 34COMPANY的好處是? 話題回到指原身上,試舉一下開公司在節稅方面有怎樣的好處。 1 可以付給家人董事報酬 2 生命保險 3 可以在7年內結轉赤字 4 交通費可以計入經費之中 1 支付給自身及母親的董事報酬,可以作為薪資扣除。 2 成立法人后有可能以經費來購買生命保險,如果使用中小企業防倒閉互助保險這種 還款率100%的保險的話,節稅效果會更大。 3 相比個人的損失在3年間結轉來,成立法人的話可以大幅延長到在7年內結轉。 4 應該是這次設立法人的主要目的吧。作為偶像的活躍,背后必然有著母親的支持。 在東京與九州之間每月往返的交通費,如果能計入經費的話會有很大益處。 表示去年AKB總選舉的第一名是人生巔峰的指原,為了盡可能留下賺到的錢, 成立34COMPANY會有很大幫助吧。 ------------ 翻的不好的地方還請懂專業的大大指教了 -- 偶像宅的鐵則︰ 沒人知道偶像何時會引退,所以要趁現在去看; 沒人知道偶像何時會劣化,所以要趁可愛時去看; 沒人知道偶像何時會染茶發,所以要趁黑發時去看。 如果推的偶像引退時你會感到遺憾,那是因為之前你沒有足夠熱心、認真地去看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72.239.10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KB48/M.1415803041.A.631.html
jerrylin: 她都主持那麼多節目了 11/12 22:41
hithaman: 照去年的節目說法,沙喜還是月薪制在太田工作 11/12 22:45
hithaman: 今年比較好的個人收入就是寫書吧 11/12 22:45
alanchung: 總選第一前後那時,是指皇手頭節目最多的時後 現在少一 11/12 22:48
alanchung: 些了 之前幾乎天天看到指皇 11/12 22:49
tliu223: 當紅藝人都會說自己賺的少啦XD 不過就算賺的多也是應得的 11/12 22:50
tliu223: 啦 11/12 22:51
alanchung: 不過太田不是定額薪水制的嗎? 11/12 22:51
loveluthien: 太田不是發現金嗎。兩箱現金...有吉好像有說過 11/12 22:55
tliu223: 定薪制不等于不會調啊。有吉搭便車后的大熱時期也拿過 11/12 22:55
tliu223: 2000萬的月薪…… 11/12 22:56
sth7667: 月薪制也要看這月薪是多少啊XD 11/12 22:57
HydeTseng: 節目上說的聽聽就好 報稅時才是真的XD 11/12 23:03
kindaichi21: business缺錢 XD 千原Jr:...... 11/12 23:09
Crepuscolo: 避稅@@!? 11/12 23:15
robinhou: 設立公司好處很多的,畢竟藝人收入其實是執行業務所得 11/12 23:21
robinhou: 不是薪資,台灣的藝人很多也都設有個人公司來避稅 11/12 23:21
robinhou: 雖然執行業務所得在報稅時可以扣除一定經費,但設立公司 11/12 23:23
robinhou: 有時可以扣的更多 11/12 23:25
robinhou: 這篇中有提到,家人的交通費用可以報公司帳,她這家公司 11/12 23:26
shakuhachi: 還記得指亂去拜訪電影製作人的個人公司一批頭就問 11/12 23:26
robinhou: 還登記有不動產業務,以後買房用公司名義,水電報公司 11/12 23:26
shakuhachi: 賺很多所以才開公司來避稅的對吧XD 11/12 23:27
robinhou: 買車買保險買電腦都可以報公司帳... 11/12 23:29
robinhou: 只要符合會計的原則,很多生活費用可以用公司名義 11/12 23:33
alanchung: 指皇變成指董了 11/12 23:35
atb: 皇太后叫りえ耶 11/12 23:56
lulocke: 指原大先生 + 暢銷書作家 11/12 23:59
sdhpipt: 日本跟台灣稅制不同,他們沒有兩稅合一,所以說經營者分紅 11/13 00:03
sdhpipt: 與董事酬勞這種的收入,其稅率與一般所得不一樣 11/13 00:03
sdhpipt: 指原之亂看房子時,我就覺得他看70萬月租的那間看得很仔細 11/13 00:08
sdhpipt: 當時我就猜她年收應該在2000~3000萬日圓以上 11/13 00:08
robinhou: 不清楚日本稅制,如果分紅稅率不同,那設立公司真的可以 11/13 00:10
robinhou: 省很多,收入高要考慮的東西真多 11/13 00:11
borriss: 為了玩樂打高爾夫 只好在作品中出現高爾夫球場(x) 11/13 00:14
sdhpipt: 去年的作品很多今年才會拿到收入,所以說今年的所得絕對超 11/13 00:16
sdhpipt: 過去年,以指原來說的話 11/13 00:16
godfight: 162好強呀~ 11/13 00:17
atb: 和太田還是保持業務提攜這樣? 11/13 00:20
HydeTseng: 簡單說就是沙喜依然是太田旗下藝人 公司只是開來做避稅 11/13 00:23
HydeTseng: 工具 雙方不存在合約糾紛這樣 11/13 00:23
q0325: 書賺不少吧 之前不是有位寫自身貧窮故事 賺好多 11/13 00:36
HydeTseng: 書好像突破9萬本 但不知當初契約是買斷還是抽成 11/13 00:41
leomlbjeter: 書好像賣了九萬本 假設版稅一本100日元 他就賺九百萬 11/13 00:42
leomlbjeter: 了 11/13 00:42
ezk: 看不懂 11/13 00:44
calvin301301: 月薪是月薪…還是有額外收入啊… 11/13 01:30
ayutakako: 雖然有些書寫說日本沒有兩稅合一,但是明明就有啊, 11/13 07:33
ayutakako: 只不過不是用我們的設算扣除而已,而紅利跟酬勞稅率 11/13 07:34
ayutakako: 也沒有不一樣,只是常常是用法人化來把酬勞紅利費用化 11/13 07:35
ayutakako: 另外損失繰越在稅務上的用語是後抵,或泛稱盈虧互抵 11/13 07:53
godfight: @q0325 田村裕 ps.兩億花完了 11/13 11:43
gz1007: 避稅先不提,好奇會不會真的簽人來培養 XD 11/13 12:20
tliu223: 不一定要直接簽人吧,掛個業務提攜什么的就夠了…… 11/13 12:43
borriss: 建立專屬後宮(o) 11/13 12:50
jaytimduncan: 難怪最近去奈子跟梅露家 原來已經有目標了(誤 11/13 13:03
dave01: 其實也是可以簽啊 光簽新人就一堆家長來報名了吧 11/14 06:11
dave01: 有個這麼知名的活招牌在 11/14 06:12
caffeine34ko: 指董所屬的太田,不是固定薪水制,她其實應該是說從 11/14 18:19
caffeine34ko: 媽媽那領固定薪水吧 11/14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