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borigin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 看板: SCCID 標 題: 【南方】人文書摘:《黑色的翅膀》(夏曼‧藍波安) 發信站: 中山計中美麗之島 (Sat Jul 24 00:44:54 1999) 轉信站: Palmarama!news.ntu!spring!news.ntust!news.civil.ncku!nsysu-news!Formosa Origin: bbs.nsysu.edu.tw ※以下書訊由『晨星出版社』推薦,不代表『南方』立場。 ────────────────────────────────── 書 名:黑色的翅膀 作 者:夏曼.藍波安 出 版 社:晨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88年4月30日初版 頁  數:284 頁 定  價:200 元 ─【書介】─────────────────────────────   卡斯、吉吉米特、賈飛亞、卡洛洛四個人躺著看星星,聽聽夜間的潮聲 ,每一個人想著自己的將來,也許想著「白色的胴體」,也許是「黑色的翅 膀」。一個在陸地上,一個在海裡,兩者對他們的心靈皆有極大的誘惑力, 混雜攪拌在腦海裡。陸地上的誘惑會衰老枯黃,海洋卻每年燃燒著他們的靈 魂,跟他們的祖先一樣,每年黑色翅膀的飛魚的來臨,是激發他們生存的意 志、累積戰鬥力的泉源。「白色的胴體」,將來會有台灣的女郎願意嫁給他 們嗎?   這是夏曼.藍波安的第一篇長篇小說,藉描寫四個達悟族小孩對夢想的 追求,道出達悟人的矛盾與衝突:達悟文化的承繼,或是對異文化的追求? 然而,回歸部落的呼喊,才是作者最終的意圖,終究,達悟人的天堂是在蘭 嶼的一片海洋。 ─【書摘】───────────────────────────── 黑 色 的 翅 膀 夏曼‧藍波安   飛魚一群一群的,密密麻麻地把廣闊的海面染成烏黑的一片又一片。每 群的數量大約三、四百條不等,魚群隊相距五、六十公尺,綿延一海哩左右 ,看來煞是軍律嚴謹出征的千軍萬馬,順著黑潮古老的航道逐漸逼近菲律賓 巴坦群島北側的海域。   如斯數量龐大的飛魚群,卻引來一群碩大、不同類科的掠食者,如鬼頭 刀魚、浪人○,梭魚、鮪魚、丁挽、旗魚……等尾隨在魚群後面,翻著大白 眼,期待最佳時機進行大規模的獵殺行動。魚群戰戰競競地一條緊貼者一條 ,無膽瞄一眼尾隨在外圍的天敵。彼時,一群體型較大的領航群--黑色翅 膀的飛魚知道大災難即將來臨時,便敏捷的驅趕三到四個小隊成為一個大隊 ,很快的,原來分散的許多小型魚群,現在聚集到只有五個大隊。   夕陽下海的時間愈來愈近了,黑色翅膀的飛魚即愈憂愁,於是不時地在 魚群外圍游移,唯恐弱小的同袍如Lok Lok(指體型較小的飛魚)和Kalalaw 落單,脫隊而成了掠食群晚餐佳餚。此景,鳥瞰下來,宛如一塊又一塊厚實 的礁岩板塊被搬動時,漂浮在汪洋海面。   魚群泅泳了三、四海哩,來到了巴坦島的東北側的海域,尾隨的一群空 腹的大魚,此刻再也承受不了長途的逆泳了,況且黑夜就要降臨。於是在魚 群外圍開始了騷動,游姿開始扭曲擺尾翼,忽快又忽慢,時而往下沉,時而 往海面擺尾展胸鰭。很快地,碩大的掠食群游到了各魚群外圍一、兩米處的 地方。對魚群而言,這種狀況,正是大災難即要來臨的徵兆。縱然,一尾緊 貼一尾,也解開不了惡運當頭「弱肉強食」的咒語。   性情急躁的鬼頭刀魚,血脈賁張的首先衝入魚群之尾端,放大瞳孔,看 準獵物。咻……迅雷不及掩目地首先衝入魚群內部,瞬間囫圇吞下兩、三尾 的飛魚。所有碩大的掠食群,眼看魚群混亂,以為機不可失地瘋狂的加入了 獵殺的大行動,開啟了春初血腥的大屠殺。頓時,魚群驚嚇膽裂地衝出海面 ,夕陽餘暉照射著滑翔飛逃的魚兒,宛如一片又一片低掠飛過山頭的彩雲, 把巴坦群島北側的海域漆成銀白奪目的色調。魚群在六、七十公尺的滑翔落 海的瞬間,不喘半秒地又展翅的滑翔了,和著波浪上下飛行,透明的雙翼無 疑地展露求生的意志。   數百尾的鬼頭刀魚,此刻不斷地在被驚嚇的魚群後方約七、八十公尺處 衝出海面三、四回。此等躍出海面兩、三公尺的雄姿,正是吞下嘴裡的飛魚 之得意樣。整群的鬼頭刀魚,同時衝出海面甩頭擺尾翼的壯觀畫面宣示自然 界「以大欺小」不變的鐵律,戰勝的標幟。這場大量的殺戮,開啟了年度飛 魚群被血腥獵殺的帷幕,並且,這次之後,牠們只有短暫的平安,而後,恐 懼便隨著大魚消化之速度逐漸地成正比的加深。   上萬成千的魚群,每一回短暫的滑行就會失去一些兄弟子妹。當牠們潛 入了原來的世界,被獵殺的可怖景象依然會持續,不斷地重複滑翔,這種脫 逃的方式,雖然可以大量消耗一群窮凶惡煞的獵殺者的體力,但也是唯一逃 避災難的絕技。幸運則生,否則亡。   海面最終復原為湛藍的色調,復原為原來的寧靜,掠食群在填滿肚皮後 ,性情自然地歸於溫馴了,眼神亦回復到春初時節時的溫柔。只有被驚嚇膽 裂的飛魚群,神情錯愕、餘悸猶存地又復合泅泳在一塊,牠們宿命的按天神 (達悟族的神)的指令,亙古不變的航道繼續地往北游移。   北,究竟有多遠?領航群--黑色翅膀的飛魚也不知道。但,亙古以來 ,牠們的祖先說過:故鄉的主人,在每年冬末春初時節,皆按照其祖靈的訓 語,定時舉行Manawag So AmomgNo Rayon(遙祭飛魚祖靈日,泛稱招魚祭) 。只有故鄉的主人以最虔敬的心,最神聖的儀式祭拜我們;只有游到故鄉方 真正體驗到我們跟人類的地位是平等的,甚至被看待為善神。然而,要游到 故鄉哪兒,並非易事,要接受神祇般的禮遇,還得經歷幾場激烈的被獵殺的 大災難。而這種災難,每一年在不同的海域不斷地上映。   魚群游過了Itbayat 島(菲國最北有人居住的島嶼),彼時,牠們已經 不想在此做短暫的停留,因為這兒的人已經完全忘了如何尊敬、祭拜牠們。 雖然和故鄉的主人說同樣的語言,但已被西化三百餘年了,不值得留戀。   接著游經更北的四個島Miyatovang a Tokoun (雙峰島),Jimavolis (平坦之島)Jimalavang a Pongso(白色之島)Iyami(北方之島),全是 無人島。當牠們抵達 Iyami島時,已是黑夜了,星月高掛在遙遠的天宇,放 射出柔柔的銀光。魚群游到朝北且水流平穩的小海灣棲息,為了避免大魚的 獵殺而盡可能地游到潮間帶,才能安心,養足精神準備第二天清晨啟程到牠 們的故鄉--Pongso No Tao(人之島), Jimagawod(力馬卡伍得島) 。   然而,從Iyami島到Jimagawod島的距離約四十餘海哩,這是一段很長的 距離,亦為最艱辛的一段旅程,牠們不但要時時戒備尾隨在隊伍後面一群大 魚的突襲,更需要卯足力道克服游往故鄉的強勁水流。牠們都知道,每年游 經這段海域都會失去二到三成的兄弟子妹。雖然如此,飛魚群自祖先起到現 在是不曾試圖改變航道的,這也許是命中註定的吧!也許,失去部份的同袍 是自然的淘汰吧,而死亡,對汪洋裡的魚類而言,原本就是沒有開始與結束 的絕對值的。   盡情徜徉在小海灣一個夜晚後,旅程總得繼續,雖無終點站,但有個最 令牠們亢奮、喜悅的中途站--人之島。黑色翅膀的首領,此刻想著帶領部 屬的這段長程的旅途,從最遠的夏威夷群島、琉球群島、台灣東海岸、巴坦 群島、人之島、馬紹爾群島……等不同種族居住的島嶼,就屬故鄉的主人- -達悟族最喜歡,最尊重牠們了。牠想,在那兒結束生命是何等的榮耀啊!   海平線終於顯露了微弱的曙光,正是啟程的好時段。隊群再次分成三個 ,一個隊大約二到三千尾,井然有序的離開 Iyami島北方的小海灣。出生不 到一年的小飛魚,不時地在魚群的中央練習飛行滑翔,看來是那樣的興奮, 快樂。可是一群碩大的魚類,牠們的剋星同等地也養足了精神,信誓旦旦繼 續跟隨在牠們的後面,為下一餐,再次地發動大規模的獵殺。   在啟程的這段時間飛魚群與掠食大魚群的關係,猶如春天的百合花在清 晨時分綻放花蕊,飄香怡人,因而,兩者之間敵對的態勢是減到最低的。俟 太陽揚昇到九點到十點的刻度時,即是大魚獵殺的第一波。想到此,魚群們 真有說不出的苦衷,一心一意只想趕快游到祖靈與達悟祖先會面交談的地方 --利馬拉麥海灣。   翌日清晨,陽光照射在 Iyami島北部的海面,波浪銀光粼粼,魚群悠悠 自在地游向北方。出生不九的小飛魚不斷地搖尾擺翼,強化體格,集體的往 上浮又往下沉,就像茅草被強風吹時動作那樣的一致。在外側的黑色翅膀有 時逗著小魚兒的尾翼,令牠們驚嚇地衝出海面,讓牠們練習凌空滑翔,展翅 低飛。一群又一群的小魚兒,噗通......噗通......衝入海裡的聲音。令魚 群忘記過去的悲傷,同族類的相聚是何等的和平呀!   然而,在魚群外圍的不遠處,掠食群的大魚一聽到「噗通」、「噗通」 衝入海裡的聲音,即令牠們的牙齒不由自主地也許是本性,上下左右地磨動 了起來。小魚兒快樂地凌空飛行,短暫地被陽光直射銀白的身軀,透明的雙 翼由胸鰭到末端的細骨如扇子,在衝入水裡的剎那間迅速地貼在身的兩側, 如此的美妙動作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練習,完全無視於凶惡的掠食群大魚的存 在。集體衝入海裡尾翼左右搖擺形成的浪沫漩渦猶如山溪捲著白沫繞著生了 苔之石頭那樣的迷人。掠食群看在眼裡不免也會心一笑,只是腹內的食物尚 未完全消化而暫時不發動獵殺之野蠻行為。   所有的動物在飽滿的時候,性情是乖訓馴的,於是海底的氣氛漂浮著和 平理性,互不侵犯的光明時期。魚群約莫游了八、九海哩,尾隨在後的大魚 ,因身軀大游動時消耗的體能亦相對的快,胃壁開使蠕動,腹部下的排泄孔 有了殘骨剩物的出現,就像噴射機排放的煙霧一樣,一條一條的撒落在水中。   少許的旗魚,為數最多的鬼頭刀魚、丁挽魚等的尾翼皆成上下等長的 V 形。在掠食群中只有梭魚的尾翼不成 V形而是一張如被切半的麵包樹葉。此 後,尾翼左右搖擺之動作時緩時急,在急促的擺尾同時,大量的排泄物便從 肛們迅速地噴灑在海中。一條又一條乳白色的消化物,恰是給飛魚群的警示 ,在不久之後「獵殺」的行動便要開始。掠食群忽快忽慢數回後,小飛魚即 乖巧的集中在魚群們的中間。原來區隔遠的,現在逐漸地聚在一塊,乍看之 下像一張飄移的黑布,這是魚兒最佳的防禦技倆。   如果從海底朝上看大魚們的腹部猶如枯乾的葉片皺皺的,也像老人空無 一物的肚子,鬆垂地任海水之壓力擠壓。   一尾近兩噚長的旗魚,亦為掠食群中最大的體型耐不住飢餓的折磨,急 速地衝到第一群隊的前面外側,然後即刻停頓,飄浮的用左眼看準獵物。魚 群煞是驚嚇的集中在一塊、緩緩的往海面浮,預防其突襲。魚群們此刻的心 情是,沒有誰同情誰,眼前能做的只有飛。飛的愈遠愈好,這是古老的絕技 ,求生的本領,用在自古以來就有的災難。   旗魚、鬼頭刀魚、梭魚及鮪魚無一不吸一大口海水,清洗兩側的鰓,暢 通食道口,徹底清除腹部內的殘物。咻......旗魚的尾翼瞬間擺一次尾翼便 快速地衝入魚群核心,上下唇齒張到極限,囫圇吞下一大一小的飛魚。然後 和整群的魚兒同時的衝出海面,飛魚展翅,越遠越好。旗魚亢奮地在嘴裏叨 著獵物,由頭部吞進食道,其雙翼便貼在身體,於是順利地用鰓夾住,它為 了能在肚子裡塞進更多的食物,除了 V型的尾翼浸在海裡外,整個灰黑的身 軀露在水面上,光滑的魚身不斷地在奮力的擺盪,而鬼頭刀魚則躍出海面一 、兩米高,扭曲身子做同樣地吞下獵物的動作。海面被嗶叭......嗶叭.... ..衝出又沉入的狀樣和飛魚群驚慌飛躍逃亡的姿態,再次攪拌成銀白的色調 。唯勝者與敗者的角色自古以來不曾改變過。   古老的災難「弱肉強食」,飛魚生來就是被大魚獵殺的定義,顯示海底 世界的無情無義。掠食群不斷地攪翻海面──優勝者,飛魚不斷地飛奔── 失敗者。我們的天神,同樣地不曾給予過一毫的同情。   獵殺的行動僅僅維持走廿步路的時間,之後,雙方心脈的跳動是同樣快 速的頻率,但是各有不同的心境,此刻我們是很可以明白戰敗者內心裡的感 受的。   魚群飛了三、四回,掠食群鬆弛的腹部,業已塞進了至少兩尾的魚餌, 而漲了起來,於是又落後到魚群的後面,約半海哩的距離。   長程的旅途,飛魚群至少被重重獵殺五回,尾數不只少了兩成,更肥胖 、尾隨在後的大魚群們,最後來到了故鄉之一的島,Jimagawod的Vanwa(小 蘭嶼的小海灣)。這個時候,已經是達悟族舉行第二次招魚祭(註一)後的 半個月了。   Jimagawod(達悟語,音譯力馬卡伍得島)位在Pongso No Tao(人之島) 東南方三海哩的小島。面積四平方公里,北窄南寬呈菱形。   小海灣的兩側,各有凸出於海面的礁石,長約三十餘公尺,左邊呈西南 走向,右呈南北走向,終年浪滔滾滾,暗潮洶湧。小海灣後邊的寬度約15公 尺的空間全是淡紅色的鵝卵石,最左邊的地方,有個深長二十公尺的,可容 納二十、三十個勇士的天然洞穴,亦為力馬卡伍得島唯一可遮風避雨之處。   成千的飛魚群終於來到了故鄉之一--力馬卡伍得島的海灣。彼時,恰 是夕陽落海之際,長程的旅途,大夥全疲憊不已,在逐漸減弱的西南季風和 微浪的傍晚,正是休息的好氣候。在夜色完全漆暗了天宇的時候,牠們習慣 性的游近潮間帶前,海流平穩的淺灘,做適當的迴游、休息。黑色翅膀的領 導仰天長嘆的說:「我們終於來到了故鄉,達悟族的島嶼。」 ==================================================================== ■ 徵稿 ◎《主題文章》社區運動、社會運動、生態環保、弱勢團體的論述 ◎《南方副刊》長短、格式不拘的文學、人文、藝術類型文章 ◎《南方論壇》對世界大事、國家大事、社會議題的交鋒看法 ◎ 來稿請註明姓名、筆名、簡介、聯絡方式,寄到: [email protected] -- 一個堅強的人,自己受過痛苦,並且能夠忍受痛苦。 他在人前隱匿自己的眼淚,懷著對自己的不滿,悄悄擦乾。 這樣的人知道痛苦的價值,往往希望別人不要看清痛苦, 但出於對別人的尊重而不輕易流露同情。 -- Origin: ︿︱︿ 小魚的紫色花園 fpg.m4.ntu.edu.tw (140.112.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