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udiophi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完這些 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路歷程 我也曾陷入yamaha8424的疑惑數周 不過在有下列思路之後之後,我也就繼續把音響當玄學了 "甚麼樣的數據來對應甚麼樣的聽感?" "甚麼樣的數據來對應綜合性的聽感?" "活生感要對應甚麼數據? 音場遼闊要對應甚麼數據?" 前兩天我才拿寨主出的舒曼波產生器跟山寨Audio revive 舒曼波產生器PK 寨主版,聲音比較"活","擴散"的比較"開闊而自然" 山寨版則比較"生硬"、"比較死" 但都比不上舒曼波要好。 因為朋友那邊空間的問題,可以聽到"音像在經過舒曼波干擾之後的移動"與"改變" 只是這樣的改變,是我們要的或喜愛的,所以稱為改善。 我才疏學淺...不知道這個要從何量測起,當然也就無法複製。 nordost跟光速類比來當測量數據的一部分,但越接近光速,越會發生甚麼事情? 或許是商業機密,或許是噱頭,但我不知道.... 身為一個每天在看疑難雜症的醫師,我每天都在看各醫院檢查不出來的神經問題 耳鳴,頭暈等等...說實話這也都不能排除跟跟電流有關係 (這段可以請TOSCA來說,他比我更專精這個~XD) 然後呢? 醫療儀器算精密了,還是檢查不出東西來,那就是有這些症狀的人在騙人嗎? 當然不是,只是這些症狀還沒有找到"可以施測"的"數據" 以我對於音響的理解跟想像,也是類似上述的狀況。 我舉例來說: 想要有好的控制力跟中低頻,但高音會暗(聽感), 可以透過電源線單蕊而粗徑來達到(可測量部分) 所以...要多粗呢? 不知道 甚麼叫做"好",也只能說每個人的標準不同 因為每個人都是sensor, 而且差異極大 再者,聽感,其實連接於情緒 我們可以說"今天很開心",但無法說"我今天開心的程度是我這三天平均的87%" 所以要把"聽感"這種無法量化的東西,透過可量化的方式來敘述 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所以呼應你的是,既然音響是用耳朵聽的,當然就無法直接用機器測量 ※ 引述《yamaha8424 (mm)》之銘言: : 看到版友熱烈的討論,而且似乎最後導向了木耳與否的議題,我覺得很有趣。 : 我不是一個很願意花錢投資聲音器材的人,頂多只是在版上徵徵SE90/SE200而已。 : 最常使用的喇叭是AL的2100電腦喇叭。 : 我感受過朋友的MAUDIO BX8的功力,也保有記憶中家裡古老黑膠唱盤的韻味。 : 不過我想說的是邊際效應遞減這件事。 : 當從5000元以下的系統換成50000的系統時,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是聽得出差異的,有感。 : 但是如果把50000的系統換成50萬,或是100萬呢? 又有幾個人聽得出差異? : 或是50000的系統上做一些枝枝節節的改裝,又有幾個人聽得出差異? : 當然,每個人的生理構造不一樣,自然對聲音的敏銳性不一樣。 : 所以當說出"我是如何如何的用甚麼甚麼東西調整測試後,得到了天籟的感受",我個人是 : 持正面肯定態度的,只要這個過程合乎電路的邏輯。 : 但往往爭論點是在於後面補上了一句"堪比$.XXXXXXX的系統",這就完了,踩到某些人的紅 : 線,別人家裡拜萬級的系統瞬間黑人問號。 : 廢話一堆,我想說的是,系統好不好這件事既然是用聽的,那為何不直接用機器測試,省 : 得在那多費唇舌? : 老實說很多"聽聲音"的術語我真的不懂,但我相信訂出一個規範後,用這個規範測出來的 : 數據,我是看得懂的。 : 台灣沒有這樣的一個測試實驗室嗎? : 沒有的話,就開一間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77.1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492572323.A.50C.html ※ 編輯: bigheadpro (111.251.77.199), 04/19/2017 11:27:01
neoma: 條件相同數據可以測得的當然先測來看啊 04/19 11:51
neoma: 個別的差異 比如運動半小時後的聽感改變--那只好當玄學了 04/19 11:52
balius: 進耳朵前的聲音或其他數據當然可以測,但些東西你測到改變 04/19 11:54
balius: 但你不知道他進耳朵候是會變好還是變差... 04/19 11:55
neoma: 說到這裡 要測也可以連同人的生理狀態一起測 聽時血壓心跳 04/19 11:56
neoma: 同樣的器材位置 不同的生理狀態下去做雙盲單盲試驗... 04/19 11:57
neoma: 就算音響有儀器測試的極限 也能知道是器材的影響或心理暗示 04/19 11:58
感冒的時候比較一下就好咩 劉漢盛自己都說當系統變難聽的時候,他會先注意一下是不是自己身體出狀況.... 不過可考慮的變項隨時都在變動阿,病況初期,病況晚期,已經痊癒 甚至還要考慮在這三個時期的電壓與溫濕度..XD 我說的誇張點,可以考慮的變數跟預測天氣可以不會差太多... ※ 編輯: bigheadpro (111.251.77.199), 04/19/2017 1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