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哇哇,大家火氣有點大了,歹勢 fabg兄提到的進場離場複雜度問題, 倒是小弟這個支持松山開國際線的人最不敢反駁的部分。 如果要用市區開發的觀點,這方面小弟也不敢有把握地反駁。 我重新提一下自己的看法是: 支持松山恢復國際航線,但是把它像倫敦city機場一樣的定位 提供比主機場更易達,但是相對成本也較高的選項 眼前看來,可能的航點會是大陸,究竟兩岸現在商旅往來極其頻繁 當然如果日本或韓國能開得成,也無不好 其實「開得成」才是重點,有時我們好像常覺得,簽了航約、提供了許可 就會有業者去:從高雄飛美國航線屢次掛點,以及國內機場一一減班可知答案為何 如guestcat兄所云,憂慮一旦松山成為兩岸航線的航點之一 會傷害桃園的客運量(與作為轉運中心的角色) 我覺得如果拿這作「松山不應開飛大陸」的理由,未免說服力有限 即使現在臺灣不能直飛大陸,華航的美國航線已經出現不少陸客 例如鼎鼎大名的福州托嬰團(OK,我知道這些人有夠討厭,但討厭鬼的鈔票還是不討厭) 因此如果未來臺北可以直接飛到大陸城市,那麼轉運生意只會多不會少 而且未來如果前往上海的時間從現在的至少四小時,變成不到兩小時 費用從現在的五位數,變成比照現在台港線的最低六七千 兩岸之間的航運業務量會不會大增? (大家應該可以看一看捷星航空對於臺灣與新加坡間航空客運量的貢獻) 更何況,不管馬總統或是謝總統上台,陸客來台勢必會開放 這個更會對兩岸間交通的運量產生boom的效果 否則現在航空公司的股價在漲什麼? 如果兩岸航線的餅不會變大,只是「同樣人數走不同路徑」 那麼華航增加北京上海之餘,也要在台港線上獲利大減,還得跟對岸業者對頭競爭 分析師們會看好嗎? 所以即使松山可以飛大陸 或如日本等其他國外航點(這部份倒是看不出有特別成長客源的刺激因素) 也不可能使得桃園國際機場的運量下降 舉例來說吧,如果啟德還在用(當然有技術困難),也不可能使赤辣角蕭條 因為隨著機場快鐵通車,隨著機場設施大大改善,周邊「航空城」商業活動增加 都使得機場不再只是以往的「去那邊搭飛機」,有更多的商機 同樣的,桃園國際機場未來也可以有機場快鐵、有市區預辦登機 (這對來當地的遊客真是太重要了!) 有所謂航空城計畫 實在不必擔心桃園會被松山搞垮 至於松山提供的"city airport"市場價值, 比起廢掉它所帶來的土地開發價值與航管技術簡化度,二者孰高孰低 我以為才是問題關鍵:不過那牽涉到的層面就越來越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219.197
acomp:保留/擴建 RCSS 的產值會多於開發新市鎮嗎 ? 03/11 22:59
abyssa1:土地開發價值,天文數字!!! 03/11 23:22
nyrnu:同意C大看法. 03/12 00:41
guestcat:台灣人能支撐的直航運量可以參考過去國內線盛況 03/12 08:50
guestcat:中國遊客外部成本高,不能還是不能大量開放 03/12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