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回首來時路… 他們都曾面臨轉型困局 記者劉芳妙 遠航是國內航線龍頭,卻也是唯一在港澳線缺席的國內航空公司;復興航空業 務幾經轉折,面臨本業業外虧損兩頭燒困境;立榮「三合一」合併,對外航權 始終無法突破;華信從長程國際線退居區域航線。對這些航空公司來說,高鐵 不是第一次要面臨的生存決勝戰役。 立榮航空的前身為馬公航空,1996年,長榮集團順勢拿下大華和台灣航空經營 權,三合一更名為立榮航空。不過,扛下整併機隊的虧損包袱,加上機隊過剩 、國內市場萎縮,讓立榮一連賠了多年,面臨無法停損的困境,長榮集團曾有 收起立榮的念頭。 不過,對長榮而言,多一張執照,未來三通就多一個機會。礙於對外航權無法 突破,立榮除深耕小三通利基市場,母公司長榮航空向立榮租用MD-90客機, 開展新航線,提高運能,讓立榮擺脫虧損困境。 華信航空成立於1991年,是華航與和信集團合資成立,因而命名為「華信」。 成立之初,以飛航溫哥華、雪梨及布里斯本為主,一年後和信撤資,華信航空 成為華航全資子公司,之後再合併國華航空,轉型為區域及國內航線。 從飛長程國際航線大飛機,退居至國內及離島航線的螺旋槳小飛機,歷經十年 來國內市場混戰,華信也面臨轉型的難關。不過,在集團航網及機隊資源整合 奧援下,以台中為基地的華信,也逐漸飛出台灣市場外的一片天。 國產實業集團所屬的復興航空,則是台灣成立最早的國籍航空,成立於1951年 ,初期以飛花東及離島金馬航線為主,隨後暫停國內航線,轉型為外籍航空代 理及經營空廚等後勤業務。1983年國產實業取得經營權,五年後重啟航空運輸 業務;1996年因分配到澳門航權,跨足國際航線市場。 當年國產實業集團因看好兩岸三通商機,預先買下大批飛機等待,沒想到,兩 岸通航希望落空,國內線市場走下坡,復興航空虧損加大,加上業外投資包袱 雙重壓力。2001年,決議減資再增資,改善財務結構,由中華開發認購絕對多 數現金增資股,與國產集團共治,同時引進專業經理人團隊,國產林家退居幕 後。 經過六年整頓,復興航空不僅經營體質脫胎換骨,業外包袱幾乎已打消一空。 遠東航空以空中運報業務起家,業務範圍琳瑯滿目,除飛國內外包機外,也曾 支援石油鑽探、接受軍方委託維護飛機、維修國外航空公司發動機等業務。19 62年開闢北高航線後,專注國內航線經營,成為國內航線龍頭。 為了準備兩岸通航,遠航同樣也在多年前購進波音757客機卡位,無奈兩岸通 航夢難圓,這型178人座可直飛七個小時的客機,卻放在航程僅30分鐘的北高 航線,加重營運壓力。 面臨國內市場急凍,遠航又無法擠進港澳航線,機隊過剩壓力日增,遠航在20 03年跨足濟州航線,藉由包機操作養市場,打造濟州線成為兩岸中轉的第三走 廊,取代北高航線,衝刺濟州線可說是遠航的最後一搏。唯為如此,才有利於 三通之後,遠航爭取兩岸發聲籌碼。 【2007-02-25/經濟日報/A5版/熱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13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