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記者林珍汝郭俊麟花蓮報導 花蓮到底需不需要蘇花高,各界眾說紛紜,但其實重大的交通建設如果 缺乏配套措施,真的能夠成功繁榮地方嗎?我們走一趟四年前落成的 花蓮國際航廈,還有二十八年前啟用的花蓮新火車站看看,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登機廣播響起,這裡是花蓮航空站,這天碰上軍機演習,楊小姐為了 坐飛機到台北,已經空等一個多小時。 放眼望去,整個機場幾乎就只有楊小姐一家人,這就是花蓮航站的窘境, 除了經常有演習、天候也常造成班機延誤,加上票價高漲、影響民眾搭機意願, 最近幾年,國內航線架次一年比一年少。 國內航線減班,國際航線更糟糕,去年平均每個月只飛四班包機, 而且都是出國的人多,來台的旅客少。 旅客不多,花蓮機場還是得維持營運,賣店、服務人員一個都不能少, 花了23.5億興建,現在平均一年得賠兩億新台幣。 光靠重大交通建設,真的能改變地方嗎?花蓮還有另一個例子, 就是舊火車站的遷移。 http://www.pts.org.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51.58
aahome:花蓮機場定位錯誤,根本就不能找當地人飛包機.. 06/06 00:40
aahome:鎖定外籍包機才是正確的吧 06/06 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