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據了解,廢水箱及附屬管路大約每三百小時、或每兩個月檢查一次,發生事故的班機 在今年八月份曾經進廠檢查,當時並未發現有腐蝕情形,是否發現了沒有處置?飛安會 也將進一步比對。 (彭群弼報導) 據了解,華航737-800客機發現機尾裂紋部位的維修頻率,區分「一般管線」及「機身 結構」兩個部分,其中,發現漏水的廢水箱管路,每300小時(飛時),約兩個月檢查 一次,機身結構,因為平時有絕緣材料包覆,而且設計時,已經考慮了機身內部可能 因為高低空溫度的差異產生凝結水,甚至還設計有凝結水的排放口,所以保護結構表面 的塗料,以及結構本身的材料,都經過嚴格的規範,正常情況下,每八年一次的大修 期間(C check),才會將所有絕緣材料移除,逐一檢查結構的金屬材質骨架,換言之, 這一架華航客機,至少還要再飛三年,才會察覺已經遭到腐蝕! 飛安會執行長楊宏智說:每八年才會掀開地毯檢查。 據了解,根據維修記錄,事故班機今年八月份曾經檢查過廢水箱及管路,當時為何沒有 發現腐蝕?是否發現了沒有處置?目前飛安會已經蒐集了相關資料,後續將進一步 比對。 航機結構專家感嘆的表示:類似的情況也曾經出現在之前的525澎湖空難,事後調查 發現:是早年的一起機尾碰觸地面事件後,維修貼上補片之前,沒有將受損的部位 磨光,導致長期使用之後,受損部位發生金屬疲勞,在高空中不耐艙壓,破裂後導致 機身在空中解體!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018/1/mmg3.html === 機尾裂紋誰之錯?飛安會:繼續查 飛安會今天公布了「華航佐賀機尾裂痕飛安事件」的部分事實資料。其中,「廢水箱」 管路接頭斷裂,導致機身結構腐蝕,是目前發現的主要原因!但最後飛機只出現了 裂紋,沒有發生更嚴重的意外,飛安會執行長楊宏智直說「很幸運」。但究竟是設計 不良、施工不良還是保養維修疏漏?還有待後續的調查。 (彭群弼報導) 針對華航佐賀機尾裂紋事件,飛安會執行長楊宏智表示:產生裂紋的鋁合金材質的 蒙皮,用來防鏽,防腐蝕的表面鍍鋁層,內外層厚度不一,外層厚度0.16英吋,內層 厚度0.063英吋,內層明顯低於外層,是否符合規範,還需要向波音公司查證。結構專家 表示:通常在機身尾部的蒙皮,為了減輕重量,會將內側拋光打薄,厚度應該仍在安全 範圍內,但從材料分析發現:蒙皮內層已經沒有鍍鋁成分,是否影響防鏽能力?還需要 進一步的瞭解。 此外,楊宏智也表示:腐蝕部位也發現了包括:碳,氯等成分的化學物質,是否造成 腐蝕,也是另外一項調查重點。楊宏智表示:裂紋產生是在高空加壓的狀況下,沒有 發生更嚴重的意外,只能說是幸運。觀察飛安會公布的部分事實資料,廢水箱接頭漏水 是導致腐蝕的源頭,但,究竟是接頭的「原始設計」抑或「施工不良」,還是「保養 維修時未發現漏水」未能即時修復?仍有賴後續的瞭解。 至於外傳是航空公司使用醋酸洗廁所,導致排水管接頭腐蝕?楊宏智說:已經委託 中科院做進一步的元素分析,目前波音並未禁止使用醋酸清潔,從文獻資料上也找不到 腐蝕的其他案例。 由於廢水箱滲漏的污水量不少,時間夠長,導致蒙皮上方的結構樑塗裝脫落,隔音泡棉 的材料浸濕之後,成為絕佳的導電材料,結構樑與蒙皮之間,因為分屬不同的金屬 材料,透過濕的泡棉,有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電位腐蝕,擴大原有的腐蝕效果,這種 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018/1/mmfx.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1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