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4026418.shtml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2007.09.25 03:14 am 兩岸直航望穿秋水,遠東及復興兩家航空公司從國內打到國外,在兩岸中轉市場引爆「韓 」戰,戰火從濟州延燒到釜山。 四家國內航空公司中,遠東因搶不到港澳的「門票」,又沒有「富爸爸」靠山,資源最為 弱勢。在沒有退路下,六年前,遠東航空尋求與大陸南方航空合作,以菲律賓佬沃為中轉 點,另闢蹊徑。不過,這項合作案不到半年就收攤了。 遠東航空總經理陳尚群回憶說,佬沃機場設備落後,台商的大本營在上海,結果南航的基 地在廣州,機隊不易調度銜接,航班老是出問題,當時一天飛一班,由台北-佬沃-上海, 比港澳飛上海還遠,既不省時也不便利。 2004年台韓航線復航,在分配航權時,遠東捨高雄-仁川,選冷門的台北-濟州島航線,試 圖將濟州打造另一中轉跳板。 同時分配到台北-濟州線的還有復興航空,當時復興航空已手握澳門航線,對復興而言, 傾全力深耕澳門當是首要目標,沒有必要分散資源。 復興航空的澳門航線是黃金航線,占業務比重40%,目前台北-澳門與高雄-澳門一天有七 班,後段與上航、深圳、廈航合作,延伸航點至上海、杭州、無錫、福州及廈門等。 有了佬沃的前車之鑑,遠東這次選擇以上海為基地的東方航空為合作對象。陳尚群不諱言 ,「之前就是因東航看不上我們,遠航才找上南航合作;現在再回頭找東航,遠航仍切不 進上海,只能跑去西安和西北航合作,後來西北航併入東航,遠航和東航才牽上線。」 當時為了說服對方,陳尚群直接打開地圖,說明透過濟州中轉的便利及省時的效益,對東 航而言,東航有上百條國內航線在飛,上海-濟州這麼「邊緣」的航線,根本不重要。 為爭取東航合作,遠航不僅建置轉機設備及人力訓練,還以保證收益的「包機」模式,買 下後段對接東航的位子足足半年,這一接才串接起港澳之外,遠航打造的濟州「第三走廊 」航線。 遠航在兩岸中轉開了新窗口,勢必遭遇不少「既得利益」者的圍勦及阻撓,其中,東航也 有上海-香港航線,東航內部也有反對聲浪。台北-濟州-上海,從一天一班飛起,增加到 一天兩班,又花了一年的時間。 當東航發現兩班比一班,三班又比兩班效益好,東航還可經營後段從上海回來的生意,遠 航濟州航線擴展直線竄升。 復興航空試圖從濟州中轉市場分一杯羹,找了同樣以上海為基地的上海航空合作,去年第 四季,復興宣布濟州航線要從一周兩班,擴增至一天兩班,有意與遠航互相較勁。 對復興航空來說,澳門市場的競爭不若有後段優勢的澳門航空,澳門近幾年發展快速,由 單純的轉機過境,轉型為觀光旅遊的熱門景點,赴澳門的旅客結構由過去主力「台」客, 逐漸轉為「陸」客,後段復興無法掌握,位子又常被陸客佔住,都讓復興在澳門市場發展 有志難伸。 復興希望在東北打開新門戶,擴大兩岸中轉的利基,現有的「濟州」模式成為首選,最後 卻因後段與上航合作生變,讓復興在濟州鎩羽而歸。 為了不再受制於人,復興選擇與四川航空合資成立新公司方式,直接在大陸上海開門做生 意,同時,又在韓國釜山成立新航空公司,可以釜山為新中轉跳板,另闢港、澳、濟州之 外的「第四走廊」,後段也不需看人臉色,未來在上海新成立的航空公司,也可與現有澳 門航線銜接,開展內陸更多航點及商機,未來之路將更為寬廣。 【2007/09/25 經濟日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70.20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