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chinese.wsj.com/big5/20070925/bch073931.asp?source=whatnews3 2007年09月25日10:53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 簡稱:國泰航空)及其中國大陸合作 夥伴的母公司在聯合入股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Ltd., 簡稱:東方航空)一事上打起了退堂鼓﹐從而避免了與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為爭奪中國有利可圖的上海航空市場而彼此攤牌﹐同時也引發了人們的疑問﹕ 中國蓬勃發展的航空業自此將走上哪條道路﹖ 國泰航空在週一晚間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不會繼續推進與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 簡稱﹕CNAHC)共同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 CNAHC是東方航空的競爭對手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 簡稱:中國國 航)的母公司。中國國航在一份單獨的聲明中表示﹐CNAHC通知該公司﹐入股東方航空的計 劃目前及未來三個月中將不會繼續推進。在這段時間結束後﹐國泰航空與CNAHC在入股東 方航空一事上可能會有新的舉措。 國泰航空及中國國航均請求香港證交所允許各自的股票週二復牌交易。兩家公司的股票此 前一直停牌。 廣告據一位知情人士說﹐國泰航空和CNAHC在週一的某個時候作出決定﹐將不再繼續推進 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該人士稱這一計劃是由CNAHC和中國國航積極推動的﹐而國泰航空 在其中只是個配角。國泰航空與中國國航各持有對方17.5%的股份。 國泰航空以及作為其母公司代言人的中國國航都未對停止推進入股東方航空一事作出解釋 。這一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旨在壓倒新加坡航空與其母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早些時候所提收購東方航空股份的計劃。 新加坡航空本月早些時候與總部位於上海的東方航空達成協議﹐將收購後者15.7%的股份 ﹐以便在中國巨大的航空市場上取得一個立足點。淡馬錫控股同時也達成了收購東方航空 8.3%股份的計劃。兩公司合計的購股報價為72億港元(合9.25億美元)﹐折合下來的每股收 購價為3.80港元。這一收購提議已經獲得了中國國務院以及東方航空董事會的批准。不過 它還需在定於今年12月某個時候召開的東方航空股東會議上獲得該公司三分之二以上小股 東的批准。 新加坡航空拒絕對國泰航空和CNAHC發表的聲明作出評論。而中國國航的管理人士也未回 復記者要求其置評的採訪電話。 上述聲明使國泰航空與新加坡航空間一場歷史性決鬥暫時得以避免。 澳大利亞諮詢公司亞太航空中心(Centre for Asia Pacific Aviation)的首席運營長德雷 克‧薩杜賓(Derek Sadubin)說﹐在亞洲還從未有兩家一流航空公司為控制另一家航空公 司而展開過面對面的競爭﹐而上海作為一個被眾多航空公司覬覦的航空樞紐構建地﹐其重 要性足以挑動起這場史無前例的爭奪戰。 國泰航空幾十年來一直渴望在上海建立一個航空樞紐。該公司與其主營中國大陸業務的子 公司港龍航空公司(Dragonair)每日開行16個由香港飛往上海市的航班﹐但它們在上海航 空市場所佔的份額只有4%。 總部位於北京的中國國航在上海航空市場的佔有率為10%。而據薩杜賓說﹐東方航空在上 海航空市場的份額約為35%。 與國泰航空不同﹐新加坡航空在中國大陸缺少一個重要的立足點。一些分析師認為﹐鑒於 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只能給新加坡航空提供有限的國內市場﹐該公司除了做大做強中國大 陸業務外別無選擇﹐因為那裡正在迅速成為亞洲航空業新的發展重心。新加坡航空擬議中 對東方航空的投資將使其得以進入上海的航空市場﹐從而為其眾多國際航線在中國大陸開 辟穩定的客源。 這場入股東方航空的爭奪戰是在中國航空旅客數量強勁增長的大背景下發生的。隨著中國 經濟增長率今年上半年達到了11.5%的高水平﹐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具備了乘飛機作商務和 休閒旅行的財力。 今年前7個月﹐中國本土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班乘客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6%。波音公司 (Boeing Co.)上週表示﹐中國的航空公司未來20年需要3,400架新飛機﹐這一數量比該公 司去年的預測高出了18%。 儘管中國航空市場正在爆炸性增長﹐但東方航空過去兩年中卻一直在虧損﹐該公司還背負 著沉重的債務負擔。以國際會計標準計算﹐東方航空2006年和2005年的淨虧損額分別達到 了人民幣33.1億元(合4.41億美元)和4.673億元。雖然燃油價格大幅上漲對此應負一定責 任﹐但在分析師們看來﹐中國航空業2002年上一輪整合所遺留下來的高額成本以及上海航 空市場的激烈競爭也難辭其咎。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駐香港的航空業分析師彼得‧希爾頓(Peter Hilton)說﹐置身 於亞洲航空業市場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繁榮﹐東方航空卻沒能掙到錢﹐在一個國內生產總值 增長率達到11%的國家﹐你會覺得航空公司賺到錢是件自然而然的事。 東方航空是中國三大國有航空公司中實力最弱的一家﹔中國另兩大國有航空公司是中國國 航和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希爾頓說﹐中國政府多年來在塑造中國 航空業的面貌方面一直扮演著“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結構性角色”﹐它渴望為東方航空找一 個“大哥”作合作夥伴﹐以提供東方航空所急需的財務和管理支持。 自2006年初以來新加坡航空一直在與東方航空探討投資事宜。薩杜賓說﹐該公司遲遲未提 出購股報價一事表明﹐中國政府內至少有部分高級官員可能對新加坡航空這筆投資對中國 航空業的長期未來究竟意味著感到擔憂。 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提高國內航空公司的競爭力﹐雖然中國航空業的增長速度快於政府的預 期。薩杜賓說﹐從新加坡航空與國泰航空分別充當了東方航空和中國國航的“導師”這件 事看﹐中國的航空公司似乎找到了一條提高競爭力的道路。 但中國國航卻另有打算﹐它認為自己應該在中國航空業的整合中起主導作用﹐由它牽頭將 國內幾大航空公司合併成一家超大型航空公司就是一種可能的選擇。那位知曉國泰航空和 CNAHC決定停止推進競購東方航空股份一事的知情人士強調說﹐中國國航在推動這一競購 計劃方面發揮了主要作用。 薩杜賓說﹐我們的觀點是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人未必希望國內航空市場再度被一家航空 公司所主導﹐就像上世紀80年代初那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70.20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