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甘泉長途廉航是商機還是神話 【大紀元4月29日訊】 四月九日,香港首家廉價航空公司甘泉航空突然宣布已向高等法院申請臨時清盤令, 即時取消所有航班,並委任畢馬威會計師行為臨時清盤人。 甘泉在經營只有十八個月即進行臨時清盤至最終未能找到「白武士」(註)打救, 除了歸咎於外因如被迫買飛機而非原本計畫的租飛機、高油價, 以及其反傳統廉航經營方式外, 甘泉航空董事李卓民與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誠的私人貸款 令本來有意入股的兩位「白武士」—海南航空及香港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卻步。 四月九日,行政總裁苗禮士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只有三年的甘泉航空 已向法庭申請清盤,事出突然,甘泉航班於申請清盤翌日即時停飛, 令很多旅客措手不及,有乘客下機時才收到通知,回航頓成問題。 而停航當日早上,甘泉仍然在網上賣機票,地勤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仍未知公司已經停航,更有十多名航空人員一度滯留南非。 二零零六年十月廿五日,甘泉首班由香港至倫敦的航機, 因未取得俄羅斯的過境許可證,而被迫班機延誤一天,並改道飛越印度上空, 首航最終在翌日才能成功啟航。首航延誤隱約預兆香港首家廉航的命運。 廉航價錢 傳統服務 甘泉於零六年十月的出現,並在同年暑假期間推出往來香港倫敦單程機票 由一千港元起,當中更包括基本餐飲及娛樂等,服務與傳統航機相差不大, 即時引起行內其他同業積極迎戰,多間航空公司即使正值暑假旺季, 亦提早推出來往倫敦的罕有低價機票,部份更低至不足三千元, 優惠期更適用至零七年三月底。來回倫敦香港機票,正價平日至少五千元以上, 廉價戰創SARS以來長途航空票價的新低。 同行競爭激烈,加上本來打算租飛機,最後飛機被其他航空公司租去。 甘泉唯有以七點八億元買下兩部十七年機齡的波音747飛機。 其後甘泉在開辦溫哥華航線時,再買入三架總值三億美元, 七年機齡的波音747客機,估計單是供飛機的金額每月就逾二千萬港元。 甘泉作為廉航的經營方法可算是反傳統廉航的做法, 甘泉主要兩條航線—往來香港倫敦及香港溫哥華均屬長途航線, 每天只有一班,有異於傳統廉航主攻短途航線的做法。 一般廉航為節省成本,增加載客量,都會跑短途,多班次 (有短途廉航一天可升降十二次),以減低地面後勤時間, 所以廉航的航線圖都會呈蜘蛛網狀,而非傳統航空公司的呈煙花狀。 加上飛機從一投入服務即折舊,因此,飛得越頻密,成本越低。業界分析, 航空業三大開支為燃油、人工及飛機折舊率,由於燃油及人工為大圍因素, 因此,甘泉廉價票做長途路線,在成本上失去了短途廉航的優勢。 廉航一般都會選在二線機場升降,不過,甘泉兩條航線, 除了倫敦是在二線的吉域機場(Gatwick)升降外, 在香港和溫哥華都在當地的一線國際機場升降。 甘泉另一反傳統做法是在能夠為公司開源的一些服務都是免費提供的。 例如乘客託運行李,以及在機艙內的飲食都是廉航視為收入的主要來源, 但甘泉則為乘客免費提供熱餐、飲料及客艙娛樂,而且設有商務艙 (一般廉航都不將機位分等級)。 高企油價時不與我 高企的燃油價格也造成甘泉在經營上的一大困難。 原油價由甘泉一開始經營,即零六年十月的每桶約五十六美元, 一直上升到每桶一百一十美元,而票價又一直都沒有波幅, 令甘泉無法在相對較低位購入期進行對沖。一般航空公司的總成本當中, 油價占四至五成,而甘泉走長途路線,油價的成本比例會更高。 甘泉在成本上未能如傳統廉航一樣「瘦身」,是一大致命傷, 環觀成功的廉航如美國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 新加坡航空旗下的Tiger Air等都是以走短途航線,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走長途航線的廉航成功例子。 時不與我可以說是甘泉的宿命,除了油價節節上升以外, 經濟放緩令甘泉在融資方面遇到困難, 最後李卓民找到長實作私人借貸一千萬美元, 借款一事最後卻成為甘泉失去「白武士」的主因。 零五年,李卓民與一班股東原定投資二億元承辦甘泉, 後來再加注資金至八億,開業後,航線未能營利, 開支猶如「燒銀紙」,在甘泉成立不多久已陷入財政困局。 李卓民要求所有股東注資,但他卻未有控股份比例注資, 李及其家庭成員,佔去六成股份,拖欠公司的注資額數以億計。 為了公司能繼續營運,李卓民於今年二月向長實作私人貸款一千萬美元, 並以自己在美國的物業及甘泉的股份作抵押。 不過,抵押條件相當苛刻,一年達廿釐息,若不履行合約,則加至四十釐息。 還有附加協議,包括長實有權委派董事入董事局,及在找新股東加入甘泉時, 長實有否決權(Right of first refusal)。 除了李卓民之外,其他股東對貸款一事一直被蒙在鼓內, 直到大陸航空公司海南航空擬入股甘泉事宜出現時, 其他股東才知道有關的財務安排。據悉以入股香港快運及香港航空 兩間公司的海南航空曾經與甘泉傾談入股事宜。 本來已經到達「談婚論嫁」的時候才發現, 作為甘泉大股東的李卓民的股份早已抵押給長實。 除了海南航空之外,香港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亦曾向臨時清盤人 表達有興趣收購甘泉航空的意向, 不過,由於該兩名買家都想另外成立一家新公司, 購入甘泉的商譽、員工及飛機等,不願意承擔甘泉的債務, 根據法例,在此情況下,新公司將不能擁有甘泉的空運牌照及航權。 若要重新申請牌照及航權,須至少三至六個月。 結果,四月十八日,甘泉航空的臨時清盤人宣布, 由於缺乏投資者接洽及營運資金,即時解僱七百名員工。 李卓民於四月廿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仍有買家接觸,有意收購, 並希望復航後,可以再聘用被解僱員工。他 又認為,競爭對手迫得大緊是甘泉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 而非廉價航空的經營模式有問題。 甘泉反傳統的經營手法,未能突破商業營運定論,加上「生不逢時」, 又未能及時出現「白武士」,長途廉航是神話還是商機暫時未有分曉,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Business as usual(商業如常), 馬來西亞廉航亞洲航空(Air Asia)下月將進軍香港, 為港人提供廉價短途機票。 註: 在工商業上,「白武士」可以是指向另一間公司提供協助的公司 、私人公司、或個人。 (注﹕本文轉載自第67期《新紀元周刊》焦點新聞欄目)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8/4/29/n2099686.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1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