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缺商業手法 航空城仍是空城 【聯合報╱張邱驊/倫敦城市大學航空管理學博士候選人(台北市】 2008.04.17 02 :43 am 報載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審查通過「桃園國際機場特別條例草案」,看似離航空城之夢 向前跨一大步,實質上卻是想仿效國外機場民營化半調子的作法,並未真正了解別人 成功的原因,且造就一個行政體系上的大怪物。 目前台灣其他機場若無桃園機場收入補貼,將面臨無基本維修經費可用之窘境。若如 該草案設計,桃園機場脫離民航局管轄,改為行政法人,看似可大幅提高行政效率, 自行決定航空城建設之需要。然而航空城之建設,絕非在城內經營自由貿易港區、加 工出口區、生活機能區、休閒特區或經濟園區就代表成功,仍有待政府相關經貿配套 措施,吸引商業活動在城內蓬勃發展。此外機場管理為一極專業之項目,從跑滑道建 設、航廈規劃、航機流量控管到經營管理,都需縝密思考。 化解前述爭議,建議參照世界先進的香港機場,國泰航空公司於該機場建設「國泰城 」,將員工訓練、住家以及相關航空事業(如空廚、維修公司)移入,此與前述桃園 縣所計劃項目雷同。但是,若要更積極提升機場效能,應吸引國外知名航空貨運業者 ,如DHL、Fedex等,回流於台灣設立轉運基地。 至於行政法人化之問題,若參照香港赤臘角機場模式,係將機場管理局朝向民營化之 發展,然香港僅一個機場,未如我國有十餘個機場於全境。因此,建議將所有機場之 管理單位統籌單一民營化,仿效英國政府成立機場管理局,管理全境各機場,推動以 商業手法經營機場。如此則不會發生缺少桃園收入,其他機場建設基金短缺之問題。 然而無論是香港或英國之案例,機場管理局不論民營或是半官方組織,仍須接受主管 機關管轄,而非獨立法人機構。 桃園機場需要的不僅是硬體的航空城計畫,還需要政府經貿政策之配套與解禁,以及 軟體服務上之改善。所謂航空城不是政客喊喊口號,而是真能吸引航空產業及貨運物 流業者進駐機場週邊。要讓業者進駐,基本條件之改善,如聯外鐵路運輸就是一大問 題。一個國家的航空相關事業,係屬整體考量,切莫犯了過往重北輕南沒有均衡發展 之錯誤;桃園機場航空城計畫應被重視,但是千萬別忘了我國其他機場也維繫著大眾 航空運輸命脈。 【2008/04/17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OPINION/X1/4303544.shtml -- 讀者投書的評論 -- → 國家體育場 汗水, 鬥志, 膽識 → PttBaseball 棒球 Σ棒球/中職/美職/日職/主題 → Theme *THM Σ主題樂園 → BaseballNEWS *THM ◎棒球新聞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