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時電子報 林家群/紐約時報十七日專題報導 才幾個月而已,美國許多民航公司發現,乘客願為過去屬於 免費的托運行李,或機上提供的餐飲、枕頭、毛毯等付錢, 而且大家默默承受,沒太多怨言。現在民眾搭飛機,不再是 單純的乘客,而已變成航空公司提高額外收入的額外來源。 包括聯合(United)、捷藍(JetBlue)、達美(Delta)到被 《時代雜誌》形容航空業最苛的全美(US Airways)等航空公司 的行銷人員,都在絞盡腦汁設法要消費者掏錢。聯航說,這種像 上餐館點菜,讓乘客視搭機需求而「單點計價」的付費方式, 可讓該公司一年增加十億美元收入。 這一切要拜油價高漲,而一加侖航空燃油漲到四美元之賜,而多數 乘客也願接受航空公司的說法,認為是使用者付費。 雖然行銷學者有不同看法,批評業者推出「單點」付費並不聰明, 但業者置若罔聞,因為過去被認為是免費服務項目改要收費後, 短期內已創造相當營收,捷藍航空光賣腳部空間較寬敞的座位, 今年第二季營收達四千萬美元;聯航預估今年托運行李收費有 兩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營收。 航空公司想辦法讓乘客付錢,不只選靠窗或走道的位子要錢, 空間寬敞座位更可賣錢,甚至機內無線上網也要收錢。 今年四月起,有五家航空公司決定托運第二件行李要收廿五美元, 第三件行李收得更多。不久之後,全美、美國及聯合三家航空公司 竟宣布托運第一件行李得收十五美元。 常搭機的執業醫師李奧.拉諾依說,民眾接受航空公司的單點 餐飲式收費是因「並無選擇」,因為每家公司都這樣,沒有其他 替代方案。學者也說,如果消費者面對單一企業或個人會反擊, 但總體環境如此,大家就沒啥好火的了。 全美航空最近決定每杯咖啡或茶收一美元,瓶裝水收兩美元後, 竟未遭強力反對;捷藍航空最近也決定對航程兩小時以上的乘客 要使用枕頭或毛毯時收七美元。 不只美國航空公司,歐洲業者早已推付費服務。美國「漁業與野生物 保護署」官員克莉斯緹,庫查克說,有次她搭SAS航空由巴黎飛斯德哥爾摩 ,機上一小瓶瓶裝水竟索價三歐元(約四.四五美元元)。 不過,即使有許多業者在做,但仍有些航空公司不願跟進,像「大陸航空」 的機上餐點、提供枕頭與毛毯不另收費,托運第二件行李才開始收費。 而美國國內載客量最多的「西南航空」也決定不跟進另外收費,而將之變 成有利自己的一種行銷策略。不過雖不另收費,但今年一月當油價漲到 一桶一百美元後,西南則調漲數次票價。該公司主管行銷與營收管理部門 副總大衛,萊利說:「我們寧可讓票價透明化,其他公司另外收費的作法 我們無法接受。」 當其他航空公司總計今年第二季損失六十億美元時,西南航空逆向操作 讓他們的第二季報表營收出現盈餘。他們也相信,不願接受「單點式付費」 而被亂敲竹槓的乘客,將會轉來搭乘西南的班機。 不過「西南航空」的萊利認為,採用乘客單點式付費的航空公司不會 急著取消這種收費方式,因為它像「海洛因」一樣誘人。而紐約華爾街 的市場分析師將若干大型民航公司股價的評等提高,因為它們將從 油價下跌與實施乘客「單點式計價」的營收獲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818/4/14aem.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65.97
Chiardy:冷氣給他調到最強可以賺毛毯錢,最熱可以賺飲料錢,讚喔! 08/18 12:49
adkwayne:開熱比較有用 美國人不太怕冷的 08/18 16:39
hicker:但聽說機上開暖氣會把引擎的油味給吹進客艙?? 08/18 16:40
Chiardy:不是油味,那個是逆風開車吸進自己廢氣的或吸到推車的廢氣 08/18 16:42
Chiardy:開太熱會引進太多壓縮段(尤其有機會引進高壓段)味道不好 08/18 16:43
adkwayne:不知道CO的營收怎麼樣? 08/18 17:07
adkwayne:話說機上的溫度是由座艙長 FO 還是 機長決定 08/18 17:07
adkwayne:之前搭華航A333安全門旁邊有個小觸控螢幕是給空服員調溫? 08/18 17:08
pooh24:控制溫度的旋鈕在前艙..不過學姐可以打進來要求溫度.. 08/18 18:37
m28:開車是逆風比較好 正確嘛? 08/18 21:17
Chiardy:迎風開車好,不過通常機會不大,光後推開車就不是了。 08/19 01:07
ImprezaWRX:禁止旅客帶瓶裝水,卻在機上高價賣瓶裝水,真是搶劫! 08/23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