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星空聯盟:航空的IT之翼 北京新浪網 (2008-10-10 19:20)   在航空企業競爭激烈、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航空公司的IT部門反而可以成為利潤 中心。   本刊記者 馬薈   『航空業的IT壓力巨大。』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資訊技術部總經理王魯平對記者說 。其實,不只是上海航空,不只在中國,全球的航空公司的CIO們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感慨 。航空公司在運營的壓力下減少投資的時候,IT部門往往首當其衝。如何使有限的投入獲 得最大的收益?上海航空的生存之道或許可以給整個航空業帶來啟示。   由於上海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上海航空需要進行國際轉國內、國內轉國際或者國際 轉國際的航空業務,承擔著大量的樞紐運作。   如果一名國外的旅客從東京經過上海轉機再到武漢,而不幸的是,航班恰巧延誤,這 位外國朋友要想知道,續接航班大概會什麼時候到,飛機因為什麼原因延誤,唯一能做的 就是打電話。更不幸的是,這個電話是國際長途。航空公司之間vU自獨立,無法資訊共用 ,這位乘客無法在中轉前獲得銜接航班的任何資訊。而事實上,航空公司也沒有義務來查 詢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銜接。王魯平告訴記者:『在這種孤立的模式下運轉,對於任何一 家航空公司來說,都是一項不可能獨立完成的任務。』   2007年12月12日,上海航空加入星空聯盟,成為世界最大航空聯盟的第19席正式v身 。星空聯盟的成員通過與成員公司之間的航班銜接,可以輕鬆實現航班中轉等相關服務, 並且旅客也可以在成員公司間進行里程累積、兌換免票。加入星空聯盟後,其他國際成員 公司的大量旅客將在上海航空進行中轉,這將為上海航空帶來了更多的客源。   入盟之路   在上海航空加入星空聯盟的最低標準中,有30多項是和IT相關的應用,所有的都必須 在加盟之前完成,因此,上海航空在2007年10月份就已經完成了IT專案的最終用戶測試。 但是,上海航空的入盟之路卻並不平坦。   星空聯盟的57項最低入盟要求涵蓋面極廣,一本《星空聯盟最低入盟要求》就有63頁 之多。建立一個成員間的資訊交互系統,包括中轉資訊查詢服務,都是星空聯盟對其成員 入盟的必要要求。為此,上海航空開始了大刀闊斧的IT建設。   星空聯盟的各個成員公司都有自己的系統,而兩個公司之間的業務上的合作,最基本 的就是資訊交互。星空聯盟內部的星空網(StarNet)提供了一個統一的網路平台;其中訂 座系統是通過中航信的訂購來完成;而上海航空的內部資訊組成,一部分的航班控制資訊 是上海航空自己開發,還有一部分中航信的資訊由中航信來完成;而航班資訊交互平台是 由IBM完成。在這個由IBM開發,叫做『FLIFO』的平檯上,成員公司間ui以實現航班資訊 的共用和查詢。   在30多項入盟的合同要求里,上海航空把FLIFO定位為一個基礎平台。『FLIFO本身也 是基於網路平台,但是它也是基礎性的東西,我們的航班資訊傳輸是要靠這個平台,沒有 這個基礎平台,其他好多東西都做不了,就像造房子一樣,打樁是基礎。』王魯平說。   整個系統涉及上海航空、成員公司、星空聯盟、中航信,它需要對協定實施轉換,以 及資訊的打包服務,並且要24小時穩定、可靠,還要保証速度。『人員、流程、資訊、連 接和重用是IBM SOA策略的5個切入點。上航的專案是『連接』這個切入點的重要應用。實 現了系統之間的整合,可以為企業在此基礎上實現流程的建設和優化提供平台。』IBM的 工程人員表示 。   考慮到入盟專案的具體要求,IBM採用B2B(Business to Business)的整合方式z蚢窶{ 上航與星空聯盟總部之間的系統對接。好處是可以對業務伙伴之間實現靈活、便利的管理 。同時可以為業務伙伴之間的消息傳遞提供穩定的平台和有效的追蹤,並可以將平台擴展 到其他合作伙伴之間。   同一屋簷下   星空聯盟成員間的飛機中轉,常常跨越大半個地球,但是通過航班資訊的平台建設, 航空公司之間u擐禰肮」b同一屋簷下,旅客享受到了方便的轉機服務。   查詢航班只是業務應用的一部分,更加實用的效果體現在航班不正常的時候。在飛機 中轉的過程中,如果在中間某一段航班發生問題的時候,後續銜接就出現問題。一旦航班 不正常的時候,航空公司要了解航班的動態、隨時掌握,並把了解的情況以最快的速度通 知給旅客;這時,通過航班查詢平台,上海航空的工作人員就可以知道航班到底什麼時候 能成行,並告知旅客航班情況和安排後續的工作。   因此,系統資訊里包括了聯盟成員間定制的資訊,在航班修改和調整了以後,上海航 空要給成員公司共用,而旅客也可以通過訂座系統直接查詢。   『我們這個平台構建完以後,在聯盟所有成員公司內部,實現輸出共用。我在機場的 任何一個角落,對聯盟成員公司都可以查詢到。』王魯平說。現在,全球旅客只要有GDS 的地方,都可以獲得資訊。   亦師亦友   對於上海航空來說,除了飛機中轉帶來的大量客源外,星空聯盟成員公司不僅是合作 伙伴,同時也是航空IT系統建設中可以學習的優秀榜樣。   『我一直參加CIO層次的會議,每年兩次,和成員公司有交流,一方面國外成員公司 做事的嚴謹、細致,業務、工作流程的合理性,使我很受啟發。另外,星空聯盟成員公司 本身有很多的規範性要求,我們也是在學習他們的專案管理,怎麼樣運作。』王魯平在每 次與成員公司的交流後都感概頗多。   『現在IT的投資,更多的是朝著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方面去發展。國外也是這樣。 手機購票、檢票,更多的是簡化商務,不要複雜的流程,更多的是提供自助的服務。』   目前,上海航空國際票的網上銷售還沒有實現,而在日本,旅客從查詢到訂票的整個 過程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這也成為上海航空努力的目標。   10月底,上海航空呼叫中心二期工程將會結束。雖然呼叫中心主要是電話銷售,呼叫 中心所在的部門是顧客服務中心,它同時還要負責電子商務的後台運作。呼叫中心二期擴 容以後,會擴大一個數量級的席位,現在的容量已經到了100個,而規劃的系統容量設計 是會達到400個以上。對於未來,上海航空充滿了信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81010/940830.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8.32.116.233
yumin:結論可能會是長榮假設要加入星空聯盟大概需要很多年?! 10/11 06:45
yumin:SKYTEAM應該有類似的系統吧?華航要加入可能也需很多年建設 10/11 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