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廣新聞 航空市場遭逢比SARS更嚴重的長期衰退,據了解,國內航空業 的龍頭:華航及旗下的華信,正悄悄的推動「實質整併」, 華信將退出營運多年的「日、韓包機市場」,並退出桃園國際機場。 華信未來將負責國內線及松山、台中兩地出發的國際航班。至於 國內另外一個主力航空集團:長榮及立榮,仍將維持各自獨立營運方式。 (彭群弼報導) 航空業今年先後遭到油價及國際金融海嘯兩大衝擊,虧損,倒閉, 合併的戲碼天天上演,如何開源節流就成為最重要的課題!國內兩大 航空集團今年前三季都出現百億的虧損,該怎麼辦? 據了解,華航與旗下的華信航空,正在悄悄推動實質整併,但品牌 仍維持,雖然標榜絕對不會裁員,不過,到了明年,華信將限縮國際 航線營運範圍。華信機隊將單一化:僅保留巴西製ERJ190一種,現有 日本旅遊包機主力的兩架波音737-800客機陸續移轉給華航,明年 二月份起,經營多年的日本包機業務將全數由華航接手,華信並退出: 「從桃園出發」的所有國際航班。營運重心轉移到台中,及部分由松山 機場出發的國際航班以及國內線。 但兩岸航線,例如:北京,上海等,仍將由華航「代飛」。 根據交通部剛出爐的統計顯示:兩岸包機市佔率第一名是華航,約26.6%, 第二名是華信:25.3%,兩家合計超過五成一,華信甚至擊敗了市場佔有率 約21%的長榮航空!背後原因,是華航統一操盤,預估未來班次航點增加後, 同樣的戲碼會繼續上演,對此,民航局長李龍文表示:兩岸談判只論班次, 不論座位數,因此,航空公司如果願意「租用大飛機」,增加效率,民航局 沒有理由阻止業者多賺錢。 至於華信現有的人員,部分可能根據業務,或因應華航辦理資深人員優退 的人力調整需要,移轉到華航,業務縮減後,原本已經是國內最迷你的 航空公司:華信航空,預估未來還會朝更精簡的方向調整。但基於航權 分配的考量,雖然民航局多年來積極鼓勵業者合併,但華航並未考慮將 華信航空完全併入。至於長榮與旗下的立榮航空,目前仍維持各自獨力 經營的狀態,雙方會有資訊及資源共享,但沒有傳出進一步整併的說法。 華信航空當年由華航與和信集團共同籌資成立,以因應澳洲,加拿大航線 開闢,拒絕「揹國旗的飛機」入境的需要,華航更改機尾塗裝為梅花之後, 和信集團退出營運,近年華航逐漸收回國際航線,這一次則是進行更進一步 整併。 http://www.bcc.com.tw/news/newsview.asp?cde=79744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1.166.22
aahome:怪怪 子公司越多不是能飛的航線就越多? 11/14 13:23
cppwu:子公司多寡和航線多寡無關吧 11/14 13:45
cppwu:還是你是指之前民航局分配兩岸航權的那個分法 ... 11/14 13:47
cppwu:話說 CI+AE 在兩岸航線上直接放棄掉松山看來是正確作法 11/14 13:48
ATR72:不過AE桃園出發還有菲律賓跟仰光哩 11/14 21:13
yanzistart:合併後 在國際間航空公司的數據會增加一點吧 11/14 22:17
hambear:印象中和信沒等到華航換logo很早就退出華信 11/14 23:36
adkwayne:華信也是"借"747來飛嗎@_@ 這樣綠地球用什麼飛阿? 11/15 16:13
toojooken:華信的兩岸包機基本上是濕租華航744or333 11/15 20:47
toojooken:立榮的TPE-PVG濕租長榮773 長榮自己則是744/773/332皆有 11/15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