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國時報 2008.11.06  兩岸航空市場新契機 張邱驊  隨著陳雲林來台訪問,打開兩岸數十年來的僵局,也同時將兩岸大三通的時局,揭 開一個不同的世代。依據兩岸航運新協議,最大的利基莫過於將每周包機,由目前的每周 三十六班,擴大為一○八班,同時開放航點由五個增加為二十一個;另外新增同意每月六 十個往返貨運包機,亦有極大的機會截彎取直,不再繞道香港飛航情報區。當前正值全球 航空界一片哀號的時點,此項新協定無疑地替兩岸航空界注入活水。  首先,每周包機擴大至一○八班,換言之兩岸航空業者每日可分食約十五班,其班 次數量相當於目前台港航線國泰航空或華航之單一運量。未來「金雞母」港澳航線的運能 ,勢必因大三通的來臨,被直航航線取代,須有所轉型,千萬別成為另一個台灣西部航線 市場。因此,此時政府除須積極的進行直航事宜外,另須研擬未來港澳航線轉型之配套措 施,同時立刻與港方展開洽商,增取雙方對等開放第五航權,讓我方航空業者可經營經香 港至歐洲之熱門航線,如香港至倫敦。  至於增加航點部分,陸方充分釋出善意,幾乎把二○○七年台灣旅客抵達大陸之前 二十五名航點全數開放。唯對我方業者而言,因開放之多數航點於二○○七年旅客數未達 十萬人次(如西安、重慶、青島、大連、武漢以及天津),對於如何開發市場及選取適當 大小航機營運,須審慎評估。若反向思考大陸人士來台旅遊,交通部觀光局及旅遊業者則 須加把勁,從當地居民可接受之價值觀(含旅費接受度及文化差異性),在大陸推動台灣 旅遊市場。  在貨運包機的開放,每月六十班往返可改善目前因中美開放天空,對我方帶來之衝 擊。雖可能無法看到對航空貨運市場立竿見影之效果,但對未來我方電子以及相關講求運 輸效率之產業,絕對可大幅提升其競爭力。而截彎取直之政策,對於油價趨高的市場,對 於減少營運成本,具有其正面的效益。  從旅行時間來看,大幅縮短經過香港飛航情報區所需之旅行時間,建構大中華一日 生活圈;若從京都議定書的精神來看,亦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此舉兩岸對世界都有另 一種貢獻。  最後,看看國內機場設施以及相關政策,我們還是要問準備好了嗎?想必未來的兵 家必爭之地除桃園機場外,松山、台中以及高雄機場將再次面臨直航「量」的挑戰。未來 天天直航的運輸需求,我們的場站準備好了嗎?  此外,民航局口口聲聲說分配航權公平化,如今卻又說「瘦肉綁肥肉」,要求國內 航空業者營運恆春、屏東等賠錢航線,換取大陸市場經營權。試問,華航以及長榮經營國 際航線的瘦肉又在哪,而肥肉卻可能先享用,對於國內航線業者似乎不盡公平!從此角度 ,似乎航空公司的整併還是唯一的路。  不論朝野如何的爭辯,航運業者都樂見兩岸航空市場釋冰。我們期待透過陳雲林會 長的來台訪問,雙方關係日漸友好,能帶給兩岸航運市場更多的契機。在主權爭議暫時拋 開換取商業合作的同時,雖我們看到有民眾激情地抗議,但相信未來兩岸交流的果實,能 讓這些激情軟化。  (作者為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博士候選人) http://tinyurl.com/6zwva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8.32.11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