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25/today-south14.htm 高雄國際機場貨運量與旅客逐年下滑,與桃園國際機場相差甚遠,台灣智庫認為主因是航 點不對,台灣進出口前十大的國家,高雄國際機場的國際貨運航線都未進行航點連結。 高雄航空站業務組表示,國際航線貨運量持續下滑,主要是先天不良原因,宵禁與機場跑 道長度不足,晚上12時以後就不能有飛機起降,這對於都是深夜起飛的歐美航線來說,根 本無法排班,只好把貨物都集結到桃園國際機場。 進出口前十大國家 都無航點 市府都發局委託台灣智庫,針對高雄國際機場貨物載運量與旅客進行研究,發現機場國際 貨運航線飛行的航點,僅有香港、新加坡、胡志明市、首爾4個城市,但台灣進出口量前十 大貨品的國家,如美國、日本、中國,高雄國際機場都沒有飛航點的連結。 台灣智庫駐會董事、淡江大學陸研所教授郭建中指出,「航點不對」是高雄國際機場國際 貨運量衰退的主要癥結,導因於被定位為「區域性機場」,他建議交通部應調整增加航點 ,包括美國的紐約、洛杉磯,日本的東京、名古屋,中國幾個大城市等。 據統計,高雄國際機場的國際貨運航線,僅佔台灣的8%,桃園國際機場卻佔了92%,台灣智 庫認為相差太大,交通部應調整國際貨運航班,提高高雄國際機場的佔有率到15%,再評估 貨物吞吐量的空間,終極目標提高到25%至30%。 外界認為高雄國際機場的跑道不夠長,是影響國際貨運量的原因,台灣智庫認為影響不大 ,因為一般進出口貨物單價高、體積小,可透過較小的737運載,不一定經由波音747-400 等大型飛機運載。 客運部分,台灣智庫建議高雄國際機場的客運連結「先亞洲,再全球」,尤其目前桃園飛 中國的往返班次,一週415班,高雄僅97班,比例約4:1,台灣智庫認為應增加到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0.183.117
HCCLandRover:本來就是區域航點 硬要裝大是怎樣 06/25 07:29
djien:高雄到美國可以用737 ? 06/25 08:23
maxis7141:AM 的737-700ER 勉強可以鉤到美國西岸 XD~ 06/25 08:25
maxis7141:從工業型態跟產品價值來看,小港發展航空貨運沒有利基 06/25 09:21
maxis7141:從快遞業者也相繼關閉小港的業務就可略知端倪 06/25 09:22
maxis7141:教授學者...不過是一群比較會說話的驢子而已 06/25 09:24
CORSA:不過怎會用737當例子,A330或是MD11在高雄也可以自由運用吧~ 06/25 10:43
CORSA:不過快遞業者確實是風向球,Fidex都把中心從克拉克移到深圳 06/25 10:44
CORSA:只看跑道長短與設備新穎是不夠的 KIX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06/25 10:46
PCH800618:如果有足夠的會賺錢客源的話,誰不想飛高雄? 06/25 11:05
marrins:所謂磚家跟叫獸只是一群會叫的狗而已 06/25 11:11
marrins:這跟前朝廣蓋蚊子機場的調調在本質上有何不同? 06/25 11:12
marrins:除非設保稅區在小港旁邊 讓鴻海等製造廠設在小港機場保稅 06/25 11:12
marrins:不然小港憑啥利基點去吸引貨機飛? 06/25 11:13
CORSA:樓上,其實很快桃園機場也會步上小港機場的後塵~環境很現實 06/25 11:30
heronisolate:以前一堆理由擋直航 現在說航班太少XD 06/25 11:35
CORSA:以一堆理由擋直航確實是很白濫的政策~ 06/25 11:37
dppt:以前根本沒有人在擋直航,是中國只想作球給他喜歡的人! 06/25 13:44
heronisolate:http://tinyurl.com/2bdvswn 沒有擋 只是保留而已 06/25 14:47
tnaflyer:笑死人的"智庫"了!!沒有知識也該有常識吧~~你要開航點 06/25 14:49
tnaflyer:沒有生意誰願意開?懷疑這些智庫的人有沒有出過社會? 06/25 14:51
flyover01:對不起講一些跟政治有關的東西,這位郭先生不講航空的時 06/25 16:07
flyover01:候發言還挺多的;若你以前看過他的大作,那麼這一篇可真是 06/25 16:07
flyover01:完全不意外 06/25 16:08
Barbital:台灣智庫超棒的0.0 06/25 16:37
danic:那些人本來就沒出過社會 ... 還是躲在象牙塔裡發夢吧 06/26 00:34
Escaper:747-300還可在高雄起降吧! 06/26 00:57
lancerow:自由時報和台灣智庫不意外 06/26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