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ROADWA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ysander (八月已死)》之銘言: : 近代音樂劇【似乎】是起源於美國 近代音樂劇場"本來"就起源於美國. 我相當反對一些歐洲學者自以為是的硬要將"音樂劇場"的概念拉大成為 "包含歌劇, 喜歌劇, 輕歌劇等等在內的藝術型式", 就廣義的音樂劇定義和歷史的角度來看固然不錯, 但在作美學及商業的聚焦討論時, 仍然以美國百老匯為最終標竿, 不為別的, 因為一定要有一個"狹義"的定義範圍, 東西才能討論和交換意見, 不然中國的音樂劇場-- r幾千幾萬種不同的地方戲曲, 民俗歌謠, 山歌, 說唱藝術等等, 上溯至唐宋歌舞隊, 以及漢代偶戲, 下推至果陀, 綠光的 現代歌舞劇, 通通都是音樂劇場的一環,為什麼不見有人一併列入討論呢? 音樂劇場藝術是在美國誕生, 生根, 發芽, 茁壯的, 它的美學系統建立在美國, 商業標準也建立在美國, 再說得精確一點, 是在紐約市. 因為這種藝術型式一西進到美國西岸登上大銀幕之後就變樣子了... : 也因此產生了很多經典 : 如今倫敦紐約號稱音樂劇的兩大重鎮 倫敦一直是戲劇重鎮, 這點還得請對英國戲劇發展比較熟的人來談, 倫敦絕對不是"音樂劇重鎮", 而是戲劇, THEATRE藝術的重鎮. "音樂劇"在倫敦僅是"戲劇"這個大標準當中的一個小環節, 而在紐約, "音樂劇"幾乎已經成為"百老匯劇場藝術"的代稱. 雖然美國也有不錯的話劇, 喜劇等等, 但比較起來, 它在"音樂劇"上的成就是無與倫比的. 話說回來, 一齣歐洲作品如果無法進軍百老匯, 或者進軍百老匯之後無法引起振撼 (票房上或評論上的回響), 那它很可就無法在音樂劇發展史上留名. 而一齣美國作品如果沒辦法進軍倫敦, 坦白說, Who Cares? 雖然進軍倫敦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改拍電影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但是隨著作品的上演, 原聲帶的傳播, 大家口耳相傳的討論, 業界幕後趣談的散布, 學者對其美學意涵的分析等等, 這部作品就能夠締造歷史了. 進軍倫敦往往會是錦上添花的表徵. : 那麼歐陸產生過什麼偉大音樂劇嗎 歐陸呀... 如果說"偉大"的話, 印象中是沒有, 歐陸自有其戲劇藝術的體系, 作出來的音樂劇都怪怪的, 了不起就是"有名"而稱不上"偉大" 像法國曾經作過"愛瑪姑娘", 成功進軍紐約, 也拍了電影(把所有歌曲都拿掉, 把原有的音樂改成電影配樂, 拍成豪華喜劇片), 德語的"伊莉莎白"做得像 搖滾演唱會with連戲的些許情節, 而不像正宗以歌代戲, 挖掘角色推動情節的音 樂劇. 義大利我就不知道了. 反倒是日本做了很多, 中國更多. 香港也做過, 早先有潘迪華主演的"白孃孃", 後來有黃霑譯詞, 全部廣東話 背景好像改成香港的"夢斷城西"(即西城故事). 雪狼湖比較像巨型演唱會. 幾年前還有一齣以九龍塘為發展背景, 劇名我忘掉了, 不過女主角是馮寶寶, 還有一齣講粵劇名伶白雪仙的戲, 不過我不確定那是話劇還是音樂劇. 弄"南海十三郎"的那班製作群也創作過很多, 包括梁祝(不確定有沒有歌, 買 了VCD還沒看), 窈窕淑女(不確定和My Faiir Lady一不一樣, 但是同樣改編自"賣 花女") 還有大量運用老歌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 台灣的商業宣傳還是紐約為主 : 雖集中在近代 : 但總還是看得到國王與我什麼的 台灣的商業宣傳非常愚蠢, 它以倫敦為主, 推銷的卻都是美國戲, 所以像BMG出的一系列什麼Anything Goes, 什麼Crazy for You, City of Angeles等等, 全部都是英國卡司, 皮上還寫什麼拿了幾項 奧利佛獎之類的. 至於南太平洋, 奧克拉荷馬等, 又全部都是不倫不類 的八零年代怪怪revival, 電影原聲帶和百老匯原版竟無人代理(好像MCA有進口 Oklahoma和其他R&H的戲). BMG的國王與我也是1970s的revival. : 歐陸就真的是一片空白 : 是不真的是除了一些超賣座的具商業價值音樂劇外 : 就什麼都沒了嗎 我很好奇, 為何你對歐陸的戲這麼有興趣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24-29-154-73.nyc.r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