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abyMoth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感覺統合的意涵 孩子在六歲以前,腦神經的可塑性最高,家長或老師如能把握時機,發掘孩子腦功能的優 缺點所在,可及時誘導他們發揮長處,精進短處,同時對人格的正常發展有關鍵性的影響 。 志鴻生長在重視禮教、家庭凝聚力強的家庭、然而每遇節慶,媽媽就神經緊繃。擔任小學 老師的姑姑常嘮叨:『志鴻4歲了,吃個飯掉在桌面、地上的、比他吃下去的還多。』在 銀行擔任經理的大伯認為EQ是為未來致勝的關鍵,對志鴻的暴躁脾氣,意見很多。阿公、 阿嬤、姑姑和大伯都提醒志宏的父母,要加強教化,改變志宏的氣質。 春節即將來臨,又是家族團聚頻繁的季節。媽媽打算利用寒假期間,帶志鴻去接受感覺評 估,了解他的行為是因為教養不當,還是書本說的感覺統合失調? 經過感覺統合標準化測驗後,職能治療師告訴媽媽:『志鴻的觸覺遲鈍,所以連帶的精細 動作也不協調。另外,由於前庭促進功能不足,所以志鴻需要動得比別人多,才能獲得跟 別人一樣的前庭刺激、無怪乎他有過動、情緒易激動的現象。只要藉感覺統合治療,將觸 覺、動覺及前庭系統調整好,他的情緒與行為自然會改變。反之,不當的打罵,只會增加 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挫敗感、使親子關係更為緊張,無濟於事。』 什麼是感覺統合? 在一般人的直覺反應,感覺就是指視覺、聽覺、嗅覺及味覺、但事實上,人類生存所需的 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感覺卻是觸覺、前庭平衡覺及動覺。 【觸覺】,是指人藉由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來接收外界溫度、濕度、壓 力、痛癢及物體質感等刺激。 【前庭平衡覺】是利用內耳的三個半規管與耳石來偵測地心引力,進而控制 頭部在空間的方位,以對抗地心引力而保持身體平衡。 【動覺】是透過肌肉、肌腱及關節面周圍的神經接受器,使個體在骨骼肌收縮或伸張、關 節彎曲或伸直、關節面拉大或壓縮時,能了解肢體的位置與動態。 各種感覺刺激有其專有的神經系統來接收及傳送,而各方傳來的感覺會在脊椎與腦相接處 的腦幹部位、做適當的組織整合。如此,中樞神經系統的各部位才能整體工作,使個體能 順利與環境接觸,並感到滿足、這就是【感覺統合】。 詳見:http://blog.xuite.net/kausi/blog/3077315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6.20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