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admint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打長球,要扭腰?(謝謝俊紹提供) 在學習羽球的基本階段,週遭的啟蒙教練或者是球友,曾經在你打高遠球(長球)這項技能 動作時,是否會要求做扭腰這種動作,打長球,是否需要做出扭腰的動作?這是一個迷思 ,值得球友思考的問題。根據運動理論與教學經驗結合的結論,如果要解釋扭腰的說法為 錯誤性的說法,首先還是先把長球的正確姿勢敘述?大家知道,以下分茲說明(以下以右 手持拍者為例): 一、 腳步與身體動作: 1 側身(身體側向右邊方向)。 2 左腳腳尖在前,右腳在後(腳尖朝右),兩腳張開與肩同寬,並成一個L英文字型或90度 角的大小。 3 在預備動作時身體重心點,應放在右腳,並且左腳腳尖會微微向上翹。另外, 對初學 者來說,學習重心擺放的位置是相當重要,因為在解釋後面揮拍的步驟時,必須要將重心 轉移這個動作熟練才行,否則擊球點與動作流暢度將無法提高。 二、手部與身體動作: 擊球前動作分析 1.左手手臂向上伸直(手指指向天花板) 2.右手引拍動作呈拉弓箭的姿勢,即?球前準備性動作。而此動作注意事項為: (1) 引拍動作時,右手手肘需與肩膀同高。 (2) 引拍動作時,手臂前端(指手肘已前的手臂)需與手臂後端的角度盡量縮小,而手臂後 端又需與腋下角度分開至90度以上,此動作等同手肘與肩同高。 擊球中動作分析 3.手臂前端拉至頭後方,手腕輕鬆放下,手肘不得下壓。 4.擊球時,以左腳重心點為圓心(原本重心在右腳轉至左腳),左手手肘先放下,瞬間帶動 右手手肘與肩膀轉至正前方,並在轉動身體時,同時揮動球拍至頭上方(拍頭向上,向天 花板),此動作的注意事項為: (1) 事實上左手的部份是相當重要,它用來輔助身體的平衡、瞄球的準確性與帶動右手擊 球時的增加力。現在請各位閉起眼睛想像一下,棒球投手投球時的動作,此時你是否看見 棒球投手投球時,投手在投球前的姿勢(站立)與投球時整體動作擺動的姿勢(向前跨左腳 弓箭步),左手是否在擺動延伸伸直後,手肘向後拉,並放至身體旁,而投出的球速也達 至一百公里以上。當然,羽球的整體性動作並不完全與棒球投手的投球動作相雷同,原因 是棒球投手投球時底盤要壓低,但羽球不需要,羽球長球的擊球動作是盡量讓自己的身體 重心向上提高,而制空點越高,擊球也就越省力。 (2) 在擊球時,原本在準備動作的右腳重心點會轉移至左腳為重心腳,而此時右腳腳跟會 向上提。以力學的角度來看,當重心點如果放在右?時,人體的重心會向後傾,反之,重 心放在左腳人體就會向前。另外,隨著重心點擺放的不同,擊球點也就會跟著不同。 (3) 扭腰,是本篇文章的重點,以人體解剖學來看,扭腰的動作是兩腳腳尖向前並以肩同 寬,並且在雙腳不動的情況下從身體右側旋轉180度至身體左側,或從身體左側轉至身體 右側。當然,再說明此重點時,並不是要否認扭腰在羽球的重要性,只是扭腰在技能動作 運用上不同而已。而所需更正的部份是以屁股兩側以上與腰部以下的髖關節為主,以此當 轉身擊球的支點是最恰當的解釋,因此在打球前應著重髖關節轉動至想要擊球的目標點即 可。以髖為中心,轉動盡量快速並且範圍要小,而如果身體的動作太大,想想,手與腳的 動作是否要做的更大,才能去維持身體的平衡呢?另外,當我們在打球的行進中,一方面 要平衡身體一方面又要把重心轉至最適當的位置,而另一方面又要做出扭腰的動作,在當 今的羽球界裡應該沒有一個人能夠做的到吧!而既使有人做到了,打完球的身體回覆中心 位置也會比別人慢上幾秒的時間,因此只要對羽球有稍微深度的人,在打長球時是不做扭 腰動作的,只是當他們在教新人打球時,錯把髖關節轉體說成扭腰的動作而已。因在教學 時,發現大部份學生對此扭腰的動作相當的不解,因此特別以此做為主題來說明。 (4) 擊球時的揮拍路線。當在當轉動髖關節的動作時,必須注意肩膀兩側也需隨著髖關節 轉動,而右邊肩膀轉至到右腳腳尖對齊時,就必須停止,此動作是為了順利做出揮拍的動 作,因為有些初學者在因準備性動作準備不足時,時常忘記肩膀要轉動,而照成打球時或 揮拍時會去「喀」到的問題,這是大家時常碰到又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的問題吧。而這些 問題解決後,再來就是揮拍路線了,當肩膀與髖關節轉動的同時(右手手肘已轉到體右前 方),右手手臂揮至頭上方,並且手臂後端的部份盡量靠近右邊耳朵(注意球拍頭要對天花 板)。以槓桿原理來看,讓整隻伸直手臂靠近身體去擊球時就會越輕鬆,反之,越離心擊 球當然也就越費力。而如何讓球在頭的正上方?球,那就和身體移動的能力有關係,因此 不在此多做說明。 擊球後動作分析 1.在球拍揮至頭上方後,球拍隨著剩下的力量揮至左腳旁,這也就是完成擊球的後的弧形 動作Follow-through,又稱餘勢動作。此動作需注意事項為: (1) 在髖關節與肩膀(右邊的部份對著擊球落點)轉至要打到的位置,擊球後,右手手腕到 右邊髖關節大約剩45度時,再轉至左腳旁。 (2) 這動作另外要注意的是,擊球後的甩拍問題,如何揮甩拍才是正確的,原因則關係到 右手手指的部份。大部份的人,在打長球後都只是把動作做完了一半,卻忽略最後的甩拍 動作。請想想,當只是去擊球時,手上的力量在擊完球後是否不會消失(因為拇指指甲是 對向自己),而如果以上述的動作看來,從擊球前開始的引拍動作,拇指指甲放的位置則 是面向左邊,擊球時,姆指指甲方的位置則是面向前方(對準擊球落點),最後,在擊球結 束後,拇指指甲向前動作延伸到右邊髖關節大約剩45度時,拇指指甲在隨著揮拍路線(開 始揮到左腳)對向右邊的位置上即可。當這動作成連貫整體動作時,將是最快、最有流暢 性的甩拍動作,也是得到最有效的緩衝性動作。 2.在完成餘勢動作後,最後的部份就是右腳向前踩,而重心點則再放回右腳上。此動作需 注意的是,右腳動作是獨立的,踩右腳時並不會和餘勢動作一起做,只是當你在看高手打 時,感覺上好像是同手同腳。事實上,那是高手的動作已經自動化了,因此高手們在短時 間內有辦法平衡身體的重心點,並且在零點幾秒內完成踩右腳的動作。所以,初學者可別 以為踩右腳打球會增加打球時的力量,答案告訴你是不會的,因為在擊球前(或在擊球同 時)就踩右腳,只會降低打球的擊球點,因此聰明的你是否可以修正類似相關性的擊球動 作呢? 由於在這球界裡面常常聽到很多抽象動作的解釋,卻沒有讓人聽起來很具體解釋,來詮釋 我們羽球的基本動作,這對學習的初學者而言,是相當辛苦的,因為事實上,動作分析在 技能運動教學上是相當重要的,如果只把長球的動作只分成3個動作來教學時,或許會發 現動作的抽象度極高,原因是沒有很具體的支點來解釋動作流程,就如:教學者常常在打 後場動作會要自己的學生把手拿高,「而手拿高是一個抽象動作」,但是教學者只要告訴 學生把手肘抬至肩膀高,學生是否就能夠聽的懂手拿高的意義,這也就是教學時越具體, 學生的領悟力就會越高。而本文章的不足之處,就是沒有圖片可參考,如果能在放入圖片 的動作,那此文章的動作解析將會更高,更容易了解。最後,想把長球練好,是需要多花 點心思,因為長球是羽球最基礎的,只要多加了解重心擺放的位置與支點動作的流程,在 短時間內,你在打長球時或許也可以像高手在打長球時,不那麼費力了。而另外提醒一點 ,羽球永遠是用技巧動作來控制力量,決不是用力量來控制技巧。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