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asebal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因為那個「從高山上一躍而下,就可以滿足一個願望」的傳說,玉嬌龍從雲山頂上一躍 而下,為了讓李慕白能起死回生。最近看中華隊打奧運八搶三比賽的心情,讓我想到《臥 虎藏龍》裡這個「心誠則靈」的結局。 從陳金鋒忍到了最後一刻,還是無奈地宣布因傷退出中華隊,我的心情跟著低落了一整個 星期;雖然旅外球員徵召不順利,心理有底這次八搶三情勢十分艱困,但因為「還有陳金 鋒」,有那個十年來用他「球來就打」的哲學和堅持,在國際賽總是「有球必應」的陳金 鋒,讓中華棒球隊陣容不論多麼不被看好,我們總有一絲絕處逢生的希望,對於任何比賽 都能抱持著熱切的期盼。 沒有陳金鋒的中華隊,讓我頓失依靠,一時間,「希望」找不到可以支撐的重心,那種失 落甚至比去年底連輸日、韓還要深不著底,早早買好的八搶三中韓球票,都有點提不起勁去看。 直到看見大師兄林智勝說:「陳金鋒真是辛苦了,現在是我們扛起重任的時候!」讓我稍 稍振作了點精神;這兩天球賽開打,看見青黃交錯的「中華幼軍」,打出那種連咱們「自 己人」都不敢相信的戰鬥力和求勝心,打得賽前毫無信心的我都有點羞慚;對德國擊出致 勝安打的年輕小將羅國輝受訪時又說:「我們真的很想帶陳金鋒賢拜到北京去!」血 液和淚液都在體內奔騰。 我突然覺得,陳金鋒的退賽,就像跳下雲山的玉嬌龍,換給了中華隊一個置死地而後生的 「心誠則靈」願望。尤其今天對最重要的澳洲之役,看見陳金鋒出現在休息室中,中華隊完 全看不見前一場被加拿逆轉的傷痕,像把最後一塊缺角的靈魂填上了,那是我看過最緊密 、最火熱的中華隊。 即便如我這樣國際賽事必看的「中級程度」球迷,對這支中華隊真是十分陌生,許多年輕 球員都是第一次看見,先發九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和名字對不起來;雖然每三、五 年,中華隊也會遇有一次換血,但多半是一次補個三、五個新人,那麼大幅度的換血,應 該是十年來首見,卻是在末代奧運資格賽這樣重要的比賽。 我本來以為,隨著陳金鋒的退出,將以二00八北京奧運資格賽為界線,要向我的二、三十 年看棒球的熱血年代(咳!咳!我是從國小威廉波特時代就開始看啦!)畫下句點;往後就以 看《超級星光大道》的心情,看每四天一次的王建民洋基比賽。 但台灣的棒球真是讓人無法戒斷。即使對於台灣國民年所得達一萬六千美金,卻孵不出個 巨蛋;職棒假球案一樁又一樁,球星一個一個被消滅;小球員還沒發育好就爭先恐後到國 外,淪為球員代工國……,即使有那麼多的憤慨和陰影,但台灣棒球卻一直有創造奇蹟的 能力,驚奇不斷。 一九九九年,突然跑出了個蔡仲南,差點讓巨投松坂大輔領軍的日本隊踢到鐵板,輸球還 輸得抬頭挺胸;二00一年世界盃,熱身賽打得跌跌撞撞,正式比賽卻打敗日本、拿到了季 軍,還誕生了讓人眼睛一亮的張誌家。今年又見出手動輒有一五0公里的鄭凱文、羅嘉仁 ,兩人還只是文化大學的學生,會讓人見到新的救世主的雛型,更不要提完封澳洲的二 十九歲陽建褔,終於可以有機會洗刷4年前雅典被義大利逆轉的悲情記憶。 一棒接一棒,總有不預期的新人頂了上來,特別是這次中華隊展現出的傳承和團結的氣氛 很振奮球迷,休息區裡萬眾一心,打者不論安打、得分、犧牲打,或是投手換下場後,總 是互相擊掌、打氣,球員場內外的精神、永遠比球賽的輸贏更感動人。 棒球,應該是老天給這片土地最大的恩賜,教咱們台灣人怎能不支持。 金鋒寶貝,我們一起去北京囉! http://tw.myblog.yahoo.com/jill0718-jill0718/article?mid=3595&prev=-1&next=34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69.23
nana0426:好文推 76.20.164.167 03/13 02:16
pop4pop4:幫推 122.123.134.73 03/13 02:17
christen:感動中。...... 61.62.183.69 03/13 02:17
adarla:感動ing 118.169.33.16 03/13 02:23
moonfloat:好文推,看得我熱淚盈框T____T220.133.132.247 03/13 02:59
bookticket:看得熱淚盈眶 61.216.99.132 03/13 03:05
chung:我也推 84.64.94.111 03/13 03:45
yvettec:靠 寫的真好!!218.170.132.193 03/13 04:21
ashakira:最後一句讓我小小噴茶XD 59.116.46.39 03/13 05:23
pingo0423:推一下203.160.251.178 03/13 11:02
hoern:雞皮疙瘩感動推..... 122.116.44.60 03/13 11:26
engin:感動...推... 61.31.39.198 03/13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