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ioindus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eku (雲破月來花弄影)》之銘言: 我認為這篇文章的確是可以點醒很多人吧 雖然說目前以國科會的行情 對一個社會新鮮人來說 的確是算的上不錯了 不過這工作也沒有任何前景可言(除非你要繼續在相關單位深造) 不然大部分的PI也不會太認真的看待一個研究助理吧 甚至有一次在實驗室中,無意間聽到老師間的對話 有一位PI在徵助理,結果竟然來了一位年紀比老師大一些的人來應徵 事後也被這位PI當成實驗室茶餘飯後的話題了 想當然爾,這未來應徵的人當然不會被錄取了 所以當你年紀到了一個程度之後 你想當助理,人家也不敢用你(誰管你之前做過多久的助理阿) 所以相當助理也不見得是個長久之計 但是在目前學校的教育體制中 教授們只會灌輸學生做實驗要求真、善、美的精神 其他的是不用管(甚至期望你一天24小時、一週七天,天天待命) 越是名校這現象越明顯 除了研究之外,學校的教學模式,似乎也不能解決大部分同學心中的疑惑 那就是以後到底能做什麼了 因為在研究所的同學心中,總是以作實驗為前提 哪還管的到以後有什麼工作可以做阿 是故,大家畢業以後,大部分的人都以為只有研究助理或是業務相關的工作可做 也就相對的限制未來無限的發展性了 : 如果要這麼執著生科學歷的話 : 我想這一年很多敏銳的人都會發現 在業界生科碩士的平均行情早就低於33K了 : 身為生科人 感情上當然希望生科人的待遇越高越好 : 但以市場角度來看 國科會的生科碩士待遇其實是破壞行情的高(是太高 不是太低) : 專門針對生科的助理 若修法改成31K 會比較符合07年以後的經濟現實 : 為什麼公司根本不會參考國科會標準 因為業界是最快能反映供需的地方 : 國家這幾年不考量產業發展 培育大量大量生科人才 源源不絕供應到就業市場上 : 結果很自然就是讓平均待遇溜到谷底 因為滿地都是生科人 : 記得四年前行政院統計 每年約有四百個生科碩士是沒有對應工作可做的 : 現在想當然是更多更嚴重 這是產業失衡造成的結構性失業 此大趨勢還會持續下去 : 試想 你是老闆的話 不管碰到一個多優秀、光環多響亮的生科碩士 : 只要有幾百個同領域、同學位的人等著填補這個職缺 : 自不會給這新人多好的薪資 反正人才俯拾即是 : 企業裡好的薪資只發生在irreplacability特高的職位(通常也不會是新鮮人) : 不要笑電子業爆肝、工時長、生活品質差 : 事實上國內的產業 軟體、通訊、IC、生管、製程、網路等等許多工程師 : 都還在人才供給不足的狀態 也就是每年畢業生一直不夠填補每年的職缺 : 所以很多工程師職位一直以來對科系限制都不多 機械、電機、材料、化工都一起招 : 即便在產業外移、分紅費用化的衝擊之下 平均待遇依然會高於其他行業 : 大家會常發現一個資工學士 要拿像一個生科碩士這麼低的薪水 是很少見的 : 這情況已經大大跳脫出個人努力與否的範疇 是根本就業大環境的問題 : 但是 雖然如此 這些問題要能夠發生 前提都是針對太過執著文憑的人 : 生科人的目標 應該轉而跳脫文憑的迷思 認真審視自己的人格特質來規劃職涯 : 當自己是冷門科系畢業生的心態 來探索自己的工作潛能 : 而不是抱著熱門科系的春秋大夢 像溫室的花朵一樣等著飯碗來找 : 心念一轉 你壓根就不覺得會被算在行政院統計的那四百人裡了 : 很多經歷過這樣心路歷程的生科前輩 都很容易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 : 一旦放下身段不為自己設限 好的收入和前景自會伴隨而來 : 而且這些人的工作並非全都跳出生科的範疇 有的依然找到了學以致用的彈性方法 : 而 真的沒想法的話 起碼現在還有不少破壞行情的國科會研究助理缺額 : 在薪水下滑物價上漲的今天 已足稱萬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1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