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ioindus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ozzi (冰裂疊影)》之銘言: : 台大生技系嗎?那想來也是我換了名的親學妹了耶! : (呵呵~很想知道你問了哪些老師的建議?) : 好吧!先回歸主題,關於你想要在生技長才上再多個法律專長,因為我不在那領域 : ,僅能提供個人想法。 有科技、法律雙背景,投入專利領域不錯, 跟一般法律系在民、刑事訴訟競爭反而是浪費自己的科技專長。 : 因為台灣這方面的需求仍低,你生技與法律略懂卻不精通,絕對不會比單一法律或 : 生技精通的人更有競爭力。兩年前我看專利相關判決,被告大多是智慧財產局,兩 : 年後,十個裡面五個是智財局不核准專利被申請人告,四個是電子機械等專利糾紛 : ,好不容易找到醫藥生技相關的專利,居然也是醫療器材新型專利。 國內專利訴訟案不多的主因是國內市場小, 所以除非主要市場在台灣, 不然大多會跨海到主要市場國進行訴訟, 所以有不少案例是國內廠商在美國互告。 其次是司法環境,國內的律師、法官大多是純法律背景, 欠缺解讀技術的能力,根本沒有能力進行侵權分析, 所謂的侵權鑑定單位,是智財局的建議的民間機構, 由控、辯雙方自己出錢找人鑑定,雙方各找一個機構作鑑定....結果...嗯嗯... 再加上專利法一向不是法律系的重點,有時還會出現法官錯誤解讀專利法的情形... : 我對於這的解讀是,台灣生技產業還沒有發展出利害關係大的專利攻防環境,很多 : 生技醫藥專利發生糾紛時,大多私下解決(還要鬧到法院太傷心神)。如果說要專 專利糾紛本來就是多以和解收場,通常律師跟專利工程師會在和解談判中扮演重要角色。 : 利規避,也不會到律師事務所,大多是資深的研發主管收集分析,研擬公司發展方 : 向。至於撰寫專利文件,可謂專業背景為重,法律知識為輔;一回生二回熟,很多 : 特定的寫法與技巧,多磨就會。總而言之,要頂個生技專業的律師頭銜,在法院上 : 廝殺的情況,真的少之又少。 : 我最大的結論是,要這樣規劃,立意非常的好。前提是,要做,就要真正去做。 : 我不知道現在修課狀況是不是還像我當時一樣擠不太出空隙,否則我建議你直接雙 : 修法律。過程蠻孤單的,要有心理準備。不然,就是先挑個幾門基礎課,特別是民 : 法,去修個上下四學分,當你把小六法貼滿小標籤,還要好好揣摩什麼權利能力、 : 行為能力還是侵權能力,已經腦袋打結的時候,還要背個amino acid、TCA cycle, : 我很難跟你說這一切就如想像中的美好動人,你必須實際走過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 : 。 朝這方規劃,又要在工作上有所表現? 以目前國內環境來說....還有得等 出國深造取得美國律師跟專利代理人資格反而比較有發展的機會, 美國是台灣重要而且又是很大的市場國,所以未來的專利糾紛反而都會直接在美國開打 : 一位在專利領域非常資深的學姊(是專利工程師,非律師)回系上分享心得,當時 : 有人問她截至目前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她說是一件關於內衣鋼圈的案子,她從不懂 : 逼著自己去了解技術內容,並找出雙方相異處,後來贏了官司。這是一個生技背景 : 學姊的分享,我想你多少也可以感受到,沒有人念什麼就注定要做什麼或是可以做 : 什麼。 : 因此你真的應該好好想想自己的興趣,是不是能夠承受這個過程。而不只是覺得跨 : 領域就比別人多點什麼,如果只是半調子,那就可惜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