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ioindus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版主大概猜到我今天要加班,所以問了一個大問題^^ 恩~這些外商在母國也是本地商 同樣遭受其他國家的外商的強烈競爭, 生技產品或服務的種類實在太多,並不會因為是外商或本地商就會有明顯的區隔 兩者之間在市場上的業務拓展難易度,並不存在著正相關的現象。 其實並沒有所謂的拓展上的真正優缺點,完全取決於公司經營者的經營模式而定 外商經營者跟本地商老闆考量的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 全世界(特別是台灣),那麼多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就是依靠彈性與靈活的經營策略 在經營者的利基市場(可能是小眾的狹窄型區域市場)上找到生存的空間 你問到了外商與本地商的行銷業務活動的區別,這有許多不同層次的問題可以討論 這跟公司經營型態與經營策略有很大的關係, 也跟品牌價值與產品品質有關, 當然跟行銷策略更加有關了 醫療產業的行銷業務活動,跟所有的其他產業一樣,競爭非常激烈 外商與本地商的優劣,換個角度來看,有時候很有趣 譬如: 日本的防毒軟體服務公司怎麼看待趨勢科技??賽門鐵克在日本怎麼跟趨勢搶生意?? 捷克的本地電子製造廠怎麼看鴻海?? 上海的宏力看到台積電要來,他該怎麼辦?? 聯電跑到對岸,看到了台積電,他又要怎麼辦?? 這個問題範圍太大,要分析的面向很多,版主剛好有列出一些跨國公司的排行榜, 這20家,我待過其中兩家, 所以我就用這個排名來舉幾個例子好了(很多例子的觀念其實是相同的) 第一個例子: 某公司(不在此排名內), 跟JNJ公司,已經經歷快兩年的心血管支架與導管的全球龍頭之戰 慘烈的Mkt Share 與 GP 的爭奪,甚至互相控告專利,到今年為止,某公司已經領先了 不過,明年JNJ可能調整策略,再來廝殺,這是全球的競爭態勢, 台灣呢??一樣的競爭,與全球同步上演。 其他也有很多家導管的公司或代理商,我看他們也經營的不算太壞^_^ 第二個例子: PFIZER,與LILLY,BAYER等公司,在全世界掀起ED用藥大戰 各種行銷業務活動不斷上演,促銷在市場上拼命打,明年只會更激烈。 台灣呢??一樣的競爭,與全球同步上演。 第三個例子: 就舉家用血糖測試儀與試劑的市場好了,這個例子也多少符合版主的問題情境 全世界有超過五十種的製造商生產血糖測試儀與試劑,但是百分之九十的市場 集中在ROCHE,JNJ與ABBOTT 在歐洲,JNJ與ABBOTT拼了老命要把ROCHE拉下來 在美洲,ABBOTT與ROCHE拼了老命要把JNJ拉下來 在亞洲,ROCHE與JNJ互有領先,ABBOTT想破頭也要多賺點生意。 在這些地方,那些本地的製造商該怎麼辦呢?? 台灣呢??一樣的競爭,與全球同步上演。 有幾家公司,如五X或X晶等,放在全球市場上,真的是微不足道的小公司 即使在台灣,也很難撼動那幾家公司的市佔率。 可是,五X或X晶等,在利潤(或ROI,ROA)的表現上,超出外商在台灣的血糖測試儀與試 劑部門許多 以上例子有幾個現象可說明: a.)產業競爭是全球化的競爭,在台灣要拿訂單也跟全球競爭情況一樣, 外商不但要跟本地商競爭,也還要面對更強的,同屬與跨國性公司的競爭。 反之,站在本地商的角度,打贏了其他家本地商後,也還要面對跨國性公司的競爭。 b.) 2003 PHARMA REVENUES 的排名(假設排名為真)所列出的公司, 在很多產品與技術上,並不是產業的龍頭或領導品牌。 但是他們在很多不同的項目多站在二或三名的位置,在各自的特殊領域才有少數是第 一名。一大堆東西合起來為大。是屬於規模經濟的範疇。 但是真正利潤高,投資報酬率好的公司,是絕對不會出現在排名上的。 這意味著,如果想要追求高所得與高報酬,這些多角化經營的公司並不一定是首選。 實務上的行銷業務拓展,大體不會脫離上述觀念太多: a.)在台灣,某些極少數產品領域,跨國公司由於掌握了技術與專利,本來產品的品質就 比後進者強上許多,特別是在醫療用途上,這可是會弄出人命的, 所以領導品牌會佔據利基市場很長的一段時間 不過這種獨門技術通常產值小,本地商無心也無力跨入競爭。 跨國公司會做,是因為他是全球性市場,單單某個國家產值小,全球合起來就很大了 b.)市場上大部分醫療產品來說,在台灣,外商的產品單價貴,甚至貴出同類型(僅有小 部分差異的替代品)許多 在醫院市場(建保制度因素)下,外商產品通常會遭受強力的價格競爭。 在一般通路市場(FMCG)(進入障礙小)下,外商產品通常也遭受強力的本地商的價 格競爭。 品質上,我上述的例子已經說明了,外商公司本身之間的互相競爭程度就夠慘烈了~ ~ 因此,跨國公司通常會尋找所在區域比較優秀(當然不是絕對,反正僅只是公司的認 知而已)的行銷業務人才來不斷想辦法殺出重圍,並且創造更大利潤, 所以一般對跨國公司的普遍認知如:報酬相對較高,流動率偏高,一切績效導向,... 等印象,其實並不一定是空穴來風而已。 c.)行銷策略與業務規劃是非常重要,無論是對外商或本地商而言。 外商的優勢,大抵上是因為擁有全球性的資源,所以在抵抗區域性或全球性的競爭時 ,會有許多正規的策略因應 但是,彈性與靈活程度,就遠遠不如當地的公司了 d.)我的口頭禪:我是要客戶買萬寶龍!! 你不要跑來跟我抱怨客戶說SKB原子筆的價格很便宜!! ^^ ※ 引述《cozzi (冰裂疊影)》之銘言: : : -- : : ◆ From: 210.68.123.232 : : 推 doffru:感覺版上朋友對 med.device公司問題不多^^ 211.74.215.116 11/08 : 呵~其實有個問題我一直想問,可是總沒記得問。 : 想請教doffru前輩,以您的經驗,不知道可以和眾版友分析一下外商與國資在業務 : 拓展上的優缺點嗎? : 是否會因為外商本身母公司已經有一定的口碑基礎,所以在拓展業務上相對容易呢 : ?若是如此,主要的困難點或是挫折會在哪呢? : 若您能抽空回答,我們必定受益良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66.112 ※ 編輯: doffru 來自: 59.104.166.112 (11/25 04:04) ※ 編輯: doffru 來自: 59.104.166.112 (11/25 04:33)
yuehyang: 6(‧"‧)9 受益良多 218.164.120.34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