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rav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CLu (Lu)》之銘言: : ※ 引述《cdcase (No. 0)》之銘言: : 對於$H這玩意兒有沒有意義,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檢驗。第一是對於 : 個別投手來講這個數據是否可以看作是他的一種能力。如果是的話, : 即便每年成績起伏,但是總有一定的規律,不會像個隨機變數一樣 : 上下跳動不定。隨著年齡漸長表現逐漸下滑,這個數據也應該要逐 : 漸上升。當然統計一定有偏差,一定有落在規則之外的東西。從前 : 面提到的文章來看,Voros認為整體來講他看不出趨勢來。再者, : 如果這是投手能力的話,投手表現好的年份,他的這個數據應該比 : 較低。似乎也不是這麼回事。 : 對於投手跟投手之間的比較,那是更強一點的命題,也是你的問題 : 的核心。滾地球投手的球也有會穿出內野的,而高飛球投手也會有 : 不少球成為popup或是外野飛球被接殺。有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些 : 比賽不知怎地球就是會找到洞鑽出內野,也有的時候看到外野飛球 : 在warning track被接殺或是直奔外野手手套,就是這種情形。 : 至於控制被打出去的力道這方面,我想相當程度顯示在被打全壘打 : 這方面。除此之外,只要是在球場裡面,軟弱的滾地球如果找到洞 : 也會成為安打,強勁的滾地球如果正對防守球員也是會造成出局( : 甚至還更容易製造雙殺)。 這個部分是我認為會有H%這個東西的原因所在,一個投手或許有控制 被hit hard的球的比例的能力,只是能力較好跟較差的投手一年下來 大概被hit hard的球假設差個三四十球,但是考慮到軟弱的球和強勁 的球形成安打的機率後,可能這三四十球導致的安打差距量只有十來 支,很容易在運氣好壞的影響下就會形成完全不同的結果,而且投手 個人H%本身就被侷限在Team Defense Efficiency這個大框框裡面, 所以投手本身的能力就像是在激流中泛舟一樣,划槳不是沒用,但是 相對於激流的力量來說個人的力量並不大,只有微調的效果。 : DIPS還不算是被大家公認的真理級的數據,信的人信,不信的人像 : Derek Lowe一樣將其嗤之以鼻。也許分組來看可以讓數據更清楚, : 不過這不是件容易事,還有待繼續努力。 : : 2. 我印象沒錯的話99年的strike zone應該有重新定義過,之前給Maddux : : 和Glavine寬的不像話的外角好球不見了,才會造成他們兩個在同一年 : : 的成績大為滑落,後來調整了一番後才回來。 : : 好球帶的大小會不會改變投手控制打者擊出球後形成安打與否的能力? : 我想好球帶大小改變有可能造成一些影響,不過多半是針對球員自 : 己不同年份之間的影響(time series),而非球員之間的比較( : cross section)。在討論這些因素時,裁判也會影響結果。今年 : Millwood投出no-no那場的主審就是pitcher friendly的主審,對 : 於那場no-no多少有點幫助。並不是說Millwood那場no-no有什麼不 : 是他自己能力所及或有什麼見不得人之處,只是棒球就是如此。 No-no本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副產品,除非誇張到一定程度(好球帶外兩顆球 照撿、界內判界外)否則沒什麼好說的。而好球帶改變是不是'99年我不記得 了,不過'98到'99年正是Maddux從H%最低組跳到最高組的一年,而同年glavine 也從正常水準跳到偏高區域,另外就是在'96年時似乎有不少投手的H%也都跳 得比較高。 : : 3. 最後一個想法是,如果對於打出去的球投手無法控制,那麼finesse : : pitcher的價值在什麼地方呢?一個簡單的想法是控球較好的投手應該 : : 比較能將球控制在較適合防守陣勢的地方,而能有較大的機率使球落在 : : 防守球員的守備範圍之內。 : 嗯,好問題,不過我沒有好答案。 : 控球好的投手未必三振少,他們被歸類到finesse的原因也有可能是 : 因為四壞少。四壞少對手的OBP也會低一些,失掉的分數也會比較少。 : 我想對手的OBP應該會是個可能的解釋。power pitcher三振多,四壞 : 也較多(ex. Nolan Ryan),即使被打出的安打少,但是壘上如果有 : 兩個保送上來的,只要一隻安打就可以丟分。 : 這是我現在想到的可能解釋。 這似乎是唯一的解釋 :) 因為我也曾經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在這樣的邏輯下,投手的能力只剩下三種: 三振、四壞以及防止全壘打的能力。那三振明顯輸給人被全壘打也不比人少多 少的投手為何還可以有跟別人相近的成績呢?當然就是四壞球數囉。(其實還 有一個啦,不過也是個未知的因子:clutch pitching) : 必須強調的是DIPS只是在統計上看來有這麼一回事,實務上操作也有 : 用處,不過這不是真理,還有一些值得琢磨的空間。我喜歡棒球其實 我的感覺是基本上DIPS勢必距離真理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因為其中實在忽略 了不少東西,有修正空間的地方應該不少,最基本的就是我認為不該用平頭 式的H%來代入,我相信投手對於H%還是會有一些些控制能力的,那到底是應 該要考慮進去還是根本可以忽略的量,就等別人來研究了。 : 原因之一是統計數據非常豐富且有趣,我的一個西班牙同學對於棒球 : 的看法就是如此,他到美國來之前從來沒有看過棒球賽,可是現在卻 : 看到我就會聊上幾句。: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85.9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