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rav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無名不能連,先暫po在這,等能連時拷過去。 -------------------------------------------------------------------- 如果你想把法文說好,一定想跟法國人學;想學烹飪,自然會想找名廚師來指 導;想學插花,當然想跟插花大師學習;由於棒球是個專業領域,對棒球不瞭 解的人大概都認為球打得好的人一定很懂得棒球,要學打棒球一定要跟棒球好 手學。沒有錯,要學打棒球的確應該跟棒球好手學。要教人打棒球,自己勢必 要有一定的技術水準。這麼說來越厲害的選手就是越好的教練囉?答案卻是否 定的。 首先教練有不同層級,少棒教練跟成棒教練跟職棒教練的工作和能力需求是完 全不同的,千萬不要以為都是棒球教練就沒什麼差,甚至即使同是職棒教練, 大聯盟和小聯盟教練的工作都大大不同。這裡談的重點是最高層級的職棒一軍 教練(雖然台灣的歡樂棒球聯盟還沒有一二軍之分)的工作,由於一軍職棒球員 的技術都已經是高水準多少東西什麼好學習的了,所以教練的工作其實並不是 指導球員,而是去協助球員。幫助球員維持良好的狀況,遇到低潮或瓶頸時提 出建議等等。要做好教練的工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這樣的認知,你不是老 師,不是去指導甚至指揮球員。而是作為一個協助者或好友,跟球員溝通共同 研究共同思考來解決問題。如果自認為是教練就高於球員一等,懂得比球員多 所以球員應該要聽命於己的話,是很難成為一個好教練的。 此外棒球跟語言、烹飪、插花等技藝並不相同。學語言想發音標準,就去模仿 native speaker的發音;想有一手好手藝,就跟大廚師學習他的作法和秘方。 棒球卻不一樣,棒球是運動,每個人的先天條件和特性都不同,別人這樣打你 照做不見得會打得好,有的東西適用某些人但用到其他人身上卻會適得其反。 而由於棒球是專業項目,發展到職棒更是一個精深的領域。台灣的棒球雖然由 來已久,但職棒的發展仍還在新生兒階段(雖然以年齡來說早已不是新生兒了) ,加上真正參與棒球的人口並不多,因此懂棒球的人也少,真正深入瞭解的更 是稀有。大多球迷也僅能停留看熱鬧的階段,在知識普遍貧乏的情況下,這些 曾親身參與過職棒的選手們自然被認為是對棒球瞭解最深的一群。的確,與不 瞭解棒球的一般人來比較他們的確是懂得較多,但較多並不等於夠多。要擔任 一個好的職棒一軍教練所需要的,絕對不是自己會打球就足夠的。要成為一個 好教練,最重要的其實並不是本身的技術水準,而是對棒球的瞭解和知識。舉 例來說,要知道怎麼學會修正選手姿勢,必須要懂得不同姿勢的優點和缺點, 可能會對選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要找出選手陷入低潮的原因,要有足夠的觀 察力和分析能力,透過觀察到的實際情形和數據等輔助資料等與選手溝通來來 研究問題何在,這些東西不是會打球就會懂的。還有其他很多很多不同的問題 ,都需要不同的知識和能力來解決,如果沒有具備相對應的知識和能力,教練 自己的球技再好也毫無用武之地。教練應該具備的知識和能力,除了自己的技 術和經驗外,有許多必須來自對棒球的瞭解和認知,以及透過閱讀及研究等來 學習,也就是說其實棒球是一門廣博且高深的學問,建立球隊有建立球隊的學 問,帶球隊有帶球隊的學問,教球有教球的學問,打球有打球的學問,而每一 項其中都還有各種不同的學問需要當事者不斷去學習和鑽研。如果傻傻地以為 好球員就會是好教練,那實在是把棒球想得太簡單了。在台灣儘管已經有大量 的球員和教練在球場上、球評桌上將自己對棒球的無知給展露無遺,但是在這 個棒球知識貧乏的小島上,不但這些說法和作法的愚蠢程度不會被發現,還被 視為真知灼見,在一般人心中球員就一定很懂棒球這個等號還是成立的。 其實不只是台灣,日本也稍微有類似的情形。幾年前日本有人寫了一篇文章討 論日本職棒需要改革的地方,其中提到了任用監督(總教練)的問題,他提出了 一個簡單的比較,在日本及美國職棒史上生涯全壘打排行前二十名的選手中, 日本有十一位後來有執掌球隊兵符擔任監督工作,而美國只有四位。而生涯勝 投排行前二十名的選手中,日本和美國分別有十位及四位,並且舉例說明大聯 盟中過去戰績彪炳的明星球員,尤其是明星巨投後來擔任監督工作的其實為數 不多,而許多監督都是過去成績並不突出的球員,提出了日本與美國在監督選 用上的不同處。指出日本在選用監督時相當重視過去的成績及知名度,由於監 督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其實跟本身的球技沒有多大的關連,所以這樣的情形是 否有其需要或許是一個值得日本球界去深思的地方。雖然該篇文章寫的是總教 練,但是在教練上也是相同的道理。以美國大聯盟來說,目前三十支球隊擔任 打擊和投手教練的人,是否多是過去有優秀成績的選手?答案卻是完全相反的 。先看打擊教練,這三十名打擊教練中,有五個人根本沒打過大聯盟,其中一 個甚至連職業棒球都沒打過。而有上到大聯盟的這二十五個人的生涯平均打擊 率是.261,全壘打131.4支,OPS+為97,也就是說這些打擊教練的平均打擊能力섊還不到盟的平均水準。投手教練就更明顯了,三十名投手教練中有七人沒上過 大聯盟(包括被許多人認為是現今最好投手教練的Leo Mazzone),另外有一位 過去是捕手,其餘二十二人中有七人在大聯盟生涯投球局數還不到一百局,二 十二個人的平均戰績是46勝41敗,ERA+為91。很明顯地看出在大聯盟這個最高 水準棒球殿堂裡,擔任投手和打擊教練的幾乎在過去都不是什麼出色的選手, 甚至有根本沒打過職棒的和捕手去當投手教練的,這已經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 ,一個教練的好壞跟其球技好壞的關連性並不高,而是看他是否具備擔任教練 所需要的知識、能力以及人格。 台灣的棒球源於日本,加上選手先天條件與日本類似。所以許多棒球的風格及 發展的方向都偏向日式風格,因此也帶來了許多後遺症。雖然日本的棒球水準 的確是比我們進步也更優秀,但這不代表日本樣樣都好,什麼都值得學習。雖 然職棒水準已到一定的程度,現在日本也慢慢在發掘本身的問題試圖加以改善 。台灣的棒球雖然落後,但身為落後國家有落後國家的好處,有許多前人的殷 鑑可尋。聰明的人能從別人身上知道該怎麼走,不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力氣去 走冤枉路,笨蛋則會把別人犯過的錯自己再犯一次。台灣在現在這個人才嚴重 缺乏的環境之下,當笨蛋大概是免不了的,只希望不要連別人沒想過會犯的錯 誤都給犯完就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91.129 ※ 編輯: Andre 來自: 210.85.91.129 (10/09 15:20)
obs11122:耶!頭推 140.112.242.106 10/09
obs11122:大推最後一段 :pppppp 140.112.242.106 10/09
musicplayer:請問原本是要貼無名的那個版?^^ 61.228.243.242 10/09
madboy:Andre大自己的blog... 218.167.10.32 10/09
bryce:推 203.70.242.5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