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yctsai:如實知 是指 如理作意 07/02 17:37 根據 h網友所言: 雜阿含經(七四九)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 這就表示有無明才會有諸惡不善法,消除無明之後所有諸惡不善法都會消失。 證初果的須陀洹還沒消除所有煩惱最多可能還會在人天輪迴七次, 隨佛法師說證初果消除無明不但和雜阿含經不合, 也和歷代四雙八士的親身體驗不合, 那只是隨佛法師自己幻想出來的修行次第。 歡迎大家來思考看看: 須陀洹 到底是 "明" 還是 "無明" 若 須陀洹 是 無明 那豈不是還會退轉嗎 ? 初果聖者是不會退轉的 一個已經完全斷除我見、疑、禁取 的聖者 算是 "明" 還是 "無明" 底下是完整經文:(避免斷章取義)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時,隨生無慚、無愧;無慚、 無愧生已,隨生邪見;邪見生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 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瞋 恚、愚癡。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世間所作,皆依於地而得建立, 如是一切善法,皆依內六入處而得建立。」 雜阿含901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152.9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a/M.1404353938.A.174.html
MartinJu:貪嗔癡也是惡不善法吧 初果有斷盡貪嗔痴嗎? 07/03 11:36
※ 編輯: yctsai (125.227.152.91), 07/03/2014 12:00:48
yctsai:初果 明為前相 按照佛陀所說會 隨生慚愧 改過 07/03 12:02
yctsai:若初果是無明的 面對 貪嗔癡 是不會慚愧的 07/03 12:03
yctsai:我覺得 M法友 點的問題很好 07/03 12:04
MartinJu:初果是證到這部經的哪個階段 正見? 還是以解脫貪慾? 07/03 12:15
MartinJu:有明就已經斷貪欲 有無明有一定有貪嗔癡 你自己講的? 07/03 12:17
yctsai:這部經裡面 佛陀說 明為前相 有慚愧 八正道 會次第起 07/03 12:57
yctsai:所以我才認同 不能把 斷無明 當成 斷貪嗔癡 07/03 12:59
yctsai:已斷貪嗔癡的聖者 當然已斷無明 07/03 13:00
yctsai:反之不成立 初果聖者也是明了 才能 07/03 13:05
yctsai:全然的 斷我見 疑 禁取 07/03 13:05
在雜阿含45經 有一段 佛陀在講 "明" 也提到 要在六觸入處捨離無明生明,才會不生我見 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 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 編輯: yctsai (125.227.152.91), 07/03/2014 13: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