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雜阿含885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無學三明,何等為三?謂: 無學宿命智證通、無學生死智證通、無學漏盡智證通。   云何無學宿命智證通?謂: 聖弟子知種種宿命事,從一生至百千萬億生,……乃至劫數成壞,我及眾生宿命所 更如是名、如是生、如是{性}[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 如是受分齊,我及眾生於此處死、餘處生,於餘處死、此處生,有如是行、如是因 、如是信,受種種宿命事,皆悉了知,是名宿命智證明。   云何生死智證明?謂: 聖弟子天眼淨過於人眼,見諸眾生死時、生時,善色、惡色,上色、下色,向於惡 趣,隨業受生如實知;如此眾生身惡行成就、口惡行成就、意惡行成就,謗聖人, 邪見受邪法因緣故,身壞命終,生惡趣泥犁中;此眾生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不謗毀聖人,正見成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人中,是名生死智證明。   云何漏盡智證明?謂: 聖弟子此苦如實知,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如實知;彼如是知、如是見,欲 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 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漏盡智證明。」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觀察知宿命,見天惡趣生,生死諸漏盡,是則牟尼。    知心得解脫,一切諸貪愛,三處悉通達,故說為三。」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維基百科解釋 三明是指,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就是指在阿羅漢聖者,天眼,宿命,漏盡三通能夠 徹底究竟,所以稱為明。持戒修行方能成就三明[1]。 ※ 引述《yctsai (堅定的四聖諦)》之銘言: : 標題: [討論] 雜阿含 749經 : 時間: Thu Jul 3 10:18:26 2014 : : → yctsai:如實知 是指 如理作意 07/02 17:37 : : 根據 h網友所言: : : 雜阿含經(七四九)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 : : 這就表示有無明才會有諸惡不善法,消除無明之後所有諸惡不善法都會消失。 : : 證初果的須陀洹還沒消除所有煩惱最多可能還會在人天輪迴七次, : 隨佛法師說證初果消除無明不但和雜阿含經不合, : 也和歷代四雙八士的親身體驗不合, : 那只是隨佛法師自己幻想出來的修行次第。 : : : 歡迎大家來思考看看: : : 須陀洹 到底是 "明" 還是 "無明" : : 若 須陀洹 是 無明 那豈不是還會退轉嗎 ? 初果聖者是不會退轉的 : : 一個已經完全斷除我見、疑、禁取 的聖者 算是 "明" 還是 "無明" 佛從來只有說過三明 故須陀洹聖者未有漏盡明 肯定還有無明 不退轉是因為在緣起法的修習中斷除我見、疑、禁取 : : : 底下是完整經文:(避免斷章取義) : : 如是我聞: : :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時,隨生無慚、無愧;無慚、 : 無愧生已,隨生邪見;邪見生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 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 : 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瞋 : 恚、愚癡。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 不受後有。』」 : :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幫你複習緣起法 雜阿含298經 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無明 -> 行(十惡業,生貪嗔癡) 明 -> 行(十善業,斷貪嗔癡) : : : -- : 如是我聞: :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世間所作,皆依於地而得建立, : 如是一切善法,皆依內六入處而得建立。」 雜阿含901經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152.91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a/M.1404353938.A.174.html : 噓 MartinJu:貪嗔癡也是惡不善法吧 初果有斷盡貪嗔痴嗎? 07/03 11:36 : ※ 編輯: yctsai (125.227.152.91), 07/03/2014 12:00:48 : → yctsai:初果 明為前相 按照佛陀所說會 隨生慚愧 改過 07/03 12:02 : → yctsai:若初果是無明的 面對 貪嗔癡 是不會慚愧的 07/03 12:03 : → yctsai:我覺得 M法友 點的問題很好 07/03 12:04 三明只有聖者阿羅漢能證得 可見慚愧隨生應該不是說 明生慚愧 : 噓 MartinJu:初果是證到這部經的哪個階段 正見? 還是以解脫貪慾? 07/03 12:15 : → MartinJu:有明就已經斷貪欲 有無明有一定有貪嗔癡 你自己講的? 07/03 12:17 : → yctsai:這部經裡面 佛陀說 明為前相 有慚愧 八正道 會次第起 07/03 12:57 : → yctsai:所以我才認同 不能把 斷無明 當成 斷貪嗔癡 07/03 12:59 : → yctsai:已斷貪嗔癡的聖者 當然已斷無明 07/03 13:00 : → yctsai:反之不成立 初果聖者也是明了 才能 07/03 13:05 : → yctsai:全然的 斷我見 疑 禁取 07/03 13:05 : : 在雜阿含45經 有一段 佛陀在講 "明" 也提到 要在六觸入處捨離無明生明,才會不生我見 : : 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 : 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 ※ 編輯: yctsai (125.227.152.91), 07/03/2014 13:17:15 所以三明是只有阿羅漢能證得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68.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a/M.1404380619.A.507.html
yctsai:無明的明 與 三明的明 是不同意思 07/03 18:50
yctsai:無明的明 是指智慧 三明的明 是指神通 07/03 18:53
yctsai:緣無明行 的 "行" 就是 "我見" 的意思 07/03 19:10
我知道你不屑南傳經典 和北傳的部份經典 那就加減看吧 不信就算了 增支部3集59經 當那個心是這樣入定的、遍淨的、淨化的、無穢的、離染污的、可塑的、適合作業的、住 立的、到達不動的時,他使心轉向許多前世住處之回憶。他回憶起許多前世住處,即:一 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 十萬生、許多壞劫、許多成劫、許多壞成劫:『在那裡是這樣的名、這樣的姓氏、這樣的 容貌、[吃]這樣的食物、這樣的苦樂感受、這樣的壽長,從那裡死後生於那裡,而在那裡 又是這樣的名、這樣的姓氏、這樣的容貌、[吃]這樣的食物、這樣的苦樂感受、這樣的壽 長,從那裡死後生於這裡。』像這樣,他回憶起許多前世住處有這樣的行相與境遇,這是 被證得的第一明,當他住於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時,無明已被破壞,明已生起;黑闇 已被破壞,光明已生起。 當那個心是這樣入定的、遍淨的、淨化的、無穢的、離染污的、可塑的、適合作業的、住 立的、到達不動的時,他使心轉向眾生死亡與往生之智,他以清淨、超越人的天眼,看見 當眾生死時、往生時,在下劣、勝妙,美、醜,幸、不幸中,了知眾生依業流轉:『這些 眾生諸君,具備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斥責聖者,邪見與持邪見之業行,他們以身體 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或者這些眾生諸君,具備身善行、語善行 、意善行,不斥責聖者,正見與持正見之業行,他們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 界。』這樣,他以清淨、超越人的天眼,看見當眾生死時、往生時,在下劣、勝妙,美、 醜,幸、不幸中,了知眾生依業流轉,這是被證得的第二明,當他住於不放逸、熱心、自 我努力時,無明已被破壞,明已生起;黑闇已被破壞,光明已生起。 當那個心是這樣入定的、遍淨的、淨化的、無穢的、離染污的、可塑的、適合作業的、住 立的、到達不動的時,他使心轉向煩惱之滅盡智。他如實了知:『這是苦。』如實了知: 『這是苦集。』如實了知:『這是苦滅。』如實了知:『這是導向苦滅道跡。』如實了知 :『這些是煩惱。』如實了知:『這是煩惱集。』如實了知:『這是煩惱滅。』如實了知 :『這是導向煩惱滅道跡。』當他這麼知、這麼見時,心從欲的煩惱解脫,心從有的煩惱 解脫,心從無明的煩惱解脫。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之智,他了知:『出生已盡, 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這是被證得的第三明,當他 住於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時,無明已被破壞,明已生起;黑闇已被破壞,光明已生起 。 --------------- 中阿含157經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覺憶宿命智通作證 :我有行有相貌,憶本無量昔所經歷,謂: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敗劫、無量 成敗劫,彼眾生名某,彼昔更歷,我曾生彼,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 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訖,此死生彼,彼死生此,我生在此,如是姓、如 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訖,是謂:我爾時 初夜得此第一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懃(勤),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 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憶宿命智作證明達。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於生死智通 作證:我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妙與不妙,往來善處及不 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若此眾生成就身惡[行],口、意惡行,誹謗聖人, 邪見,成就邪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此眾生成就身妙行, 口、意妙行,不誹謗聖人,正見,成就正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上生天 中,是謂:我爾時中夜得此第二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 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生死智作證明達。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於漏盡智通 作證:我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集],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此漏如真,知此 漏{習}[集],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我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 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是謂:我爾時後夜得此第三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智生 ,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漏盡智作證明達。
Katarn:除非經典譯文有問題,不然749經上下文的明與無明,邏輯層次 07/03 19:11
Katarn:很明顯的 07/03 19:12
對啊 749經只講到 明生諸善法 生甚麼善法 後面補充慚愧 八正道 四果 充其量只證明四果一定有明 那明到底是甚麼
yctsai:色 受 想 行 的 "行" 與 緣 無明 行 的 "行" 也是不同意思 07/03 19:15
yctsai:前者 是 "決意" 後者 應做 "我見" 07/03 19:17
※ 編輯: MartinJu (61.231.68.3), 07/03/2014 19:44:33 ※ 編輯: MartinJu (61.231.68.3), 07/03/2014 21:05:17
yctsai:我沒有不屑南傳經典喔 相反的 我很尊敬 我都比對著看 07/04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