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og56 (君主建山川)》之銘言: : 3. 業很重而不可轉的時候, 大多數網友在你上述的句子"業"的主詞 或許不自覺地認為是"自己" 而由"其他人"對"自己"執行業報--因此巴拉巴拉講得頭頭是道自己應該如何如何受報 云云~~ 但是這只看到一面 卻沒有去思考"業"的主詞是"其他人"的時候 而"自己"承擔去讓對方受(惡)業報的執行者的時候....此時卻談起自身不能對對方如何 如何(畢竟因為對對方做出欺負的行為是不好的)... 因此 當欺負者A與受欺負者B兩種身分 各自以"自己"vs"其他人"代入的時候 渾然不覺論證上的自我矛盾~~~ 再者 諸位怎麼判斷對方的業緣成熟了沒? 怎麼判斷(還是我猜也不判斷了 順隨自然)? 當你在累世因緣形成的鎖鏈中將身為"欺負者"的一方的時候--這是我要諸位思考的核心問 題: ~~~~~~~~~~~~~~~~~~~~ (諸位腦袋彷彿一直只知自己身為"被欺負者"的時候~所以才有原PO寫的:要嘛逃要嘛受報) 諸位如果有(康德說的)自由意志去"選擇"的時候: A.你選擇去懲罰對方--你可以自彈自唱說"對方惡緣已經成熟"--況且你是執行懲罰的天命 B.你選擇放棄懲罰對方--你可以自彈自唱說"對方惡緣並未成熟"而自己決定斬斷雙方的 累世以來的因緣牽扯~~ 1.因為你學了佛法(不想造惡) 所以對方就是惡緣沒成熟!因此沒有受到你的報復~~ 2.因為你沒有學佛法(所以決定報仇) 所以對方就是惡緣成熟!因此受到了你的報復~~ 怎麼講都通~~真是好棒棒的解釋脈絡!! 這麼一來 佛法的因果業報法則 就不是能事前作為行為指引的標竿 而淪為事後之明的各說各話......反正怎麼講都通(如同原PO及多數網友以為的兩種情形: 1.業緣已成熟vs2.業緣未成熟所以前者該受報vs後者不該受報) 諸位(不限於原PO)的解釋把佛法業報法則的層次 搞得跟算命先生事後搖頭晃腦解釋當事人 何以有幸有不幸的胡累累的嘴一樣 我探討的層次是:如果依照諸位所自以為的解釋脈絡 那麼妙禪身為當世之佛也自然得很: A.妙禪弟子逃過災難--是身為佛的師傅化解了弟子還沒成熟或有機緣被化解的惡業 B.妙禪弟子沒逃過災難--是弟子惡緣成熟 身為佛的師傅無能為力--如同釋迦牟尼佛也 救不了釋迦族~~ 如果不想讓佛法如同諸位理解般地淪為事後之明 則需嚴謹思索本標題的疑問~ : 佛菩薩只能坦然受報,這樣的例子在佛經中實在太多了, : 最著名也最能解釋您這個問題的就是 佛陀的例子: : 依照《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中記載, : 佛陀為了示現過去所造惡業的餘報, : 並且顯示定業不可轉, : 讓一塊木槍追著 佛陀上到天頂, : 但是木槍仍穿牆過水刺中了 佛陀的腳背。 : 佛陀不是沒有考慮過躲開,但是既然業的緣已熟, : 只能接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78.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29093125.A.4A7.html ※ 編輯: CassSunstein (140.112.178.74), 04/15/2015 18:27:19
log56: 其實我滿訝異您會提出這個問題的,因為對佛弟子來說是要 04/15 19:48
log56: 持戒的,在面對境界現前的時候,判斷起來其實不會太困難 04/15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