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五加行開示錄 慈誠羅珠堪布 皈依 今天我們開始講內加行。   一、內加行的內容和意義   內加行一共有五種修法:   首先就是皈依,皈依是一切修法的基礎,皈依戒也是一切戒的基礎。一切修法都是以 皈依為前提,所以要皈依;   第二個修法是發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則無論修什麼法都不是大乘佛法,更不是密宗 的修法,沒有菩提心根本就談不上是大乘修行人,所以要發菩提心;   第三是金剛薩埵修法,無始以來,每一個眾生都造了無以計數的罪業,如果這些罪業 不能清淨,就不能證悟空性,也就是說不能明心見性,所以要修金剛薩埵修法;   第四是供修曼茶羅,曼茶羅是積累資糧的一種非常殊勝的方便。必須福慧二資糧雙運 雙修才能夠成佛,如果其中缺少一個,都不能成佛,所以要供修曼茶羅。   曼茶羅修完以後,證悟空性的條件基本上具備了。接下來就是要尋根究底,去證悟空 性,去領悟和感覺空性。當然,密乘還特別強調,如果沒有上師的加持,也不能證悟空性 ,所以要修上師瑜伽的修法。十萬個大禮拜就屬于上師瑜伽修法。   五加行修完以後,就有資格修大圓滿,或者其他密宗正行的修法了,雖然這個加行本 來是大圓滿的加行,但也可以作為其它密乘修法的加行。   從皈依到上師瑜伽,加行一共有五種修法,依靠五種修法的能力才能夠證悟空性,禪 宗就叫做明心見性,即看到萬物的本來面目,密宗也叫做證悟自然智慧。什麼叫自然智慧 呢?如來藏就是自然智慧。它是無為法,也就是沒有造作的東西,因為它從無始以來直至 成佛之間,不會有任何變化,所以叫做自然智慧。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證悟自然本智 。這是所有大乘佛法的共同目標。   藏傳佛教的中觀見分自空的中觀和他空的中觀,他空中觀特別強調的就是如來藏,密 宗有密集金剛到大圓滿一系列的修法,雖然他們的具體修持方法不一樣,但殊途同歸,所 有修法最後唯一的共同目標,就是證悟自然光明,也就是明心見性。   我們修加行的目標也是這樣,雖然證悟空性,現在對我們來說還有一定的距離,因為 我們現在連外加行都沒有修,內加行更無從談起。就不可能去修無我,空性,光明等等。 雖然從無我,空性,光明角度來看,不存在什麼加行、因果、輪回,但這是最後才能達到 的境界。我們現在只能有這樣的分別,也需要有這樣的分別,以分別心走向無分別心,從 有戲論走向無戲論,最後當然是修光明。但是現在還言之過早,我們只能高處落眼、低處 著手,循序漸進、腳踏實地地走上去,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才是最踏實的修法,所以要修五 種內加行。   二、皈依的涵義   有關皈依的涵義,在經書中有一個十分貼切的比喻,一個弱小的小孩子,若被狗或者 其它動物追逐的時候,小孩子會感到恐怖,然後他就會呼喚媽媽的名字,並跑到媽媽跟前 尋求庇護。他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他對這些動物有畏懼感,他相信他的媽媽能夠救他, 所以他不去投靠別的地方,而是跑到媽媽跟前。   皈依也是同樣,我們感覺到輪回非常可怕,如何從輪回裏逃脫呢?只有皈依三寶,才 能有希望。其他世間的任何方法,都不可能讓我們得到解脫。即使其他宗教有一些神通、 神變,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缺憾,就是不承認無我。從兩三千年之前的外道經典,到現 在這些外道的經典裏,始終找不到宣講大空性的書籍,在這些觀點的基礎之上,無論修行 也好、行善也好,由于沒有證悟空性,就只能被束縛在輪回當中。即使我們修學外道,也 沒有辦法真正從輪回中跳出來。只有佛法才能讓我們安全地到達彼岸,趨向涅槃。所以, 如果我們對輪回感到怖畏,就只有皈依三寶。   如果我們對三寶建立了這種信任感,就叫做信仰。這是皈依的基礎。信仰必須要以智 慧而信仰,而不能盲目地信仰。如何以智慧而信仰呢?首先,就要知道輪回的過患,這是 我們在外加行中已經講過的;第二,就是要知道斷除流轉輪回的主要因緣,既不是燒香也 不是拜佛,而是通過智慧——所向披靡、不可摧毀的無我智慧才能夠斷除。為什麼呢?因 為我們流轉輪回的原因,本來就不是因為其它的某個原因,而是因為我們自己的一個愚蠢 的念頭—我執。現在要斷除輪回,就必須培養正知正見,有了正知正見以後,我們就可以 用佛教的無我智慧推翻多世累劫當中積累下來的、根深蒂固的錯誤觀點。所以,只有佛法 才能解決輪回的根源。這樣理性地思維,就能對佛法建立這樣的信任感,這叫做正信。   建立無我智慧的方法,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所以大家應該會有一些初步的常識。 就是無論從大乘的阿毗達摩(《俱舍論》),還是小乘的阿毗達摩入手,再到唯識、中觀 等等,然後就是密乘,這些系統的知識如果有機會都應當去學,學完以後才能徹底了解輪 回、人生是怎麼一回事,只有在這些佛法,也就是剛才講的俱舍、唯識、中觀、密宗的經 典裏才能找到這些答案。其它世間的書籍雖然成千上萬、浩如煙海,但即使你黽勉不倦、 坐以待旦地攻讀,令所有的書籍韋編三絕,都始終無法探詢到這些答案。所以,學習這些 理論對于我們樹立正知正見,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能依照佛所說的去做,就能斷除 輪回的根源。這種信任就叫做信心。   信仰就是這樣,其他的宗教講信仰,佛教同樣也講信仰。但是我們的信仰首先不提倡 盲目地信仰,而是讓你去了解這些知識,在了解知識的同時你自己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信 心,這叫做理性的信心,這在皈依之前是非常重要的。為什呢?因為,如果你不認為佛教 有足夠的能力幫助我們脫離輪回,你就不會去皈依它。只有當你堅定不移地相信,惟有佛 法才有辦法斷除輪回的根源,其它世間的學問以及外道都沒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如果想解 脫,你就會心甘情願地皈依。   要皈依,就應該知道“皈依”這兩個字的究竟涵義。漢地的居士中有一種看法,眾所 周知,受皈依戒的時候會舉行比較隆重的儀式,凡是參加皈依法會的人都可以取一個法名 ,發一個皈依證,大家都認為自己有了這個證件以後,就是佛教徒了,從此以後就自稱為 皈依佛門的居士。   但這是不一定的。為什麼呢?因為皈依這兩字真實的涵義不在于法會隆不隆重,給你 取不取法名,也不在于發不發皈依證,而在于自己心坎深處的一種誓言和決心。有了這個 誓言和決心,則無論有證件、無證件,有法名、無法名都無所謂,這才叫做皈依,從此以 後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沒有這樣的決心,即使參加了皈依儀式,有了證件、取了法名 也不算皈依。   那是什麼樣的誓言和決心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三寶,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和僧寶。佛寶是什麼呢?就是 釋迦牟尼佛等三世十方諸佛的化身、報身以及法身。凡是佛都屬于佛寶,都是我們的皈依 處。   第二就是法寶,無論是大乘的法,還是小乘的法,無論是顯宗還是密宗,只要是佛所 說的法,都叫做法寶。法寶可以分為兩部分:證法和教法。證法是什麼呢?證法就是戒、 定、慧,也就是戒律、禪定和智慧。教法就是三藏的經典。教證二法當中包括了所有的佛 法。   第三就是僧眾,大小乘的觀點稍有不同,從大乘佛教的角度而言,僧寶就是就證悟了 一地以上的菩薩,比如說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等等,哪怕僅僅是一位菩薩 ,都叫做僧寶。從小乘的觀點來看,僧寶必須是四位比丘以上。無論是否證悟,四位比丘 以上的僧團,才叫做僧寶。   作為學佛的人,對佛法不能有偏見及分別心。現在的居士當中有這樣的情況:學密的 人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認為顯宗見解低劣,沒有具體的修法等等;而學顯宗的個別人, 因為不能理解密宗裏的一些比較深奧的法,就覺得這不是佛法,認為顯宗才是正法。進而 在大庭廣眾中去宣傳,誹謗密宗,說密宗不是佛說的法。這些作法都不對,都應當杜絕。 我們不能有門戶之見,應不分大乘小乘、南傳北傳、藏傳漢傳,凡是佛法都要一視同仁。   在許多國家,一個城市裏設立了各個宗教的中心、寺院、教堂等等,各個宗教之間都 能和睦相處,我們佛教徒內部就更不能有這樣的爭論,同樣都是佛法,就絕對不能執著、 分別。如果有了分別心,說那個法不好,這個法不好,肯定就犯了謗法罪。謗法罪比五無 間罪過還嚴重。所以,絕對不能去毀謗任何一個教派。   那是不是所有教派的法都要修呢?不一定。在所有的佛法當中,我們可以選一種法來 進行修持,如果一個人想把八萬四千法門都修完,是不可能的。不要說修,僅僅是閱讀完 八萬四千法門的經典,窮其一生也無能為力,所以我們只能從中選擇一種修法,能專心致 志地修一種法,就等于修所有的法了。   實際的修行和信仰不一樣,要信仰所有的佛法,但具體修行的時候就只須修一個法門 ,這是非常重要的。   僧眾也是一樣,無論南傳、北傳的也好,藏傳、漢傳的也好,凡是佛弟子,凡是修佛 法的人,都是我們的道友。凡是四名以上,無論是藏傳的四位比丘,還是漢傳的四位比丘 ,凡是修佛法的聖者比丘,只要在四名以上,都是我們的皈依處。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我們的皈依處就是這三個:佛、法、僧。   密宗還講第四寶。第四寶是什麼呢?就是金剛上師。金剛上師既是三寶的綜合體,也 可以當成第四寶,都不矛盾。   我們在皈依的時候,比如說:我給你們傳皈依戒,很多人往往會認為凡是受這個皈依 戒的人都是皈依我,其實並非如此。皈依不是皈依一、兩個具體的人,而是皈依所有的佛 法僧。我只是幫助你們受這個皈依戒而已,所以不能搞錯。   三、皈依的本體   皈依的本體是什麼呢?就是決心。   皈依佛的時候,就要發誓:第一、我從今天起生生世世乃至成佛之間,釋迦牟尼佛等 佛為我的導師,導師是什麼呢?就是引導的我們奔赴解脫的人。我們就要聽釋迦牟尼佛的 教誨,他給我們怎麼指路,我們就怎麼走;第二,就是除了釋迦牟尼佛以外,其它世間的 鬼神,造物主,都不是我們的導師。必須有這兩種決心才會有皈依的戒體。比如我們受居 士戒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如果你的心裏沒有發誓不殺生,雖然受居士戒的時候,你也跟其 他受戒的人坐在一起,卻不能得到居士戒。因為你心裏沒有發誓,沒有下決心從此以後不 殺生。同理,皈依也是要從內心深處皈依以後,才算真正的皈依。   皈依法的時候也要發誓:第一、我從今天起乃至成佛的之間,生生世世將釋迦牟尼佛 宣說的法,作為我的道,道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要修的法。必須下這樣的決心;第二、除 了佛法以外,不將其他宗教的法,作為我們的道。這兩個決心有了以後,就有了皈依法的 戒體。   皈依僧眾的時候同樣也要下決心:第一、我從現在起乃至成佛之間,生生世世將學佛 的僧眾作為我的道友。為什麼要將僧眾作為道友呢?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要走 一段既漫長又危險的路,他就應該找一個有能力的朋友結伴而行,才能萬無一失,順利地 到達目的地。如果他形單影隻一人獨行,就可能會遇到一些事前意想不到,並且單槍匹馬 難以應對的災難。同樣,學佛的道路也是布滿荊棘、坎坷不平並且遙遠漫長的。在學佛的 過程當中,我們也需要同伴,那誰是我們的同伴呢?世間的同學、同事、戰友、妻子、丈 夫、姐妹、父母等等,雖然他們甚至有可能為了我們而獻出自己的生命,但這些跟解脫沒 有什麼關係。如果我們把他們當成道友,他們也不能給我們提供幫助,所以,我們的道友 不是他們。只有學佛的僧眾才是我們的道友。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能力,讓我們順利地到達 彼岸,所以是我們的道友及同伴。   第二、就是除了這些僧眾以外,修邪魔外道的法或者是不修法的人,他們雖然也同樣 是眾生,比如家裏的親戚朋友等,雖然不是我們的敵人,但也不能將他們視為我們的道友 ,要發這樣的決心。   歸納起來,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各有兩種決心,一共就有六種決心。具有 這六種決心,才叫做皈依。   修皈依的時候,要反反覆覆地鍛煉、串習,讓自己生起這樣的決心。這個方法叫做皈 依的修法。有了這樣的決心,修法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沒有受皈依之前,應當在自己的相續中培養這種決心,這叫做修五加行的皈依,當 誠懇精勤地修了很長時間以後,決心就會出來,才去受皈依戒。那個時候需不需要皈依的 儀式呢?還是需要。如果沒有傳戒的儀式,僅僅有一個決心,還談不上是戒體。要將發誓 要轉變為戒律,還需要一個皈依的儀式。但是,沒有這樣的決心,即使有這個儀軌也沒有 用,有了這樣的決心,再舉行這樣的儀式,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戒律——皈依戒。   四、皈依的目的   雖然皈依的具體目的千差萬別,但歸納而言,就有三種不同的目的。   第一個是下等的發心,即想望這一世能健康、長壽、發財,或害怕下一世墮入地獄、 惡鬼、旁生等惡道,希望自己能得到人天的安樂。他恐懼的不是整個輪回,只是輪回裏的 一部分,所以就皈依三寶。這是最下等的目的;   第二個是中等的發心,即小乘阿羅漢的皈依目的,已經能意識到,整個輪回,從地獄 到無色界的三界六道都充滿了痛苦,沒有可以躲避痛苦的地方,所以他厭離整個的輪回, 希望自己一個人能從輪回中得到解脫,所以就皈依三寶。這是中等的目的。   第三個是上等的發心,也即大乘菩薩的皈依目的。大乘菩薩與聲緣阿羅漢共同的地方 ,就是大乘菩薩同樣意識到輪回充滿了痛苦,不同的是,阿羅漢因此而希望自己能得解脫 ,大乘菩薩卻拋下自己的利益,而希望其他的眾生能夠解脫。   阿羅漢不是沒有慈悲心,他也有慈悲心,但他的慈悲心是怎樣的呢?佛經裏有兩個恰 如其分比喻,充分地說明了大乘菩薩與聲緣阿羅漢慈悲心的差異。阿羅漢的慈悲心,就像 沒有雙手的母親,當他的兒子被無情的巨浪淹沒的時候,她雖然對兒子有很大的慈悲心, 但因為她沒有雙手,所以無能唯力,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兒子慘遭不幸。阿羅漢的慈悲心就 如同軟弱無能的母親,當他看到眾生遭受痛苦折磨的時候,也生起了悲憫之情,但是他卻 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去救度他們,只能尋求自己的解脫。   大乘菩薩的慈悲心,卻如同勇敢的父親,當他看到自己的兒子在戰場上寡不敵眾、命 在旦夕的時候,知道如果不去救援,自己的兒子,就會被敵人殘殺。因此而生起了難以堪 忍的慈悲心,所以就披挂上陣,奮不顧身地去拯救兒子。他不但有極大的慈悲心,而且有 所向無敵的能力和勇氣。大乘菩薩就如同堅強無畏的父親,他越感覺到輪回的可怕,就越 有勇氣和決心,不顧私利、毫不猶豫地去渡眾生。這就是形容大乘菩薩與聲緣阿羅漢,在 慈悲心方面不同的兩個比喻。   為什麼他們有那麼大的差別?這個差別的關鍵在哪裏呢?就在于慈悲心。聲聞、緣覺 雖然有慈悲心,但是他們的慈悲心深度不夠,所以他不去度眾生。大乘菩薩的慈悲心,已 經達到了視眾生為獨子,決不容許自己對眾生的苦難視若無睹、袖手旁觀,即使粉身碎骨 、肝腦塗地,也要拔濟眾生于水深火熱之地的深度,這種義無返顧的決心,已經足夠他去 度化眾生了。所以,大乘菩薩皈依的目的,既不是為了得人天的果報,也不是為了自己個 人的解脫,而是想去幫助眾生。   怎樣幫助眾生呢?不僅僅是在眾生饑餓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吃的東西,生病的時候給 予醫藥與照顧,雖然菩薩們也不排除建立慈善機構等等提供世間幫助的行為,因為這些也 是饒益眾生的方法。但他清楚地明白,這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要想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只有首先把自己的身心調整好,調整好以後,才有能力去度眾生。調整的方法就是修法 ,修法的基礎就是皈依,所以他就皈依三寶。上等的皈依目的就是這樣的。   要做到這樣的皈依,必須要有一定的慈悲心的基礎,如果我們沒有慈悲心,就不可能 有這樣的想法。即使口頭上說得再冠冕堂皇,內心深處也不會這樣想。所以,首先要培養 強烈的慈悲心,當慈悲心生起以後,你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其他眾生,根本沒有自私 的成份。有些人會不以為然地認為:自己還是一名凡夫,也同樣需要解脫,如果這樣發慈 悲心,自己又如何解脫呢?   關于此理,佛經中有兩個的比喻:農夫種莊稼的時候,他的目標就是收獲糧食,他在 得到糧食的同時也會得到稻草,而不用專門去種稻草,豐收的時候稻草自然就有了。還有 一個比喻,一個人燒柴做飯,當他把飯做好了以後,灰自然就產生了,只要燒火做飯,就 會有灰產生。他不用專門去追求灰,自然能夠得到。   同樣的,如果你的目標真正是為了度化眾生,就不用專門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在度化 眾生的同時,你自己的成就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想法,只是為自己的事情 而奔波,一心一意為自己打算,結果不但自己不能成就,更不能度眾生。   數不勝數的事例可以證明,佛菩薩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事情,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他 的一切目標都是度化眾生,但是卻已經成佛了。凡夫從無始以來到今天,經歷了無數的生 生死死,卻一直是在為了自己的事情而辛勤操勞,從沒有想過別人的解脫,即使有過一些 幫助他人的行為,也不過就是類似社會上的慈善機構,所做的那麼一點點有限的幫助,根 本沒有考慮過眾生的解脫。這樣為自己盤算的結果是什麼呢?就是從無始以來到今天,始 終一無所獲。   有些人會滿不在乎地說:別人夢寐以求的名譽、地位、財產、眷屬,我都已經應有盡 有,所以,我並沒有徒勞,並不是一無所獲。但我們可以靜下心來環顧周圍的人,當他們 命喪黃泉的時候,不論地位多麼顯赫,財力多麼雄厚,也只能兩手空空、煢煢孑然地踽踽 而去,跟普通的平民百姓沒有兩樣。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他們下一世還得從頭開始,以 前的這些名譽金錢都沒有用,不但沒有用,而且,今生他們為了獲得這些金錢名譽,必定 造下了嚴重的惡業,後世他們就必將為這些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因為我們是凡夫,無始以來到現在,一直都是這樣串習下來的,根本沒有什麼利益眾 生的概念,所以現在要放下習以為常的一切執著,而一心一意地去考慮眾生的解脫,立竿 見影地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很難。但是,如果你不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克服這一困 難,仍然執迷不悟,不想去度眾生,不願意捨棄自私自利的念頭。如果永遠都有機會做人 倒是另當別論,但這純粹是異想天開!要想再次得到萬劫不復的人身,猶如蒸沙成飯、磨 磚成鏡。所以,當我們已經了知我執的過患以後,就一定要珍惜這難得的人身,竭盡全力 發菩提心。菩提心非常重要!非常關鍵!希望你們最好能選擇第三種最上等的目標。   即使發一個造作的菩提心,也會受益無窮。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可以從一開始的造作 走向不造作!所有的佛菩薩,以及古往今來眾多的高僧大德,都是從造作走向不造作的, 他們沒有學佛之前,都像我們一樣,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凡夫。都是從凡夫薄地,走向最顛 峰的佛地,沒有一個是先天成佛的。所以,我們也不必因此而心灰意冷。高僧大德們不是 神仙,都是人,他們可以做到,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到?關鍵在于你能不能夠接受,願不願 意下不下功夫。我們也清楚,世間的普通工作,一旦不投入,都將一事無成。越投入就會 得到越豐厚的回報,就會越成功。同樣,如果在菩提心上下功夫,是絕對會成功的。如果 想修的時候蜻蜓點水地修一點,不想修的時候置之不理,肯定永遠都修不起來。   如果我們修皈依戒的時候發這樣的菩提心,就叫做大乘菩薩的皈依。   以上我們講了,大乘的皈依與小乘的皈依,在皈依的目的以及皈依處的劃分等方面, 都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所以,我們將皈依列入不共同加行。   五、皈依的具體修法   首先介紹念誦部分:   在修加行期間,每天要念誦加行儀軌。加行儀軌有兩種,一種是《大圓滿龍欽心髓加 行儀軌》,在《普賢上師言教》中,將其斷斷續續地分到了各個修法當中,這種儀軌相對 來說比較廣;還有一種是麥彭仁波切所造的《前行念誦儀軌‧開顯解脫道》,雖然文字比 較簡略,但包含了所有的內容。居士們平時比較忙碌,念這個儀軌就非常合適。   另外還有皈依偈,皈依偈也因為念誦儀軌的不同,而分別有兩種,一種是《大圓滿龍 欽心髓加行儀軌》中的皈依偈:   真 實 三 寶 善 逝 三 根 本   風 脈 明 點 自 性 菩 提 心   本 體 自 性 大 悲 壇 城 中   直 至 菩 提 果 間 永 皈 依   還有一種是《前行念誦儀軌‧開顯解脫道》中的皈依偈:   安 住 虛 空 遍 滿 虛 空 者   上 師 本 尊 空 行 諸 會 眾   諸 佛 正 法 以 及 聖 眾 前   我 與 六 道 眾 生 敬 皈 依   這兩種皈依偈的實際內容雖然有些差別,但我們都可以選擇。最好念誦第一行的藏文 ,如果不會就念第二行用漢語所標的藏音,實在有困難,也可以讀第三行的漢語。無論選 擇念誦哪種皈依偈,在修皈依期間都要念誦十萬遍,十萬遍念完以後,還要再念一萬作為 補充。   然後介紹觀想的方法:   觀想的時候,我們可以看《普賢上師言教》裏附的皈依境圖片,但這張圖片很小,質 量也較差,作為我們修觀想的資料不是十分理想,我們應當請一張大一點的標準皈依境唐 卡。所謂標準是什麼意思呢?第一、就是指它的尺寸量度必須符合經書的要求。大藏經裏 對畫佛像、塑佛像的尺寸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如果不標準,身體四肢以及五官的比例不 相稱,佛像看起來就不是那麼莊嚴。所以,我們要請一張非常莊嚴、非常漂亮的皈依境唐 卡,這是第一個標準;第二、就是要對唐卡進行開光,沒有經過開光也不行。這兩個條件 都具備了以後,就可以稱為標準的皈依境唐卡。   將開光後的皈依境唐卡挂在供桌上方,前面供一些簡單的供品,然後就坐在佛像前。 坐的時候,除了眼睛以外,要依毗盧七法,但這個時候眼睛不是往下看,而要看唐卡,輪 流地觀察各個佛菩薩像的面部、頭、右手、左手、右腿、左腿,以及整個身體,包括身上 的服飾。然後再觀察周圍的環境。觀察一段時間以後,即使沒有唐卡,心裏仍可以觀想得 很清楚。這是比較簡單的觀想方法,一般的觀想這樣就足夠了。如果首先不採用這樣的方 法,就會觀不清楚。所以要將唐卡放在前面,反反覆覆地看,當感覺能觀想得比較清楚的 時候,就閉上眼睛,看能不能顯現出來,如果還是不行,就睜開眼睛再看唐卡,就這樣經 過一定時間的反複訓練,就可以比較清楚地觀想出來。   當然,我們不能將唐卡看成是一般的平面畫,而是要把上面所描繪的內容當成真正的 佛、菩薩以及佛的剎土等等,這是觀想的前期準備。   正式觀想的時候,首先觀想周圍環境,並不是像我們現在肉眼所見的這樣不清淨,而 是要像《佛說阿彌陀經》裏所描述的極樂世界一樣,一切都是由金銀、琉璃、珠寶等等組 成,地面如同玻璃一般平整而有彈性。在這極為莊嚴清淨的環境中,觀想自己前方有一棵 如意樹,如意樹是天界的一種非常殊勝的樹。它有前、後、左、右、中一共五根樹枝。在 中間的樹枝上面觀想蓮花生大師;前面的樹枝上面觀想釋迦牟尼佛為首的三世諸佛;右邊 的樹枝上面觀想以地藏王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等八大菩薩為首的大乘僧眾;左邊 的樹枝上觀想以目犍連、舍利子等等為首的小乘僧眾;後邊的樹枝上面觀想圍包括大圓滿 的經典在內的法寶經函。在樹枝周圍觀想各種護法以及其他的一些菩薩,這就是皈依境。 皈依境裏面包含了三寶,前面是佛寶,左右大小乘的僧眾是僧寶,後面的經書是法寶,中 間的蓮花生大師既可以作為三寶的總體,也可以作為第四寶。   就這樣反反覆覆地觀想,直至在你面前沒有唐卡的時候,也能觀想得比較清楚為止。 這是無論皈依,還是其他修法觀想的基本方法,也是密宗生起次地最初步的一個修法。這 是皈依境觀想的修法。   皈依境觀想好以後,就在自己的左邊觀想現世的母親,右邊觀想現世的父親,前面觀 想損害自己的怨敵或者是非人等等。周圍就觀想六道一切眾生,他們和自己一起皈依三寶 。一定要觀想這些眾生。如果皈依沒有與大禮拜一起修,就要觀想自己和眾生一起合掌, 並祈禱三寶:我從現在起乃至成佛之間的世世代代,只求三寶,只修三寶,只靠三寶,以 後無論痛苦還是幸福,上天還是入地,只依靠三寶。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唯求三寶加持 。將佛做為導師,法做為所修的道,僧眾作為道友,就這樣全心全意的、誠心誠意地發誓 皈依。如果沒有任何感覺,只是口頭上輕描淡寫地發願,並不算皈依。   這個發誓要反反覆覆地串習,直至對三寶發起無比的恭敬心和信心。如何發起無比的 恭敬心和信心呢?這不僅僅依靠正式的觀想,也要與日常的飲食起居相結合,時時刻刻憶 念三寶,隨處隨地祈禱三寶。比如,在平時生病的時候,我們雖然也找醫生看病,吃藥打 針進行治療,但這些時候也要把這些藥品,看成是三寶度化、利益眾生的一種方法,而不 能認為三寶對自己的病痛無濟于事,只有世間的方法才能解決自己的疾患。如果有這樣的 想法,就違背了皈依的意義。   當生起強烈信心的時候,心裏就會異常激動,眼淚直流,汗毛豎立,要到達這種程度 才算真正的信心。   正式修行的時候,就一邊觀想,一邊以猛厲的信心念誦皈依偈。十萬遍最好都是以打 坐的方式念。平時走路、坐車的時候所念的數量最好不要算在十萬裏面。因為打坐的時候 念的每一句,都是非常認真的,走路的時候念的就沒有那麼投入。當然,我們也要量力而 行,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如果內心有堅定不移的皈依決心,平時走路的時候念的也可 記數。當然最要緊的不是念誦,而是剛才講的六種或者三種決心,必須在這個決心的基礎 上念十萬遍。修皈依的時候,口中不斷地念咒,心也要不斷地配合,有些時候強調信心, 有些時候強調觀想,有些時候強調發誓,累的時候也可以稍加休息,盡量不要讓雜念生起 ,就這樣在一座裏都堅持這樣。一邊念誦一邊以左手拿著佛珠記數,這是皈依的具體修法 。   皈依也可以和大禮拜同時進行,大禮拜完成的時候,皈依也就完成了。但這是比較簡 單的修法,最好還是分開做。大禮拜可以專門安排在最後修上師瑜伽的時候修。在皈依的 時候就認認真真地觀想、發誓,念誦偈子,這是最佳的修法。   起座的時候,向前面空中的三寶再次發起恭敬心,並觀想自皈依境中的佛菩薩身上, 發射出無量的光芒,照耀自己及周圍的眾生,在照射的一剎那,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眾生 ,都融入前面的皈依境。   在後面修上師瑜伽的時候,是觀想上師化光融入我們。此時為什麼觀想自己融入佛菩 薩呢?因為最後我們也要成佛,佛菩薩和我們從密宗的觀點來看本身就是一體的。最後我 們修成的時候,也要變成一體,所以當現在佛菩薩發光照射我們與一切眾生的時候,一切 眾生就突然間飛向福田,也就是皈依境,融入皈依境中的佛菩薩身上,最後自己和三寶融 為一體,無二無別。然後再觀想皈依境從周邊開始慢慢消失,化為光芒,最後佛菩薩、經 書等等全部變成一團光融入蓮花生大師,蓮花生大師也變成一團光,這團光越來越小,逐 漸消失,融入法界當中,最後一無所有。這就是遠離一切戲論的法界。這種情形就像有些 時候烏雲在天空中消失以後,萬里無雲、清清朗朗的感覺。   此時,我們要讓心靜下來,不起任何雜念。既不觀想,也不發誓,什麼都不想,一切 都放下之後,心裏非常平靜,盡量保持這個狀態,一分鍾,兩分鍾,或者更長的時間都可 以。這種修法雖然在現在談不上是一個具體的修法,但是,如果能將前面的修法作得十分 圓滿,根基比較好的人,與此同時也有可能開悟。如果暫時沒有開悟,就盡量保持這個狀 態。   這意味著什麼呢?有一些佛教常識的人都知道,世界的存在有成、住、壞、空四個階 段。從空無中生起,經歷成、住、壞劫,最後又歸于空。就這樣無窮循環,周而復始。   同樣,佛菩薩雖然住于法界,但為了度化眾生,就示現了種種化身,當他們的使命完 成以後,仍會消失于法界。這樣修的作用,就是要打破我們的一種執著,一種對輪回實有 存在的執著。現在通過這種修法,可以多多少少地了知到,輪回是不存在的,最終一切都 將消失于法界。不但輪回不存在,即使我們剛才觀想的皈依處,包括諸佛菩薩、中間的蓮 花生大師等等,也不離開空性的,所以也不能執著。   雖然現在我們還不能正式修空性,但是,當這種修法修得比較成熟的時候,對證悟法 界是有幫助的,所以現在就要這樣修。在這個狀態當中能保持多久就保持多久,當生起雜 念的時候就開始回向,將前面一座當中,我們修皈依的那些善根做回向。   回向的意義,相當于將我們在上一座裏所做的善根進行保存。如果不回向,就等于沒 有保存。如果沒有保存,一旦自己生起一念嗔心,或者值遇其它違緣,在這些善根還沒有 來得及幫助我們,或者只幫助了一兩次的時候,就功虧一簣、前功盡棄。而以菩提心為前 提回向的善根,就永遠都不會毀掉,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違緣,永遠都會幫助我們趨往解脫 。   回向的涵義,就等于是把善根分給所有的眾生。打個比方,比如說有十個人都感覺饑 腸轆轆,而只有其中一個人得到了一份食物,他想:我不應該獨吞這份食物,而應當與大 家分享。我們在一座當中積累的善根,因為是大乘密宗的修法,所以就特別殊勝。我們也 應當觀想:這個果報我不能一人獨享,而應當為了眾生能夠得到佛的果位而回向。回向的 偈子有四句:   我 速 以 此 善   成 就 三 寶 尊   願 將 無 餘 眾   安 置 於 佛 地   再廣一點的回向,就是念《普賢行願品》,念《普賢行願品》是最好的回向方法。   還有一種非常有用的回向方法,心裏觀想:三世諸佛菩薩如何回向他們的善根,我也 如是回向。這樣的回向就是非常圓滿的回向。因為佛菩薩已經證悟了空性,已經精通一切 法是如幻如夢的,所以他們的回向是最殊勝的無漏回向。我們現在雖然不能做這樣的回向 ,但這樣觀想的效果,基本上跟佛菩薩回向的效果一樣。這是既簡單易行,又極為殊勝的 回向。   也可以觀想:我願依靠這個善根,而令一切眾生迅速獲得佛的果位。這些回向方式都 是如法的回向,經書上也是這樣宣說的。   行善的時候,不能過分執著于善根。但在我們還沒有證悟之前,是沒有辦法克服的。 通過回向,也可以減弱我們的這種執著。   做完回向起座的時候,還應當回頭反觀,在這一座中做得怎麼樣,當初剛剛入座的時 候,我們曾發心: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要堅持把這一座修完。我們做到了沒有?就這樣 反覆提醒,反覆警戒,然後再起座,這就是皈依的修法。   六、皈依的學處   受了皈依戒以後,就有三條必須放棄的行為,以及三條必須遵守的戒律,總共有六條 戒。《普賢上師言教》中講得比較詳細,于此我們只簡單地介紹一下。   首先要遵守的三條戒是什麼呢?   第一、要發自內心地恭敬佛。如果你們的環境不允許從行為上恭敬也沒有關係,只要 心裏有恭敬之心就可以。當然,在方便的時候,見到佛像就應當頂禮、合掌等等。還有就 是不但要恭敬佛像,包括佛像碎片都應當恭敬。比如說:如果發現在不乾淨的地方,有一 塊佛像碎片,就要拿起來先擱在自己的頭頂,然後找一個乾淨地方,恭恭敬敬地將其放在 那裏,這是第一。   第二、要發自內心地恭敬法。不論是大乘小乘,凡是佛法都要恭敬,不能毀謗法。恭 敬法就必須恭敬法本,要將經書放在乾淨的地方,而不能放在地板上、屁股下面、凳子底 下,或者不乾淨的地方,腳不能在法本上踩跳,不能有任何不恭敬的行為。不但要恭敬法 本,哪怕經書上的一個字,也都要像佛像的碎片一樣恭敬。總而言之就是要恭敬法本。   第三、要發自內心地恭敬僧眾。無論大乘小乘,凡是僧眾都要恭敬。不但恭敬僧眾, 對僧眾的衣服,都不能有任何不恭敬的行為。   這就是要做到的三條戒。   其次,不允許做的三條戒:   第一、皈依佛以後,不允許皈依世間的鬼神。世間的所謂護法以及外道的一些造物主 、萬能神等等,都屬于世間鬼神的範疇。不能將他們作為我們的依怙,也不能對他們磕頭 。   第二、皈依法以後,不允許傷害眾生。做為一名凡夫,要完全不傷害的確很困難,但 是要盡量減少傷害,最起碼也不能故意傷害眾生的生命。要杜絕隨便傷害昆蟲,踩死螞蟻 等行為。如果無意或者是有意地傷害了其它眾生,就必須懺悔。   很多人對佛法的認識不夠,以為佛法就是念咒、磕頭、燒香之類形式上的佛事活動。 其實,這些都不是佛教的核心。佛教的核心是什麼呢?就是慈悲和智慧,不傷害眾生。不 傷害眾生有兩個層次的含義:   一、小乘佛教的不傷害眾生,只是單純地不傷害其他眾生。比如:不要去殺人,不要 去偷別人的東西等等,但沒有提到要去度化眾生,這是小乘佛教不傷害眾生的含義。   二、大乘佛教卻是以不傷害眾生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上還要去饒益眾生,度化眾生。 要幫助所有的人從輪回中解脫出去。最關鍵的就是要告訴他們,怎麼去離苦得樂,這就是 大乘佛教最關鍵的核心。當然,從見解上來說,大乘菩薩已經證悟了空性,雖然從空性的 角度來說,不存在佛與眾生,也不存在慈悲與傷害。但是眾生還沒有達到這種境界,還一 無所知,還需要大乘菩薩的幫助。所以,作為菩薩就有義務去幫助他們,讓他明白真理的 涵義,這是佛教的中心思想。   第三、不能跟外道同居。   當然,無論在單位還是家庭,都會遇到很多外道,如果與他們有一些交往,或者僅僅 是身體跟他們住在一起,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你已經認為這些外道的法超凡絕 倫,修外道的人也讓你五體投地,並以此發心而經常接近他們,經常跟他們來往,這種情 況就是不允許的。   皈依的六條戒律中沒有一條是不可企及的,只要願意皈依三寶,都能夠做到,所以, 受皈依戒不應該有什麼顧慮。這就是皈依的學處。   皈依的修法已經介紹完畢,如何在修行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就在于你們自己了 。事在人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你們都能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3.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