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三寶 見悲青增格西 有關三寶的定義、解釋在《寶性論》中有詳細說明。很多人都在講三寶,但是多數人 對三寶的認識仍然不清楚。像《廣論》歸依三寶一節那樣的講法,對於一個已經了解三寶 的定義、界限的人來說,去學習是很好的;若非如此,單單只看《廣論》歸依三寶一節, 仍會無法清楚掌握三寶的定義與界限。總之,要是學佛很多年,卻不認識三寶,會是件很 糟糕的事,所以認識三寶很重要。 以大乘而言,佛寶與佛同義。所以佛陀的頭髮是佛,也可以說是佛寶。即佛身所攝的 一切都叫做佛,叫做佛寶。佛有色身、法身,法身中有自性身、智慧身。自性法身(無住 處涅槃、滅諦的部份、佛陀心相續的空性)也是佛寶、也是佛。佛陀心相續的空性是恆常 法,所以佛寶的內容中既有常法也有無常法。 問:無住處涅槃這樣屬於法身的佛寶如何保我們? 這幾乎是沒辦法說的事。它是事實,就像「秦始皇統一六國」是事實,但對我們而言 ,除了拿出來講一講外,也不能拿它來做什麼,佛陀斷了煩惱障、所知障,所以在祂心相 續的空性上就增加了這個名稱,在內容上似乎沒辦法做什麼。除此之外,佛還有其他五蘊 ,它們就可以有利生、變化等作用。我們從母胎出生,有頭、有手等,頭有頭的作用,手 有手的作用;佛陀不是這樣,佛陀是祂的智慧的化現,看過去佛的頭、佛的手有大小的差 別,但從能力方面看,佛的頭與佛的手沒有什麼差別,是同樣的原料在有情前化現出來, 都有度眾的能力。也就是說,像我們的頭髮、骨頭、皮膚等是由不一樣的成份所組成的, 而成佛時都是一切相智的展現,本質上並沒有差別,只是化現上的差別。至於化現也不是 佛想化現什麼就化現什麼,完全是看有情本身,如宗喀巴大師修出文殊,鄔瑪巴也修出文 殊,但是因為二人個性上的差異,所以宗喀巴大師修出的文殊就比較嚴肅。 總之,佛寶與佛等同。佛寶牽涉到常法與無常法,有智慧的部份、有色身的部份,也 有空性、涅槃常法的部份。佛的智慧與佛的色身,表面上是有差別的,但實際上沒有差別 。在密續中,整個壇城都是同一個佛的展現,壇城中有主尊、有坐的蓮花等,事實上蓮花 與坐在其上的本尊沒有差別,都是祂的心化現的。 法寶是指道諦與滅諦。資糧道、加行道不算是法寶,但是聲聞阿羅漢轉入大乘者的資 糧道就要說是法寶,因為有現證空性。至於經典,如《般若經》,那是相似法寶,隨順法 寶,不是法寶。 僧寶是指見道以上的行者,無論男、女、在家人、出家人,只要證悟見道以上就是僧 寶。僧寶與僧人不同,出家人是僧人不是僧寶。 三寶有沒有辦法度脫我們脫離輪迴、成就佛果?當然有,因為三寶是超脫了某些煩惱 到圓滿超脫一切煩惱障、所知障,所以要救度我們走上這條道就會是順理成章的事。通常 會說佛寶是歸依導師,法寶是正歸依,僧寶是歸依助伴。歸依導師講的是引導我們的人。 佛能幫我們什麼?佛只能夠講法,除此之外,祂沒辦法做什麼。但是佛陀講法與一般人講 法不同,佛陀有很多神通,祂可以先示現神通,讓你目瞪口呆,然後再講法,如此你就很 容易相信祂所講的,就容易獲得解脫。因此佛的神變是弘法前的方便,目的在引誘他人聽 法。再者,佛陀知道聽者的根器,就像好的醫生可以做到對症下藥般,一般講者就做不到 。法寶是道諦與滅諦,如果我們自己有了道諦與滅諦就不會墮下去。如得到見道就永不墮 惡趣,得到阿羅漢果就永不墮輪迴,成佛就什麼都障礙不了了。也就是說,佛陀保我們的 方式是給方法,我們自己要把它修出來,有了道諦、滅諦,自己就不會墮下去。僧寶扮演 的是環境,沒有學法的場合、法友,即使很想學法,也沒辦法修行。因此,不了解佛法的 人,只會做到恭敬佛陀,真正了解佛法的人,要獲取的是法寶,實踐就是歸依僧寶。一般 說到三寶是這樣的情況,但是也會說要歸依大乘三寶。如果歸依的是聲聞阿羅漢、獨覺阿 羅漢,雖然他們是僧寶,能夠幫助我們脫離輪迴,但是我們學的是成佛之道,情況不同, 所以歸依的助伴—僧寶,必須是大乘的僧寶,歸依的法是大乘的法寶,即以菩提心、空正 見為主。歸依的導師是佛寶。我們對三寶要有以上的認知。 有部宗會說佛的「盡無生智」是佛寶,認為佛的色身不是佛寶。因為佛寶是完全圓滿 的,沒有任何一個不圓滿,但是佛的色身會老化,也會疼痛、生病,有這樣的缺陷又怎麼 會是佛寶呢?所以佛陀了解「所作已作、所辦已辦」的智慧(「盡無生智」)是佛寶。除 此之外,佛的色身、佛的頭髮等都不是佛寶。世尊為什麼是佛?因為祂擁有佛寶。也就是 有部宗認為加行道菩薩是凡夫,他的身體也是來自父母的血肉之軀,後來成了佛,內心已 經悟道了,了不起的是內心,所以佛的盡無生智是佛寶,色身的部份不是佛寶,是佛陀。 此外,大乘認為道諦、滅諦都是法寶,見道位以上的行者是僧寶,而有部宗認為滅諦 是法寶,道諦是僧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35.241 ※ 編輯: cool810 來自: 61.231.128.47 (05/22 08:42)
cool810:這邊補充一下。 05/22 08:43
cool810:弘一大師《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宗體篇>舉出四種三寶, 05/22 08:45
cool810:其中「理體三寶」最為重要,《南山律在家備覽》: 05/22 08:47
cool810:「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是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 05/22 08:48
cool810:。」 行宗釋云『初明理寶(理體三寶)。五分者,戒定慧從 05/22 08:51
cool810:因受名;解脫、解脫知見從果彰號。滅理,四諦滅諦涅槃。學 05/22 08:52
cool810:無學者,初果已去,同見真諦,名理和僧。」 05/22 08:52
> -------------------------------------------------------------------------- < 作者: cool810 (隨緣) 看板: Buddhism 標題: Re: [法語] 三寶 見悲青增格西 時間: Sun May 22 12:01:43 2011 前文 見悲青增格西提到三寶的內涵,如佛寶:自性法身、智慧法身;法寶:道諦、 滅諦(有部宗專指滅諦);僧寶:見道位以上行者。 底下依 弘一大師《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再加補充。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宗體篇>,在第一門戒法門、第二章歸戒儀軌“翻邪三歸 ”中提到四種三寶: ▲戒疏云『有四種三寶。一理體者:如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是法寶,聲聞 學無學功德是僧寶。二化相者:如釋迦道王三千為佛寶,演布諦教為法寶,拘鄰等五 為僧寶。三住持者:形像塔廟為佛寶,紙素所傳為法寶,戒法儀相為僧寶。四一體者 :如常所論。唯約心體義分三相,如涅槃說三寶同性等。』 行宗釋云『他宗皆闕理寶,四位分別獨出今疏。初明理寶五分者,戒定慧從因 受名;解脫、解脫知見從果彰號。滅理,四諦滅諦涅槃。學無學者,初果已去,同見 真諦,名理和僧。然此理寶亦即同體,但望佛僧證理邊為別。化相中。三千者,所化 之境。諦教即四諦,法門雖多而以首者言之。又四諦統攝凡聖因果,大小教門,廣略 異宜,無出此四。住持中。戒法是僧體,儀相即削染也。一體中。如常論者,即指經 論之宗。』 芝苑云『眾生妄念,天真本具,一體三寶也。諸佛果德,清淨無染,理體三寶也 。乘時利見,啟迪群庶,化相三寶也。垂裕後世,流及無窮,住持三寶也。』 四種三寶中以「理體三寶」最為重要。化相三寶中,“拘鄰等五”指的是阿若拘鄰等 五比丘。而如六祖壇經中的自性三寶,應可歸於此處四種三寶中之一體三寶。 △戒疏又云『四寶為言,理寶為勝,由常住故,為世所歸。餘三隨設,體是有法 。』行宗釋云『理寶勝者理通大小,生空真如是小乘理,清淨心本即大乘理。今須約 大以論勝劣。若爾,與一體何異?答:一體在迷,專據凡說;理寶約證,唯從聖論, 故分二矣。是故理寶獨勝餘三。』已上皆見戒疏記卷二 ▲歸敬儀云『緣理三寶者:理謂至理。天真常住,還是心體。且從染說,無始有 終。但為惑網,不能出障。今以三學剋翦纏結。惑業既傾,心性光顯,始終性淨,無 始無終。 由法成立,隨境分相,即號此相為五分法身。謂戒、定、慧、解脫、解脫 知見也。前之三學從因受名。由戒護助,果成法身,故云戒身。定慧準此可以類知; 後二從果次第受名。解脫身者,由慧剋惑,惑無之處名解脫身。解脫知見,乃以出纏 破障反照觀心,故云知見身也。 唯佛法中三乘聖者具此五分,能為六道作大歸依。 故論云:歸依於佛者,謂一切智五分法身也。歸依於法者,謂滅諦涅槃也。歸依於僧 者,謂諸賢聖學無學功德,自身他身盡處也,即自他惑滅所無之處,故云盡處也。 如世珍寶,為生所重。今此三寶,為諸群生,三乘七眾之所歸仰,故名正歸。』 △歸敬儀又云『此明理寶是歸依所宗。故覆詳之,令心有寄。』 另外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於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皈依,【皈依三寶】科判中, 更廣以<1.知功德 2.知差別 3.自誓受 4.不言有餘而正皈依>四科詳述由何道理內涵而 正皈依。例如<知功德>由佛陀之身功德、語功德、意功德、業功德等,和法功德、僧功 德述之;<知差別>分別六相差別。並於後示皈依學處,所應遮、所應行等。學者可依此 抉擇認識善修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61.231.128.47 (05/22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