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了解什麼是比庫戒 吉祥尊者開示 比庫戒是由佛陀所製,擁有許許多多的戒條。如果要了解什麼是比庫戒,首先我們 必須了解為何要成立僧團。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修禪到破曉時証悟了法──四聖 , 成為阿拉漢、正自覺者。過後他去找陪他修苦行的五沙門,向他們開示《轉法輪經》 ,這是佛陀的第一次開示。開示結束時,五沙門之一安雅袞丹雅(Anna-Kondanna)証 悟了法。他向佛陀請求出家,佛陀說︰「善來,比庫,法已善說,善修梵行以滅盡一切 苦。」安雅袞丹雅尊者是第一位比庫,當其他四位沙門都出家為比庫之後,就有了僧 團。至此,佛、法、僧都有了。當五比庫成阿拉漢時,就一共有了六位阿拉漢。接下來 成為阿拉漢的是年輕人耶舍,他也出家成為比庫。當他的五十四位朋友出家為比庫且 成為阿拉漢時,就一共有六十一位阿拉漢。那時候,佛陀對擁有六十位阿拉漢比庫的僧 團說了以下的名言︰「諸比庫,我已經解脫包括天界及世間的一切束縛,而你們也已 經解脫包括天界及世間的一切束縛。諸比庫,為了大眾的福祉,為了大眾的快樂,為了 天神與人的利益、福祉與快樂,以及基於對世間的悲愍,你們應該四處游方(弘法) ,不要兩個人走在一起。諸比庫,弘法吧;此法之始甚善,此法之中甚善,此法之末甚 善。」以這些話,佛陀把僧團遣散至四方去弘法。從佛陀的話語之中,我們可以看到 佛陀說話的對象不是一般的比庫,而是阿拉漢僧團︰應做已做的比庫。佛陀形容阿拉漢 時,他說阿拉漢「知見」生已滅盡,梵行已立,應做已做,再無後有。由於他們已經 履行了比庫應盡的責任,佛陀才向他們這些激勵的話。隨著時間演進,越來越多人歸依 佛法僧,許多男子都為了証悟涅 而要出家。他們去找佛陀,接受剃度。這么做很不 方便,因為有些人必須走很遠的路,而且可能遭遇危險。所以,過了一些時日,佛陀決 定如果比庫們能夠自己為人剃度會更好,因此製定了剃度的程式︰要求剃度者必須剃 掉頭髮與胡須,穿上袈裟,以上衣覆蓋左肩,再頂禮比庫眾之足。然後他必須蹲著,雙 掌合十於額頭,念三歸依三遍,如下︰(我歸依佛);(我歸依法);(我歸依僧) 。每當念這些神聖的字時,我們是在向自己及世間宣佈︰我們以佛陀為師;我們以佛陀 所發現的法為教法;我們以佛陀成立的聖僧團為模範。這即是當人們舍棄在家生活、 出家為比庫時應做的。從那一刻起,這程式就一直沿用至今。所有的佛教徒都 用它。 成為佛教徒就是已經歸依了佛法僧三寶。然而它的涵養是什麼呢?屬於威權性的巴利 聖典之一的《小誦經》解釋,歸依三寶就是深信佛陀之証悟、深信法的助益;深信僧團 為無上福田。它說具備如此信心者會想︰「這是我的歸依,這是我所擁有最好的東西 。」這就好像佛陀在《法句經》(第192 首偈)裡所說的︰這(三寶)的確是平安的歸 依處,是最上的歸依處。依此歸依處,人們得以解脫一切苦。這種對佛法僧的信心是 出家的必備條件。 事實上,必須對三寶擁有異乎尋常的信心才會使人想要出家,因為當他身披比庫的 袈裟、手持比庫的缽、擁有剃得光光的比庫頭時,他就是佛法僧的象徵。袈裟又稱為「 阿拉漢的標誌」。由於袈裟、缽及光頭,人們說︰「他是比庫。」由於相信他是比庫 ,施主們供養他衣、食、住、藥四種必需品。但是有一次佛陀對諸比庫說︰「當你們被 問到︰『你們是什麼人?』你們說你們是沙門。由於你們的稱號是沙門,而且也自己 宣稱是沙門,你們就應該如此訓練︰『我們將會依適合沙門的模式來修從行,以便我們 的稱號是真實的、以便我們的宣稱是真實的、以便那些布施衣、食、住、藥四種必需 品給我們的施主的布施會帶給他們極大的果報及利益、以便我們的出家不會白費,而是 有用有成果的。』」在此,佛陀說不是單靠袈裟、缽及光頭就能成為比庫,而是修行 令人成為真正的比庫,真正的沙門。當佛陀剃度第一位比庫安雅袞丹雅時,他說︰「善 來,比庫,法已善說,善修梵行以滅盡一切苦。」梵行就是比庫的生活,如佛陀所說 ,過這種生活是為了滅盡一切苦。在《中部.大心材喻經》裡,佛陀說︰「此不可動搖 的心解脫是梵行的目標、心材與終點。」佛陀所說的「心材」是指「精華」。梵行的 目標、精華與終點是証悟涅 。佛陀說,如果比庫不這么想,那就是說該比庫把嫩枝與 葉子、或外皮、或內皮、或軟木視為心材。在出家程式裡也有提到尋找心材。 要出家時,想出家的人必須向一位長老比庫請求出家。他向該長老比庫請求︰「為 了解脫一切輪回之苦、証悟涅 ,尊者,我請求出家。」換句話說,比庫僧團接受他出 家是以便他能夠証悟涅 ,也就是一切苦的滅盡。這是為何成立了僧團。這是為何僧 團剃度人。僧團先為男人而成立,後來再為女人而成立,以便他們能夠透過修行佛法而 証悟涅 ,滅盡一切苦。如何才能夠証悟涅 ?那就是透過修行八聖道分。佛陀在《 相應部.第二沙門經》裡說︰「諸比庫,我要教你們沙門的生活及它的目的。 聽,諸 比庫,什麼是沙門的生活?它就是八聖道分,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正精進、正念及正定。這稱為沙門的生活。諸比庫,什麼是沙門生活的目的?滅貪、 滅 、滅痴是沙門生活的目的。」佛陀所說的「滅貪、滅 、滅痴」當然是指涅 。 佛陀所說的八聖道分擁有八道支,而它們又可以分為戒、定、慧三組。第一組是戒組, 又稱為戒蘊。在家人最少要持守五戒,這就是在家人的戒。比庫戒是「巴帝摩卡」的 兩百二十條戒,以及記載於律藏的《大品》與《短劇》中的許多條戒;這些都是佛陀所 製的戒。由於比庫在受戒程式一開始時就說「我歸依佛;我歸依法;我歸依僧」,他 必須持守及恭敬所有的比庫戒。比庫戒是比庫生活的根本。佛陀在《法句經》(第375 首偈)裡說︰「防護感官、知足、依照巴帝摩卡自製──這些組成於此(教法中)的智 者比庫的梵行之根本。」比庫戒是比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但比庫並非只是基本 佛陀所說而持守及恭敬比庫戒。他持守及恭敬比庫戒是因為如果不這么做就不能夠証悟 涅 。為何不持戒的比庫不能夠証悟涅 ?因為如果要証悟涅 就必須修禪,而要修 禪就必須持戒。佛陀在《增支部.什麼目的經》裡說︰戒是為了自製;自製是為了無悔 ;無悔是為了喜; 喜是為了悅;悅是為了輕安;輕安是為了樂;樂是為了定。接著佛陀繼續解釋,說 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証悟涅 。佛陀所說的第一項是「戒是為了自製」。自製是指控制自 己不去做某些事。例如在家人所說的︰「我受持禁止殺生之學處。」佛陀更進一步說 ︰「自製是為了無悔。」後悔是後悔以前做了某件事,而希望不曾做過該件事。做了壞 事,我們就會後悔。然而,透過自製,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身、口、意,也就是說控 制自己不去造惡。在遠離造惡之下,就沒有什麼事好後悔。如是就具備了能導向喜、悅 、輕安、定及涅 的無悔。讓我們來看一看一個現代的例子。比如說有個女子已經歸 依佛法僧三寶及受持五戒,如此她即成為佛教徒,而且獲得快樂。然後,有一天她看到 一則廣告,說用殺蟲劑殺昆蟲很好。她就買了一些殺蟲劑來殺當地佛堂的昆蟲。這么 做後,她將不能夠培育定力。為什麼呢?因為她刻意地殺死了昆蟲,破了五戒中的第一 條戒。雖然沒有正式地舍棄歸依佛法僧三寶,事實上她已歸依了說用殺蟲劑殺昆蟲很 好的廣告公司。在實際的角度上,她已經不再是佛教徒,而是立殺徒。如果她是個不虔 誠且不老實的人,那麼這對她來說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因為她根本就不能夠培育定力 。但是如果她是個虔誠且老實的人,而且正在嘗試修禪,她將無法令心專法。不僅如此 ,她甚至無法再得到快樂。如果要再次獲得快樂及令心專注,那位虔誠且老實的女子 就必須再歸依三寶及受持五戒,而且下一次對昆蟲感到生氣時,她必須想起自己說過的 話、所持的戒,進而抑制自己的 恨。她不再刻意地殺害任何生物。透過足夠的禪修 ,她能夠停止 恨昆蟲,而且能對一切眾生培育慈愛。這是個女居士的例子,但是這些 原則對比庫來說就不適用了嗎?作為比庫的目的就是要証悟涅 ,這是為何佛陀成立 了僧團。在某人剃掉頭髮,穿上袈裟,持著缽出家為比庫時,就自動受持了比庫戒。該 比庫必須嚴謹地持守比庫戒。虔誠且老實的比庫甚至害怕會刻意地犯了佛陀所製的小 小戒。為什麼呢?因為他知道,如果刻意地犯了佛陀所製的戒,那麼,雖然他還是穿著 佛陀與阿拉漢的標誌,他已經歸依了「自己的享受」──簡而言之,他不是歸依佛, 而且歸依魔。比庫的一切弱點都是魔王的財產,都是魔王的快樂。 泰國的摩 布瓦尊者說,比庫犯戒時就是在歸依他的煩惱。成為煩惱的獵物之後, 該位虔誠且老實的比庫就會感到後悔;由於後悔,他不能快樂;由於不能快樂,他不能 獲得平靜的心,不能培育定力,不能執行自己的任務,那就是不能証悟涅 。在多數 的情況裡,該比庫能夠透過向另一位比庫或向僧團告解來清淨自己。然而,如果他習慣 於不恭敬佛陀所製的每一條戒,他就不是一位虔誠且老實的比庫,永遠都不能夠清淨 自己。不恭敬且不持守佛陀所製的比庫戒對比庫來說是有極大危害的。這是為何佛陀在 《法句經》(第311首偈)裡說︰猶如不握好古沙草就會割傷手,比庫胡亂的出家生活 拖他入地獄。這是為何佛陀勸比庫們要非常謹慎。在《中部.所愿經》中,佛陀說︰ 「諸比庫,應當具足戒、具足巴帝摩卡地過活。應當以巴帝摩卡來抑制自己,行處無瑕 ,於小錯中見大怖畏,透過持守戒律來訓練自己。在律藏的《短劇》中,佛陀說︰「 諸比庫,對於我為弟子們所製的任何戒條,我的弟子甚至不會為了儲存生命而犯戒。」 佛陀這么說是因為他知道,比庫必須遵從他這位導師,再依照其教法實行,如此才能 夠獲得欲証悟涅 的必備原素──無悔、喜、悅、輕安、樂及定。透過所需的定力,比 庫能夠証得禪那,知見究竟法,透視過去世與未來世來了知緣起,了知四聖 ,也就 是証悟涅 。基於這能力,世人稱僧團為「世尊的修行善巧之弟子僧團」;同樣是基於 這能力,比庫們成為「應受供;應受招待;應受施;應受禮敬;世間無上的福田」。 當比庫恭敬且持守比庫戒時,他即是歸依佛法僧,恭敬真實,既自尊又自利,既尊 敬又利益視他為福田之人。 最後我要解釋「教誡巴帝摩卡」。「教誡巴帝摩卡」是僧團開始成立時的戒律。佛 陀時常念誦它,過去的一切佛也這么做。「教誡巴帝摩卡」並不長,它只是《法句經》 中三首偈,但已經涵蓋了應該如何過比庫生活的精華。大約首二十年期間的僧團只需 要「教誡巴帝摩卡」,因為當時的比庫們都非常優秀。這是一個法則︰當佛陀出現下世 間時,先向他請教佛法的人都很優秀且擁有極大的巴拉密,不需要再累積多少巴拉密 就能夠証悟涅 。在初期的僧團裡,來出家為比庫的人都有正確的目標──証悟涅 。 他們之中許多都成為阿拉漢,而且有些是非常迅速的。當時並不需要許多戒條,因為 那些比庫的行為很自然地符合沙門。只有在過後,當比庫僧團開始擴大及出名,巴拉密 較少的人才來出家。他們之中許多都沒有正確的目標,也就是說不想証悟涅 。而那 些擁有正確目標來出家的人又需要更艱辛地修行後才能達到目標。因此他們需要佛陀更 多的指導。佛陀所製的一切戒條都只有一項作用,那就是協助眾比庫証悟涅 。無論 自己的巴拉密有多少,比庫的責任就只是為証悟涅 而奮鬥。因此「教誡巴帝摩卡」在 任何時代都是實用的。佛陀建議我們每天都思惟它。「教誡巴帝摩卡」就是《法句經 》的第183-185首偈︰不造一切惡,實行一切善,及清淨自心,是諸佛所教。諸佛說︰ 「忍辱是最好的德行,涅 至上。」出家人不會傷害他人,傷人者不是沙門。莫辱罵、 莫傷害、應依照戒律自製、飲食知節量、安住於靜處、勤修增上心,這是諸佛的教誡 。 我們繼續討論比庫戒,特別是有關布施食物給比庫的問題。首先,讓我們看一看戒 律的背景,以便能夠以正確的角度來探討它。在佛陀的晚年時,有一次馬哈咖沙巴(Ma hakassapa)尊者問他道︰「為什麼以前的戒條比較少,但成為阿拉漢的比庫比較多; 反之,如今的戒條比較多,但成為阿拉漢的比庫卻比較少?」佛陀答道︰「當眾生與 正法逐漸腐敗,戒條就會比較多,但成為阿拉漢的比庫卻比較少。大迦葉,當偽法出現 下世間之前,正法是不會滅的。然而當偽法出現下世間時,正法就會滅了。」佛陀進 一步說,這發生於虛偽的人出現於比庫僧團的時候。他說,船能夠立刻下沉,然而正法 只能夠逐漸地消失。他說有五件事導致正法被竄改,以致最終被消滅︰一、當比庫、 比庫尼、近事男、近事女不恭敬且違抗導師地過活時;二、當比庫、比庫尼、近事男、 近事女不恭敬且違抗正法地過活時;三、當比庫、比庫尼、近事男、近事女不恭敬且 違抗僧團地過活時;四、當比庫、比庫尼、近事男、近事女不恭敬且違抗戒律地過活時 ;五、當比庫、比庫尼、近事男、近事女不恭敬且違抗(止觀)禪修地過活時。」 然而,佛陀說當比庫、比庫尼、近事男、近事女恭敬且遵循導師、正法、僧團、戒 律及禪修地過活時,這五件事導致正法的清淨、延續及存在。換言之,佛陀是在說佛教 的清淨、延續及存在,因為佛教就是指恭敬與遵循這五件事,更無他事。佛陀清楚地 提到佛教的腐敗始於僧團──當虛為且無誠意的人出家為比庫時。這是在佛陀時代就已 經開始發生的事。然而,就如佛陀所說,佛教的存在並非只是依靠比庫眾,也依靠近 事男及近事女。 不單只是比庫必須學習、實踐及恭敬佛法與戒律,在家人也必須如此。在家人必須 學習、實踐及恭敬他們自己的戒律,那就是五戒,以及至少恭敬佛陀為比庫所製的兩百 二十條巴帝摩卡戒和其他戒條。只有了解、實踐及恭敬他們自己的戒律的在家人才可 說︰「我已經歸依了佛法僧三寶;我是佛教徒。」在家人恭敬比庫戒的時候,他們就是 在幫助比庫實踐及恭敬比庫戒。該比庫則可以說︰「我已經歸依了佛法僧三寶。」他 也可以說︰「我是釋迦子[2]。」這是為何說如果在家人知道什麼對比庫來說是適當及 不適當的、什麼是許可的及不許可的是很好的。這樣他們就是透過幫助比庫們恭敬佛、 法、僧、戒及禪修來護持佛教。 如果沒有這些特質,比庫僧團又怎么能夠稱為世尊的良善修行弟子僧團? 他們又怎么能夠具備良善修行、正直修行、正確修行、適當修行? 他們又怎么能夠成為應當受供者;應當受款待者;應當受施者;應當受禮敬者;世 間無上的福田?[3] 他們不能。他們必須依靠佛陀與以前的比庫的特質與虔誠過活,而不是自己的特質 與虔誠。 在家人供養給比庫佛陀所不允許的東西是沒有善業的,而這些東西是佛陀本身也不 接受的。在家人幫助比庫違抗佛陀地過活是沒有善業的。 你們認為怎樣?供養酒給比庫是否有善業?你們會不會供養酒給佛陀?供養錢給比 庫是否有善業?佛陀是否曾經說過比庫可以持錢、擁有錢、討錢或暗示他人捐錢?你們 會不會供養錢給佛陀?在晚上供養食物給比庫是否有善業?佛陀有沒有吃晚餐?這些 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當近事男、近事女知道這點且依照它作為時,他們就能夠造下真正強大的善業。在 家人供養一位比庫五千美元去世界各地弘揚佛法並沒有善業,但是載送一位比庫去城裡 看牙醫卻造了許多的善業,因為前者幫助比庫違抗佛陀地過活,後者則幫助比庫遵從 佛陀地過活。你們認為到底是哪一者幫助佛教延繼下去,又是哪一者在阻礙它? 只有當供養給比庫的東西是清淨且許可的時候,在家施主才造了善業。該比庫是佛 陀的使者。從《長部》的第一部經《梵網經》裡就可以了解這一點。在該經中,佛陀說 到他自己的戒律的種種基本原則。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舍棄了妄語,苟達馬沙門安住於遠離妄語……。 舍棄了惡口,他安住於遠離惡口……。 舍棄了 語,他適時說話,所說的正確、直接、與法與律相關……。 他每天只吃一餐,而且不在晚上用餐,不在非時用餐。 他不戴花,不涂香水,不用化妝品,也不用裝飾品。 他不接受金銀。[4]」 在第二部經《沙門果經》裡,他完整地解釋沙門生活,說及這許多基本的戒律如何 應用於比庫眾。佛陀說,當比庫遵守這些基本的戒律時,該比庫就會︰ 在各方面皆不見危險。 他親自體驗無可指責、 源自持守聖戒的快樂。 如此……他戒律圓滿。 了解了這些之後,現下我們可以開始討論與食物有關的一些基本戒條。 關於食物的戒條記載於巴帝摩卡──兩百二十條主要的比庫戒。巴帝摩卡是由佛陀 所製;佛陀也對每一戒條給予分析。 首先應知道什麼是「非時」(vikala)。它是指不適合比庫用餐[5]與入村[6]的時 間。佛陀說,不適合用餐的時間是中午過後到隔天黎明升起(maj-jhan-hov?tivatteya vaaru?uggamana)。適合比庫用餐的時間是從黎明升起到中午。但它不是從早上五點 半至中午十二點,因為在佛陀時代並沒有時 。「適時」始於黎明升起;這時候太陽已 經達到水準線,天空已有陽光,四周的東西都已清晰可見,而且一般上鳥兒已經在唱 歌了。這是大約在日出之前的半小時。「適時」是從黎明升起到日中正午這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正確時間會每個星期都變動,而且在不同的季節、國家與地區都不同。在「 適時」之外的時間則是比庫不可用餐的「非時」。 在前期的僧團裡,比庫可以隨意在任何時候用餐。然而,當僧團越來越大、越來越 出名時,比較沒有德行的人也來出家了,他們之中有許多是虛為的人。他們覺得要執行 自己修行至証悟涅 的任務很困難。許多比庫都在追求名望、崇敬及物質利益,很容 易地就步入歧途,忘了他們自己是釋迦子。所以佛陀向眾比庫說他們應該每天只吃一餐 ,或者至少只在早上「適時」用餐,就跟他自己一樣。 佛陀這么說的時候,有一位名叫巴達利尊者(Bhaddali)的比庫宣佈他自己不要遵 從佛陀的勸導。[7]他說他不能夠只在早上用餐。過後他感到後悔而向佛陀請求原諒。 佛陀花了好多的時間來訓誡他,告訴他所有的人都稱他為「在此教法中不實踐戒律的人 」。 佛陀接著問巴達利道︰ 「巴達利,在那時候,你是否是個虛有其表的造惡者?」 巴達利答道︰ 「是的,尊者。尊者,罪惡擊敗了我,我是個迷惑的愚人,竟然在世尊製戒的時候 ,宣佈自己不願意遵守該戒。」 佛陀又向巴達利解釋,說不持戒的比庫「不能証悟上人法,不能獲得聖人的智見」 。這就是說他不能証悟涅 。 又有一次,佛陀說不遵守有關用餐的戒條的比庫為「步入歧途的人,不恭敬佛陀, 也不恭敬熱中於持戒的比庫」。 起初佛陀勸眾比庫只在早上用餐,後來他把它製成一條戒。《經分別》中述及其緣 起。有一次,有一群年輕比庫前往某個慶典,接受那裡的人供養他們食物。那些年輕比 庫在午後用餐而受到其他比庫非議。在呵責他們愚蠢之後,佛陀製了這條戒。巴帝摩 卡中提及,在非時,無論比庫吃了任何主食或非主食,他都犯了巴吉帝亞罪。犯了此罪 ,該比庫的戒已經受到污染,變得不清淨了。如果要清淨自己,他必須向另一位比庫 告解。 對於生病的比庫,佛陀給予特別的允許。他允許生病且需要營養的比庫服食「日藥 」,那就是蜜糖、糖、油、黃油及酥油。生病比庫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服食這五種 藥。除了這些之外,生病比庫也可以喝已經過濾的粥、肉湯及已經過濾新鮮果汁,但 不可以把它們儲藏到隔天黎明升起時分。 因此,如果醫生告訴比庫必需在晚上吃東西,還是有一些模式可以讓比庫攝取營養 ,而且不犯佛陀所製的「非時食戒」。如此這位尊敬佛陀的比庫得以保持戒行清淨,無 可指責地過活。 比庫應該如何獲取食物?(在佛陀時代)有一位住在墳場的比庫。他吃人們祭拜死 人的食物。在家眾不滿地非難道︰「這位比庫怎么可以自己拿取人們祭拜死人的食物來 吃?」聽到這話時,持戒嚴謹的比庫們說道︰「比庫怎么可以把未經手授的食物置於 口中?」當佛陀聽到這話時,他就向該比庫說道︰「你這愚蠢的人,你怎么可以把未經 手授的食物置於口中?」於是佛陀就為比庫製戒,說道除了楊技及清水之外,如果比 庫把未經手授的食物置於口中就犯了巴吉帝亞(pacittiya,心墮)罪。 在《經分別》裡,佛陀解釋「手授」這一詞。他說只有在以下的條件具足之下,食 物才是正確地經過手授︰ *(施主)以身體的某個部份供養食物(例如︰施主以單手或雙手供養食物);或者 *(施主)透過跟身體接觸的東西來供養食物(例如︰施主以湯匙來供養食物);或 者 * 透過「讓它掉入」來供養食物(例如︰施主讓食物掉入比庫的缽中)。 * 比庫與施主之間的距離在「一臂」(hatthapasa)之內。在此,「一臂」的定義 是兩個半腕尺,而一腕尺則是從指尖到手肘的距離。兩個半腕尺大約是一又四分之一公 尺。這距離的算法不是從比庫的指尖到施主的指尖,而是從比庫的身體到拖主的身體 。 * 該比庫透過身體接受食物(例如︰他以單手或雙手來接受食物);或者 * 該比庫透過跟身體接觸的東西來接受食物(例如︰他以手中所持的缽來接受食物 )。 佛陀說,如果食物沒有經過正確的手授,比庫每吃一口該食物就犯了一個巴吉帝亞 罪。 古代且具備威權的律藏 釋給予了更詳細的解釋,在此要提出其中兩項︰ * 所供養的東西不可以大又重至一個中等身材的人不能提起它。例如︰不可以把所 有的食物置放在一張桌子上,再由超過一位施主抬起來供養。如此該食物就是沒有經過 正確的手授。 * 施主必須表示他是正在供養食物。這就是說施主必須明確地讓比庫知道他是正在 供養食物。 只要這些條件的其中一項不具足,該食物就是「不受允許」,想要持守其戒的比庫 不可以吃它。例如︰如果有位居士把食物放在比庫身邊的地上,然後向該比庫說那是供 養給他的,該食物還是沒有經過正確的手授,所以恭敬佛陀的比庫不可以吃它。再舉 另一個情況來說︰如果該比庫懷疑該食物是否經過正確的手授,他也不可以吃它。多數 的比庫都不說什麼,而只是在回到寺院之後,把未經過或懷疑未經過正確手授的食物 拿掉。如果可以的話,他會叫一位居士把該食物供養給另一位比庫,而該比庫則會把該 食物交回給他,如此它就變成允可,而他也就可以吃它了。 這些條規對在家人來說似乎既複雜又多 ,但我們必須謹記為何佛陀要成立僧團。 他成立僧團並不是為了讓比庫有得吃,人們也不需要出家成為比庫僧團的一份子才有得 吃。在家人吃,雞、狗、豬也吃。食物對比庫來說是必需品,然而佛陀成立僧團是為 了讓比庫們能夠 到涅 的解脫。 這是為何佛陀說比庫必需在用餐之前思惟食物(的正確用途)。在《中部》裡,佛 陀說︰ 「如理地思惟之下,(比庫)攝取飲食不是為了玩樂,不是為了沈迷於身體的健壯 ,不是為了讓相貌美觀,不是為了吸引力;而只是為了延續生命與活力,為了去除 餓 之苦,為了幫助你修行清淨梵行。(他如此思惟︰)「如此我就能去除( 餓的)舊 苦,並且不引發(過飽的)新苦,我將使身體存活,避免過失,以及得到安住。」 在其他經裡,例如在《相應部》中,佛陀以譬喻來解釋比庫應該如何看待食物。他 說,猶如一對父母帶著親愛的孩子越渡沙漠,然而在還沒有到達終點時,糧食就吃完了 。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他們把親愛的獨生孩子殺來吃。舉出這個譬喻之後,佛陀問 諸比庫道︰ 諸比庫,你們認為怎樣? 那對父母吃自己親愛的孩子是否是為了玩樂? 或是為了沈迷於身體的健壯? 為了讓相貌美觀? 為了吸引力? 諸比庫, 難道他們不是為了能夠活著越渡沙漠而吃? 諸比庫, 你們應該如此看待食物。 《清淨道論》──一部有關比庫証悟涅 之道的古代威權性巴利聖典解釋,比庫越 渡的沙漠是生命的沙漠;他透過勤修(戒、定、慧)三學越渡它;食物則是必需品,好 比孩子的肉是那對父母越渡沙漠的必需品。 吃對比庫來說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作為梵行生活的必需品。就有如我們所知,梵 行生活就是戒、定、慧。不具備清淨戒的比庫不可能是良善、不可能是無可指責的,因 此無法培育定力。沒有定力,他就無法培育智慧,無法証悟涅 。 這是為何佛陀一而再地訓誡諸比庫,要他們恭敬且遵循導師、正法、僧團、戒律及 禪修地過活。在此,我要以佛陀在《中部.繼法者經》(Dhammadayada Sutta)給予太 過執著衣、食、住、藥而忽略了修行的比庫的訓誡來結束今天的開示。佛陀說︰ 諸比庫,當為吾法之繼承者(dhammadayada), 莫為吾物之繼承者(amisadayada)。 謝謝。 ------------------------------------------------------------------------- ----------------------------- [1]《相應部.為法經》(Saddhammappatir?paka Sutta) [2]釋迦子是眾比庫的名稱,因為佛陀是釋迦族人。 [3]例如《長部.大般涅 經》(Mahaparinibbana Sutta)。 [4]在此只提及不接受的業。佛陀沒有指出錢是給誰,因為這對業來說是不重要的。 根據佛陀在律藏的分析,「金銀」包括任何形式的錢。參考《律藏.舍懺章.金錢學 處》。 [5]《律藏.巴吉帝亞章.非時食學處》 [6]同上《非時入村學處》。這條戒禁止比庫在下午與晚上花太多的時間在居士家裡 。對於例外的情形,請參考上述聖典。 [7]《中部.巴達利經》(Bhaddali Sutta)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 禮敬 彼 有幸者 阿羅漢 已正確完全覺者!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