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調伏律學處中戒及持戒的功德: 如《極愛比丘經》中:“戒為最勝樂,戒是解脫道,戒為功德田,戒是諸佛因。此戒 為最勝,當護如眼珠,為命而失戒,無智是愚人。命斷有後世,失戒非如此,故我弟子眾 ,持戒當堅固。” 《清淨戒經》中:“是故大師極贊戒,持戒能值佛出世,持戒是為最勝嚴,持戒如香 及塗香,持戒心得歡喜住。淨戒凡夫成勝士,即令毒蛇大黑龍,亦不能害況其餘。持戒比 丘具光明,持戒美名得安樂,持戒是為上趣因,護戒能令獲涅槃。” 如是,《賢愚經》第十六品沙彌持戒品中[1]:“戒為入道之初基,盡漏之妙趣,涅 槃安樂之平途。若持淨戒,計其功德,無量無邊。譬如大海無量無邊,戒亦如是。猶如大 海多有阿修羅黿龜水性摩竭魚等大眾生居,戒海亦爾,多有三乘大眾生居。譬如大海多諸 金銀琉璃等寶,戒海亦爾,多出善法,有四非常三十七品諸禪三昧如是等寶。猶如大海, 金剛為底,金剛山圍,四江大河,流注其中,不增不減。戒海亦爾,毗尼為底,阿毗曇山 ,以為圍繞,四阿含河,流注入中,湛然常爾,不增不減。何以故?注入不增不減,下阿 鼻火,上沖大海,海水消涸,以故不增。常流入故,以故不減。佛法戒海,不放逸故不增 。具功德故不減。”這裏,對於持戒的功德,不持戒的過失,佛用諸多比喻廣為演說。 《觀察犯戒五類善不善果經》中,對大戒中五類墮罪守護不犯的功德,以及違犯的過 失,以種種比喻加以說明,為持律者之必讀。得大善巧的阿闍梨智慧吉祥賢所著的《論戒 、律、三昧耶互不相違》中也說:“比丘利眾生,菩薩悲心切,若欲作利他,比丘調伏律 ,更勝菩薩戒,故尤當依戒。調伏所詮戒,唯比丘能修,盡壽而依止,不捨眾生事。” 而《調伏頌》[2] 中:“可贊財圓滿,能生勝梵宮,三摩地涅槃,並由於戒得。”世 親阿闍梨所著的《言戒》中也廣說道:“若海與牛跡,其中水差別,佈施與持戒,差別亦 如是。若人信敬心,百年行佈施,若守戒一日,較彼遠為勝。下劣如屠夫,亦可行佈施, 而彼於戒律,不堪能守護。佈施極盛廣,亦非大施主,護戒極清淨,是名大施主。”阿闍 梨明稱著有《戒言釋》對此有清晰的闡釋。 《親友書》中:“汝戒勿衰勿詆毀,勿雜勿染當清淨,戒如大地為一切,動與不動功 德基。” 《入中論》中:“諸異生與佛語生,自證菩提與佛子,增上生及決定勝,其因除戒定 無餘。”“尸羅田中長功德,受用果利永無竭。”[3] 《道次攝頌》中:“尸羅如水洗惡行,亦如月光除熱惱,處眾威嚴如須彌,不作恐怖 眾生敬,如是知已正受戒,智者應護如眼目,我修如是瑜伽行,欲解脫者如是行。”[4] [1] 見《賢愚經》卷五沙彌守戒自殺品第二十三。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 [2] 即《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唐義淨三藏譯。 [3] 見《入中論》,月稱菩薩著,法尊法師由藏譯漢。 [4] 參看《菩提道次第攝頌》,宗喀巴大師造,法尊法師由藏譯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82.233.134.46 (01/16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