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九、五戒是做人的準則乃至是成佛的正行 根據《大智度論》的看法,持戒可分下中上三等,上等戒 又分三級,茲錄如下︰ 若下持戒生人中;中持戒生六欲天中;上持戒又行四禪 四空定,生色、無色界清淨天中。上持戒有三種︰下清淨 持戒得阿羅漢,中清淨持戒得辟支佛,上清淨持戒得佛道 。(67) ────────── 61 《四分律》卷 32,《大正藏》冊 22,頁 788 下。 62 同上注。 63 藏傳佛教, 有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漢傳 佛教有印順大師的《成佛之道》可作代表。 64 日譯《南傳大藏經》冊 62,頁 19 及頁 20。 所說持戒的 五種功德是︰ a. 因不放逸,得大財聚,b. 得揚善名,c. 親近大眾時, 得無怖畏羞慚,d. 臨命終時,得不昏昧, e. 此身死後,得生善趣天界。 65 a. 《南傳大藏經》冊 17,頁 97。《中阿含經》卷 5,《 大正藏》冊 1,頁 448 下。 b. 《南傳大藏經》冊 17 ,頁 359。 《雜阿含經》卷 33 第 934 經,《大正藏》冊 2,頁 239 上。 c. 土橋秀高博士《戒律の研究》頁 4。 66 《大正藏》冊 1,頁 17 中。《南傳大藏經》冊 7,頁 98 ,也有相同的說法。 67 《大智度論》卷 13,《大正藏》冊 25,頁 153 中。 頁 18 這段文字是說,如果僅僅持戒,不論持何種等級的戒,祇得生 人間及生欲界天,享受五欲的福報;如能持戒,加修世間四禪 、四空處的禪定,得生色界及無色界的禪天;若加修四聖諦及 八正道,得阿羅漢果位;若於無佛之世加修十二因緣法,即得 辟支佛果位;若加修六波羅蜜、四攝法等,發無上道心,便得 成就無上的佛果。持戒是一切世間法及出世間法所共通的基礎 ,故稱五乘共法,上上人持戒,不能離棄下下人持戒的基礎。 《大智度論》又針對在家人持五戒及八戒的功德高下,分作四 等,稱為四種優婆塞︰(68) (一)下人持戒︰為今世樂故,或為怖畏、稱譽、名聞,或 為家法,曲隨他意,或避苦役求離危難。 (二) 中人持戒︰為人中富貴、歡樂、適意, 或期後世 福樂。 (三) 上人持戒︰為涅槃故,知諸法一切無常故。.... 得離欲故,得解脫; 得解脫故,得涅槃。 (四) 上上人持戒︰憐愍眾生,為佛道故, 以知諸法實 相故,不畏惡道、不求樂故。 五戒的前四戒與印度其他各宗教的五戒有共通處,甚至跟 基督教摩西十誡的後五誡,也有共通處。中國古人例如天台智 者大師( 538 ~ 597 )的《仁王經疏》卷 2,則將佛教的五 戒,配合儒家的五常來解釋,次第是不殺生為仁,不偷盜為智 ,不邪淫為義,不妄語為信,不飲酒為禮。(69) 不論其配合 的認識,是否恰當,這種想法的出發點是正確的。那就是說明 一樁事實︰佛教的五戒,除了不飲酒戒是其獨特處之外,其餘 四戒,乃是世間人類共通的常理、常法、常情,凡是人,不論 在何地何時,都應當遵守,而且必須遵守。否則於己於人,都 會隨時隨地失去安全保障。比如說,一個正常善良的人,卻不 願承諾自己不會殺人、不會偷盜、不會亂淫他人的妻子或丈夫 、不會欺詐,那豈不是一個很可怕很危險的人物了嗎? 至於不飲酒戒,因為飲酒成癮,便是酒精中毒,便會惹事 生非,便可能借酒發瘋、借酒壯膽,以致做出殺、盜、婬、妄 等的種種壞事,故與佛教徒的修行生活相互牴觸,與禪定、智 慧、解脫、涅槃,背道而馳。在經律論的聖典中,特別標出飲 酒的壞處,有十過、三十六過、三十五失等的詳細說明。(70) 由此可知, 佛教的五戒,不 ────────── 68 同上注,頁 160 下。 69 《大正藏》冊 33,頁 260 下~頁 261 上。 70 a. 飲酒十過,過, 見《四分律》卷 16,單提五十一條。 《大正藏》冊 22,頁 672 上。 b. 飲酒三十六過,見《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大正藏 》冊 1, 頁 899 中~下。 c. 飲酒三十五失,見《大智度論》卷13,《大正藏》冊25, 頁 158 中。 頁 19 僅是做人的準則, 乃至也是如太虛大師( 1889 ~ 1947 ) 所說「人成即佛成」的正行、正因。 五戒是世間善法、出世間善法、乃至無上菩提的共同基礎 , 正如西藏密乘的大成就者宗喀巴大師(約為 1357 ~ 1419 )所說︰「應以下下律儀為依,受上上者,委重護持圓學處。 」(71) 也正所謂百丈高樓從地起,守持下下層律儀的人,雖然 不及上上層律儀的視野,守持上上層律儀的人,必定要將立腳 處,落實在下下層律儀的起步點上。因此,僧俗七眾的別解脫 戒,乃至菩薩戒,都是以五戒的前四戒,為最重要的根本戒。 在家的優婆塞及優婆夷,至少當受五戒及十善戒,進而於六齋 日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以便以在家身來體驗離欲的出家 生活。出家戒中的沙彌十戒,比丘戒及比丘尼戒的五篇七聚, 菩薩戒的三聚淨戒、十善戒及十無盡戒,無不皆以五戒的前四 戒為其根幹,為其核心。可知,建設人間淨土運動的普遍推廣 ,必須宣導人人受持五戒的重要性。縱然不強調學佛修行,僅 做一個健康正常的人,也該要遵守五戒的身不作惡行,口不出 妄語,也要酒毒不沾唇。 不過希望要一般人來受戒不易,受戒之後不犯戒、不退戒 ,也不容易。 因此在《法蘊足論》卷 1 〈學處學品〉、(72) 《優婆塞戒經》卷 3、(73) 《大智度論》卷 13、(74) 《目連 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75) 等經論的記述,都說五戒可以分條 受持。依據《大智度論》的說法︰ 五戒者有五種受,名五種優婆塞︰一者一分行優婆塞,二 者少分行優婆塞,三者多分行優婆塞,四者滿分行優婆塞 ,五者斷婬優婆塞。(76) 然在《優婆塞戒經》卷 3 所與《智論》略異。該經謂︰受三 歸不受五戒者名優婆塞,受三皈受持一戒者名一分,受三皈受 持二戒者名少分,受三皈受持三戒者名多分,受三皈受持四戒 者名多分,受三皈受持五戒者名滿分。(77) 在《目連五百問 經》, ────────── 71 法尊法師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卷 5 之文末,頁 169,臺 北︰佛教書局出版。 72 《大正藏》冊 26,頁 454 上。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所 持意見,與《優婆塞戒經》所說的大致相同。 73 《大正藏》冊 24, 頁 1049 上。 74 《大正藏》冊 25,,頁 158 下。 75 《大正藏》冊 24, 頁 994 中。 76 同注 74。 77 同注73。 頁 20 更說五戒除了可以「隨意多少受」,也可以隨意地但受五日、 十日、一年、二年·又說︰「五戒若不能持,得(退)還 」。(78) 像這樣的「隨意」受持五戒,給了在家居士寬大的彈 性空間。從另一面來看,這也顯現了佛教戒律的活用性及適應 性。如果僅受持五戒,也有大功德,乃至成佛道。所以《大智 度論》稱五戒功德為「五大施」,且以不殺生為「最大施」。 (79)《大正藏經》冊 16,頁 813,也有一種很短很短的《佛說 五大施經》,僅一百多字,其內容是︰受持五戒即是作大布施 ,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受持五戒,即是大施無 畏︰「由彼無量有情,得無畏已,無怨、無憎害已,乃於天上 人間,得安隱樂。」(80) 五戒為五大施,若僅受持其中的一戒,便是對於一切眾生 作了一項無畏的大布施,乃至僅於一日至五日之中,受持五戒 中的任何一戒,也是一種無畏的大布施。受持五戒的功德,(81) 近則可得現實生活中的健康、平順、和樂;中則依其功德的大 小,來生可於天上人間,享受安穩快樂;遠則能夠成為出世的 資糧,乃至種下成佛的正因。所以,五戒雖是世間的共通道德 ,若把它當作佛制的戒律受持,意義則大不相同於世間的道德 了。 (82)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