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白衣不應閱出家毗尼 中觀(比丘) 361005 中國廈門閩南佛學院法師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自以下為 http://phil.arts.cuhk.edu.hk/~cculture/library/hongming/200206 -002.htm 的庫存頁面,為搜尋引擎抓取的庫存頁面) 【提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電腦的迅速普及,人們越來越容易接觸到各種佛教典籍 。應該說,這是件好事。不過,在方便人們學佛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其中之一,就是如何看待在家人研究佛教戒律的問題。應佛教在線諸位網管之邀,本文著 重探討學者與居士隨意查閱律藏的問題。作者一方面探討了白衣不應閱出家毗尼這一主張 的出處問題,另一方面,借用諸多歷史資料來說明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通過對歷史資料的 討論,作者贊同從古以來公認的說法:白衣不應閱出家毗尼。 【關鍵詞】 賊住 出家 白衣 毗尼 佛教 有人提出,出家戒,在家人可以看、可以學,也可以研究;有人則說,未受大戒者不得看 、學及研究大戒。記得在學戒的時候,法師曾告訴佛教二眾弟子說:「如果沒有受戒,就 不能學、看及研究出家戒。」當時聽到法師的講解,也就記下了,卻也沒有去找什麼出處 ,但其規定的由來我是知道的。也就是,因為有在家眾看了出家戒以後便喜歡「指點江山 」,看到出家人有錯誤,就去批評,這樣就犯了「說四眾過」的戒,是生起是非的根源。 不單單說的那個人犯了因果,就連被說的人也一同犯了戒,種下了惡因,如此就產生了錯 誤的連環因果。所以,佛教限制在家眾學習出家戒。 聖嚴法師的《戒律學綱要》第六篇的緒說裡說:「俗人未必絕對不可看比丘及比丘尼律, 但亦不必向所有的俗人介紹出家戒;……即使如此,本篇文字的內容,我仍不鼓勵尚未具 足比丘及比丘尼戒的讀者讀它;當然,我也不強烈地反對。」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聖嚴法師對這個問題是採取模稜兩可的態度,其原因可能有二; 一,這本《戒律學綱要》是部綱要性的書,並沒有把戒律表述得那麼清楚,所以,作為瞭 解是可以看的;二,比丘及比丘尼戒是實在的全文,最好不要去看。可聖嚴法師不反對在 家人看出家戒,這是為什麼呢?如果在家的信眾能有很強的自治力,能讓自己在看過出家 戒之後不去說出家眾的過失,不會用出家戒的內容去評價或誹謗佛教,就可以看。可是, 就連心裡想也是不可以的,因為起心動念都會給其在學佛的道路上帶來極大的障礙,並且 還會有相應的果報。作為凡夫,佛教弟子很可能沒有大智慧的指導,對很多問題並不能真 正看透,這樣就會在看過出家戒之後產生一些不應有的想法。故此,最好不要看。 聖嚴法師在《俗人能看僧律嗎》一文中說:比丘律乃為比丘所制,居士用不著研究,也不 必研究。因為凡夫總是凡夫,看了比丘律,難免不將比丘律的尺度用來衡量現前的比丘生 活,故也難免不會生起輕忽比丘的心理,若果真如此,「賊住」的罪名也就不難構成了。 佛教弟子談論戒律很容易,拿戒律的放大鏡去挑剔別人的毛病和問題也不難,可是,如果 戒律的存在是為了讓大家去談論和找毛病的話,那我看這戒律就不是「正順解脫之本」, 也不是「無上菩提本」,而是專找毛病的「毛病本」。 弘一律師在《征辯學律義八則》一文中有這樣的說明:「問:非比丘學比丘律,可有聖教 作證耶?答:若欲覓求律中有制未得戒者必須學比丘律之明文,乃不可能之事。但可引文 以證非比丘而學比丘律無有賊住之過失。……依此義判:已受而不知法、不得戒之白衣, 或亦可以學比丘律。」 所謂「賊住」,又稱「賊盜住」或「賊心入道」,指的是為得利養活命或為竊盜教法而出 家剃髮、住於僧團,或謂未受具足戒者住於受具足戒之比丘眾中,共僧事也。《十誦律》 卷一云:「賊住比丘,剃除鬚髮,被著袈裟,自言『我是比丘』,是名『自言比丘』。」 《薩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三云:「雲何賊住人?答:若不以白四羯磨受具足戒,經白 二白四羯磨布薩自恣,又在十二人數,是名賊住。」 又云:「不自知未滿二十,後知不滿二十,經僧布薩羯磨作十二人,是名賊住。」 依上述可知,凡為活命等而作沙門,或年不滿二十歲受具足戒,經布薩羯磨列於十二人數 者,總名為「賊住」。關於此制之緣起,《四分律》卷三十四云: 時有一少年外道,見佛及僧多得供養,便生此念:當以何方便得此食而不出家?彼即自剃 髮,著袈裟,手執缽,入眾中食。……時,諸比丘以此因緣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 賊心入道者,於我法中無所長益,不應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出家受具足戒,應滅擯。 又,《摩訶僧祇律》卷十七舉了須深摩的出家因緣:「我於如來正法中賊心出家,為偷法 故。世尊大慈,唯願受我悔過。」 所以,沒有受而學而看的就是不正確的。 關於這個問題,雖然勞政武的《佛教戒律學》中有專門的論述 ,但他的見解並不準確。 勞先生用歐陽氏的說法,認為「大乘菩薩應學習小乘的戒律,為何在家菩薩又不許詳閱比 丘戒律?於理顯然不通。」我不知道勞先生是怎麼想的,可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簡單。 為什麼在家菩薩不能看出家比丘的戒律? 就因為在家菩薩還不是真正的菩薩,並且也不是出家的比丘菩薩。「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你還沒有進入僧團之前,比丘戒對你是沒有用的,你看它做 什麼? 勞先生說他看的目的是為了研究,說:「若今後仍執此『俗人不可讀律』謬見,無 意阻礙學者的研究,實無益於戒律的宏揚也。」我看這就是勞先生為自己找的一個借口。 為什麼呢?因為戒律根本就不需要研究,戒律本身就是修行用的,只要去實踐就可以了, 沒有必要研究。並且,即使需要改變、研究,也應該是那些身臨其境的比丘們的事,因為 出家律就是為了他們而制的,只有他們才有必要和資格,也只有他們才知道戒律的問題與 好處所在。 另外,關於「賊住」一說,勞政武不承認是可信的。對此,我認為極不足取。佛在世的時 候尚沒有書寫文字的紙,所有的經文都是口授的,所以在佛的規定裡應該只有「不許聽」 一說。如果有「不許看」,也不應該是看書寫的文字。據此可以推斷,道宣律師在《四分 律戒本疏》之所云是正確的。 佛教弟子應該明白,佛教的戒律不是一兩天就能弄明白的,古來記載學習戒律不容易的故 事很多。比如,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道宣律師本有習律的宿根,但他還是在聽了教授師智 首和尚講《四分律》二十遍之後才最終通透的。隋代的僧休法師聽講《四分律》三十遍還 是聽不下去,說:「予聽涉多矣!至於經論,一遍入神;今聽律部,逾增逾暗。豈非理可 虛求、事難會通乎?」 而近代的弘一律師習律近二十年卻自稱:「僅可謂學律之預備及得窺見少許門徑。」 難怪唐代義淨三藏說:「且神州持律,諸部互牽,而講說撰述之家,遂乃章鈔紛雜,故使 覆一簣而情息、聽一席而心退。上流之伍,蒼髭乃成;中下之徒,白首寧就?律本自然落 漠,讀疏遂至終身!」由此可以看出, 要學戒律並不是容易的事,認為看一看就能明白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我認為,戒無須弘。作為佛法的紹隆者,戒律只是佛教出家人成就眾生、成就自己的一個 工具:運用得好,便能得成正果;反之,則對修行無益。所以,在行持中,戒是佛教二眾 弟子的保護傘,是佛教二眾弟子的衣裳,佛教二眾弟子與戒律的關係應該是相互作用的。 對於戒律,只要能認真受持就好了,純粹的研究者是不該存在的。 總而言之,戒律本身不應成為學問或知識,它只是學佛者在修行過程中的「防腐劑」。所 以,沒有受戒的不必追求戒律上的知識,這樣對其自身和整體的佛教都有好處。 -------------------------------------------------------------------------------- <!--[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第六篇緒 說P171,閩南佛學院教材版。 <!--[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 聖嚴法師《律制生活》P85,台北東 初出版社1995年修訂版。 <!--[if !supportFootnotes]-->[3]<!--[endif]--> 《弘一大師全集》第一冊P252,福 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if !supportFootnotes]-->[4]<!--[endif]--> 《大正藏》第23冊P2 <!--[if !supportFootnotes]-->[5]<!--[endif]--> 《大正藏》第23冊P579 <!--[if !supportFootnotes]-->[6]<!--[endif]--> 《大正藏》第23冊P578 <!--[if !supportFootnotes]-->[7]<!--[endif]--> 《大正藏》第22冊P811 <!--[if !supportFootnotes]-->[8]<!--[endif]--> 《大正藏》第22冊P363 <!--[if !supportFootnotes]-->[9]<!--[endif]--> 勞政武《佛教戒律學》第十三章第 四節,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版。他的見解是:「連許多佛門碩學大德也未徹底究明 ,便信而不疑。」其所依的是歐陽竟無的說法,認為「歐陽氏所引的證據雖未算強而有力 的直接證據,但其推論是對的」。這個推論是對的,而其認為弘一律師所引證的卻是錯的 ,他只允許歐陽氏用推論,卻不同意弘一用,我看勞先生有點偏心。詳細內容請查其書 393~398頁。 <!--[if !supportFootnotes]-->[10]<!--[endif]--> 《弘一大師全集》第四冊P390,福 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其原文是:「故論云:三藏為言,律藏勝故、密故,唯佛獨 說;制必僧中,不許餘眾之所讀誦,非所學故。」此中的「論」,依北宋元照《行宗記》 卷一的解釋,乃《薩婆多論》,即《薩婆多毗尼毗婆沙》,是解釋《十誦律》的。《薩婆 多論》的原文云:「問曰:『契經阿毗曇不以佛在初,獨律誦以佛在初?』答曰:『以勝 故,秘故,佛獨制。如契經中諸弟子說法,有時如釋提桓因自說佈施為第一。何以故?我 以施故,得為天王,所願如意。佛言:如是。有時化作化佛,化佛說法。律則不爾,一切 佛說,是故以佛在初。有如契經,隨處隨決,律則不爾。若屋中有事,不得即結,必當出 外。若白衣邊有事,必在眾結。若聚落中有事,亦在眾結。若於五眾邊有事,必當比丘、 比丘尼邊結,是以佛在初。』」(《大正藏》第二十三冊P504~505) <!--[if !supportFootnotes]-->[11]<!--[endif]--> 《宋高僧傳》卷四十,《大正藏》 第五十冊P790。 <!--[if !supportFootnotes]-->[12]<!--[endif]--> 芝峰法師《律學大綱導言》,《現 代佛教學術叢刊》第88冊《律宗概述及其成立與發展》P221。 <!--[if !supportFootnotes]-->[13]<!--[endif]--> 《弘一大師全集》第一冊P197,福 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if !supportFootnotes]-->[14]<!--[endif]--> 弘一大師《學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入 門次第》,《弘一大師全集》第一冊P201,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 腰中雙綺帶 夢為同心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147.148
mormolyca:左繞又繞仍是老調重彈 在家讀律到底違犯 211.79.139.98 07/14 13:27
mormolyca:世尊制定的哪些規範???? 211.79.139.98 07/14 13:27
Crazyfire:佛法的學習次第是聞 思 修 如果聽聞學習 59.115.133.91 07/14 13:31
Crazyfire:思考的媒介都斷掉了的話 最好能夠修得起 59.115.133.91 07/14 13:32
Crazyfire:來 如果不對戒律下過工夫學習的話 最好 59.115.133.91 07/14 13:32
Crazyfire:能夠持戒精進 59.115.133.91 07/14 13:33
Crazyfire:另外 沒受戒者若不能瞭解受戒者持戒的意 59.115.133.91 07/14 13:34
sheng530220:左看右看你也沒看出 祖師大德不讓你讀218.171.147.148 07/14 13:34
Crazyfire:義的話 再不瞭解或甚至誤解的情況下 未 59.115.133.91 07/14 13:34
sheng530220:是為了保護你218.171.147.148 07/14 13:34
Crazyfire:受戒者更可能對持戒者的行為不認同不尊 59.115.133.91 07/14 13:35
sheng530220:而且在家人本身就有在家人該守的戒律218.171.147.148 07/14 13:35
Crazyfire:重 而造成干擾 59.115.133.91 07/14 13:35
sheng530220:如果說在家律是小學課程 出家律是大學218.171.147.148 07/14 13:37
sheng530220:課程,有那種小學課程都不學不會了,218.171.147.148 07/14 13:37
sheng530220:會因為看完大學課程,就通達明了的?218.171.147.148 07/14 13:37
sheng530220:而且法師們的說法,出發心多於保護後218.171.147.148 07/14 13:40
sheng530220:學,不要不小心造作自己的受戒障緣。218.171.147.148 07/14 13:41
sheng530220:都說不是不給研究,而是想研究者本身218.171.147.148 07/14 13:41
sheng530220:是否能有自制力,不以因研究戒律之名218.171.147.148 07/14 13:42
sheng530220:反成毀謗三寶之實,日後不得受戒。218.171.147.148 07/14 13:43
Crazyfire:這篇的文章核心正是"只要能認真受持就好 59.115.133.91 07/14 13:43
Crazyfire:純粹的研究者是不該存在的" 59.115.133.91 07/14 13:44
Crazyfire:這篇文章已經說明了反對研究戒律的立場 59.115.133.91 07/14 13:45
Crazyfire:至於研究者是否會謗三寶 如果對佛法尊重 59.115.133.91 07/14 13:47
Crazyfire:者 根本不用擔心會謗三寶的問題 但如果 59.115.133.91 07/14 13:47
Crazyfire:是本身對佛教有偏見的研究者 當然做任何 59.115.133.91 07/14 13:48
Crazyfire:有關佛教的研究都會扭曲 不只是研究戒律 59.115.133.91 07/14 13:49
Crazyfire:會扭曲三寶 59.115.133.91 07/14 13:49
sheng530220:硬是要研究比丘戒,看完之後,日後若218.171.147.148 07/14 14:02
sheng530220:起一念輕慢於法師,既成障道因緣。218.171.147.148 07/14 14:02
sheng530220:從修行的角度去看,實在不可不謹慎。218.171.147.148 07/14 14:03
sheng530220:實在不能不知祖師大德苦心呀218.171.147.148 07/14 14:04
Crazyfire:我以看過南傳的比丘戒為例 看過尊者們所 59.115.133.91 07/14 14:05
Crazyfire:持的戒德需要如此細心謹慎和精嚴 讚歎都 59.115.133.91 07/14 14:06
Crazyfire:來不及了 更不可能輕慢 59.115.133.91 07/14 14:06
Crazyfire:只有瞭解了戒 才知道他們為何可稱為僧寶 59.115.133.91 07/14 14:08
Crazyfire:瑪欣德尊者所編的"南傳佛教出家戒律" 59.115.133.91 07/14 14:13
Crazyfire:比庫巴帝摩卡 59.115.133.91 07/14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