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姜查──(節錄自「阿姜查的禪修世界【第一部】戒」) 第五章 維持標準 在每年佛法考試後的年度聚會裡,我們反省履行各種寺院義務的重要性,包括戒師與 老師的義務。這些義務將我們凝聚在一起,成為一個大團體,而能和合共住、彼此尊敬, 這也反過來利益團體。 從佛陀的時代以至於今,在所有社區裡,無論居民採取什麼形式,若不相互尊敬,絕 對無法成功。無論世俗的或出家的團體,若缺乏互敬,將無法團結,放逸會接踵而來,終 將導致修行的墮落。 我們的修行團體已住在此地約二十五年。它穩定成長,但也可能會走下坡,我們必須 瞭解這點。不過若我們小心留意,彼此相互尊敬,並繼續維持修行的標準,我們的和諧將 會很穩固。做為一個團體,我們的修行將會是佛教持續成長的動力。 ●研讀與修行相輔相成 研讀與修行是相輔相成的,佛教因解行並重才能成長與興盛。若我們只是以輕忽的態 度學習經典,隨後就會放逸。例如在這裡第一年,有七位比丘參加雨安居,那時我心想: “每次比丘們為了佛法考試而開始讀書時,修行似乎就會退步,”我試著找出原因,於是 開始教導他們,每天從用餐後直到晚上六點,大約教了四十天。後來,比丘們前去應考, 結果七人全部通過。 那真的很好,但對於不慎思明辨者會有些問題。為了研讀,需要做很多讀誦與複習, 不懂得自制與自律者,便很容易廢弛禪修,而將大部分時間花在研讀、複習與記憶上。這 使得他們放棄本業和修行的標準。 因此,當這些比丘結束研讀與考試時,我可以看見他們行為的改變。沒有行禪,只有 一點點坐禪,應酬也會增加,自制與鎮定都退步了。 ●經典是修行道上的指標 事實上,在修行中,當練習行禪時,應該把心真正放在走路上;當坐禪時,應該只專 注於此。無論行、住、坐、臥,都應努力保持安定。但當人們做很多研讀時,心會充滿文 字,他們醉心於書本而忘了自己。這種事只發生在無智慧、缺乏自制與正念的不穩定者身 上,他們的心愈來愈散亂,散心雜話與交際成為例行公事。這並非來自研讀本身,而是由 於他們不精進修行,忘了自己。 事實上,經典是修行道上的指標。若真的瞭解修行,那麼閱讀或研究都是禪修的另一 面。但若忘記自己,則研究只會帶來更多談話與無益的活動。人們拋開禪修後,很快就會 想還俗,那並非因為研讀是壞事,或修行是錯的,而是由於不知檢驗自已。 ●專心致力於修行 有鑑於此,在第二次雨安居期間,我停止教導經典。許多年後,愈來愈多年輕人前來 出家,其中有些人對法與律一無所知,且不懂經文。因此,我決定矯正這種情況,徵詢已 學習過的資深比丘進行教導,他們至今一直持續如此做。這就是為何這裡也有研讀的原因 。 不過,每年考試結束後,我便要求所有比丘恢復修行,所有與修行無直接關係的經典 都被束之高閣。我們重新整理自己,回歸正常的標準,如恢復日常課誦及其它共修活動。 這是我們的標準,如此做是為了對治懈怠與不樂。 我對比丘們說: 別拋棄你們的基本修行:少吃、少說、少睡:自制與鎮定;保持出離心:規律地行禪 與坐禪:在適當的時間定期聚合。請努力這麼做,不要讓這殊勝的機會空過,要老實修行 。你們有機會在這裡修行,是因為你們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生活,他保護你們處於一個水準 之上。因此你們都應投入修行,行禪、坐禪、早晚課誦都是該做的事,請專心致力於修行 。 ●無須四處遊歷只要專注修行 有些穿著袈裟的人只是消磨時間在掙扎、想家與困惑,他們都不夠堅強,未專心修行 。身為佛教比丘或沙彌,我們不能光賴在這裡,而將住得好、吃得好視為理所當然。耽著 欲樂是種危險,我們應該加強修行,敦促自己做得更多,有錯則改,不要迷失於外在的事 物。志欲修行的人從不錯過行禪與坐禪,不會放鬆自制與鎮定的標準。比丘用完餐,掛好 袈裟,處理完身邊的雜務後,就開始練習行禪。當我們經過他的茅篷時,看見他行禪的步 道都被踩得凹陷下去,這位比丘樂在其中,他是個精進與志欲修行的人。 若能如此致力於修行,就不會出現太多問題。你們若不安心修行——行禪與坐禪,就 會四處遊蕩。不喜歡這裡就行腳到那裡,不喜歡那裡就再遷回來這裡,每個地方都一樣, 只是憑本能在行事。你無須四處遊歷,只要待在這裡,好好地增長修行,仔細地學習。大 家努力吧! 進步與退步都取決於此。若你真的想正確地做事,就要平衡研讀與修行。當內心放鬆 而身體也健康時,你就會安定下來;當內心迷妄,即使身體強壯,也會感到不安。 ●修行在於心而不是外表 禪修的研究是“長養”與“捨離”的研究,此所謂的“研究”是指每當心經驗到一種 感受時,就自問:“我仍然執著它嗎?”“我還會環繞著它製造問題嗎?”“我還會對它 感到喜歡或討厭嗎?” 簡而言之“我還會迷失在想法中嗎?”我們經常如此,若不喜歡某樣東西就會厭惡, 若喜歡則會有快樂的反應,心於是變得染汙與不淨。若是如此,就必須承認我們還有過失 ,是不完美的,還需要更努力,堅持做更多的“捨離”與“長養”。這就是我所謂的“研 究”——若被困在某件事上,認知自己受困,覺知自己的處境,然後努力改正。 和老師同住或分開應該是相同的,有些人若不練習行禪,會害怕老師的訓斥或責備。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好的,但在真實的修行中無須害怕別人,而是應謹防自己在身、口、 意上犯錯,守護自己遠離過失,“你必須告誡自己”,我們必須趕快改進、覺知自己。這 就是我所謂的“研究”,深入觀察這點,直到清楚瞭解為止。 以這種方式生活,得依賴耐力,堅忍不拔地面對一切煩惱,雖然這是好的,但它仍在 “修法而未見法”的層次。若修法並見法,就能斷除一切惡法,長養一切善法。當見到內 在的自己時,會有喜悅的感受,無論別人怎麼說,我們瞭解自己的心,且不為所動,無論 在何處都能保持平靜。 現在,剛開始修行的年輕比丘與沙彌們可能會認為,戒臘較長的阿姜似乎沒有做很多 行禪或坐禪,不要學他,你們應該迎頭趕上,而非一味地模仿,迎頭趕上與模仿是兩回事 。事實上,戒臘長的阿姜安住在他自己特別的禪境中,表面看來雖然似乎沒有修行,但他 是在內心修行。佛教的修行是心的修行,他心裡的東西無法以肉眼看到,在言行上也看不 出明顯的修行,心,卻是另外一回事。 ●看見輪迴過患行為更有智慧 因此,修行已久且熟練的老師,在言行上可能會顯得沒有什麼作為,但他守護自己的 心,他是安定的。看見其外在的表現,你可能會想模仿,暢所欲言,不過那是不同的,你 們並非在同一個水準上,而是來自不同的地方。雖然阿姜可能只是坐在那裡,但他並非漫 不經心,他與事物同在,但不為所惑。 我們看不到這點,因此不能只根據外在現象作判斷。當我們說話或行動時,內心也隨 之起伏,而有修行的人做事或說話是一回事,他們的內心狀態則不同,因為它安住在法與 律上。 例如,有時阿姜可能會對弟子很嚴厲,說的話聽起來粗俗而隨便,行為也很粗魯。但 我們只能看到他身、口的行為,而看不到他安住在法與律上的心。信守佛陀的教導:“不 放逸是無死之道,放逸則是死亡之道”(《法句經》,21行)。深思這句話,別人怎麼做都 不重要,只要不放逸。 想想經上所說:“比丘是乞士。”若只從外表如此定義“比丘”,我們的修行形式就 會很粗糙。若瞭解佛陀定義比丘的方式是“看見輪迴過患的人”,就會深刻許多。 看見輪迴過患的人,就是看見過失與世間苦難的人。這世間有這麼多過患,但大多數 人都未看見,只看見歡笑與快樂。什麼是輪迴?輪迴之苦是勢不可擋的,令人難以忍受。 快樂也是輪迴,若未看見輪迴的過患,當有快樂時,我們便執著它而忘記痛苦。我們對它 毫無所知,猶如小孩不知火的危險。 若我們如此瞭解佛法的修行:“比丘是看見輪迴過患的人”,將這教法牢牢地根植於 生命中,則無論行、住、坐、臥,或身在何處,都能厭離。我們將能反省自己,且不放逸 ,即使輕鬆地坐著也有相同的感覺。無論做什麼,都看見這個過患,因此我們是處於一種 非常不同的狀態。這樣修行,即稱為“看見輪迴過患的人”。 一個看見輪迴過患的人,既活在輪迴中,也不活在其中。換句話說,他們既瞭解世俗 概念,也瞭解它們的勝義。這種人無論是說的、做的或想的事,都和普通人不同,他們的 行為更有智慧。 所以我才說:“是迎頭趕上,而非模仿。”愚蠢的人會抓住每樣東西,你千萬不能那 樣做!別忘記自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shihyanyu:好文必推 122.57.214.213 05/10 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