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菩 提 心 的 修 法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傳講 菩提心的修法分三,一、菩提心的重要性;二、菩提心的基礎──四無量心的具體修法; 三、菩提心的修法。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第二個內加行的修法是發菩提心。菩提心的修法說起來十分簡單,但做起來卻非常不容易 ,它要求我們必須徹底放下自私的心。但是,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的自私心已經串習 得太久太久,這個習氣對我們來說是根深蒂固、積重難返,想立即將其鏟除,自然絕非易 事。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辦法就是先修慈悲心。 我們爲什麽那麽自私?歸根結底,就是因爲沒有慈悲心,不能爲他人著想,一切的一切只 爲自己打算。如果真正生起了比較強烈的慈悲心,菩提心也自然而然生起,並非那麽困難 。很多修法都是有訣竅的,掌握訣竅以後,就不那麽難了。如果沒有訣竅,讓你立刻放下 一切自私心,全心全意投入利益衆生的事業當中,一般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無論有多 大的難度,我們一定要去做。 菩提心爲什麽那麽重要呢?因爲,無論修淨土宗或禪宗等大乘顯宗,或是修密宗,其出發 點皆是菩提心,這是它們的共同基礎。 比如,念佛人能否往生極樂世界,也要取決於他的目的。如果他認爲輪迴很苦,不願意繼 續輪轉其中,要到極樂世界去享受,那他往生的目的只是爲了自己的享受,這就已經南轅 北轍了。因爲往生淨土需要四個條件,其中的菩提心已經蕩然無存,又怎麽能夠往生呢? 禪宗講明心見性,爲什麽要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以後要做什麽?其實,明心見性的最終目 的還是要轉法輪、度衆生。如果沒有考慮度化衆生,僅僅爲解決自己的生死而希望大徹大 悟,就不是大乘佛教裡的禪宗,只能是小乘法而已。 所以,一切的大乘法都需要以菩提心作爲基礎,密宗當然也需要。沒有菩提心,所作所爲 的因從根本上就已經錯了。倘若因地不正,必使果招迂曲,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 真正發起無僞的菩提心,就會不講任何條件地付出一切。對菩薩的要求就是這樣:自你發 心學大乘佛法以後,就不允許爲自己打算。 有人會反問,我們現在都是普通的凡人,不爲自己打算,自己的事情又怎麽辦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明確地答覆:如果你放下自己的事情,一心一意地投入、無條件 地付出,那麽,自己的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成辦,這是毫無疑問的。有很多的公案都可以 證明,歷代高僧大德的傳記無不是最佳的例證。所以,現在一定要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是所有大乘佛教的基礎,不發菩提心就無法修大乘法。無論是大乘法或小乘法, 在法的本體上是沒有太大差別的。比如,念一句六字真言「嗡嘛尼貝美吽」,是大乘法, 還是小乘法,或是密法呢?在它的本體──這六個字上面,並沒有大乘小乘的差別,那如 何來區分大小乘呢?完全視你的動機而定,亦即你爲什麽要念六字真言? 若是爲了得到世間的名譽、財産、健康、長壽等而念觀音心咒,這就既不是大乘法,也不 是小乘法,而只是世間法; 如果你念誦的目的是爲了解脫,但只是爲自己一個人的解脫,沒有爲其他衆生著想,這六 字真言的念誦就是小乘法; 如果你念六字真言時,沒有求世間法,而是求解脫,不但是求解脫,而且不是爲獨善其身 ,而是爲天下一切衆生的解脫而念,那麽這句六字真言就是大乘法; 在這種發心的基礎上,若具備了密宗所講的殊勝見解和修法,如一切法本來清淨和生圓次 第的修法,以這樣的觀點和方法去念六字真言,那就是密法。 這樣,六字真言便有了從世間法到密法的各個層次差別。六字真言就是這六個音節,其上 並沒有這些分別,念出來的是同樣的發音,但是由於動機、目的不同,就導致各種差別顯 現於其上。 同樣的,在佛像前供一盞燈,是大乘法,還是小乘法?若不看動機,就說不清楚。如前所 講,若是爲得到健康長壽等而供燈、燒香、拜佛,就通通和解脫沒有任何關係,純粹是世 間法;如果是爲自己的解脫,就是小乘法;如果是爲一切衆生的解脫,就是大乘法;若再 有密宗的智慧和修法,那就是密法。 在一盞燈的燈芯、油和供杯上,是分不出大小乘的,在所供奉的佛像上也同樣無法區分。 如果以菩提心供養阿羅漢,就是大乘法;如果發的是世間的心(健康、長壽、發財、工作 順利),即使供養密宗的普賢王如來等,還是世間法。所以,法本無高下,關鍵在於發心 。由於發心的不同,其結果就有著天壤之別。這相當重要。 在座的各位中也有許多人曾聽聞過密法、接受過灌頂,也有很多是念佛或坐禪的人。那麽 ,現在我們回頭看一看,當你去接受灌頂時,是出於好奇心?還是覺得接受灌頂後,就會 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收穫?你是爲了脫自己的生死,還是爲了一切衆生?你的目的究竟是什 麽?念佛人也是一樣,你一心不亂地祈禱阿彌陀佛,爲的是什麽呢?還有,心裡不起任何 雜念的修禪人,你的目的又是什麽?請大家都回頭反省一下。 或許很多人的目的就是爲了自己。那麽,無論是爲自己的解脫,還是爲自己的健康長壽, 所修的都根本不是大乘法。你自以爲得到了灌頂,實際上沒有。灌頂肯定是大乘的灌頂, 但因爲你沒有這樣的發心,就不能成其爲大乘法。如果不是大乘法,小乘的灌頂並不存在 ,世間法中也沒有這樣的灌頂,那你得到的是什麽呢?絕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灌頂。所以, 大家一定要了知菩提心的重要性。沒有菩提心,就不可能修大乘法。 剛才講了供一盞燈、誦一句咒,是怎樣區分大小乘、世間和出世間法的。以前我也有一個 這方面的開示,講了外道和佛教的差別,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差別,大乘和小乘的差別, 其中也提到過這些。在這方面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識。 所有這些問題說明,沒有菩提心就無法修大乘法,凡是想修大乘法的人必須要發菩提心。 二、菩提心的基礎──四無量心的具體修法 要發菩提心,首先要修慈悲心,若慈悲心真實不虛,發菩提心也就易如反掌了。 打一個比喻,當一個人的母親生病的時候,如果他對父母很孝順,就肯定會把母親送到醫 院治療。這時,他是不會求什麽回報的,只是無條件地付出。他不會對母親提出:若要我 送你去醫院,你要怎樣怎樣對我。這是爲什麽呢?因爲,他對母親懷著強烈的慈悲心,所 以不求回報,這叫做無條件。菩薩就是這樣無條件地付出。 通常,世俗人也有一些慈悲心,但他的慈悲是針對父母親友的,相對陌生人而言,平等的 慈悲就難尋難覓。而菩薩的慈悲心就可稱之爲無緣的慈悲心,也就是無條件、無意識、平 等地利益衆生。無論你跟他有沒有關係,無論是經常來往的親朋好友,或是萍水相逢的陌 路之人,他都以平等的慈悲心相待,這叫作無緣的慈悲,也可以叫無條件地付出,這才真 正是大乘菩薩的行爲。除非你不想修學大乘,那就另當別論,人各有志,你也可以從小乘 法起修,最後證得阿羅漢果。但是,只要想學大乘法,即使舉步維艱,也必須迎難而上。 我們可以循序漸進,首先培養慈悲心。雖然慈悲心與菩提心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如果 具備了慈悲心,就有發起菩提心的希望。所以,我們先講慈悲心的修法。 若要廣修慈悲心,那麽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都需要修;如果不想太廣,就只修慈無量 心和悲無量心,這是中等的修法;有些人的根基不一樣,希望更簡單,就可以只強調悲心 的修法。你們大多是剛剛開始修慈悲心的,最好完整地修習,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 ,在現階段,四無量心我們都要修。 爲什麽稱作「無量」的慈悲喜捨呢?因爲修慈悲喜捨的功德不可思議,無法衡量,其善根 深廣難思,故叫作無量心;再則修慈、悲、喜、捨時,其對境是普天下所有衆生,因衆生 數量無盡,所以也稱作無量心。 四無量心在經書裡依次是慈悲喜捨,捨心列於最後。但是在修法時,捨無量心卻位居第一 ,因爲所謂的捨無量心就是平等的觀念。如果沒有衆生平等的感覺,則修出來的慈心、悲 心都將成爲片面的慈悲心,是不完整的。所以,首先要修捨無量心。 (一)捨無量心的修法 捨無量心的修法有兩個步驟,第一是觀想,第二是思維(或叫觀察)。 第一是觀想。 觀想的時候,是以人爲對境,無需觀想本尊、上師等。在自己的右邊觀想一排人,左邊也 觀想一排人。 右邊這一排是現世當中害自己的仇人。如果今生沒有仇人,就可以觀想經常害自己的一些 魔障,如魔或鬼。如果這樣觀想也感覺困難,就可以想像,在無始以來的流轉過程當中, 我們肯定有數不清的怨敵,就把他們觀想在自己的右邊。 左邊這排人是現世的父親、母親以及兄弟姐妹等親眷,也就是對我有恩的人,觀想他們坐 在自己的左邊。 無論是怨敵,或是親友,他們實際的相貌怎樣,就觀成怎樣。觀想就是這麽簡單。 第二是觀察。 首先,對右邊的怨敵像平時一樣發起瞋恨心;對左邊的父母親人生起愛心、貪心。生起貪 瞋以後,再回頭省察:剛才我於怨生瞋,於親生貪,而且不只是這一次,長久以來一直如 此。但是,這樣做有沒有道理呢?我應該去觀察一下。 具體觀察的時候,可以從過去、現在、未來三個角度來思維。 首先觀察右邊的怨敵:他們不論是人或非人,現在雖然是我的仇人,想盡一切辦法來傷害 我,但是,他們是不是在過去、現在、未來的生生世世當中都是這樣呢?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他們現在不擇手段地加害於我,但在過去世,他們肯定曾經做過我的父母。當其做我 父母之時,也和現在的父母一樣心疼我、照料我,爲了我寧願捨棄自己的一切。他們對我 的恩德是那麽深厚,給我帶來了那麽多利益。 再觀察未來的下一世,當我們再次轉世投胎,改形易身時,他們也不會永遠都是我的仇人 。而且,在無有窮盡的來世當中,他們會再次做我的父母。再次做我的父母時,也會與現 世父母完全一樣,要爲我克服諸多困難,給我帶來極大利益,可謂恩德巍巍。 也許無需等到來世,在不久的未來,在這一生的下半輩子,他們也隨時可能會發生變化。 上半輩子他竭力迫害我,但在下半輩子我們也有可能成爲水乳交融、心心相印的朋友。 所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所謂的仇人也是不一定的。我們也曾互爲父子兄弟,只是現在 回憶不起了。如果這些仇家能夠回憶我們互爲母子的經歷,就絕對不會加害於我。例如, 在兩人打架打得最激烈的時候,他們若能猛然憶起前世舐犢情深、手足相惜的情景,所有 的仇恨就會冰消瓦解,他們會立即扔掉武器,停止打鬥,這是肯定的。使我們相互敵視的 罪魁禍首就是無明,正是它,使我們前世的父母親友無法憶起過去,所以,即使現在他們 害我,我也不能責怪他們。 這並不是一種精神上虛幻的寄託或安慰,事實就是這樣。什麽叫做仇人?什麽叫作親人? 我們在輪迴中流轉,你、我、他都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時光,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時是仇人 ,有時是親人,親怨也是不定的。 這樣再三思維後,修得比較好時,對仇人的瞋恨心會慢慢淡化,直至最後完全消失。所以 ,捨無量心的修法極其重要。 之後,再對左邊的親屬進行觀察,對他們的觀察與右邊相反。他們雖然現在是我的父母或 者親屬,爲我遣除各種違緣,給予各樣恩惠,對我恩重如山,但他們是否生生世世都是這 樣呢?肯定不是。前世或者前前世,在無始以來的六道輪迴當中,他們肯定多次地做過我 的仇人,甚至傷害過我的生命,這是必然的。 再看看未來又如何呢?他們會不會在以後的生生世世中,永遠做我的親人呢?結果也是否 定的。當我再投生到另一個身體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會成爲我的仇人,那時候,就與現 在右邊的人一樣,會千方百計地傷害我,甚至掠奪我的生命。即使在今生,雖然此時我們 仍互相牽掛、情意綿綿,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反目成仇、分道揚鑣。這決非聳 人聽聞,如果在短期之內不能解脫,長時漂泊輪迴的話,這是毫無疑問的。 這一切就像演戲一樣,現在這邊的人扮演我的仇人,另一邊的飾演我的親屬;但是下一輩 子也許會角色互換,演仇人的扮作親屬,演親屬的飾演仇人。現在,因為我們爲無明所遮 蔽,沒有智慧了知以前的事情,對未來的前途也茫然無知,唯一知道的,只是眼前很短暫 的時光。但輪迴卻是極爲漫長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能夠回憶前世,或以長遠的眼光 靜心觀察,我們就會深深地體會到所謂的親人與仇人,根本就是無常的,確實像演戲一樣 。這就是觀察的方法。 這樣觀察後,我們會開始發現,原來我只是以狹隘的眼光去看一個很短很窄的範圍,因此 而指定誰是我的敵人、誰是我的親人,並對敵人生瞋,對親人生貪。我因為這樣的錯誤認 識,就産生了這樣不正常的貪和瞋。 前世今生不是宗教的教條,不是臆造的神話,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而且,在這樣輪轉再 輪轉的過程當中,在我們投生的大多數時候,都是需要父母的。由此可知,現世的冤親都 曾經做過我的父母,我也做過他們的父母;同樣的,彼此也都做過仇人,只是在今天無法 回憶而已。 大家應該思索,這一切究竟是事實,還是教條?如果你認定這是教條,就請你拿出證據來 推翻。可是,無論過去還是將來,任何一個人,任何一種學說,都根本無法推翻它;相反 的,卻會有越來越多強有力的、極具說服力的證據來證明它。所以,這些都不是教條,不 是無中生有的捏造,而是事實。 雖然是事實,爲什麽以前我們卻從未察覺呢?那是因爲我們沒有受過佛法的教育,自己又 缺乏高瞻遠矚、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一直都是這樣茫然。現在依靠佛法的教育,終於使 我們清醒地看到怨親等都是不定的這個事實。 這既是理論,也是修法。觀察以後,一定能有所體會。若不相信,你們可以嘗試在一個月 或者半個月之內去思維,我敢保證會有感受的。那時,你就會確確實實感覺到親、怨就是 不一定的,雖然片面的貪心、瞋心仍然存在,但能意識到這是錯誤的;既然已經意識到錯 誤,你就會慢慢地去改。以上是捨無量心的修法。 這種修法最後的結果是什麽呢?它有暫時和究竟的兩種結果,我們萬萬不能停留在暫時的 結果上,這是很危險的。有什麽樣的危險呢?當你這樣修了一段時間,體會比較深時,會 對仇人沒有特殊的瞋恨心,不想去害他;但對親人同樣沒有親切感,也不願意去利益他, 親怨都似乎很平等。但我們需要的不是這樣的平等,雖然這是修法必然會經過的一個過程 ,但最終我們要超越它,如果停頓在這裡,就會成為繼續前進的一大障礙,這叫作無記的 捨心。無記的捨心就是不善不惡的平等心,這不是我們的目標,必須要超越。 但是無記的平等心並非完全不需要。首先要設法把片面的貪心、瞋心降下來,降到一定的 水平之後,就沒有了粗大的貪和瞋。然後,要在這樣的基礎上進一步思維:這些衆生雖然 對我有利有害,但是,我應該不計前嫌,忽略有害的一面,而只強調衆生對我有利的一面 ,也就是,按照慈無量心修法中知母、念恩、報恩的修法進行思維。這樣,我們對所有的 衆生就能生起平等的慈悲心,這才是四無量心中的捨無量心。捨無量心就是這樣培養起來 的,非常重要。捨無量心修好以後,可以轉入慈心的修法。 (二)慈無量心的修法 慈心的本意是什麽呢?願一切衆生獲得快樂,這種念頭叫作慈心。慈無量心修法也有兩個 步驟,第一是觀想,第二是觀察。 現在不用觀想兩排人,只需觀想一個對境──現世的母親。她的相貌是什麽樣子,就觀想 成什麽樣子,如果她已不在人世,就將她生前的模樣,觀想在自己面前。 然後開始觀察這一世的母親對我有怎樣的恩德。這時,要依次作三種重要的思維,亦即: 知母、念恩、報恩。 第一是知母。生死輪迴、前生後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雖然現在我們看不見,但是從無始 以來,在如此漫長的輪迴中,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我們都曾經死過成千上萬 次,也生過成千上萬次,每一次生命的流轉,大多數都要依靠父母,所以,我們敢肯定, 所有的衆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而且不是一次,而是無數次,這叫作知母。 第二是念恩。我們要憶念他們曾經做我母親時的恩德。雖然這些恩德是難以度量的,但在 此修法裡,可以歸納爲五種:一、賜予身體;二、賜予生命;三、賜予財産;四、教授世 間法。這四種是從世間的角度講的。五、從出世間的角度來憶念,今天我們能有機會聽法 ,有機會修行,有機會解脫,這也是仰仗母親所賜的人身,如果沒有這樣的人身,這一切 都不可能有。母親的恩德,要從這五個方面去思維。 1.賜予身體:若沒有父母,則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有今天的這個身體,這是很肯定的。 2.賜予生命:出生以後,如果母親不養育我們,則剛剛落地、嗷嗷待哺的嬰兒是無法依 靠自己的能力而生存。從這方面看來,不但肉體是母親給的,連生命也是母親賜予的。 3.賜予財産:我們剛剛降臨人間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身無分文。吃、穿、用 等所有的基本生活用品都是母親賜給我們的,這是給予財産的恩德。 4.教授世間法:每個人出生時,都不會說話,不會走路,連吃飯都不會。這些人間最基 本的知識都源於母親的教導,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第一位老師就是母親。這就是教世間 法的恩德。 這四點在這裡講的雖然不是很多,我們卻要反覆地思維:小時候,母親是如何的疼愛我, 她克服了多少困難,辛辛苦苦地打工、幹活來養育我……。每個人都可以從實際生活當中 ,擷取大量有用的修行材料。 我們都明白,天下所有的父母,對自己的子女都是極其關愛的,哪怕是毒蛇、老虎等猛獸 也不例外。牠們雖然可以兇殘地殺死其他生命,可是對兒女們依然是舐犢情深、慈愛有加 ,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既然動物都能如此,人又豈能例外呢? 大多數人對母親都有不同程度的慈悲心,通過這些觀察,對母親難以抑制的慈悲心就會源 源不斷地生起。 第三是報恩。母親不但現世是我的母親,對我有這樣的恩德,而且在多世累劫當中,她也 無數次地做過我母親。每次做母親時,都與現在一樣,對我有那麽多的恩德。她爲了養育 我含辛茹苦、任勞任怨,還造了那麽多殺生等罪業。一位母親從懷孕到最後命終之時,在 養育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造多少殺盜等業,這是每個人心裡都十分清楚的。因果報 應,纖毫不爽,她當時爲我造業的果報,我沒有辦法代受,卻要讓她獨自去承擔。 若她已不在人世,就很可能已經因爲為我造業而墮落到地獄、餓鬼或畜生道中,正爲衆多 劇苦逼迫,備受折磨、度日如年。是去救她?還是對她的痛苦視若無睹?答案是毋庸置疑 的。如果我無能爲力,還情有可原;但是,如果我有辦法,爲什麽還不立即行動?這樣, 想救度母親的念頭就會不由自主地生起來。 怎麽去救度她呢?孝敬母親財物嗎?她現在身處何方,我都不知道,又怎能將錢財物品送 給她呢?這些都是無濟於事的。更何況,錢財又能起什麽作用呢?能減輕她的痛苦嗎?能 讓她永得安樂嗎?不可能!那該怎麽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修法,通過修法救度她,這才 是報答母親無邊恩德的最好方法。如果這個念頭很強,就可以爲了母親而將自己的一切棄 置不顧了。 剛才講過,若自己的母親患了重病,孝順的子女絕對會不顧一切,即使在交通不便的地方 ,也要把母親背到醫院治療。他不會考慮背母親到那麽遠的地方所要面臨的種種艱難,只 會無條件地付出。 同樣的,如果慈悲心修得好,就會有很大的動力。這種慈悲心會一直激勵我們,不讓我們 停滯不前。生起這樣的慈悲心後,就能夠放下自私的念頭,不管自己成佛也好,不成佛也 好,都沒有關係,始終將母親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時刻督促自己:我就是要去度她! 這僅是以自己的母親爲對境,我們需要再將對境擴大,轉到這一世對我無利無害的普通人 。他們曾經也做過我的母親,在做母親時,跟現在的母親完全沒有兩樣,同樣賜給我身體 、生命和財産,教我世間法,使我有學法的機會,同樣對我有這些利益。 當對普通人修得比較好的時候,再轉到對仇人進行觀察,將他納為對境,對他修慈悲心。 此人現在雖然這樣害我,我卻不能責怪他。因爲無明,他已經忘卻我們曾互爲父母的經歷 ,如果他知道曾經發生的一切真相,是絕對不可能害我的,他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他以 前做我母親的時候,同樣對我有如上的四種恩德。我現在如果不但不能利益他、反而加害 他,是不應該的。 對現在的母親、親屬、普通人甚至仇人都可以這樣去思維。最後起座的時候,要把觀想範 圍再一次擴大:對一個村、一個縣、一個國家乃至整個地球的眾生進行觀察。最後,對遍 天下的一切有情都會産生同樣的慈心。 爲什麽首先以母親爲對境,然後是普通人,再次是仇人,最後是一切衆生呢?這是一種訣 竅。如果首先對所有的衆生觀想,而不是按照如上次序,就會導致這樣的問題:表面上看 來,好像慈心、悲心已經具足了,但實際上,當遇到有人害你的時候,這種不牢固的慈悲 心就會倏然消失。所以,要依照次第進行觀察。 爲什麽要首先觀想母親呢?因爲對母親發慈悲心是比較容易的,從易處下手,先對母親生 起慈悲心後,對其他人也就會覺得比較容易了。不能先做最難的,否則你會覺得根本無法 對仇人等一切有情生起平等的慈悲,那時你就會失望。 爲了避免這些問題,就要依次觀修。這樣觀修以後,即使今後有人害你,你也不會對他有 太大的瞋恨心。作爲凡夫,有了菩提心以後,也不可能一點兒瞋恨心都沒有。但是,相對 而言,這種瞋心不會保持很久,也不會很強烈。 這是慈無量心的修法。 (三)悲無量心的修法 悲無量心的本體是願一切衆生脫離痛苦。一心一意祝願一切衆生脫離大大小小所有痛苦的 不造作的發心,才是真正的悲無量心。 具體的修法是什麽呢?身、口、意的具體要點如前所講,在觀想上師、祈禱上師之後,就 開始進行觀想和思維。 有關悲無量心的觀想有兩種觀點: 1.修悲無量心的時候,要觀想自己母親現在的相貌,就像修慈無量心時的觀想一樣。這 是一種觀點。 2.修悲無量心時,要觀想一個正在感受難忍痛苦的衆生。比如,屠宰廠裡待宰的牛羊, 或者是,自己認爲人世間哪種痛苦最慘不忍睹,就將正在承受這種痛苦的衆生觀想在前面 。觀想時,不能把自己當成旁觀者,像看戲一樣地看著他們。而要把自己也觀想成這個衆 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母親觀想成這個衆生。 修悲無量心時,按照這兩種中的任何一種來觀想都可以。 如果觀想自己的母親,就與前面一樣。將母親觀想在自己面前,然後修知母;知母修好後 ,再憶念母親的恩德;其後,就思維如何才能報答母親的恩德。知母、念恩、報恩修完以 後,接下來就是悲心的修法。 首先,要培養這樣的念頭:願現世的母親脫離一切痛苦,這比較容易。然後觀想,我的母 親本來希望自己能享有人天所有的快樂、幸福,不願感受任何痛苦。雖然她不願意接受痛 苦,但她經常做的卻是讓自己感受痛苦的業,她的所想與所做是背道而馳的。如果她不願 意痛苦,按理來說,就不應該去造業,但事實恰恰相反,她卻不明事理地經常造業,既然 造了種種惡業,接踵而來的痛苦就是無法迴避的。另一方面,雖然她希望擁有人世間所有 的快樂,但是她卻沒有去做使自己快樂的因──行善,如果不做善事,她就不會得到人天 善果。這一切,都是因爲無明,正是無明才使她的所作所爲顛倒錯亂,最終得到的便只能 是痛苦的煎熬。 既然母親正在飽嘗痛苦,我們該如何觀修呢?就是要完整地修以下四條: 1.發願,即願我的母親能夠脫離一切痛苦; 2.希求,即非常希望母親能夠脫離所有的痛苦; 3.發誓,我從現在起就要爲母親脫離所有這些痛苦而努力。這樣發誓後,還應有實際行 動。作爲大乘菩薩,發了菩提心以後,就要去弘法利生。雖然每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差些,有些人強些,但無論能力如何,從現在起,就應該要有這樣的想法和實際行 動。 4.祈請,在有了發願、希望和發誓以後,如果沒有三寶的加持幫助,僅靠自己的能力也 不一定能夠實現這些目標,所以,要祈請三寶加持我能夠讓我的母親脫離所有痛苦。 這四條不但修悲無量心時需要,而且在修捨無量心、慈無量心以及喜無量心時都需要。 這樣發誓後,要不要去實踐這誓言呢?當然要,否則就是欺騙所有的佛菩薩,是有罪過的 。但實現此誓言也需要過程,也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想一下子讓所有 的衆生脫離痛苦,是不可能的。暫時,能讓一個衆生脫離痛苦,就讓一個衆生脫離痛苦, 能度一個算一個。 總而言之,從現在起一定要有實際的行動,如果沒有實際行動,現在的發誓就等於是騙人 的謊言。說具體一點,如果碰到路邊的殘疾人或是真正一無所有、生活窘困的人向你討錢 ,你卻視而不見,那你的誓言到哪裡去了呢?還有,比如你能講一點兒法,其他人又不懂 ,請你給他解釋一些問題,你並沒有其他理由,只是出於私心就拒絕了他,那麽,以前你 雖然曾經發誓:從現在起爲了母親脫離痛苦而努力,但實際行爲卻大相徑庭。這說明,當 時你也許在心裡誠懇地這樣想過,也許你當時內心根本就沒有真正發誓,僅僅是嘴上說說 而已。無論是哪種情況,沒有實際行動都是不對的。 大乘菩薩發了大悲心後,並不是必須立即脫胎換骨,對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從此不管,專門 去利益衆生。如果能這樣做當然好,但這也需要一個過程。若能首先自己成佛,再去度化 衆生也可以。無論怎樣,在對現世母親進行觀想時,就要以這四種發心反覆修習。 對現世母親發起這樣的心是很容易的。這樣修起來以後,再觀想一個普通人,對他修悲無 量心。首先也是知母,即現在他雖然不是我母親,但是久遠劫以來,他做我母親的次數也 是無量無邊的。他與我現世母親一樣,不願意接受任何痛苦,卻一直在造令己受苦的因; 她也非常希望快樂,但整天種的無非是使自己不快樂的因。她是這麽痛苦、可憐和愚昧, 我多麽希望她能夠脫離這樣的痛苦啊!我願將自己三世所有善根迴向給她,使她能脫離這 樣的痛苦。從現在起無論有多艱難,我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做能令她脫離痛苦的事。在這 個過程當中,願上師三寶加持於我,使我能夠給他們帶來一些利益。要依次從以上四個方 面去觀想。 對普通人修完以後,再觀想你的仇人,對他也如是修悲無量心。起座前,把所有的衆生觀 想在面前,對一切有情觀修悲無量心。這就是悲無量心的修法。 在這些修心的過程中不能認爲,因爲經書上這樣要求,所以我才這樣思維。所謂經書的要 求是指:如果你要修菩提心,就應該這樣修,順序就是這樣,可是做不做卻是自己的事情 。不管經書上怎麽要求,發菩提心當然要主動,不能被動,發出離心也是如此。所有認爲 「修法上這樣說或是上師說要這樣做,所以我才這樣做」或者「因爲佛告訴我要這樣做, 我才這樣做」的想法,都是不對的。 無論是佛的教言也好,上師的教言也好,若你心裡沒有真實的體驗,就是被動的。我們應 該做到,無論佛是否要求我們度衆生,我們都願將度化衆生、利樂有情當作自己義不容辭 的責任。 有些人會想,現在我自己都是一個凡夫,又怎麽去度衆生呢?雖然你現在是一個普通人, 連外加行都沒有來得及修,但是你可以發願:我現在雖然沒有能力,但是我要努力讓自己 具備這樣的能力,等到有能力的時候,我一定要去度衆生。這樣的發心是必須要有的。如 同一名學生在讀書的時候,什麽能力也沒有,但是他依然可以有很多未來的計畫,如畢業 後要怎樣去開展自己的事業等等。同樣的,我們現在也需要有遠大的志向:雖然我現在在 修行上沒有很大功德,但這些是我能夠做到的,做到以後我一定要去度衆生,一定要去幫 助衆生!這樣的抱負一定要有!若沒有這種發心,所修的菩提心就是無根柢、不具生命力 的。 (四)喜無量心的修法 喜是歡喜心,願一切衆生不離開快樂,就叫作喜無量心。修歡喜心的時候,也有觀想和思 維兩個步驟。 觀想的時候,也要先將自己的母親觀想在前面,然後對她修知母、念恩和報恩。每一座裡 一定都要有這三個修法,接下來就修喜無量心。 這時,要將母親現在所擁有的無論是出世間修行方面的功德,或是世間的種種圓滿(如健 康長壽等)作爲修行對境,進行如下四種思維而修歡喜心: 第一發願:願我母親生生世世不離開現在的快樂、幸福。 第二希求:希望母親不離開現有的世出世間種種功德,而且願她所擁有的一切善妙功德能 更加增盛。 第三發誓:從現在起,爲了母親不離開這些世出世間的功德,我要備加努力。發誓以後, 還應將這些誓言付諸於實際行動。 第四祈請:願上師三寶加持,令我能夠讓母親不離這些快樂和幸福。 這四個過程都要一一觀修。修好以後,再換一個普通人的對境;對普通人修完後,再換一 個自己的仇人。起座前,觀想天下所有衆生,對他們修喜無量心:願一切衆生永遠不離開 快樂! 這些修法就是四無量心的修法。實際上,四無量心中的捨心,也應包含慈心和悲心,這種 慈悲心沒有任何親怨分別,沒有落入片面的泥沼,對一切衆生都平等相待,這才是真正的 捨無量心。也是菩提心的唯一的基礎。 沒有這樣的基礎,即使嘴上說得再漂亮:「願一切衆生離苦得樂」,實際上也是心口不一 、名不符實。有些人只是因爲經書上是這樣寫的,所以才鸚鵡學舌般地跟著念誦,心裡卻 沒有絲毫菩提心的影子。我們修發心的時候,發心的偈子要念十萬遍。但如果你的心裡沒 有配合,光念偈子有什麽用呢?沒有用。只有心裡有這樣的決心,口中也如是念誦,才能 使發心更堅固、更穩定。所以,我們要真誠地念誦發心偈十萬遍。這樣念不僅是有很大的 善根,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鞏固我們度化衆生的發心。 這樣修並不是自我欺騙,而是在明瞭真相以後,將以前因愚昧而導致的那些錯誤盡力挽救 ,改邪歸正而已。剛才所講的都是確鑿的事實,以前我們因爲盲目無知而沒有平等的慈心 和悲心,現在恍然大悟以後,就會生起平等的慈悲心。 在修完外加行和皈依以後,一定要下功夫修菩提心。因爲我們現在所處的不是別的地方, 而是輪迴。即使是輪迴中的天堂或者人間,也都是非常可怕的。既然想從這個恐怖的地方 逃出去,當然要下一點功夫,想輕輕鬆鬆地逃脫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接受這些修法 。 放下自私心、生起利他的平等心,這雖然有一定難度,但也不是常人力不能及的。前面講 過,這不是神仙、登地菩薩以及佛才能做的,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像我們這樣的人能做的 事。很多人去做了,也成功了,他們已經做出了表率,我們只要願意,做到這一切也是順 理成章的事。 有些人會想,這些太麻煩了,只要求求福報就行了。爲了求福報而信佛當然比不信佛好得 多,但這絕對不能解決生死輪迴的根本問題。現在講的都是能讓我們解決根本問題的一些 修法,所以難度當然會有。你們每一個人都知道,辦企業、上班以及從事一些創造性的工 作,也會有難度,但還是要去做。目的是什麽呢?目的是錢。既然爲了錢都願意這樣吃苦 、這樣努力,那麽,爲了解脫、爲了全體衆生的解脫又怎麽能不付出呢? 發菩提心的這些修法,是佛菩薩爲大乘佛子指引的必經之路,除非你覺得輪迴好,不需要 解脫,不做也可以。可是,你現在覺得好不等於以後覺得好,來世轉入三惡趣時的境遇更 是不堪設想。到那時,好與不好已無力扭轉,趁現在有辦法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抓住時機 。 前面也曾講過,發出離心並不意味著從此以後就什麽都不能做:不管家庭的事、不管孩子 的事、不管單位的事……,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家庭事務、孩子的教育、自己企業的發展 等等,可以照樣去做,而跟普通人不一樣的是什麽呢?普通人的目的,無非是爲了發財等 世間利益,這些就是他們最崇高的理想;學佛的人一旦發起無僞的出離心,就不會覺得這 些是最好的,他們瞭解還有更崇高的人生意義,雖然這些世間事務暫時要去做,但只是一 種臨時的謀生方法而已。 現在儘管發了菩提心、出離心,可還是人呀,人要活在這個世上,就要吃、要穿、要生活 ,這些生存條件當然要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得,佛也沒有對在家人要求自從發出離心的第二 刹那起,一切都要放下。但我們最終的目的不是這些,而是求解脫,這樣的觀點叫出離心 ,這是每一個學佛的人應該做到的。佛不會勉強每一個人都要發出離心、菩提心,但是, 如果你想解脫,就要接受這些修法;若不肯接受、不這樣去想、不這樣去做,就無法解脫 。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解脫道,若不接受,就等於是拒絕解脫。除此以外,佛也沒有告訴 我們第二條解脫道。 像菩提心這樣偉大的發願,是只有在佛陀教法下的修行人才可能具備的。其他世間的鬼、 神,或是任何一個未修法的凡夫,不但白天沒有這樣的念頭和實際行動,即使連作夢都夢 不到。菩提心是非常高尚的一種發心,這一世我們有機會去感受這樣的發心,去修習菩提 心,實在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應該值得慶幸。所以,外加行修完以後,一定要去體會、去 感受這些大乘佛教的精髓。 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這些。念咒、磕頭、燒香、拜佛是不是大乘佛教?可能是,也可 能不是,衡量的標準取決於有沒有這樣的發心。所以,四無量心的修法至關重要。 凡是想修大乘法的人,就要這樣修,就要有這樣的發心。沒有這樣的心,就放不下自私心 ;有自私心,就不會爲衆生付出什麽,即使付出,也是有條件的,希望自己能有所回報, 這樣的付出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我再三講過,大乘菩薩要付出,而且要無條件地付出, 這才叫作無緣大悲,這是很重要的。 總結歸納從外加行到發菩提心的這些修法,我們應該明白:有三種心行一定要放棄,若不 捨棄,便無法修學大乘佛法,無論念佛、打禪或修密……,都絕對不是大乘行者,亦非小 乘行人,這種「修行人」該如何稱呼呢?簡單地說,只能稱爲信佛的人,但不是學佛的人 。我們講過,信佛、學佛是兩回事。信佛是指,你覺得佛陀很偉大、佛說的是真理,你不 反對,自己卻不去行持佛法,這叫作一般的信佛。而學佛是指,佛陀怎麽做我也一定要這 樣去做,雖然現在我不能具足佛陀的一切功德,所作所爲無法與佛陀一模一樣,但是要有 這種決心,這才是學佛。那麽,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要斷除哪三種心行呢? 第一要放棄追求世間圓滿的欲望。這種貪欲若不肯放棄,那麽燒香、拜佛、念佛、打坐、 做功課等,都是爲了獲得世間的圓滿,根本與解脫無關。貪圖這一世的健康長壽或者下一 世的人天果報,都叫世間法。 不能貪求世間法,並不是指從今以後不要去工作,不要去發展自己的企業等等,但是,只 能將這些當作臨時的生存手段。做爲一個活生生的人,我們的人生目的和價值不是這些, 而是在輪迴裡尋求一條非常安全的出路。所以,第一個要放棄的就是貪求世間的念頭。 如果你割捨不下,就僅能算是修人天福報,與解脫還相差甚遠。若是這樣,不修五加行也 可以,只需在自己家中設置佛堂,供養供養佛,或者去廟裡燒燒香、拜拜佛。或許你能得 到今生的健康長壽以及後世的人天福報。珍寶的人身如今已經獲得,難遇的佛法如今已經 聽聞,卻連這麽一點蠅頭微利都不肯放下,那麽,你要等到哪一天才能真正開始走解脫道 呢?追求世間圓滿的結果對你來說,只能意味著:長劫輪迴在所難免,解脫之日遙遙無期 。因此,一定要放下貪著塵世之心。 第二要放棄的是自私心。很多人雖然在念佛、磕頭,但其目的只是爲了自己解脫輪迴。比 如,一些人也在精勤地修五加行,若問他們:「你爲什麽要修五加行?」很多人都會想: 「如果不修五加行,以後我就不能聽大圓滿或是其他密宗的修法。」「你不能聽密法又如 何呢?」「沒有機會聽大圓滿或者大手印的法,我就不能成就。」「你不能成就又怎樣呢 ?」「我不能成就,就會永遠待在輪迴裡,那多苦呀!」。他們修五加行的最終的目的, 還是爲了自己脫離痛苦。若是這樣,就說明這種五加行,從名稱上看是大乘佛法,但實際 上卻不是,因爲他們只是爲自己而修,沒有考慮其他衆生的解脫,所以這不是大乘的修法 。因此,第二個要放下的就是自私心。 有人又會提出疑問:如果沒有自私心,是否便不用懺悔自己的罪障?從今以後也不必爲了 清淨自己的罪業而修法,金剛薩埵也不用修了?並非如此,這些修法都需要,修的時候也 可以觀想清淨自己的罪業,但這不是出於自私心。因爲要度化衆生,就必須有度化衆生的 能力才行。怎樣才能讓自己有能力呢?那就要先修金剛薩埵的修法,清淨自己的罪業;再 修曼茶羅的修法,增長自己的資糧。這樣把自己的身心調整好了,才能具備度化眾生的能 力。之所以強化自己的這些修行能力,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將來度化衆生。因此,我 們無需有這種疑惑。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若菩提心真正生起,其本身就有清淨罪業的能力,如五無間、謗法等 很嚴重的罪業都能因此減少,而普通的殺生、偷盜等十不善業就可徹底清淨。如果不修其 他法,僅修菩提心,也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再有其他修法的幫助會更快。所以,第二個 要放下的就是自私心。 第三要放下的是什麽呢?等到把加行修完之後,就要去領悟、去感受無我,即修密宗或者 大圓滿正行修法,其中所講的重點就是證悟空性的修法,那時,我們要放下我執,這也是 爲了能夠更圓滿無私地度化衆生。第三個要放下的就是我執。在修加行的時候,暫時不必 急於修空性,此時的機緣還沒有成熟。 修出離心時,要放下世間;修菩提心時,要放下自私;修無我時,要放下我執。這些若不 捨棄,所謂的出離心、菩提心就都是空話,不可能生起,所以要把它們放棄。 今後,在修行過程當中,要時刻觀察自己有沒有進步,如何觀察呢? 第一、修外加行時要觀察:在沒有聞修此加行法時,我們對世間有何看法、有何貪執;修 了外加行中人身難得等一系列修法後,對世間又有怎樣的看法,如果前後毫無改變,一切 還是爲了自己世間的健康、長壽、快樂等,便可確認自己的修行沒有任何進展,沒有任何 收穫。 第二、修菩提心時,同樣要反省:在聽聞修持菩提心修法的前後,我的自私心有沒有變化 ?如果修法之前,一切只爲自己,對他人的苦樂無動於衷;修法以後,雖然口裡天天在念 發菩提心的頌詞,哪怕念了十萬遍,但內心深處還是認爲其他人的好壞都無關痛癢,只盼 自己能早日得解脫、自己能早日明心見性、自己能早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等,仍然沒有 爲衆生著想,那就可以確認,雖然聽了加行、修了加行,自己卻沒有任何大乘法的收穫。 放下我執,對我們來說還有一定距離。雖然在修加行的過程中,根基好的也有可能明心見 性,但對一般人而言這是比較難的。所以,對這一點暫時還不能要求。 總之,第一要捨棄世間,第二要放棄自私心,但不能産生誤會,認爲出離心是消極逃避, 菩提心也是不能實現的妄想等等。一旦有這樣的想法,就會成爲修行的障礙。如果如理如 法地去修,這些修法與你們的工作、家庭沒有任何矛盾。在佛住世時,印度的很多國王在 治理江山、管理天下的同時,也在發菩提心,根本不相抵觸。所以,你們不能以爲一旦發 了菩提心,就沒辦法生活和工作。 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菩提心和出離心,絕不能認爲出離心、菩提心可有可無,從而放棄這萬 劫難遇的修行機會。從無始以來,我們已經歷了成千上萬次不可思議的生死輪迴,直到今 天還是一個普通人,再過幾十年告別人世時,如果沒有加緊修行,只能再次空手歸去,除 了所造的如山般的黑白業外,其他什麽也帶不走。所以,在整個生命輪迴的過程當中,這 一世是非常關鍵的。無情的事實就是這樣,珍不珍惜這個機會,全憑自己做主了。 三、菩提心的修法 四無量心修完後,就要正式修菩提心。 首先,我們要認清菩提心的概念是什麽?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菩提心,在這裡就是爲一 切衆生的解脫,自己發誓修此覺悟的智慧。 菩提心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對所有衆生的無緣慈悲心──大慈大悲。在大悲 心生起後,就會自然而然發起想去幫助衆生的心。 如果已經有了這樣的發心,那麽度化衆生、幫助他人用什麽樣的方法最好呢?搞一些慈善 機構、幫助人們解除一些現世困苦,當然也是菩薩的行爲,但這不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根本性的問題要怎麽解決呢?以前講過,最重要的是讓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自己去認識 輪迴的真相、人的特質以及怎樣從輪迴裡找到出路……,也就是,爲他們指路最爲重要。 爲了讓他們明白這些道理,首先我們自己要有智慧,若想爲衆生指引一條完整的路,就要 自己成佛,成了佛才能有這樣的智慧。所以,要爲度化一切衆生而發誓成佛,這就是第二 個條件。 具備以上兩個條件才是真正的世俗菩提心。 我們每次修法之前都要發菩提心:爲度化一切衆生而發誓成佛,爲了獲得佛的果位,所以 我聽法、所以我受戒、所以我皈依、所以我做功課、所以我去放生等等,這就是大乘菩薩 最重視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前提是四無量心。然而,若只有四無量心,對一切衆生都非常慈悲,有極其難忍 的慈悲心,卻沒有考慮爲一切衆生而成佛的話,就缺少了利益他們的方法,兩個條件中就 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就不能稱之爲菩提心。 另有一些人認爲:佛已經斷除了所有的障礙和過失,圓滿具足了一切功德,很偉大,所以 我要成佛。他雖然有成佛的心願,但並沒有考慮到衆生的解脫。因爲缺少第一個條件,這 也不是菩提心。只有具足了非常完整的動機,才能叫作菩提心。 初發菩提心時,因爲慈悲心的程度不同,所發的菩提心就有以下三種差別: 第一是國王似的發心,也是最差的一種。世間國王必須自己先登上國王的寶座,之後才能 治理天下;同樣的,自己要首先成佛、成佛以後再度衆生的發心,就叫作國王似的發心。 第二是船夫似的發心。船夫總是和他船上的乘客一起到達彼岸,他既沒有辦法先走,也無 法令客人先走。有些慈悲心比較強的人也會這樣發心:如果我先成佛,再度衆生,就要經 過很長時間才能利益他們,為不讓衆生長劫等待,在衆生沒有成佛之前,我也不應該自己 先成佛,我只能在他們成佛的同時和他們一起成佛。這就是中等的菩提心。 第三是牧童似的發心。牧童總是將放牧的牛羊驅趕在前面,而自己走在最後。慈悲心極強 的人也會將衆生的解脫放在首位,視衆生的利益高於一切。首先最要緊的就是讓一切衆生 先成佛,等衆生脫離痛苦以後,再考慮自己成佛。這叫作牧童似的發心,也是最上乘的菩 提心。 這三種都是標準的菩提心。但是,由於慈悲心的強度不一樣,所以願力也不一樣。 往昔的密勒日巴尊者、無垢光尊者等高僧大德,他們都修菩提心,正因爲有了這樣的動機 ,他們才能夠排除萬難。有一句話叫「爲法忘軀」,那些高僧大德爲了修法,可以不顧自 己的身體、不顧任何艱難險阻。有了這樣的菩提心,就能很快成就。大乘佛教最關鍵的不 是別的,就是慈悲心。有了慈悲心,所有修行上的功德都會具足。如果沒有慈悲心,卻妄 想修大乘法,無異緣木求魚! 我們不能望而卻步,灰心失望地想:「這太難了,我肯定一輩子都做不到。」肯定能夠做 到,關鍵在你願不願意修。這些修法本來就是爲人而設的,不是爲佛或登地菩薩而定的。 你一旦願意接受,不需要一輩子用功修持,只需要幾個月或半年左右的專心修法,對菩提 心就一定會有感受。所以,不要怕修菩提心,修好菩提心後也不要怕修空性。對世間法非 常看重的人便懼怕出離心;自私心極重的人懼怕菩提心;特別執著的人懼怕空性。這些都 需要一個過程,只要肯修行,無論什麽樣的修法都能適應,最終一定會勝券在握。 至此,菩提心的初步修法已經講完,自他平等等其他修法,大家可以參閱《入菩薩行論》 。 修加行就是自我鍛鍊的過程,要親自去觀想、思維、感受。當菩提心真正生起來後,再去 受菩薩戒,這樣才能夠得到菩薩戒。現在有很多人,因爲曾經參加過傳授菩薩戒的法會, 就自詡受了菩薩戒。我要提醒諸位,自己如果沒有菩提心,哪有可能得到菩薩戒呢?這是 不可能的。所以先不要急於受戒,而要反反覆覆發菩提心,真正有了爲了度化一切衆生發 誓成佛的決心以後,再找到一位善知識,在他面前受菩薩戒,這樣才能真正得到菩薩戒。 得戒以後,再去學習菩薩的學處,菩薩的戒律。在菩提心修好以前,不要倉促地去受菩薩 戒。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的修法已經講得比較清楚,不懂的地方可以參閱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至少要把它的內容背下來,並付諸實踐 ,這樣就很有希望成就。即使今生沒有修起真正的菩提心,也因爲有了這樣的串習,而在 心田裡已播下了菩提心的種子,這個種子最晚在下一世肯定會成熟,這是有教證的。經書 上有記載:這一世發造作菩提心的人,下一世能夠度化整個南瞻部洲的衆生,他之所以會 變成這樣的菩薩,原因之一是緣起力,原因之二是菩提心的加持力。所以,現在就要下功 夫,不能因為「放下自私心,我做不到!」就草率地退卻。恆河沙數般的佛菩薩都是從凡 夫地開始修行的,我們也一定能做到。所以,現在至少要開始修造作的菩提心,這很重要 。 至此,已講了四個外加行及內加行中皈依和發心的修法。你們在每一個修法完成以後,都 應回頭比照,看自己的出離心、皈依的決心、無僞的菩提心等等是否已經增上,還要觀察 自己修法的發心是否具備了不造作的菩提心。若什麽進步都沒有,跟以前完全一樣,那只 是數量上的完成,質量上還沒有完成,就需要重新修。 《普賢上師言教》的作者是巴楚仁波切,他的弟子當中,每一個都修過好幾次五加行,都 是修了一遍又一遍。我們更不能認爲這些修法僅是加行,只需修一遍就萬事大吉。加行是 需要付出一輩子的精力去修的法,作爲一個修行人,終生都不能離開這些修法。只是在修 行初期對加行更強調一些,後面會強調其他的一些修法而已,但加行是自始至終都不可缺 少的。 在修加行期間,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觀想皈依境中的諸佛菩薩、上師、護法都安住於前 面虛空中,他們手中法鼓搖動的聲音將我們從夢中驚醒,觀想完後,也可念誦其他語加持 的儀軌,如果沒有,就直接念誦《開顯解脫道》。 念誦的方法是,如果在修人身難得,那就從開始一直念到人身難得修法竟,不要再往下念 ,然後反反覆覆地思維人身難得。迴向之前,將剩下的儀軌念完。這樣,在一座裡就要念 完一遍儀軌,如果早晚各一座,一天就要念兩遍。修其餘的加行時,儀軌的念誦可以此類 推。念誦儀軌時,最好念漢文音譯,同時也要知道頌詞的意義。所以,在念誦前,應該首 先看儀軌的義譯,對儀軌的內容瞭若指掌,這樣才比較好。 -- 在動物的生命裡,只有悲慘和奴役,這就是赤裸的現實 「駭肉任務」第一集:http://www.themeatrix.com/intl/mandarin/ 「駭肉任務」第二集:http://www.themeatrix2.com/chinese/traditional/ 動物們是否也能逃離這樣的生活,將取決於您的決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5.197.241
jellinek:感恩供養 120.126.126.4 01/25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