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小弟最近看一本海雲繼夢法師寫的「生命密境」一書 裡面有一段談到關於「菩提心」的部份,覺得不錯 和大家分享一下 菩提心 一、勝義----了知生佛一如之超勝義也 二、行願----起勇利悲心,令一切眾生皆證此理也 三、三摩地--自性清淨心,即大圓鏡智,兩部不二之菩提心也 第三部份要跟各位提的是,「菩提心是什麼?」這裡談的菩提心有三層意義: 第一個叫勝義菩提,第二個叫行願菩提心,第三個叫三摩地菩提心。 這是按照傳統的講法。 勝義菩提心是指「了知生佛一如之超勝義」,意即它本來就是這麼殊勝, 本來就是這樣--眾生和佛是一如、一體的。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還在 睡覺的佛。所以稱你為佛並沒有錯,只是你是睡覺的佛。佛是什麼呢?不 過是醒過來的眾生而已。這樣聽懂嗎? 你可以晚上睡覺時安慰自己,「我是睡覺的佛」,早上醒來,「我是醒來 的眾生。」你是睡醒啦,可是還沒覺醒,人生大海中,你澴在睡覺! 佛是覺醒的眾生,這就是勝義。故言,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這是菩提心 的一個意義。 從眾生來看就不一樣,要從「行願菩提心」談起。行願菩提心的意義是, 「起勇利悲心,令一切眾生皆證此理。」這樣講好像大家都懂,我願意發 心讓一切眾生都證得這個理、都成佛。但問題是,有沒有這個能力呢?你 說:「只要我成就,就有能力。」這種話聽起來很空洞,對吧?先問問現 在你要怎麼成就? 現在要是叫你到大寮煮飯,你可能會說:「我出五萬塊給你,你替我煮。」 這樣要怎麼成就?很多人都把它當作:「有夠倒楣,又被師父罰來煮飯。」 殊不知,大寮是修福報的最好方法。光出錢,只是修到供養的福報,真正的 善根沒辦法發起。要知道,不進大寮的人,幾乎沒辦法成就。 你看惠能、廣欽老和尚都是大寮出身。從古至今,很多大成就者,幾乎都是 在大寮裡頭被發現的:溈山靈祐,本來是百丈禪師弟子中很不起眼的飯頭僧 ,黃檗(臨濟宗義玄的師父)也是大寮出身的。 道場有兩個很好修福報的地方,一個是大寮,一個是知客。 當知客也要有本事,對不對?很多人當知客,福報沒修到,人倒是得罪了不 少。可是叫他去當大寮,又不甘心:「為什麼要去煮飯?」一面煮一面念: 「我這樣煮給你們吃,你們會消嗎?」一肚子怨氣在那兒,人家當然不會消! 其實是你自己不消,不是別人不消,你心裡糾了一團在那裡,怎麼消? 裴休的兒子就是這樣,藥山叫他去挑水:「哼!大學士挑水,和尚喝水,怎 消得了?」挑挑挑,氣死了,擔子放下,水潑了一地。師父坐在樹下:「你 剛才說什麼?」「沒有啊!」「沒有?我告訴你,你挑一千擔,我也消得了!」 嚇得他差點昏倒。「哎喲!和尚厲害,你怎麼知道?」「你起心動念,我都知 道,不要在那邊嘀嘀咕咕。」 行願很重要,不要一直講果地,口頭講怎麼利益眾生,那沒用。現在以平常心 挑水、煮飯,就是利益眾生了。大家都想當疊羅漢最上面那個搖旗吶喊的人, 但是沒有底下的人,怎麼會有最上面的人?你今天不做最下面的人,將來怎麼 可能會在最上面? 生命就是這樣子,要從最基層開始做起。這輩子不做,下輩子更慘;上輩子沒 做,這輩子就會嘀嘀咕咕。這輩子如果繼續嘀咕,下輩子就結成一團了。 所以修行一定要從基礎上來,從行願開始,目標在那裡沒錯,但基礎要牢固。 注意,不是為自己做的,修一切法、做一切事都是為了眾生;看到眾生的一切 相,不管是好或不好,都是反應自己的心。這兩方面,你會對流嗎?修行就是 這樣子,不是「我自己調一調,就會很舒暢,很自在,會有很大的成就…」錯 了!是為眾生好,不是為自己,在修學上,要懂得兩方面的關係。 各位磨過石磨沒?米太多要加水,水太多要趕快加米,中間那個石磨心就在那 裡磨啊磨,而且磨好以後,是下面承接起來,不是石磨吃掉。所以那個石磨心 一定要很好的石頭,不會是「鬆軟石」。 眾生有過我慚愧、好好修,修好了給眾生做什麼?就是當做石磨心。修行人就 是石磨心。行願就在這裡,這個地方撐得住,很快就會成就。問題是,你不是 石磨心,是好幾個心,三心二意,自己在那邊磨來磨去,弄到最後把自己磨掉 、毀掉了。所以,從相上來看就是這樣,這叫行願菩提心。 第三個是三摩地菩提心,意義是「自性清淨心,即大圓鏡智,兩部不二之菩提 心也」。這樣聽起來似乎與勝義菩提心有點相對,故應該是說,三摩地菩提心 是菩提心的本體,它就是這個樣子;勝義菩提心是相,通常講給我們聽的都是 勝義菩提心;行願菩提心是用,菩提心要起作用。剛發心的人是在做功課上起 作用,實際上,應該是在生活中起作用。 你要記得兩個原則,佛法一定在生活中、一定在群眾中,從群眾裡看你怎麼發菩 提心。所以當眾生有過時,要馬上攝回來,心生慚愧,這是自己的過錯。不是 看到人家打架時,跑去跟對方說:「哎喲!我很慚愧。」那人家會覺得莫名其妙 ,「我們打架,干你什麼事?」所以不是去講給人家聽,是在佛前自己反省、 懺悔。這已經不是心理層次的問題了,是心靈層次的。 把自己的心修到很完美、自性清淨、大圓鏡智要做什麼?利益眾生!這就是菩 提心的作用。菩提心的「本體」是三摩地菩提心 ,「相」就是勝義菩提心,「 用」是行願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本身是很具體,不是在佛前形式上發阿耨三 藐三菩提心就可以,你要從作用中顯現出來,然後慢慢就會了解「勝義菩提心 、三摩地菩提心」在講什麼。 如果用佛教術語來講,三摩地菩提心就是自性輪身、佛身相這個部份;勝義菩 提心就是正法輪身、菩薩身那個部份;行願菩提心就是教令輪身,現憤怒相的 部份。現種種境界來考驗、折磨你,讓你氣不過的,就是教令輪身,他現金剛 身、憤怒身、明王身。 我們要講的內容很多,但這「三句義、五轉心」是全程要用功的。「如實知自 心,自心本不生」,這個部份是終極目標。我們修學,就是從這個地方來發心 ,配合前面講的行者的條件、方法、過程,然後走入本尊現前這個理念、目標。 ----------------------------------------------- 如 實 知 自 心 自 心 本 不 生 空 性 圓 寂 故 諸 法 悉 無 我 平 等 如 虛 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7.174.224.172
Irence:推 08/23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