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中觀四百論》講授 達賴喇嘛尊者 (六之一) 第五品 明菩薩行品 現在講到第五品「明菩薩行品」,第五品最主要是說到了菩薩行的這個部份。如同《 寶鬘論》裡面有說到,如果要追求無上菩提果位的話,有三大因我們必須要具足。以方便 品來講的話就是「菩提心」,以及成辦菩提心最主要的因緣「大悲心」,這兩者是屬於方 便品的部分,這兩者都需要有智慧的輔助才有辦法生起、或者讓它增長,最殊勝的智慧品 就是「空正見」。希求菩提心的修行者(或者行者),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就是這三者。 「菩提心」是具有二希求之發心。「菩提心」的定義,就是以希求他利之發心為因, 與希求菩提之發心相應的心王,稱為菩提心的。我們又把它取名為「發心」,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只是為了個人的解脫而努力精進的話,因為它的目標有限,而且它的對象有限。 所謂「有限」的意思,就是只為了自己而已,所要追求的目標,並非是圓滿一切功德、成 就一切的滅證功德,所以它的目標有限,它的對象有限,所以所發起的這個心還是有限的 ,所以我們不把它稱為大乘的發心。如果為了一切有情眾生而發起菩提心的話,它所緣的 是一切有情眾生,為的是希望一切有情眾生能夠獲得一切的滅證功德,所以它的目標是無 限的,它的所緣和對象是無限的,這種心力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也把它取名為「發心 」、或者是「發大心」。 要發起無上菩提心之前,必須要去成辦什麼呢?希求他利之發心。因為菩提心的定義 ,就是以希求他利之發心為因,與希求菩提之發心相應的心王,所以首先要成辦這個因, 那就是希求他利之發心。為了成辦希求利他之發心的緣故,首先必須要珍惜一切有情眾生 ,也就是愛護一切有情眾生,像愛己,甚至比愛己還要愛護一切有情。因為當我們有這種 大慈心(就是真正的愛心),緣一切有情眾生,沒有分別的、沒有愛恨親疏的,能夠像愛 己、或者比愛己還要愛護一切眾生的話,當我們看到眾生遭遇痛苦的時候,就不會只是覺 得「希望他人遠離痛苦」而已,而是會負起責任、會擁有這種責任感,這個叫做「增上意 樂」。具有這種的增上意樂,才有辦法真正生起大悲心,所以首先要愛護一切有情眾生, 這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悲心有很多種,在此的「大悲心」是具有理由的大悲心,它不是自然、俱生所擁 有的。當然它的種子就是我們所擁有的「慈悲」、或者是「憐愍心」,可是我們俱生所擁 有的這個慈悲心或善心,它會隨著煩惱成為有限的、或者是偏黨的、或者是墮黨的慈悲或 者愛心。什麼叫「偏黨、墮黨」呢?要區別對象,也就是別人對你好,你才對他有慈悲、 或者對他有愛、或者對他產生憐愍;如果別人對你不好,你對他就沒有辦法產生愛、慈悲 和憐愍的,所以這種的慈悲、或者愛心是屬於偏黨的。很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行為,才會對 他人做出這種正面的互動;如果別人對你的行為稍有不妥(或者是不好),就沒有辦法對 他產生正面的互動,所以這是凡庸的悲愍心,或者是愛心、慈心。 可是真正的大慈心、大悲心,不是重視別人對自己做了些什麼,而是透過足夠的理由 。什麼是足夠的理由呢?就好比一切有情眾生都跟我一樣想要離苦得樂,因此以這種平等 捨,等視一切眾生;之後再去思惟,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為了對治愛我執,唯 一的方式就是愛他人,以這種的方式平等的愛護一切有情眾生,透過這種訓練而生起的悲 心或慈心,是無偏黨的、是無限的,因為它能夠緣一切有情眾生,由這種的方式來成辦希 求他利之發心。 因為這種的發心,必須要有足夠的智慧和理由,如果這時候配合著空正見的話,透過 空正見可以深深的了解到,原來一切煩惱的根本是一種顛倒執,是可以斷除的,所以煩惱 障是可以斷除的。煩惱障既然可以斷除,那煩惱障所留下來的習氣──所知障,也是可以 斷除的。於是透過這樣的道理,讓我們去相信大菩提的存在。所以不只希望眾生能夠獲得 大菩提以外,自己也能夠希求無上菩提,以這兩種的方式來成辦希求他利之發心,以及希 求菩提之發心。因此這三法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大悲心、菩提心、空正見。“ 也就是所緣一切有情眾生,必須成就無上菩提,讓自己立志、讓自己承諾,為了能夠 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如同之前所說的,如同像地水火風被一切眾生所享受般、或者享用般 、受用般,願我奉獻給一切有情眾生,我願意成為一切有情眾生的奴隸,聽一切有情眾生 的使喚,只要是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事情,我都願意去承擔。當我們發起這顆非常堅定的 意願、或者是承諾的時候,確實如同像《入行論》所說的:「乃至虛空未盡之前,乃至眾 生未盡之前,我願意住在娑婆世間(或者是煩惱的世間),來淨除一切眾生的痛苦。」當 具有這種無比心力的時候,為利一切有情眾生,而去行六度的苦行。而且這種的苦行,不 是一天、兩天的,而是一劫再一劫,一劫再一劫。透過三大阿僧祇劫累積的資糧,所獲得 的果實,確實是無法想像它有多麼的圓滿,因為它每一時、每一刻,都是為一切有情眾生 著想的。所以在第五品的第一句話說到了: 1、諸佛所動作,都非無因緣,乃至出入息,亦為利有情。 確實是如此,縱使是連呼氣和吸氣的小小動作,動機都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而著 想,因此我們透過因果的理論,可以相信「一切的果都是由它的同類因而產生的」。既然 發起了菩提心,以這種強大的善心,而且不是瞬間的、不是短暫的,而是長時間的,不是 一世、二世,而是一劫再一劫,一劫再一劫,乃至虛空未盡之前,都是為眾生而努力,無 怨無悔的,甚至於歡喜、隨喜的為眾生而去行種種善行。 如同像之前所說的,在解釋佛果位、佛智的時候,說到了淨悟二智。「淨」字,就是 從內心上去除(或淨化)一切的污垢;「悟」字,就是從心上去增長一切的功德、一切的 智慧,這叫做悟字,最主要是從意識上去說的。有了菩提心的這種強大的資糧,再加上空 正見無比的智慧,這兩者長時間透過三大阿僧祇劫的訓練,哪一種污染沒有辦法從內心上 去洗滌呢?哪一種的智慧沒有辦法從內心上去增長呢?是絕對有辦法的。所以當我們原有 凡夫的這顆心,透過菩提心的串習、透過空正見的串習,慢慢去轉變它、去軟化它、或者 去調伏它,使我們的心獲得改變。無論是以「淨」的角度,或是以「悟」的角度,當它徹 底的淨悟時,也就是正覺果位獲得的時候。 我們之前談到死亡過程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細微的氣流,它和俱生原始之光明有互相 依賴的作用。俱生原始光明的所依──俱生原始之氣流,它兩者是同性的。所以這個俱生 原始之光明,當它淨治一切污染、證悟一切功德的時候,這個光明會轉為自性法身;那光 明上徹底的通達諸法的部份,稱為叫做智慧法身,因此成辦了「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 」。這種俱生原始之光明,它的所依──俱生原始之氣流,將會轉為利益他人的這種色身 ,所以叫做「他利色身」;以細微的他利色身就是轉為了「報身」,如果是以粗相來講的 話,就是轉為了「化身」,因此而成辦了佛陀的四身。所以由「自利法身」,而去演變或 分支為「自性法身」以及「智慧法身」;由「他利色身」去分化為「報身」以及「化身」 兩者,所以總共就是有佛陀的四身。 2、猶如死主聲,世間皆生畏,如是遍智聲,死主亦生畏。 在成就一切遍智的時候,所謂「一切遍智」就是了解一切諸法。了解一切諸法的一切 遍智的果位要生起之前,必須要從四魔當中獲得勝利,才有辦法成就一切遍智。「四魔」 可以分為:煩惱障的四魔、以及所知障的四魔等,有分粗細兩種不同的四魔。四種魔裡面 有一個死魔,要從死魔當中獲得勝利的緣故,所以說到了「死主亦生畏」。 3、佛知作不作,應說不應說,以是何因說,遍智非遍智。 「佛知作不作,應說不應說」,佛陀知道何者該作,何者不該作,對何者應該說如此 ,對何者不應該說如此。因此「以是何因說,遍智非遍智」,因此如果我們說遍智,不是 一切遍智的話,這是沒有道理的,這是沒有因緣的。佛在了解的眾多事情裡面,最重要就 是兩者了,(當然佛會了解到一切萬法的存在,以及萬法的一切改變,可是最主要是兩者 ):第一個了解眾生不同的根器,這很重要;第二個針對個別的有緣眾生,講什麼樣的法 才有辦法給予他帶來最好、最有效的幫助,如何讓他真正去作取捨。這兩者是一切遍智主 要了解的內涵,這樣才有辦法真正的幫助到與他有緣的眾生。 4、除心則行等,不見有福等,是故諸業中,唯意為主要。 在所有的身語意三者裡面,其實比較重要的、或者認真的這種身業、語業,都是跟動 機有關,所以意惡則惡,意善則善。當然有少許的身業和語業是跟動機無關的,就好比眨 眼睛、或者打噴嚏,這類的身業和語業是屬於自然的生理反應;但是一般比較嚴肅的、比 較認真的身業和語業都是跟動機有關,所以動機善則善,動機惡則惡,所以「唯意為主要 」。 5、菩薩由意樂,若善若不善,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以一個小乘者來講的話,為了自己個人的別解脫,非常嚴謹的遵守十善道,只要是十 惡業都是完全的遮擋、完全禁止的;可是菩薩們,因為發起了菩提心的緣故,被菩提心所 轉的緣故,最後一句話就是「以意自在故」,在此的「自在」是被菩提心所轉,依由菩提 心而獲得意的自在,完全被菩提心給控制(轉貼按:可能是翻譯的問題,末學覺得“控制 ”改成“攝持”比較好)了。所以縱使菩薩們撒謊,也是為了利益眾生而撒謊;縱使菩薩 造了殺業,也是為了利益眾生而殺業。所以菩薩們去造作小乘者不敢觸碰十惡業的時候, 也是屬於善行的,其原因是什麼呢?因為被菩提心所轉的緣故,所以在此說到了,「若善 若不善,一切成妙善」。 6、菩薩初發心,勝過大地上,一切眾生類,轉輪王福德。 菩薩們剛開始發起菩提心的時候,所謂「發起菩提心」,就是自然任運成就的菩提心 。什麼叫做自然任運成就的菩提心呢?當我們遇到貪心的因緣,遇到貪心的境的時候,自 然任運發起貪心,不需要思慮馬上產生貪心般。同樣的,菩薩們遇到生起菩提心的因緣, 看到眾生痛苦的時候,不需要蓄意、刻意,不需要經過大腦的思慮,自然發起菩提心的時 候,這個叫做自然任運成就的菩提心。當第一次成辦這種自然任運發心的時候,叫做「初 發心」,這種的功德勝過大地上一切眾生所累積的功德。 7、若有建寶塔,高與世間等,調伏使發心,說福勝於彼。 第七句就是舉例說,如果有人建個寶塔高到非想非非想天,但是這種的功德,還不及 菩薩們發起菩提心的功德。所以在此說到了,「若有建寶塔,高與世間等,調伏使發心, 說福勝於彼。」這也是為什麼龍樹菩薩在《寶鬘論》裡面說到四種無量,為什麼要說四無 量呢?因為它的所緣無量、所求無量等,有說到這四種的無量。 為什麼說的原因,是因為在《寶鬘論》裡面有說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 有說到每一個相好的功德,都必須要累積無量的因緣、無量的資糧才有辦法形成的。於是 就有人提出了問題:既然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的這種相好莊嚴,每一相好都要有這麼 多的因緣去成辦的話,那我們不可能成辦啊!於是龍樹菩薩就說了,透過四無量的資糧來 成辦。四無量資糧最主要是講到了菩提心,因為菩提心的所緣無量、所求無量等,透過這 種方式來成辦就能夠快速成就了。 8、師長欲利他,應承事弟子,因彼不知利,故名為弟子。 具有菩提心的這些菩薩們,為了能夠利益別人,會把自己奉獻給所有的弟子,會把自 己奉獻給一切有情眾生,當作他們的僕人、或者是奴隸等。為什麼把一切眾生稱名為弟子 的原因,因為「因彼不知利」,因為這些人無法去辨別「愛我執」的過患,或「愛他心」 的功德,因為不知道這種利害關係,是名為弟子;可是菩薩們是不會放棄他們的。於是有 一個問題:他們真的是什麼樣的惡行都做,這種這麼壞的人,難道還要去救他嗎?於是第 九句就說到了: 9、如鬼執雖瞋,醫者不生惱,能仁觀煩惱,惑繫非眾生。 最後面這句話不是「非惑繫眾生」,如果翻成「惑繫非眾生」可能會比較好一點。這 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說到了,當菩薩們遇到了這種行為非常惡劣的眾生時,菩薩 們會想說:「他們是被自己的煩惱給控制了」,所以「能仁觀煩惱,惑繫」,被煩惱、被 這種疑惑給綁住,並不是眾生本身而去行惡劣行為的,而是他被煩惱控制、被惑繫縛的當 下,而做出這種無自主的惡行。所以要討厭、或者要排斥、要厭惡的話,應該去厭惡眾生 內心的煩惱、眾生內心的疑惑才對,而不是厭惡眾生。所以「能仁觀煩惱」,因為被煩惱 、被惑繫縛著了,並非是眾生他本人。 10、隨彼何所喜,先應觀彼法,倘若已失壞,都非正法器。 這句話就是說,如果我們要對某個人說法之前,必須要認知他喜愛的,或者他適合的 ,或他的根器是如何等,而去宣說跟他根器相應的法;否則的話,很容易失壞他的善根, 和對於法的善緣。因為他不是這種條件的法器,沒有具足這樣的資糧,因此菩薩們說法的 時候,都要非常善巧的去了解眾生當下的因緣為何?而為他調教,這是很重要的。 11、如母予病兒,特別覺痛愛,如是諸菩薩,特意憫惡者。 菩薩們不會捨棄這種惡劣行為的眾生的,而且會特別的去憐憫這個有情眾生,就像是 母親在眾多的孩子裡面,會特別的去關懷具有病情、或者是惡病纏身的孩子一般。所以在 第十一句的時候說到了,「如母予病兒,特別覺痛愛,如是諸菩薩,特意憫惡者。」菩薩 有時候會化為弟子的樣子,有時候會化為師長的樣子,以種種的方便來幫助有情,來鼓勵 他、或者是呵責他、或者是教授他。所以: 12、或作彼弟子,或作彼師長,以種種方便,令有情通達。 如同非常通達醫學的這個醫生,他很難遇到這種不治的病症,同樣的,具有善巧力通 達的菩薩,沒有辦法度化的眾生是很少的。所以第十三句的時候說到了: 13、如善巧良醫,少有不治症;獲巧力菩薩,非所化甚少。 在菩薩眾裡面,如果有某位菩薩,本來是可以阻擋某一個人的惡行為,但是因為沒有 去阻擋的緣故,使這個人墮落於惡趣的話,是會被其他的菩薩給呵斥的。因此菩薩們會非 常的謹慎,在與有情、或者與眾生互動的時候,當察覺到某一位有情,因為有某種惡行為 ,有墮落於惡趣的危險的話,那菩薩們會極力的去阻止他,否則會被指責,會被其他的菩 薩所呵斥。所以在第十四句的時候說到: 14、若菩薩境中,有由未策勵,墮落於惡趣,是智者所呵。 15、若於他苦迫,不欲贊悲憫,如何於無怙,能哀憫行施。 當某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菩薩們會悲愍的去解決,或者使這個人從痛苦當中獲得脫離 的。「如何於無怙,能哀憫行施」,菩薩們對於沒有依怙的、或者是沒有怙主的這些眾生 ,能夠以哀憫心(就是以悲哀的心)去行施的。 16、若有為利他,久住於世間,間住尚有損,況真心起瞋。 「若有為利他,久住於世間」,那就是菩薩的行為了。如同《入行論》所說的「乃至 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這種的聖者「間住尚有損」,「間住」的意思就是所謂的,如果 我們不去理會這個菩薩,都會有損失我們的善德,更何況是對這個聖者而產生瞋恚心呢? 更會損失我們的很多善行。 所以在此就說到後二句,「間住尚有損,況真心起瞋」,這是針對菩薩而說的。以一 個凡夫來講的話,如果我們不去理會菩薩,明知道他是這種偉人、這種的聖者,我們不去 理會他,都有損我們的善行的話,更何況是真心的、從內心深處發起瞋恚心對這位聖者, 那更是會損害我們的善行的。接下來說到第十七句: 17、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於劣現劣身,此乃最難行。 菩薩們應該具有神通力來救護有情眾生,在眾多的弟子眾的善行裡面,最難的就是對 於不同階級的眾生,示現不同的化身。當眾生處於地獄的時候,菩薩也跟眾生同樣的處於 地獄來救護眾生,當然這個眾生必須要是有緣的眾生。所以在此說到了「若一切生中,常 具足五通,於劣現劣身,此乃最難行。」 18、方便諸時中,久遠所集福,如來說彼量,尚非遍智境。 第十八句最主要說到了,菩薩以種種的方便,以長時間的距離累積了這些資糧,但是 他所證悟的這種證量,還是沒有辦法像一切遍智一樣來了解諸法的。「方便諸時中,久遠 所集福,如來說彼量」,「彼量」就是菩薩們所得到的證量,「尚非遍智境」。 19、施聲能顯示,死法及餘有,是故予菩薩,施聲恒優美。 第十九句的時候就是說到了,菩薩們的聲音不只是詮釋了所謂的「布施」,財物上的 布施。因為布施可以分三者:財物的財施、無畏施、以及法施,有分三者。「財施」就是 所謂的財物,一般受用的這種布施。「無畏施」就是給予別人戒,或者是阻擾別人去損害 別人的惡行,或者是救護別人的生命等,這是屬於無畏施。「法施」就是給予正確的指導 ,給予教法的內涵,所以菩薩的聲音就像「布施」般,是非常優美的。所以在此第十九句 的時候說到了,「施聲能顯示,死法及餘有,是故予菩薩,施聲恒優美。」在三種布施裡 面,財施當然是屬於六度裡面布施的部份;戒就是尸羅,還有忍辱是屬於無畏施的部份; 靜慮和智慧是屬於法施的部份。(於是譯者就問:精進是屬於哪一個布施呢?於是法王就 回答說:三種布施都具有精進,精進屬於三種的布施。) 20、若謂令行施,當感大果報,有所取所捨,如商賈應呵。 如果布施,是為了得到某一種的果報而去布施的話,那跟作生意是沒有什麼兩樣的, 這是應該被呵斥的。因為有所謂的「所取」和「所捨」,有一種交換的感覺。 21、若昔所作惡,有亦成非有,彼具善業者,無有不能辦。 第二十一句最主要的內涵是說,菩薩們他們雖然在以前凡夫道的時候,有累積了很多 的惡業,可是如同經典上說到了,現證空性之後,他因為沒有強烈的煩惱再去滋潤以前的 引業,所以縱使有了引業,但是是像不可能被滋潤的種子般,是不可能發芽的。所以具有 這種善業者,具有這種大勢力者,什麼樣的善事不能成辦呢?就是第二十一句的內涵了。 在此說到了「若昔所作惡」,就是針對菩薩聖者而說了,「有亦成非有」,「有亦」就是 之前所作的這些惡業,依由現證空性的力量,強烈的煩惱被壓伏、斷滅的緣故,所以之前 的這些惡業沒有力量,所以叫「成非有」,「彼具善業者,無有不能辦。」 22、大勢心意者,此間亦無損,故彼視三有,涅槃無差別。 這個就是時常念誦的這句話。具有這種大勢力的這種心意者,菩薩非常珍貴的菩提心 、以及具有非常智慧的這個空正見,只要具有這兩個保護的話,在這個世間,生也是為了 別人、死也是為了他人(也是為了眾生)。那無論有沒有獲得解脫,又有什麼差別呢?「 此間亦無損」,就是說縱使在輪迴的時候,也不會減損任何的福報,反而會因由心完全被 菩提心和空正見所控制(轉貼按:可能是翻譯的問題,末學覺得“控制”改成“攝持”比 較好)的緣故,就連呼吸的時候,都在累積善業、累積功德的話,那跟涅槃又有什麼兩樣 呢?有什麼差別呢?所以對菩薩個人的感受來講,是沒有差別的;但是如果是站在利眾的 角度來講就有差別了,因為畢竟成佛具有一切遍智的智慧能力,救度眾生的時候能夠更善 巧、更透徹或更圓滿。但是對菩薩個人的感受而言,確實是如此,「故彼視三有,涅槃無 差別。」 23、若誰一切時,從心自在生,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間主。 第二十三句最主要的內容也就是說到了,如果有誰能夠於一切時,隨著這種菩提心而 轉,「從心自在生」,就是隨著菩提心而轉,為他人而著想的話。因由這種的因緣,怎麼 不會被世間人所尊重呢?怎麼會不可能成為一切世間主呢?所以在此說到「若誰一切時, 從心自在生,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間主。」 24、世間亦現見,從勝出最勝,故不思議力,應知亦定有。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這麼珍貴、這麼殊勝的菩提心,但是很困難,我們沒有辦法去成辦 ,會有這種沮喪、或者喪失心力的感覺。所以在此就說「不應該灰心」,因為以世間,我 們現在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現實狀況來講的話,可以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從勝 出最勝」,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物質不可思議的進展當中,同樣的,內心也是如此,只要我 們好好的去串習它、久習它的話,應該可以獲得這種的成就。 平常我也這樣說,在此再跟大家說一次。以我個人學佛的經歷來講,我在三十歲的時 候,對於滅諦產生了極大的信心,思惟空性的緣故所以覺得滅諦應該是存在的,解脫是絕 對應該有的。那時候我很單純的想法是,如果我獲得解脫的話,我要好好的睡一場大覺, 我曾經有這種的想法;那時候覺得菩提心很好、很殊勝,可是跟我之間的距離太遙遠了, 所以只是一種隨喜的角度,但是內心並沒有什麼感覺、感受。 但是慢慢的,大約在四十歲、五十歲,這中間我堅持了對《入行論》的學習,也反覆 的閱讀《寶鬘論》,以及其他修行的論典,於是內心慢慢獲得了改變。當我聽到菩提心的 時候,不是單純的一種隨喜而已,會覺得菩提心跟自心的距離慢慢在拉近當中,越來越接 近。當然不是說我已經生起菩提心和空正見,請不要誤會!而是說原本跟菩提心沒有這麼 近距離,但是現在透過了改變、透過了長久的學習,慢慢的覺得自心和菩提心和空正見之 間的距離,真的在拉近當中。 所以我相信說,只要我們願意努力去精進,絕對百分之一百,內心是能夠獲得改變的 。所以你們現在乍看之下,或者聽到這些都是唯名識安立而有,從它本身不會呈現自己的 性質,你們可能沒有辦法接受。或者是說愛別人要甚於愛己,你們可能想說這怎麼可能做 得到?其實如同《入行論》裡面所說的「久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透過長久的學習、 長久的串習,不成為自然,或者沒有辦法容易行、容易去成辦的話,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 。確實是如此,一切都是透過串習的力量去改變它的,只要我們願意努力的精進去改變內 心,恒常的去做,內心決定會獲得改變的,所以你們不需要失望、或者喪失這種的心力。 如同《心經》裡面最後的梵文咒語有說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揭諦」就是前進的意思,「揭諦、揭諦」就是前進、前進的意思,「波 羅揭諦」是前進到彼岸的意思,「波羅僧揭諦」是前進到正彼岸的意思,「菩提薩婆訶」 是成就大菩提的意思。所以我們現在雖然是還未入道的凡夫,可是只要我們透過長時間、 恒久的串習,我們可以前進到資糧道,這是絕對可以做到的、可以入道的,所以第一個前 進到「資糧道」。不只是獲得資糧道,再透過串習,我們絕對可以到加行道,所以就是第 二個前進,叫前進、前進,透過資糧道讓我們生起「加行道」。前進到彼岸就是「見道」 的意思,透過串習讓我們獲得見道。再讓我們前進到「修道」,所以叫做前進到正彼岸, 最後才有辦法成就大菩提。 所以有時候我會開玩笑的說,如果在念誦《心經》的時候,尤其是後面這一段,「揭 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不是針對內心的改善而去想,而是想 說一個人生的階段的話,那實在是太可惜了。怎麼說呢?我們人生的階段大致上可以分: 嬰兒、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真的如同噶當派上師所說的:「沒修沒修二十載 ,要修要修二十載,未修未修二十載,空白人生轉幾載。」確實是如此,在嬰兒和幼年的 時候他不知道怎麼修學,叫做「沒修沒修二十載」,所以二十歲就這樣過了;少年和青年 的時候覺得佛法不錯,但是又沒有修,所以叫「要修要修二十載」,但是還是沒有修,於 是二十年又這樣過了;當中年和老年的時候,想修但是已經沒有能力修了,所以叫做「未 修未修二十載」;最後所獲得是什麼呢?「空白人生轉幾載」,所以「菩提薩婆訶」原來 就是死亡的意思,而不是真正成就菩提。所以我們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我們的 前進、前進,只是說空白的度過這個人生而已,最後成就大菩提「波羅僧揭諦」的時候, 居然是什麼都沒有,空白的離去。我們不要這樣子做,只要我們盡力努力,絕對可以從內 心上獲得改善,只是我們願不願恒常的去做而已。所以第二十五句: 25、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懼,如是劣根者,怖最稀有法。 這種非常珍貴的教法是智者所修學的,並非是凡愚的這種愚夫可以修學的。因為愚夫 聽到菩提心這種珍貴教法的時候會產生恐懼。為什麼呢?因為「劣根者」,他是對於這種 稀有珍貴的教法會產生恐懼,那隨著煩惱所轉的緣故。這以上就是結束了第五品「明菩薩 行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iamkren:讚歎 11/10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