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苦滅聖諦 三、身心 世人對身、心的了解大約是草率地將色身當作身,而一切受、想、行、識等屬於無色的精 神機能就歸類為心了。 ...... 受、想、行、識這四無色陰,佛陀是將它們歸納在身的範圍內的,所謂六受身、六想身、 六思身、六識身。它們同四大色身一樣是組成生命的基本單位,也和四大色身一樣是不可 能避免受苦、受傷害、受牽制的對象。 ......... 整個五受陰都是身,有身就不可能不作用、不受苦。 ............. 心,不是永恆不變的存在體,它依然是隨因緣條件而生,也必隨因緣條件而幻滅的無常之 法。它的因緣條件就是名、色。名是生命中屬於精神作用的部份││受、想、行、識受陰 ;色就是生理機能││色受陰。有名、有色,它們運作起來心便跟著作用 ------------------------------------------------------------------------------ 轉述法友的知見 他把「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識身」的身當成色身的身,也就是把它當成色法而不 是名法,於是就說受、想、思、識都變成是色身了。 其實此身非彼身,此身是積聚、集合體的意思。再說得明白點,所謂六受身其實就是受受 陰(受蘊)的意思(請見雜阿含61經)。 因為他把兩個不同意義的身搞在一塊,所以才會說「受、想、行、識這四無色陰,佛陀是 將它們歸納在身的範圍內的」。 另外,他說五蘊外還有個心,這也很容易理解。因為他說受、想、行、識都不是心而是色 身了,那勢必要再發明出一個不同於五蘊的心來,不然他就無法自圓其說了,因為在他的 理論裡不能沒有了心啊。 巴利文的 Kaaya 有『集合』和『身』 的意思。『法身』(Dhamma-kaaya)的意思就是佛 陀功德的總稱,其『身』字在此的意思與六受身、六想身...的『身』一樣,都是集合 、總合之意,而不是指身體。不過,從『法身』演變成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超然大我一 事來看,連印度人都誤會的術語,中國人看著漢譯經文,很難不望文生義。 ------------------------------------------------------------------------------ 透過不斷轉手的資料一窺佛的真實語,是有難度的,就算是有師承傳統的法師,都有可能 因為法脈的不同,彼此之間的見解也相異,法遵一書的參考來源,如開頭序,真華長老所 說: 她多年住在山野偏僻的茅蓬裡,既無師友相互切磋琢磨,亦缺乏參考所需的典籍,那些有 關南傳、北傳、大乘、小乘、密宗、顯教、哲學、科學,以及中外各家思想學說等等的資 料從何而來?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料供她參考,怎麼可能娓娓談來,有條不紊,頭頭是道? 由上序可推論,末學以為,此書是法遵她自己埋首研究學問才寫出此書來,這種參考各家 學說,最後再以自由心證的方式對四聖諦做釋義,相當危險,相對於印順導師的以佛法研 究佛法,此書差已,既無參考來源,又無親教師授業,把它當當課外讀物尚可,若是說要 將此書最為做初學的入門,恐怕知見不正,慎之!慎之!還是推薦性空法師四聖諦與修行 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 ------------------------------------------------------------------------------ 法友補述: 記得多年以前看一份資料,當中說到有人去參加馬哈希尊者指導的禪修,問需不需要先學 習經典。馬哈希尊者回答說,沒有禪修,看經典是看不懂的。 其實法遵比丘尼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例子。從印順導師宣導讀阿含經以來,中國有不少佛 教徒努力學習阿含經。像法遵比丘尼這樣人也是難能可貴的,但是沒有正確的傳承和修行 ,確實讀不懂經典,不然怎麼會五蘊外讀出一個心來。 網上還見有人寫了《阿含經的解脫道次第》,把《金剛經》、《心經》和阿含經揉在一起 ,甚至把老子的思想也揉到一起。 問題也是相似的。 不要說慧學,就是定學他們也沒有搞清楚。 所以我想法遵比丘尼這個現象,是對那些只重視讀經而忽視傳承和修行的人的一個驚醒。 -- 修行的本質是去觀察動機和審視心。你必須有智慧,不要去分別。如果別人不一樣,別 煩惱。你會因為森林裹一棵彎曲的樹高度和直度都與其它樹不同而懊惱嗎?那是很愚癡 的!別去衡量別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不需要去承受希望改變他們的重擔。如果想改 變任何事物,就去改變你的無明成為智慧吧!---阿姜查《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Crazyfire:值得好好探究!!! 61.217.193.193 07/14 18:01
Crazyfire:希望這個討論串能夠被注目 61.217.193.193 07/14 18:03
chowyc:推簽名檔 218.173.14.26 07/14 21:31
Cid:我以為此處提到的"身"意指"有身見", 而非特別 218.166.203.35 07/14 23:41
Cid:指色身. 對凡夫來說, 有身見是因為對於五蘊的 218.166.203.35 07/14 23:41
Cid:貪愛並妄執為我所造成. 因此比丘尼才說"有身就 218.166.203.35 07/14 23:42
Cid:不可能不作用, 不受苦" 218.166.203.35 07/14 23:43
Xras:第一段就否定了將受想行識歸之為心的分類法 123.121.0.29 07/15 10:05
> -------------------------------------------------------------------------- < 作者: Crazyfire (夏天的風) 看板: Buddhism 標題: Re: [討論] 關於法遵比丘尼-滅苦之道的錯誤解讀 時間: Tue Jul 14 18:58:10 2009 ※ 引述《yggdrasils (尤克特拉希爾)》之銘言: : ------------------------------------------------------------------------------ : 透過不斷轉手的資料一窺佛的真實語,是有難度的,就算是有師承傳統的法師,都有可能 : 因為法脈的不同,彼此之間的見解也相異,法遵一書的參考來源,如開頭序,真華長老所 : 說: : 她多年住在山野偏僻的茅蓬裡,既無師友相互切磋琢磨,亦缺乏參考所需的典籍,那些有 : 關南傳、北傳、大乘、小乘、密宗、顯教、哲學、科學,以及中外各家思想學說等等的資 : 料從何而來?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料供她參考,怎麼可能娓娓談來,有條不紊,頭頭是道? : 看來是她自己埋首研究學問才寫出此書來,這種參考各家學說,最後再以自由心證的方式 : 對四聖諦做釋義,相當危險,相對於印順導師的以佛法研究佛法,此書差已,既無參考來 : 源,又無親教師授業,把它當當課外讀物尚可,若是說要將此書最為做初學的入門,恐怕 : 知見不正,慎之!慎之!還是推薦性空法師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 ------------------------------------------------------------------------------ 基本上,對於該書在法義上可能有疑義的地方,值得提出來在佛版討論,但對於引用"真華 長老"的引言那一段,我覺得處理得不太恰當,而這本書的倡印者正是真華長老。 因為上一篇文只引用了:[她多年住在山野偏僻的茅蓬裡.......怎麼可能娓娓談來,有條 不紊,頭頭是道]這一段。 然後接著下一段就接上原PO自己的意見,乍看之下會讓人誤以 為真華長老在批法尊比丘尼的書,為了澄清這種可能的誤會,以下的部份將完整轉錄真華 長老在"滅苦之道"一書上做的序。 (欲討論該書者可在此下載電子書 http://0rz.tw/JBZg3 下載後要點檔案 右鍵-內容-解 除封鎖) 滅苦之道 序 真華 曾在福嚴女眾佛學院讀過書的法遵(圓行)比丘尼,於住茅蓬期間,以四年的歲月寫了一 本二十餘萬字的《滅苦之道》,自己用電腦打字裝訂了二十本贈送師友,我有幸分得一本 ,看了如獲至寶,驚奇不已!此書的主要論點以四聖諦為核心,作者以其生華的妙筆,銳 利的智慧,生動的描述,深入的見地,如數家珍般層層剖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及其與此四者有關的五受陰、六入處、緣起、緣生等法之精義,一路讀 來,不忍釋手!我出家學佛將近七十年了,也曾閱讀一些古今僧俗大德們的名著,卻尚未 見過有人以四諦為題,寫出這麼一本皇皇鉅著。使我更感驚奇的是:她多年住在山野偏僻 的茅蓬裡,既無師友相互切磋琢磨,亦缺乏參考所需的典籍,那些有關南傳、北傳、大乘 、小乘、密宗、顯教、哲學、科學,以及中外各家思想學說等等的資料從何而來?如果沒 有足夠的資料供她參考,怎麼可能娓娓談來,有條不紊,頭頭是道?同時他在書中廣徵博 引,也談論不少看來與四諦法毫無關係的問題,但其用意無非是在藉以說明:純正的佛法 是不應與那些世間法混為一談的,假使拿純正的佛法來與世間法相提並論,佛法也就失去 它不共世間的特性了!因此,她在本書的〈前言〉和〈後語〉中,曾各提出七點相同的感 嘆之詞,讀後不使你目瞪口呆者,幾希!她說: 「倘若佛法在於闡述因果報應,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神話! 「倘若佛法在於昭示佛菩薩和上師的感應加持,那麼它並沒有超越信仰! 「倘若佛法在於發揚慈悲喜捨的精神,那麼它並沒有超越慈善救濟! 「倘若佛法在於解釋宇宙萬法的生滅,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科學! 「倘若佛法在於五戒十善的勸導,那麼它並沒有超越道德! 「倘若佛法在於禪境的修練,那麼它並沒有超越瑜伽冥想! 「倘若佛法在於阿毘達磨及自性空、有的論議,那麼它並沒有超越哲學! 此下接著她又說:「二十五個世紀以來,為了將佛法傳佈於世間,歷代祖師們各自發揮豐 富的思想創意及宗教體驗,自由地詮釋佛法,雖然佛教思想史因而碩果纍纍,幾乎囊括世 間所有美善之法,可是卻也使得佛陀所正覺、超乎世俗知識及想像的正法,就此隱沒不顯 」! 由上所引各點可知,法遵比丘尼寫這本書的動機,既不是為了標奇立異,也不是為了驚世 駭俗,她是老老實實、完完全全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並希望對目前所流傳的,諸家爭 鳴、百花齊放、一人一號各吹各調的佛法,能夠發生一些正本清源,去蕪存菁的作用。她 在〈跋〉中似乎也在表明此一意願。如說:「書中的確對現今普遍流傳的佛法作了駁斥, 這一點我感到很抱歉,但為釐清正見卻不得不這麼作。雖然,回想到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 佛陀、正法和聖弟子們已委屈了兩千多年,這麼長久以來的歲月裡,聖人們打不還手、罵 不還口,尚未離欲的我確實抱有替他們說說公道話的想法。但更重要的還是由於我見識到 穿鑿附會的腐蝕力量。傳統佛教最拿手的就是「圓融」這種闔家歡樂的團圓喜劇,四聖諦 可以和空假中三諦劃上等號,再和真俗二諦劃上等號,乃至世間一切善法皆是佛法……等 等。為了極力避免《相應修多羅》或《滅苦之道》在後人善意弭諍的牽強附會下,又淪落 到這種搓湯圓式的大圓融,也就只好很傷感情地與傳統佛法劃清界線」。 她這一「與傳統佛法劃清界線」的論調,乍看似乎否定了所有的傳統佛法,其實不然。「 劃清界線」的宣示,她的意思是:橋歸橋、路歸路,在提醒大家不要把大小空有、世出世 間等法如搓湯圓似的混在一起。實際上她對傳統佛法還是相應尊重的。所以她在要「與傳 統佛法劃清界線」之後,接著又說:「但我明白,絕大多數的人都固執於愛戀生命、愛戀 自己的思想、認知與心靈,真正有志尋求生命真義的人並不多見,願意致力於解脫的人更 是少之又少,對那絕大多數的人而言,宗教是必須、重要的。正法雖實際主導他們的生命 運作,但在他們的主觀認知中反而當作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從正法質變而成的佛教也會是 必須、重要的。佛陀在世時,只向有智慧探究真理的人講說正法,從不揭竿起義破斥任何 宗教信仰,我本人也同樣不反對宗教信仰式的佛教。畢竟在現今世界各文明當中,佛教仍 是最寬廣、最包容、最理性、最和平的宗教,它慈悲圓融的特質能夠涵容所有宗教的優點 並加以超越,卻不會產生偏執、階級的宗教鬥爭及害人不淺的迷信。這是佛教的珍貴處, 雖然它對解脫、涅槃、究竟苦邊沒有絲毫助益,但絕大多數人卻不想要涅槃而需要佛教, 就著這不容否認的事實,我衷心地祝願佛教繼續在世間作為人類心靈的依歸處」。 從以上文中可略知《滅苦之道》的作者所以要「與傳統佛法劃清界線」,那是因為傳統佛 法已多變成宗教信仰式的佛教了!雖然「在現今世界各文明當中,佛教仍是最寬廣、最包 容、最理性、最和平的宗教」,可是它對「解脫、涅槃、究竟苦邊」已「沒有絲毫助益」 。所以她不得不「很傷感情地」大聲疾呼,要「與傳統佛法劃清界線」!那麼既然如此, 「宗教信仰式的佛教」還有什麼價值呢?因為「絕大多數人卻不想要涅槃而需要佛教」。 因此她說:「我衷心地祝願佛教繼續在世間作為人類心靈的依歸處」。如果有人學佛全是 為了「解脫、涅槃、究竟苦邊」,不妨依著《滅苦之道》所言去行。如果有人問起:「為 什麼宗教信仰式的佛教對解脫、涅槃、究竟苦邊已沒有絲毫助益」?這一問題的答案全在 書中,讀後自可了然於心。 不過我出家學佛以來,不僅全是喝傳統佛法的奶水長大的,數十年來的一舉一動、所言所 行,無一不是受了傳統佛法的薰陶,我現今已是八十出頭的老人,不可能盡棄往昔所學, 改弦更張,重新來過。所以我仍念我的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我卻極盼望曾受 過現代教育的知識中、青年學佛男女人士,不分出家在家、男眾女眾,假使你們看到這本 書,不妨下番功夫悉心研讀一番,以免東摸西索、摸索多年也摸索不出一條路來,對佛教 對自己都是莫大的一項損失!如果像我這樣七老八十的人,能改變多年的行持而相應於解 脫道當然是好,但若無法改變,也希望在堅持以前所行所解的法門之餘,能從這本書中薰 習一些知見,應知生命是相續的,錯過了今生,尚可等待來世。假使因此惴惴不安,反而 不美! 最後我想要說的是:本書因作者僅裝訂了二十本,傳閱之後反應熱烈,有不少人打電話來 要求正式出版流通,甚至已有人自動寄錢來助印。於是我與作者商量,決定第一版先印一 千五百本流通。為了避免受人增刪截改盜印,訂為版權所有,但仍以結緣為主。還有法遵 曾託我代為請求印順導師寫篇批評指導的序言,印公老人因年邁手抖不能執筆,不過他老 人家看了之後以「法燈永續」四字作為評語,可知印公對本書已予印可。可是法遵認為: 「法燈永續四字雖是印公的意見卻非印公親筆,恐人誤會不敢印在書上」,轉而要我寫幾 句話。老實說我是沒資格為這樣一本義理甚深的大書寫序的,然以其誠意難卻,又因本書 是我提議出版,只好勉為其難,敘述其大意如上。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公元二○○二年)                序於埔里鎮中道學苑之二無量室。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193.193
yggdrasils:其實引長老一言,是想說明法遵寫此書的 123.192.64.159 07/14 19:16
yggdrasils:依據為何,如C大所說,引該序不是要將 123.192.64.159 07/14 19:16
yggdrasils:文意導向真華長老在批評法尊比丘尼 123.192.64.159 07/14 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