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wretch.cc/blog/edharma/11565666   在第二篇文章的時候, 我們大抵上粗略的介紹了說一切有部系統的說一切有部本宗、 犢子部及說轉部對於補特伽羅議題上的不同程度的意見, 接下來我們粗淺地來談談分別說部系的化地部、赤銅碟部, 及大眾部系的大眾部本宗、說經部就此議題上的見解。   部分學者認為分別說部系及大眾部系在補特伽羅議題上,   對於後來大乘佛教瑜伽唯識及如來藏有著重要的關聯性,   特別是大眾部及赤銅碟部就補特伽羅議題上皆採「心性本淨」前提,   而架構「根本識」及「有分識」理論,   被部分學者表示可能為後期大乘佛教如來藏理論的前身。   然而就時間上來看,「根本識」及「有分識」發展的時間很晚,   特別是「有分識」的理論晚至西元4-5世紀左右才出現,   而大乘佛教如來藏則於西元1世紀左右起步,   西元2-3世紀之間逐漸發展,到了西元5世紀已經成熟,   並結合宇宙本體論的思想。   因此,筆者認為三者之間有相似的地方,   但應該是分開發展的理論,   大乘佛教如來藏理論並未承接「根本識」及「有分識」而發展。 4. 說經部-「思種子」   過去在佛教部派分類上,經常將「說經部」視同「經量部」(說轉部),   現在則視作二個不同的部派。   「說經部」在補特伽羅議題上,主張「思種子」說。   所謂種子是就功能而言,如同種子般萌芽乃招引果報,   用來解釋前世至後世之間業力移轉──   色熏習心構成色之種子,心熏習色構成心的種子,隨界之中,心界色界互熏。   單就說經部的「思種子」理論而言,   在部派佛教時期各部派流行各種程度的「有我說」之間,   無疑是一股清流,更是思想的先鋒,   與後來的大乘瑜伽唯識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5. 大眾部-「根本識」(心性本淨說、成就說、細意識):   大眾部對於「補特伽羅」議題上主張「心性本凈」。   「心性本凈」的概念,   源自經中以淨銅盤裝盛穢物、煉金去除雜質、缽中諸色染水、   潔淨布衣雜染五色等譬喻。   因此大眾部認為,眾生心性本來清凈,只因無始以來為客塵所染,   故有煩惱等事,若斷除煩惱,原本清凈的心性自然顯現出來。   大眾部認為「心遍於身」或「細意識遍依身住」,   主張六根只是肉團,本身沒有覺受功能,真正有覺受作用的,   乃為六識背後所依的細微意識,稱之為「根本識」。   在《攝大乘論》中,將「根本識」與「六識」之間的關係,   譬喻如「樹之依於根」──   根本識如同樹根,而六識如樹之枝椏莖葉,枝椏莖葉依根而生,無根不活,   因此五蘊、六識的作用亦依止於根本識,   根本識也經五蘊、六識的作用而得以呈現生命的特徵,   並以此說明「根本識」即是流轉生死之間的的主體,   「心性本凈」而衍生出來的「根本識」觀點,   十分接近後期大乘佛教的「如來藏」的思想。 6. 赤銅碟部─「有分識」:   「有分識」又稱作「有分心」,   主要受到「三世實有」、「一心相續」、「心性本淨」等諸說的影響而建立。   在南傳《法集》、《分別》、《人施設》、《論事》、《界說》、《雙論》、   《發趣》等七論當中,並沒有提到「有分識」,   直至西元5世紀,才由覺音收錄至註疏,   之後廣泛流傳至現代的上座部佛教系統。   赤銅碟部認為在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背後,   有一個稱作「有分」的微細意識作為六識之所依,   即是一切心理作用的根本,一切心識的作用與活動,都依「有分識」而起,   最後又歸於「有分識」而作「九心輪」   (有分→能引發→見→等尋求→等貫徹→安立→勢用→反緣→有分)的循環。   而記憶、造業受報、生死輪回、從繫縛到解脫,   都以「有分識」來解說,同時「有分識」也被視作生死輪回的主體,   貫通過去、現在及未來。實際上,也是一種變相的「我」,   或者可說是「補特伽羅說」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但其對於心理過程的輾轉描述遠比它的主體性來得重要。 7. 化地部-「齊首補特伽羅」及「窮生死蘊」:   化地部「齊首補特伽羅」的概念,   大約在西元前1世紀左右提出,見於世友所造《異部宗輪論》當中提出,   最早是用來解釋經中所說斷欲界九品修惑的三果阿那含聖者,   死後生至非想非非想處,於生至非想非非想處壽盡命終當下,   斷盡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果,入般涅槃。   在《婆沙論》中則說「若有聖者生在非想非非想處,彼無聖道現在前義,             壽量盡時,煩惱亦盡,成阿羅漢,名為齊頂。」   因此「齊首補特伽羅」又被稱作「齊首(頂)阿羅漢」。   「齊首補特伽羅」的提出,   是為了解釋經中所說斷欲界九品修惑的三果阿那含聖者的依報業處,   然而在欲界流轉至無色界當中,是否存在流轉的主體?   這為後出的「窮生死蘊」理論埋下了伏筆。   到了西元4~5世紀,   「窮生死蘊」的理論由當時的著名論師無著在《攝大乘論》中提到,   由於「齊首補特伽羅」所隱藏的背後主體及「窮生死蘊」所指的意義相似,   因此儘管二者名稱不同,   但現在多數人習慣   將「齊首補特伽羅」直接與較晚提出的「窮生死蘊」二者之間劃上等號,   認為但所指皆是能通達三界生死之際的補特伽羅。   然而,就西元前1世紀所提出的「齊首補特伽羅」   比較西元4-5世紀提出的「窮生死蘊」,   由於二者的命題條件不同,因此是否可視為相同的理論?   筆者對此持保留意見。   所謂的「窮生死蘊」,   所指的是維繫有情流轉輪回、生死不斷的微細五蘊。   「窮生死蘊」的成立概念,   實際上是以說一切有部的「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   作為基礎架構,認為即使諸行剎那生滅,   但由於微細五蘊不斷相續,因此才會使得流轉輪回、生死不斷,   所以必須直到斷盡一切煩惱,有漏五蘊才徹底滅除。   我們回顧《事論》,得知早期的化地部持分別說部系的意見,   否定說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的說法,然而到了化地部的晚期,   卻接受「實有過去未來」的三世實有論,   依蘊立我,業力是隨心轉的無表色,肯定中有(中陰)的存在,   因此「隨眠自性,恆居現在。諸、蘊、處、界,亦恆現在」,   故建立「一念蘊」、「一生蘊」及「窮生死蘊」是層次不同的三類五蘊。   所謂的「一念蘊」是指剎那生滅的五蘊;      「一生蘊」是業力所感的異熟五蘊,   而若將諸行剎那滅的一念蘊及生死相續的一生蘊二者調和,   即等於不僅承認現世生死,而且承認還要再生,   在細微的五蘊不斷轉變、相續及業力所招感的未來世報體,   即成了「窮生死蘊」的思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135.70
p110463:好文必推118.170.139.106 11/08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