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執是從四聖諦而來的 苦諦: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恚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 集諦:煩惱之見思二惑,也是業力的起因,我執為根本,見思二惑具有十使: 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滅諦:是指修道所證的聖果,即是煩惱滅除,獲得涅盤(解脫生死)的真理 道諦:滅除煩惱,達到涅盤的方法,佛陀提出三十七道品 http://forum.uooza.com/thread-17879-1-1.html 集諦:亦稱為苦集諦。 依照佛陀的看法,世界的一切皆由於因果關係而生滅起伏著的,無論怎樣細微的事 象,也不能存在於因果關係之外。由於我們不知世界真如的「無明」,生起種種的執著 、慾望,皆由身、口、意三方面所造出來的業,而業力積集為業因, 招集相應其業的 苦報,產生的苦果。換句話說,苦果的遠因是無明等惑,近因是業,就是一切種種惡業 ,皆由無明生起「我執」,而執著「我想」為根本,所以苦的根本原因歸納是「我想」 。現在很多年青人,就因為「我想點就點」,因此造出種種損人不利己之事,「想做就 去做」,不顧後果,就因為「我想」、「我執」太 重,把「我」放在第一位。現在的 苦果是過去的惑業所生 未來的苦果是現在惑業所生的。又苦果存在之處,常伴以惑業 ,所以惑業與苦果常互為因果,從無始來即 循環相續不已,反覆的受諸生死苦論。因 是能招集生死等,故稱為「集諦」。   「集諦」所指的是貪等諸煩惱,能集起六道的果報,分開來說,就是「見惑」和「思 惑」。「見惑」是照見真理的時 候,就可斷除的惑;「思惑」是斷見惑後,還要經過思 維,修習真理才可斷除的惑;「見惑」是妄見,不明白四諦的真理;「思惑」是迷情,迷 於世間的事情。「見 惑」的內容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瞋、癡 、慢、疑十種妄見和煩惱。「思惑」的內容只有貪、瞋、癡、慢,而沒有種種的妄見;因 為在見道時(即照見真理之時)已斷去那些妄見了。思惑比較見惑難斷,所以有「見斷 如破石,思斷如藕絲」之說。我們眾生有了這「見、思」二惑,所以就要造出許多的善 業和惡業,也就要被業力牽引到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去轉那輪迴的圈 子了。 ※ 引述《neuvo (我相信)》之銘言: : 版友在討論 : 破了我空或法空 誰的境界比較高 : 其實我看起來就像是(譬喻): : 我是原子 →小阿羅漢 : 我是中子 →大阿羅漢 : 破到什麼執為什麼是區分高下的標準 : 我覺得自己是怎麼樣 這不也就是一種人生觀或觀念 可以真的變成這樣嗎? : 境界比較高為什麼不是用願力比較大/慈悲/承擔來區分 : 像我知道求自身解脫的是阿羅漢 : 苦海為眾說法的就是 佛 : 這樣分不是比較合理嗎? 其實我一直不懂佛經為什麼要強調要破我執 : 來請益各位板眾了 感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249.167
neuvo:謝謝你的回覆 很受用 59.117.36.34 06/19 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