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blog.udn.com/upatissa/2836184 到底是什麼東西可以令我們回憶?變化無常無我的五蘊身心?既然五蘊本身只是個流遷不 息的現象,但是為什麼這個現象可以錄取我們過去的記憶和經驗?須不須要有個HARDISK之 類的東西存在,記憶(業力)才得以保留? 主體的存有是困擾佛教的一個大課題,沒有主體何來解脫輪迴?記憶如何保存不失? 如何 保有記憶,這在部派佛教是一個爭議課題,談這個課題或許無法讓我們解脫,不過它可以 幫助我們理解一般人的自性見和佛菩薩的緣起無自性見的區別。如依佛教來看,事物的認 知是如此。 根,境,識三和合而生觸,然後生起受想行識等心所功能。如依一般人的認識,諸法是無 常的,業當然也是剎那生滅,三和合而生觸既剎那滅了,意識的認知了別也剎那就過去了 ,果真如此,記憶如何保存和連貫起來呢?再往後推,業力只要不經受報,只要還在輪迴 ,它是不會消失的。既然如此,如何說業力是無常呢?再想得深入一點,如果諸行是無常 ,諸法是無我,那到底誰在輪迴?沒有主體,因果業報如何公正?。。。等等。。。當然 還有很多問題諸如色法分析到最後又沒有極微?時間分析到最後又沒有剎那?等等。 還有在世人的思維裡,佛法的無常無我對他們來說,是很難明白的。比如說無我,輪迴業 力說是奧義書以來共印度一切宗教的學說。在舊有的印度輪迴業力說,本身就預設了一個 永恆不變的主體,如果沒有這個主體,誰在輪迴解脫?誰在承擔因果?業力/記憶如何確保 不失?同理的,無常說:如果沒有常,那麼造業者和受業者之間如何聯繫?業和果如何聯 繫?如果有聯繫,那就是「常「而不是「無常「了。同理的,如果是無常,如何去把記憶 連接起來?如果是無我,是什麼「東西「把這個記憶保留起來?這樣的種種問題,部派佛 教/龍樹後的大乘佛教面對外道的責難時,不得不提出種種理論來說:上座部提出「有分心 」,犢子部公開主張由「不可說我」- 補特加羅;化地部發展「窮生死蘊」和唯識學的阿 賴耶識等等。這些都是因為有自性見而產生的問題。 以上種種問題都是對緣起無常無我沒有深入的理解而產生種種的困惑,套用中觀佛教的術 語就是「自性見」。因為在他們的概念中,認為一定要有一個「獨立的個體」,你可以把 它叫做識,靈魂,我等,才可以保留種種的記憶。而且這個主體還必須是不變的,A永遠是 A, 不可以變成B , 如若不然,A的記憶就變成B的記憶了。針對這些人,我們可以採取以子 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指出它思維上的錯誤比如 1. 色法-有沒有極微/基本粒子?如有,極微還能在剖分嗎?如果可以,就不是極微。如 果不能,也不能叫極微了,因為它已經失去色法的特性- 質礙。由此可見,極微是靠 思維的分析得來的。 2. 時間-有沒有剎那?如有,剎那還能在剖分嗎?如果可以,就不是剎那,因為還不是時 間上的最小單位。剎那如果不能剖分,剎那就不是時間了,因為時間的特質是遷流不 息,有遷流,就表示還可以在剖分,由此可見,時間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延 續而相依相待的。由此可見,所謂獨立不變的「剎那「也是靠思維的分析得來的。 3. 主體-有沒有獨立不變的主體?如果有,就不會有業的「造作」。造作:存有上是從沒 有到有;時間上是從過去到未來;空間上是從此到彼。可以說,一有造作-業,在空間 ,時間,運動,存有上就會有所改變,這當然是無常而不是常了。 4. 最後我們回到主題,如果諸法無常,記憶如何保留不失?其實我們可以反問回他:諸 法如果是常,如何有記憶?大腦的容量如果是保持不變的話,我們如何去記憶事物呢 ?記憶這個字眼本身就帶有無常的意義,因為無常,我們的大腦才可以不斷的保留一 直在發生的事情。所以有一個常恆不變的主體,是不可能有記憶的,因為有記憶就有 改變。 那麼造業的A和未來受報的B, 他的業力/記憶,彼此之間如何連繫? 這個問題本身有個盲點:就是一般人認為造業的A和受報的B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才會認 為A和B是沒有關聯,這是以自性見來探討這個問題。如果能夠認識到A和B都是緣起所生, 無論是造業還是受報的個體都是因緣組合,身心不斷的變化,如何去找一個獨立的實體? 所以只要我們不把A和B當著獨立的個體,而是緣起所生,無有自性,就不會有記憶如何連 貫的問題了。如果站在自性的角度來看,記憶需要有個主體來連貫以確保她不斷,因為他 們把A和B當著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獨立個體。A&B既然不是相依相待,是independent,那 麼為了連接A&B,不得不假設有一個不變的主體來連貫A&B。但是站在緣起的角度來看,A&B 是相依相待,是dependent的。所以以緣起無我/性空的角度來看,沒有必要去假設一個主 體來連貫業力,記憶,輪迴。緣起的相依相待,本身已經具備連貫的特質了。 龍樹深深明白佛陀所講的緣起法,所以能夠從緣起的世間/存在,透視一切法都是相依相待 ,無自性空,所以中觀佛教徒是不會去探討「任何和終極實在相關「這類無意義十四無記 等的問題。中論講到最後其實也是提醒我們不要以自性見去看世間,要以緣起無自性空來 看世間。 中觀佛教往往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會指出我們思維的盲點:以自性見來看世間是錯的,必 然落入兩邊(生滅,斷常,來去,一異);唯有緣起無自性空,才能跳出極端的兩邊!! 五蘊身心是因緣組合,是隨著因緣而慢慢形成,滅去。在這過程中,還會有更多的因緣結 合,出現更多的變化。色身不斷新陳代謝,心所不斷的剎那生滅,在這個底下,身心是無 常的,沒有自性,只有相對安穩的個體。如果能夠認識到造業者-A和受報者-B都是緣起所 生,不是毫不相干的獨立個體,兩個相對安穩的個體都是dependent的,而不是independen t的。既然是dependent的,造業者-A和受報者-B就不會有記憶如何連貫的問題了。因緣所 生法,在生住異滅的過程中,還是有他相對的穩定性,(經中每每形容成不常不斷)所以 可以保留業力和記憶的空間。由於是相對安穩的,所以還是符合無常無我的原則。HARDISK 之說,如果不小心,就會落入外道的我而變成「變相」的無我說了。不是不可以用,而是 在用的過程中,如何符合緣起的無常無我法則?這是重點。 結論: 須不須要有個HARDISK/主體之類的東西存在,記憶才得以保留?這個HARDISK/主體可以是 「有分心」,「不可說我」-「窮生死蘊」,阿賴耶識,細意識等。我以為,以緣起性空來 看,這是不一定的。之所以有HARDISK/輪迴主體之說,是因為他們從自性有的角度來看, 而龍樹從緣起的世間/存在,透視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空,能夠明白有輪迴的現象而沒有 作者/主體。我以為依緣起性空的正見,記憶/業力的保留不一定要去預設有個HARDISK。 HARDISK這個答案可能引申出根多的問題如HARDISK在哪裡?五蘊之內還是五蘊之外?本有 還是後有?HARDISK是本來有記憶/清淨還是本來沒有記憶/不清淨?這樣的問題沒完沒了, 剛好落入龍樹/原始佛典所講的十四無記-任何和終極實在相關「這類無意義的問題」。 -- 我們利用的錢,只是我們所設立的習俗罷了。在習俗裹它有它的功用;頒令它當錢,它 就變成錢。然而,事實上「錢是什麼」沒有人能說得上來。當某事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而後就會產生一個習俗來滿足這需求。世問就是這樣。---《生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8/13 17:07) > -------------------------------------------------------------------------- < 作者: johnnio (^^) 看板: Buddhism 標題: Re: 什麼令我們會回憶? 時間: Thu Aug 13 22:42:30 2009 <<愣嚴經>>: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 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業種當然是由「自己」去執持 只是這個「自己」是誰? 就值得探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