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 對永遠的"我"的存在和追求 1.1 佛陀的觀點 1.2 印度外道的觀點 1.3 耶穌的觀點 2 無我 2.1 佛陀的觀點 2.2 印度外道的觀點 2.3 耶穌的觀點 3 超我 3.1 佛陀的觀點 3.2 印度外道的觀點 3.3 耶穌的觀點 4 結論 1 對永遠的"我"的存在和追求 1.1 佛陀的觀點 佛陀認為,"我"是不存在的,是人內心的一種錯覺。為什麼呢,因為即使沒有"我" 這個概念存在,我們還是可以感受、思想、行動並具有情感,只要我們有健全的身體就 足夠了。 再者,"我"並不是一個不變的單位,"我"一直在改變,甚至內在的心靈比外在的身體 變化得更快。 笛卡爾曾說我思故我在,以佛陀的觀點來看,我思只能證明思考是存在的,並不能 證明"我"是存在的。 那麼,"我"是什麼呢,"我"只不過是許多零件假合而成的,這些零件包括身體、感受 、思想、行動、情感等等,可是這都以身體為核心,一旦身體毀壞了,這一切也都消失於 無形。 所以,佛教並不鼓勵修行人追求永遠的生命,反而鼓勵修行人認清事實的真相,放下 我執,得到真正的快樂。 1.2 印度外道的觀點 印度外道跟當時的佛陀有一個很大認知上的差異,他們認為有一個永恆的"我"存在, 因為人有永恆的靈魂,所以只要經過不斷的修行,人可以得到永遠的生命。 而永恆的靈魂從哪裡來,從造物主梵天而來。 1.3 耶穌的觀點 相傳耶穌到過印度,事實上耶穌許多價值觀都跟印度外道相同,例如耶穌說過: 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 (約1:13) 耶穌認為,某些人(信徒)之所有可以得到永生,是因為那些人是從神(造物主)生的。 不過跟印度外道不同的是,耶穌不認為人需要透過修行來達到永生。另外,如果加上教會 的觀點,原始基督教不認為需要給信徒任何信仰上的負擔 因為聖靈和我們定意不將別的重擔放在你們身上;惟有幾件事是不可少的,就是禁戒祭偶 像的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和姦淫。這幾件你們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願你們平安! (徒15:28 29) 最初的教會跟聖靈都不認為信徒需要特別做什麼來換取永生,但如今基督教有許多不 同的觀點,根據不同的派別會有不同的看法。 2 無我 2.1 佛陀的觀點 佛陀對於無我的觀點非常的獨特,他指出了因果輪迴,卻反駁了有一個永恆不滅的靈 魂,如果沒有永恆不滅的靈魂,到底是誰在輪迴呢。 佛陀的觀點有其符合現代腦科學跟物理學的觀點,根據現代腦科學,心思跟情感來自 大腦,我們所有的內在情感和思考,都不需要靈魂,只要有健全的大腦就夠了。也就是說 ,即便沒有靈魂,我們依然可以思考和判斷,一樣可以有感情,一樣有各種感受。可是這 麼一來,當我們腦死或死亡,我們所有的感受、思考、情感都會跟著隨風而逝。 那麼,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嗎,不是的,就像物理學的觀點一樣,一旦施加了力量, 無論是善的或惡的,就會有相對的反作用力,這就是俗稱的業力。 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只留下他曾經做過的事所造成的反作用力,這反作用力形 成他的下一世,他的下一世跟這一世並不具有相同的身體和心靈,但是他下一世的身體和 心靈卻是由這一世所造成的。 因此,一個恆定的不滅的"我"是不存在的,每一個"我"都是依賴業力(反作用力)形成 ,隨著業力的結束,"我"也隨之結束。 2.2 印度外道的觀點 印度外道的觀點可粗分為兩項,一項是斷滅,一項是永恆神我。 斷滅的觀點認為,人死了就死了,不會留下任何精神面的靈魂,也沒有輪迴轉世,這 也是一種無我的看法,可是,這觀點無法解釋這一世為何存在。另外,佛教的無我指的是 本質上的無我,並不否認"我"的假合存在以及其責任,可是斷滅的觀點認為,由於"我"是 不存在的,所以也不帶有任何的責任。 另一種是永恆神我的觀念,認為人是梵天所生,所以擁有永恆的靈魂。因此不承認無 我的觀點。 2.3 耶穌的觀點 耶穌具有永恆神我的觀念,卻也具有無我的觀念。當耶穌說: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他強調的是無我,可是他接著說: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太16:25) 他強調的是永恆神我,關鍵在於,耶穌不認為我們裡面有永恆神我,他認為人並沒有 永恆的生命,但是只要為耶穌放棄生命(並不是真的指性命,從前文來看是指"己"或"我") ,就可以從他得到永恆生命。 附帶一提,聖經裡面有四卷福音書,上面那兩句話在三卷福音書裡都有出現,而且一 字不改,可見其重要性,但是該三卷福音書並沒有作出解釋,反而是第四本福音書對這事 有獨到的見解。這等到下一章我會提到。 3 超我 3.1 佛陀的觀點 在佛教裡面,最高的境界就是成佛,那麼,成佛了之後是不是就可以有永遠的生命了 呢,答暗是肯定也是否定的。 肯定的是,成佛之後可以創造具有永恆生命的淨土,例如無量壽國極樂世界的居民, 他們的壽命完全是自由選擇的,想要多長就可以有多長,這個世界就是由阿彌陀佛所創建 。但是一個成佛的人,他不會去選擇永遠的生命,因為這跟他自己所悟出來的道理剛好相 反。 在佛陀的觀點中,一切的本質都是空性的,即便是可以給他人無限生命的阿彌陀佛, 他也沒有幫自己設定永遠的生命,,因為他知道空性才是真實的。生命有其意義,如果追 求這意義需要花上無量的時間,例如幫助所有眾生脫離苦海,那麼這無量無邊際的生命才 有價值,如果只是為存在而存在,那麼不如回歸真實的空性之中。 3.2 印度外道的觀點 印度外道中認同永恆神我的一派,他們認為人最高的價值就是跟梵天合一,稱為梵我 合一,或者是梵我一如。 人出自梵天,理當回歸於梵天,可是這過程需要自己的努力,需要透過修習高階的禪 定,必須去思考並了解宇宙的真理,直到跟梵天合而為一。 而這正是輪迴的目的,不同於佛教的輪迴單純是受業力驅使,印度外道的輪迴是一個 學習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習到了什麼正是輪迴的重點。 在學習的最後,人們或許可以發現自己本來的面目,發現自己就是梵天,而梵天也就 是自己。 3.3 耶穌的觀點 前面提到傳聞耶穌去過印度,這邊可以再次看到其推論,因為耶穌也具有梵我合一的 觀念。首先,耶穌說他跟上帝本身就是一: 我與父(造物主)原為一 (約10:30 ) 接著耶穌還提到信徒跟他跟造物主都要合而為一: 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裡面,你們在我裡面,我也在你們裡面。(約14:20) 翻遍整本聖經,都沒有提到天堂的風光或天堂的美好,所以我實在很懷疑基督徒死掉 上天堂的說法,按照耶穌的觀點,基督徒應該是和他以及造物主合而為一,而不是到一個 叫做天堂的地方。 另外耶穌也不是"替"基督徒死,應該是基督徒和耶穌梵我合一,跟耶穌一起向自己死 了,然後跟耶穌一起從死裡復活,並且因為和耶穌梵我合一得到了耶穌的義和生命。證據 如下: 還有不多的時候,世人不再看見我,你們卻看見我;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 (約14:19) 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羅6:5 ) 但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林前6:17) 作為一個宣傳死後上天堂跟得永生的宗教,卻沒有著墨於天堂跟永生的生活,可見永 生意義並不在於永生,而是跟造物主的連結。 4 結論 綜觀各家學說觀點,都指出一個更高的"我",佛陀認為人可以用"假我"做出許多的貢 獻,帶給他人益處,也可以做有意義的事,但即使如此並不需要去執著於"我"這假合的概 念。印度外道認為身為人就該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追尋永恆的價值,直到發現自己就是梵 天,梵天也就是自己。耶穌認為人必須放掉自己跟他連結,並從他得到永遠的生命,因為 他就是梵天(造物主),梵天就是他,他跟梵天是一,信他的人也跟他是一。 作者:yuho200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0.10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