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五章 綜合討論 綜合第四章的個案描述,筆者彙整所有受訪者的經驗後,將禪修者經由宗教實踐,所經歷 的過程,歸納整理為下列滅苦過程圖表: 禪修前 ...略... 上述圖表顯示,每位禪修者在開始學習馬哈希禪法前,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身心苦惱,如高 血壓、B 肝、五十肩、痛風、頭痛、緊張、急躁、憂慮、創傷等。有的人一開始是為了解 決這些痛苦而學習禪修,也有的人透過禪修的練習,感受到自身的症狀得到療癒,因此筆 者將這樣的學習禪修的過程,謂之滅苦過程。依據田野及訪談紀錄,筆者發現滅苦的條件 有禪修場域、禪修所培養的能力兩者。而密集禪修的過程,或回到日常生活中則可能遭受 各式的挫折,不同的考驗可能讓禪修者的練習導致三種結果:一是得到了療癒,另外也可 能病症沒有改變,或因為挫折而產生負面效應。以下將依此圖的重要概念進行討論。 第一節 滅苦的條件 滅苦的條件或許也可以視為得到療癒的因素,結集所有受訪者的經驗後,發現能不能面對 或處理身心困擾,有著兩大影響的因素。初期學禪,較容易受外在的條件影響,例如:禪 師的教法、禪修場地的氛圍、戒律的規範等。當然,對於修習已久的人,也可能深受禪師 教法所影響,筆者總歸這些為禪修場域的因素。練習一段時間之後,或能不能將禪修技巧 落實於日常生活,則與密集禪修時所培養的能力有關,這些能力包括:覺察、反省、發現 身心的交互影響,了知無常、苦、無我。 (一) 禪修場域 Csordas(2002)在《身體、意義和療癒》Body/Meaning/Healing 提及場域本身即有療癒的 功效,那是因為當人進到達宗教場域,宗教場域會提供轉化的功能,這種轉化對於修行者 而言,改變的是認知的部份。 例如就大部分的禪修者而言,多認為進到了禪修的場域,整 個動作會放慢,心境也會有所不同,在密集禪修期間,確實身心得到淨化了。這種進入禪 修場域,行為就自動改變,且認為自己會改變的認知,為 Csoras 所提場域本身即具療癒 的功效。例如 B 在今年六月,前往埔里的禪修營擔任工作人員,即使是未參與禪修學員的 行列,但他表示在那樣的場域,對他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在那個場域裡,很自然地就會提 醒自己注意一切動作的觀照,且由於擔任學務,他得以聽到學員報告小參的內容,這也讓 他禪修技巧更為熟練。這樣的改變,綜合所有訪談紀錄,發現與禪師的教法、禪修氛圍、 八關齋戒的規定三個條件有關。以下將逐一討論: 禪修的學習主要仰賴禪師。透過大眾開示,學員可以了解禪修的相關概念或修行上的觀念 ;小參時,則是可從禪師口中確認自己的技巧掌握正確與否。禪師的態度可能感動學員, 也可能導致不滿。例如 G 可以為了班迪達禪師犧牲性命,而 E 則因為連結了童時記憶, 害怕且逃避台灣禪師的小參,B 也曾因為緬甸助理禪師的態度引發瞋恨感。就學習者而言 ,禪師所教導的技巧,對於禪修的進展有著必要的影響,除此,從個案的紀錄中,禪師的 態度,似乎也影響著禪修者努力前進,如 E 裹足不前甚或逃避小參。 在第三章田野介紹裡,曾簡介過各個禪修場域的不同氛圍。在妙德禪寺時期,由於參加者 多喜愛禪修,決定長期閉關者,現場瀰漫著寂靜專注的氣氛,此時的禪修學員也多能進入 狀況。但到了蓮光禪寺時,則開放了十日禪等短期報名,禪修層次不一,學員較難持守禁 語的規定。對於精進用功者,有時難免形成干擾。就田野記錄所見,似乎已進入內觀,且 禪修技巧較穩定的學員,對於外在的環境的變化,可以透過覺察而不受影響。但若是禪修 尚未穩定,又正面臨挫折時期,對於吵雜的聲音則不容易安定。例如有位學員因為健康不 良,三位學員因禪修停滯不前(四位皆非在受訪者之列,也未繼續追蹤禪修情形),他們 認為蓮光寺開放太多人參加,禪修環境過於吵雜,而決定離去自行修習。 一般初學禪修者的心容易受到外境干擾,所以在馬哈希禪修營的規定裡,除了禁語尚須遵 守八關齋戒。所謂的八關齋戒是佛陀為了在家弟子所制定暫時學習出家生活的規定,即 1. 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淫 4.不妄語 5.不飲酒 6.不以華鬘裝飾自身,不歌舞觀聽 7.不坐 臥高廣華麗床座 8.過午不食,合之稱為八關齋戒。這樣的規範旨在收攝禪修者習慣欲樂的 心念,將注意力只放在禪修的目標上,如腹部起伏或行禪。其實前七項在密集禪修的環境 自然容易避免,與一般北傳禪修不同的是馬哈希禪修營必須持守過午不食的規定。據台灣 禪師解釋,過午不食可以減少對食物的貪慾,身安穩、少婬意、少昏沉,這些都有助於禪 修定力或覺察力的培養。但因為擔心學員們一時無法適應,在禪堂外還是準備了糖水或果 汁供大家飲用。禪師或其他去過緬甸的學員則表示,若是在緬甸的禪修中心則會嚴格要求 此項,極少供應飲料類補充品。 孫中肯(2007)認為東方治療中,透過發揮基本的道德原則可以致力於淨化,使人們誠實 的評估自我的生活,達到身心的平靜狀態。 八關齋戒即是立基於道德原則的規範,它可以 使禪修者在自我覺知的訓練中,具備良善的心態,行為合宜,更能自主的控制自我,而專 注於禪修的練習。當禪修者進到了禪修營,感受到了禪堂的氣氛,禁語且受持八關齋,加 上禪師的指導,較容易進入專注學習的狀態。即使不是長期禪修者,也表示透過十天的學 習感受到了身心安定且得到淨化。這說明宗教場域確實能夠提供轉化的功能,但要發揮這 樣的功能還是有條件。例如當禪修的氛圍改變了,或禪師的態度不符期望,都會影響宗教 場域提供轉化的療效。 (二) 禪修所培養的能力 為何苦可以消滅?因為苦的形成是有原因的,所以只要將該原因去除,就得以滅苦。禪修 所培養的能力,就在於學會觀察形成痛苦的原因,並增強對於身心真實狀況的了解。簡言 之,即透過改變認知系統,進一步消除困擾的問題。改變認知系統就是從「無明」轉變為 「明」,而「明」即學會覺察與反省。覺察身心的現象及其交互影響,了知一切現象是無 常、苦、無我。以下加以討論。 佛教將生活中的苦惱,無論因任何事或與人相處之苦惱,歸因於為貪、瞋、癡,再追究下 去,根源不外是「無明」 。無明,就像青蛙處於溫水,但始終不明瞭自身及環境的狀況。 因此,要培養。滅苦的能力,即是增長「明」的能力。馬哈希內觀禪修或說以四念處為主 要觀察目標的禪修,都是在指導如何培養「明」的能力。經典提及: 若諸善法生,一切皆明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於善、不善法,如實知者。罪、 無罪;親近、不親近;卑法、勝法;穢污、白淨;有分別、無分別;緣起、非緣起,悉如 實知。如實知者,是則正見。正見者,能起……,聖弟子得正解脫。 這裡指出「明」是覺知自己一切念頭所生起,或身體行為的各種樣貌。能看得透徹時,就 是如實觀。 看清自己的身心現象即四念處的觀察,就是在行、住、坐、臥中,對於身心的 變化,隨時清楚瞭知。例如 B 在整理 CD 拷貝時,非常急躁的想要快速完成,後來因為感 受到胸口緊,透過反省與覺察,而改變做事模式。 那天坐到胸口束起來,呼不到氣,我覺得我吸不到氣。……才會發現:自己很急要把它做 好。你知道自己很急、很急,反而沒有做好。我那時候,就慢慢來、慢慢來,我告訴自己 ,就會比較靜一點,不然就會很急。……那個過程裡面,就會……繼續喜歡禪修。你就是 比較容易發現自己,那因為你比較容易發現自己,你也比較能夠跟自己相處、對話,我覺 得跟自己對話很重要。 從 B 的描述裡,他表示因為禪修,更容易發現自己。因為這種觀察力,他可以察覺到自己 的急躁,然後跟自己對話,讓自己放慢而平靜。當覺察與反省的能力逐漸增強後,進一步 可以更敏銳地發現身、心是交互影響的。 馬哈希禪修法是以《大念處經》中的身、受、心、法念處,為所緣。簡單的說就是緣當下 的身、心。透過觀照,了知身(身體變化)、心(心念)的所有現象都是無常、苦、無我 ,且身心的變化是互為因果的。筆者訪問的個案,不論在禪堂內或回到日常生活,共通點 都是不斷地練習觀察身、心的目標。以下以 C 的描述說明: 以前不知道怎麼調理自己的心,現在知道怎麼調伏心。因為身體是依靠心,如果心放鬆, 相對身體就放鬆。以前不知道這個原理,現在知道了,所以相對速度就較快;而且不會像 以前那麼緊繃。就是遇到緊繃,自己也知道怎麼放鬆法。譬如當手去拿這個東西,我們都 知道是因為心去驅動色身。以前沒有禪修時,去拿東西,會發現是很直覺去拿那樣東西, 沒有看到那個先升起的念頭。但是禪修之後,因為動作變慢了之後,會看到「我想要去拿 個什麼東西」。然後才會發現動作,去做那個東西。這是禪修前跟禪修後最大的差別。當 所緣不同點時,同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像我們之前練習:早起張開眼睛。我念頭 不動,眼睛會張開嗎?不會,绝對不可能,躺了一天,眼睛也不可能張開。一定是心說: 我現在要張開,它才會張開,我現在要閉上,它才會閉上。 禪修者最重要地是暸解身心狀況,上面 C 陳述現在學會怎麼調伏心,而且她發現身體是受 心念所驅動的。比如心放鬆,身體就放鬆。先有想要拿東西的念頭,然後才有去拿東西的 動作。而心裡想張開眼,眼睛才會張開。這些都是「心」影響「身」的例子。但除了心念 會驅動身體,同樣地,身體的變化也會影響心念的感受,如:B 在緬甸時,一開始因為不 適應當地食物,導致身體不舒服,而產生緊繃甚至瞋心。又如 F 會因為習慣性的頭痛,而 有憂鬱的傾向。或禪修時因為感受到身體消失,而法喜。所以透過禪修,可以發現身、心 是彼此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這樣發現身、心互相影響的能力,是從禪修營中的基本練 習開始,首先練習自「色」開始觀察,然後對「名色」互動有所認知,即了解身和心念的 關係。一開始從了解身體四大的特性下手,明瞭它們的「特性」,就是了解「名色」的真 實性質。 例如觀察風大,風大的特性是支持,其作用是流動。支持就好像,在游泳池裡, 依靠著充滿氣的游泳圈,使得身體不致沉溺,這是因為游泳圈裡的風大在支持著。風大的 作用是流動。它會從一處流到另一處。所以身體可以彎曲、伸展、移動。 當每次走的時候,觀照「走、走」「。『我正在走』的念頭生起時,就產生風,風產生通 知,當風流動而將身體移前,這就是所謂『走』。」又如 C 所說的,行禪時,會先有移動 的念頭,然後看到風的流動,慢慢流到腳趾,帶動腳,腳才會抬起來或輕輕往前滑。這是 先有名法(心念),由於有了念頭,風大就會流動,身體緊縮,而導致腳向前移動。不僅 僅是走路,任何一個動作,都是事先有念頭,然後隨著風的作用,身體才會跟著移動。包 括拿東西、開門、吃飯、張眼等,皆是如此。筆者在台灣的田野期間,觀察禪修者的動作 ,每個移動確實都像是飄起來的,如同被風吹動一般;輕柔而不費力。難怪古人會用「行 如風」來描述走路的行儀。 上述是關於風大的特性。身心互為影響的觀察,除了風大,還有地大、火大、水大的目標 。其中水大是較難於覺察或最後才觀察到的,而地大、火大的變化現象,則是隨時皆可感 受。例如受訪中,有的學員因為憤怒而身體僵硬,緊張或壓力導致緊繃;也有因為放鬆而 感覺身體的柔軟,禪修得力時,皮膚細滑等,這些都是地大的特性。火大的特性,則是熱 、冷。例如因為瞋恨而覺得身體熱惱,或隨著禪修的進展,有清涼的感受。 色法(身體)會因為心法(心理)而有變化,同樣地,心法也會因為色法而受到影響。例 如高血壓發作時,會產生沮喪感;腳痛時會不耐煩;僵硬而覺得痛苦或遲鈍;身體輕安, 而有喜悅感;風大的流暢,導致一波一波的樂受;色身不見了的感覺,而有捨受。這些都 是由於身體狀況,而導致心理狀況的改變。 在禪修中心時,每天大約會有十二個小時禪修的時間。因為相當密集,對於身、心變化的 感受特別強烈。可能在第一支香,身體是柔軟的,但到了第二支香,就變成僵硬了。或內 心從害怕轉為堅定。這些除了可以了解身、心是互為因果以外,更能親自體驗到,身、心 變化之快速。這時學員會深切體驗,一切的目標在生起後,都會消失及滅去。所有的身體 感受或內心的感受也會消失、滅去。雖然事物是無常、會壞滅的,這樣的概念存在於每個 人的印象裡。但禪修時,會隨著觀察名、色,經由實際的體証而獲得確認。例如,有的人 因為腳痛,想要鬆腳,但隨著觀照力的加深,理解疼痛也是無常的,就會改變原本想逃避 疼痛的心態,一旦面對了疼痛,卻發現,疼痛的狀態也轉化了,很快的,身體也因為心理 接受疼痛的事實,而轉為輕安。 伴隨著心靈的寧靜與淨化,接著會發現身、心之間的因果關係。走過這些歷程之後,透過 六根的接觸,會陸續了知無常、苦、無我的道理。六根面對外境所引發的心念,大致可以 從右表顯示: 根的摘要(根界和正確的四念處觀所緣) ┌─────────────────────────────────────┐ │理論 │ ├───┬──────┬─────┬────────────────────┤ │根門 │物質(色法)│心(心法)│理由 │ ├───┼──────┼─────┼────────────────────┤ │1.眼 │形是色法 │了知形狀的│我們認為「我在看」是邪見、煩惱,必須以「│ │ │ │是心 │心在看」(實相)來斷除──這才是正見。 │ ├───┼──────┼─────┼────────────────────┤ │2.耳 │聲是色法 │了知聲音的│我們認為「我在聽」是邪見、煩惱,必須以「│ │ │ │是心 │心在聽」(實相)來斷除──這才是正見。 │ ├───┼──────┼─────┼────────────────────┤ │3.鼻 │香是色法 │了知香味的│我們認為「我在嗅」是邪見、煩惱,必須以「│ │ │ │是心 │香是色法」(實相)來斷除──這才是正見。│ ├───┼──────┼─────┼────────────────────┤ │4.舌 │味是色法 │了知味道的│我們認為「我嚐甜味、我嚐酸味」是邪見、煩│ │ │ │是心 │腦,必須以「味是色法」(實相)來斷除──│ │ │ │ │這才是正見。 │ ├───┼──────┼─────┼────────────────────┤ │5.身 │冷、熱、軟、│了知觸覺的│我們認為「我很熱、我很冷」是邪見、煩腦,│ │ │硬是色法 │是心 │必須以「色身很熱」(實相)來斷除──這才│ │ │ │ │是正見。 │ ├───┼──────┼─────┼────────────────────┤ │6.意 │主要和次要的│了知主要和│我們認為「我坐著、我站著」是邪見、煩腦,│ │ │ 姿勢是色法 │次要的姿勢│必須以「坐的色身」(實相)來斷除──這才│ │ │ │是心;想變│是正見。心:我們認為「我的心打妄想,──│ │ │ │姿勢是心;│我愛等等」是邪見、煩惱,必須以「心打妄想│ │ │ │妄想的是心│」 「愛是心」等、等(實相)來斷除──正 │ │ │ │;愛、恨等│見。 │ │ │ │心;知痛的│ │ │ │ │是心。 │ │ └───┴──────┴─────┴────────────────────┘ 上述表格的實際操作,就是在禪修時區分色法跟心法,一旦練習這樣的觀察後,會發現身 、心的變化裡找不到「我」的存在,因為一切現象都具有無常的本質。例如: 最近這幾天我看電腦,看到眼睛痛,……那目標馬上出現在眼睛,……它看看沒多久就滅 掉。之前行禪時,我心情的起伏就會看得比較清楚,提一步起來,發現情緒是高興,然後 再下一步起來,突然又發現情緒變成低潮;一步高興起來,然後一步又平靜。看到心理的 無常變化,看得很清楚。 更細部的觀照,會發現在一個彎曲或伸出四肢的動作裡,會有很多念頭。當有意要彎曲或 伸出的時候,將會看到很多念頭,一個接一個的生起。甚至一眨眼,也會有很多的念頭。 對一般人而言,疼痛是不會間斷的,它好像會讓人痛一段長時間。但實際上沒有長時間的 痛,一個接一個的痛,每一個都是非常短暫而分開的,這對於禪修者是可以覺察到的。就 像螞蟻,遠看像一條線,但是近看就可以看到一隻一隻的螞蟻。如有位禪修者曾分享「學 馬哈希看念頭的時候,你只是隨著那個想,只是知道在想,可是沒辦法看到。會看到像投 影片,換片一片一片那樣,那種就是一張一張的出現,一張來又抽掉然後又換一張。」禪 修者發現事物是片段、片段的,所以能夠認清無常的事實。一旦親身體驗、了解到生命是 不斷生滅的事物,就不會再執著於自我。 雖然「無常」是客觀的事實,任何人皆知:事物是不停地變化。但我們仍會希望變化是符 合自己的心意,若不是如此時,就產生「苦」惱了。比如在禪堂時,原本是可以很專注的 觀察目標,但目標卻變得不明顯,不再觀察得到。或原本身體感受輕安、舒適,卻在下一 刻,轉為緊繃、疼痛。原本覺得清涼、寧靜,卻高血壓發作。這些都是在禪修時,時常面 對的狀況。回到日常生活中,則有著更多的不盡人意之事。病痛、工作上的壓力、人際的 處理,生活的變化,往往令人應接不暇。較不同的是,經過禪修的訓練,禪修者已較習慣 面對無常,與無常和平共處。如 G 曾講述過的,目標會不斷地出現,唯一能做的,只有接 受它。當事物生起時,當下加以觀照,觀照可以看清「無我」的本質,而不再因執取而感 受苦。G 深刻體驗「無我」的道理也可以從其描述感受出:「他(禪師)如果叫我做什麼 ,我都不會拒絕。他要我生命,我生命都給他。……就像這個痛一樣,以前手捏一下就很 痛,現在指甲一直捏,甚至把它捏到血出來,都可以。」這樣的體會,會在馬哈希的禪修 者達到第四觀智後,感受更為深刻。 當禪修者能夠辨別,坐禪時腹部的起伏,了知所觀的色法:「上升是一法,下降是另一法 ;坐是一法,觸是另一法」等。同樣地,他也了知色與非色,如「上升是一法,對它的了 知是另一法;下降是一法,對它的了知是另一法」等。也就是依觀察而轉起的「現量智」 ,並不是「思所成智」。 有了上述的智慧,可以別別地分辨、了知所觀的色法與心法,此時,部分禪師會告知禪修 者,已進入內觀,即進入十六觀智的第一觀智——名色分別智。這之後就不斷地進展,到 第四觀智──生滅智時,對於無常、苦、無我的體驗技巧已趨於穩定。這時期覺察的能力 會非常敏銳、清晰,一切生起的名、色目標,就好像自行到來一般。並且會產生相當的信 與法喜,就像 G 因為法喜與信心,在這個階段立下建立禪修中心的願力。這時的學員會很 想找其他人來學習禪修,每每採訪或田野時,可以從這些已有較穩定的禪修經驗者身上, 感受到祥和、喜悅、信心的能量,而他們總也會積極邀請勸筆者一起加入禪修活動。 第二節 療癒的內涵 經過長時間的禪修後,有的人疾病完全治癒,如痛風、五十肩好了。有的雖未痊癒但已減 輕,或可輕鬆面對。除了可以面對病痛,對於禪修者多半體力增強,氣色或外型都較尚未 禪修前年輕許多。甚至記憶力較佳且腦力更為靈活。在心理感受上,經過密集禪修後,回 到日常生活多數禪修者認為可以將禪修技巧運用於面對生活事務中,比如工作時更加放鬆 ,人際互動改善,變得有信心、安定。 從滅苦過程圖表,會發現整個過程可能有三種結果。其中「無療癒」表示禪修者的疾病毫 無改善,且無法忍受疾病。相對於此,七位受訪者卻都仍存在著某一、兩項尚未痊癒的病 症,但已不受困擾,而能夠安忍病痛。因此,療癒的內涵應不在於將病痛去除,而是可以 平靜地面對病痛,因為病苦與挫折皆是生命的自然現象,無法逃避。另外,圖表中所提的 「負面效應」是指:比如有人禪修後,因為不堪腳痛或不相應禪師的教法,在尚未進入療 癒的狀態,而中途退出。 究竟何謂進入療癒?在第四章個案敘事裡,大致分為安忍病痛、壓力調適、傷痛療癒、自 我超越四項。其中安忍病痛、壓力調適是每位禪修者皆會經歷的共同改變,另外的傷痛療 癒、自我超越也有幾位有所體驗。以下,筆者將從佛法解行並重的觀點加以討論。 (一) 安忍病痛 病痛是每個人所必須面對的問題,禪修可以改變體質,對於重大疾病也有許多治癒的案例 ,但筆者所採訪的個案中,尚無痊癒的例子。就療癒或滅苦的觀點而言,能不能把病去除 ,並非首要的改變,雖然在滅苦的過程中,可能伴隨著身體康復,但滅苦所關注的更是在 面對病痛無常時,人們能否以自在覺照的能力面對之。 對於正念修行,療癒疾病的觀點,馬哈希尊者曾開示說: 如果你有病痛,你可以就醫來治癒它。但是,如果已沒有其他的方法,那麼試試看正念的 修行。正念地觀照那個痛,痛也許會消失。如果你堅持不懈地觀照它,當你定力增強時, 病痛也許會不見。甚至我們也得知有一些慢性病藉由毗婆舍那修行而痊癒的例子。 同樣地,佛經上也有修習四念處,而令眾生清淨、光澤,或除病苦的諸多例子。 若比丘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未淨眾生令得清淨、已淨眾生令增光澤。……如是,未度彼 岸者令度,得阿羅漢,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尊者阿那律問長者言:「汝住何住,能令疾病苦患時得除差?」長者白言:「尊者阿那律 !我住四念處,專修繫念故,身諸苦患,時得休息。」 在受訪的個案中,也不乏因為練習禪修,而親證上述的利益。例如他們告訴筆者,皮膚較 有光澤,看起來比同齡年輕,精神體力變佳,五十肩的疼痛減緩、高血壓藥劑用量降低等 。在研究報告上 1976 年,Patel、Datey 於’Relaxaion and biofeedback techniq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一文中提及以 27 名高血壓患者為實驗,教導其禪 修及放鬆的技巧,結果發現有 77%的病人他們的心臟收縮壓和舒張壓得到明顯改善,也有 50%的人可以減少服用抗高血壓藥物。 除了筆者所接觸的禪修者外,在馬哈希禪修中心, 更有眾多此類的案例,部分收錄於「法的醫療」一書中。諸多的醫學研究更對禪修下了個 結論,認為其可以治療疾病是可以肯定的。除了疾病的療效,於 C 及 G 的經驗裡尚可發 現身體變得敏銳,如 G 的身體變成食物的檢測器,可以分辨進入身體的食物是有益或有害 。而 C 則是可以感受到磁場或別人的健康狀況。但治療疾病僅是禪修的附帶療效,其中可 以客觀面對病痛才是所有禪修者的共同經驗。如: A:這次體驗到疼痛會過去,沒什麼好怕的。脫殼就是這樣,會來就會走,所以我現在不怕 。 B:我頭很痛,我眼睛很痛。我就會知道:難過、難過。這它會抽離,它會減輕,有時候它 會更加重。但是我經驗,通常這樣不好的感覺,我會標記它;觀照它的時候,我去標記 它。觀照它的時候,那個不好的感覺它會抽離,那我就會比較輕鬆。我去觀照它。那個 痛,一觀照它的時候,它加劇之後,就會像撕裂一樣,把你撕爛,可是它沒有持續很久 。我現在沒有什麼問題。 D:以前,我ㄧ忙起來,脖子會緊,身心繃比較緊。脖子僵硬,也不知道繃得很緊。我們久 了會覺得,為什麼脖子那麼緊?如果我沒修,我可能不知道它硬在裡面,也不知道硬。 F:例如當頭疼時,此時會放下手邊的功課,讓自己與頭疼在一起,標記頭疼,看他發生了 什麼變化,很多時候會發現頭膨脹與壓縮的感受,還有拉扯的力量。當持續深入時,可 能慢慢減緩,目標也不這麼明顯了。 這些都是禪修者得以安忍病痛的經驗。 (二) 壓力調適 由於禪修強調以覺察為主導,因此在現代繁忙的生活中有其適應性。透過行、住、坐、臥 的覺察,可以使身心放鬆,並且在煩惱生起前,看清念頭。當定力越發穩定時,就較能祛 除平日的習氣,而以新的態度來適應生活。 放鬆,一直都是禪修最為熟知的有效方式。從進禪堂開始首先學習的就是清楚的覺察,這 有賴於放鬆的身心,當觀照 越敏銳,身心也就越放鬆;同樣地,放鬆也能帶來清楚的覺察 。C 曾提及在行禪時,感覺到整個身體很輕柔,當腳移動往前踩時,就像踩在棉花上,而 且可以清楚地觀察整個活動過程。類似這樣的例子,所有受訪者皆經歷過,放鬆似乎是「 最初始」漸近佳境的狀態。為何此處稱為最初始,乃是因為禪修雖會調節身心放鬆,但由 於身、心是不斷地變化,此刻放鬆,也許下一刻即形成緊繃。但可以確定的是有經驗的禪 修者,必定都曾有放鬆的體驗。 回到日常中,累積的禪修技巧,也能讓禪修者應用於自我調節。比如 D 本來是很急燥的人 ,透過內觀禪修的訓練後,對於身體的壓力、繃緊相當敏感,每當快要從柔軟變化到緊、 熱的感受前,他就會提醒自己放慢、放鬆。這樣時時在每個生活細節的覺照,讓他得以從 容面對忙碌的生活事務。筆者本身也是容易緊張的人,但以前對於身、心的變化的認知, 相當粗糙,並不知道內在已經在形成緊張,但學習四念處的禪修後,會發現緊張的形成有 一連串的過程。 比如筆者以前幫同學買湯麵,會因為擔心湯冷、麵糊了,而想要儘快送到同學面前,卻容 易因此動作匆忙,心跳加快,四肢逐漸有硬的感受。在未學禪修時,感受並不是這麼清晰 ,只是知道自己很急。但現在,較容易覺察到擔心的念頭,也就不容易產生之後的身體變 化了。對於放鬆,剛從密集禪修回到學校生活時,筆者曾有強烈的感受,那是在一次開門 的動作。「僅僅只是轉動把手,我都是用力的。」清楚、放鬆的轉動時,是一點點都不費 力,少一分就轉不動,多一分,就可能形成緊的覺受。這才發覺,原來自己很容易處在緊 張或繃緊的狀態,這也找到曾有過類似僵直性脊椎炎病症的原因──都是每個小細節過於 「用力」所累積的。 隨著一再重複地面對目標,正念 會開始生起,且堅定地確立在觀照的目標上,這時可以有 段時間保持正念,煩惱漸漸減輕,甚至不再出現,禪修者會發現心是清淨的。就會感受到 《念處經》所提的禪修七大利益的第一:得到淨化。例如:D 在個性方面,比較不會急性 子或鑽牛角尖,容易淡化,心也比較柔軟。 G 敘述其經驗,憂傷、悲泣等精神面的痛苦也漸漸被排除,此外,還有過去所造的行為, 也會隨著正念的覺察,透過面對身體的覺受或內在的情緒,而逐一淨化,不再受到干擾。 就像班迪達的學生面對自己過去拷問別人的惡行一樣。B 更是直接說明這樣一路走來,發 現心愈來愈靜,愈細。以前很粗,妄想很多,沒有辦法控制,但現在很有警覺。直接說出 若沒有淨化,就無法覺察的關聯。E 則是透過內心的寧靜,減少了由於外境變化的干擾。 另外,综合訪談紀錄發現,禪修者如果逃避自己的情緒,那些困擾的原因就會不斷出現, 直到完全淨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受訪者皆表示,禪修是有利於內在的淨化。淨化是指煩 惱減少,或不再生起。 (三) 傷痛療癒 情緒的疏通對於疾病的發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情緒的處理方式因人而異,一般的情緒容 易感受到,但有些情緒是長期壓抑所積習。透過禪修可以發現潛藏不察的意識,經由反覆 的反省而轉化,培養有益健康,如慈悲、喜悅等滋養情緒。 禪修能揭露被壓抑的潛意識,此被認為禪修是試圖深入了解自我的一種方法。心理學家 Br ant Cortright 表示,大部分的人或許會輕微的減輕壓抑傾向,只有極少數人可經歷完全 解除深沉的傷痛。 因為人類遇到挫折或感到很焦慮的事情時,通常會產生防衛機制,用來 保護自我避免受傷。如壓抑、退化(喪失原有的能力,或退化成小孩子的行為)等,是常 見的防衛機制。 E 小時候,遭遇大人們遏止她講話的恐懼,導致她一開始產生退化的情形(講話結巴), 後來這件事逐漸被淡化。當她開始接受禪師的指導,原是期待著禪師是溫暖和藹的長輩時 ,卻因為與期待不同,在禪修時浮現兒童時期的畫面與恐懼感。但當整個禪修營結束,這 樣的情形並未馬上獲得改善。G 曾表示自己缺乏耐性,但據普遍學員及筆者的觀察,他算 是有耐性的了。直到幾次的採訪過程後,從對話裡,或許可以推測:他因為身為法師所以 按捺住情緒,但透過禪修後,可以在生氣浮起時馬上覺察,調整自己的狀態。F 也因小時 候與奶奶及老師的互動,這些被傷害的記憶都在禪修時浮現。對應 G 的經驗,他在完成十 六觀智的過程中,曾喚起深層的害怕、憂傷等情緒,甚或類似經歷前世的場景。這些在一 般生活無法呈顯的情境,在禪修的過程中,卻能逐一顯現。另外,禪修能改變認知系統, 促進轉化和成長。例如 E 因為小時候受到長輩們驚嚇的緣故,因此很容易緊張。但在練習 禪修之後她發現緊張或所有的情緒都是無常的,似乎沒什麼好懼怕的,而且會一次又一次 提醒自己這樣的認知,久而久之也就平靜下來。更重要地這是她實際操作所得到的經驗, 也就更加定她的信心。另外因為禪修所獲得的平靜狀態,也讓她更看清自身及他人的心念 ,而不致產生情緒困擾。 像我就很容易緊張,緊張我會全身繃緊而且產生肌肉變痠,這是我常有的一個現象,這也 是我最難對治的情緒。才知道原來它(禪修)是在訓練心,以前都常告訴人那是在訓練你 的心,可是以前對這個字眼是比較迷糊的,後來知道訓練心保持在較平靜的狀態。然後我 就發現說,平靜是很重要的,在任何環境我覺得平靜是很舒服。因為我覺得我還有很多境 是很執著的,在任何環境裡邊,當我對外境狀態有強烈反應的時候,尤其對人,那個對錯 的狀態,會發現心不再那麼平靜了,就會想是不是要這樣?在禪修的平靜到後來,延續到 對外,在對外的情緒,即使不是禪修的狀態,就會捨掉那些所有的事情,告訴自己回來那 種平靜,當回到平靜就會變得比較客觀,就會看著不高興的情緒一點一滴的流失。所以我 發現說,那個平靜的技巧很好。 我變成我的習慣,我覺得那個習慣很舒服。因為會發現人啊!我們觀察自己的經驗,然後 也觀察別人 爲什麼有些人他一定要抓一個伴?他爲什麼沒有辦法獨處?他一定要找人講話 ?。會發現那是平衡的問題,你會發現他是沒辦法去面對自己的內在,內在的需求。然後 你也會發現,當要求一樣東西的時候,就一定要要到,但當獲得的時候,對它的需求就降 的很低。可是當要不到的時候,就一定要到的那種情緒,非常明顯,其實它是一種干擾。 可是我覺得如果跟著那樣的情緒走,會落入情緒裡邊,非要去得到滿足。當發現禪修過後 ,心理比較能夠去滿足,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對人家對待的,自己會去滿足跟平衡。因為 會看到對方的起心動念的一個狀態,然後他為什麼會這樣。這情形看得到,比較能釋懷。 上述 E 因為平時練習回到平靜、滿足的狀態,因此當自己因為想要追求慾望而產生情緒時 ,能夠很明顯的觀察到。也由於對自己的了解,她將這樣的認知擴展到其他人時,對於外 境的許多現象,也就釋懷了。 更深入的體驗時,禪修者可能經歷原來的問題不再是問題,或是其意義可能被改變。這樣 的情況,很有可能發生在禪修過程的第四觀智之後。當禪修到達第四觀智後,對於無常、 苦、無我有了一定的體驗,例如 G 在經歷不同目標的挫敗後,如實地體驗無常,原先干擾 的情緒或身體等目標,就不再被視為問題了。如原先患有懼高症,但一次又一次禪修的經 驗,恐懼高處的感覺已不再存在。 (四) 超越自我 筆者的受訪者之中,並非所有人皆明顯具有超越自我概念的特徵。但在禪修練習的過程中 ,是一種信仰實踐的過程,雖然不是每個人皆達到超越自我的階段,但這卻是所有禪修者 的目標。Maslow 的需求理論中,提出自我實現者並不是被驅使去追求某種特殊的東西,而 是豐富及擴大他們的生活領域。這樣的人具有幾種共同的特徵:對現實的充分覺察,接納 自己、他人及周圍世界,自發、簡單、自然,關心自身之外的問題,超然觀及隱私的需求 ,鮮活的鑑賞力,神秘的或高峰的經驗,社會興趣,深厚的人際關係,具民主風範的性格 結構,有創造力,能抗拒被世俗同化。 而 Maslow 晚年認為只有自我實現是不足的,更提出自我超越的觀點。自我超越的概念帶 動了超個人心理學,此學派將禪修納入心理治療的輔助基礎,更在自我實現外,加上靈性 的成者、自我超越的概念。 自我超越者多是在成長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潛力獲得充分發展的歷程與結果。Maslow 認為 某些具有卓越的心理狀態者很容易有「高峰經驗」:一種短暫但非常強烈、充滿強大的喜 悅、深具意義的感受,以及和宇宙合為一體的體悟。 若能具有高峰經驗,將對人生產生意 義感,使個人逐漸進入自我探索、實現和超越的層次。超個人心理學更提出這樣的靈性追 尋是健康的,是人類全然健康與實現所不可或缺的。因此對於所有的受訪者而言,一開始 的學習禪修動機或許各有不同,但隨著禪修的進展,滅苦或進入自我探索、自我超越的層 次,卻是他們逐漸產生的目標。學習禪修即是追求靈性的過程,因此靈性的追尋本身即具 有療癒的作用,也就是超個人心理學派所認為:包含靈性的面向,才算完整的心理健康。 就禪修者而言,則是在滅苦的過程中,逐一療癒身心的問題,進而產生信心,發展更大的 能力。如受訪者 G 隨著觀智的增長,逐一排除了憂傷、害怕等情緒,法喜的感受讓他體力 增強且對於疾病更泰然的與之共處。在禪修中更經歷了諸多的特別的經歷,如過去生的畫 面浮現、鼻竇炎治療或各種法喜的高峰經驗。 如鼻竇炎十多年,(禪修時)鼻裡面會有噴臭臭的液體,好像裡面骨頭拉開,眼睛噴出化 學工廠的味道、橘子的味道、消毒水的味道、薄荷的味道出現。淡淡的,我去報告給禪師 聽,禪師說:「對對對!」我問:「這是不是我的幻覺?」禪師說:「不是,那是你的毛 病,你看禪修多好,可以治癒疾病又不花錢。」 每一個毛細孔都好像在跳躍震動一樣,在蠕動一樣。那種的喜悅,我現在知道是法喜的一 種。五種法喜的最後一種叫遍身喜,全身都是法喜的。 這些超越自我超越的經驗或高峰經驗,使得 G 的信心增強,可以為了老師犧牲生命也在所 不惜,如高峰經驗的「發出敬畏之情,並奉獻自己……」79,而產生了更強大的助人願力 ,進而籌設禪修中心。 第三節 滅苦與信仰實踐的過程 綜合所有受訪者的紀錄,所有的人一開始都是為了療癒而來,或許為了治療疾病,亦許為 了療癒心靈。而在禪修營接觸禪修後,隨著逐漸的經驗體悟,學習到正念的觀照,並且了 知苦、無常、無我的事物真實。禪修的歷程,遂成了滅苦與信仰實踐的過程。因為禪修的 觀察與內省,可以深入地探索病苦的根源,透過正念的覺察來斷除煩惱,所以是滅苦的過 程。而禪修者在過程中,也因為具備對禪修的信心,並親身體證佛教的教義,故也是信仰 實踐的過程。禪修者希望能從苦中解脫,所以視滅苦是終生的信仰實踐歷程。 而這樣的學習歷程,就像人們有了病苦,而去尋找醫生的治療過程一樣,佛法「四聖諦」 :苦、集、滅、道即是了苦的治療過程。以下說明之。 「苦」意指痛苦、煩惱,在禪修前每個人所存在的困擾問題。也許是身體的疾病,如 A 的 高血壓, B 腸胃不好、體力差、五十肩,C 則是小血瘤、B 肝,D 患有高血壓、痛風,F 經常頭痛、B 肝,G 有鼻竇炎、失眠、體力差等生理上的問題。另外每位受訪者也有著或 多或少的心理困擾,如生活壓力、傷痛記憶等。上述皆是苦的呈現,至於是哪些原因造成 苦,就必須以「集」來說明。 當一位病患找醫生求診後,醫生通常會診斷病因。就佛教的說法,「集」就是形成痛苦的 原因。從受訪者的經驗,大致可歸納四項苦的來源:1.生活壓力;2.成長過程的創傷;3. 人格特質;4.生理疾病影響心理層面。就生活壓力而言,禪修者表示會因為忙碌而緊張, 或因為工作、經濟而產生壓力、無安全感。對於成長階段的創傷,也多半影響著禪修者日 後與人相處的模式,同樣的困擾仍會延續。另外,就人格特質來說,好追求完美者,也較 容易產生壓力等問題,如 A 會嚴格要求自己。最後,因為生理疾病而影響心理層面,這是 每個人都無法倖免的。 上述因素中,生活壓力、成長過程的傷痛、病痛屬於客觀存在的狀況,對於外在的狀況, 禪修者無力掌控,禪修營中所教導的是調適壓力或去除苦惱等內心問題,教導的方法稱為 「道」。「道」就如醫生所開的處方一般,也是禪修所要學習的方法。禪修營中,首先被 教導的是觀察腹部上下起伏,進而學習「四念處的觀照」。且觀照時,只是觀察,不需要 強迫什麼目標生起。它的正確態度是,自然生起什麼,就觀照什麼。藉由這樣地練習,會 產生第一節中所提到「禪修所培養的能力」:覺察與反省,發現身心的交互影響,了知無 常、苦、無我。為何這些能力得以滅苦?在第一節時筆者曾提及,現進一步補充說明。 當病患去尋找醫生前,會選擇有權威、可信賴的醫生,而會不會依照指示服藥,也與自己 對醫生的信任度有關。同樣地,當禪修者在一開始尋找禪修方法或認同禪師時,也涉及信 仰的問題。如 G 有著非班迪達禪師不可的堅持,禪修者們也因對馬哈希禪修法有著信心所 以前來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更需要對於宗教的信仰或對教法的認同,才有助渡過禪修的 挫折,直至走完整個滅苦的歷程,因此滅苦的過程也是信仰實踐的歷程。但信仰的實踐是 偏向感性、情感的認同,滅苦的方法仍需理性的、可操作的能力。 在練習中,禪修者會因為專注而平靜,接著覺察力提升。覺察有助於產生反省力,能提醒 我們應該做什麼。當妄想或煩惱一來時,就會提醒禪修者,已經偏離禪修的目標了,應該 回到四念處的觀照。之後,覺察可以讓禪修者分辨身、心的彼此影響,提醒自己留意心念 保持在良好的狀態,以使身體也處於最佳的情況。最後,繼續覺察,就能夠體會一切事物 的真實本質,此時也就改變了原有的認知系統。了知原來以為自己可以終生擁有身體、心 念或外物,都是無常、苦、無我,進而對於一切現象不再執著。 「滅」原是指苦的熄滅,但由於受訪者滅苦的過程仍在進行,因此在本研究裡,並非指苦 的完全止息,而是原有的問題得到改善。七位禪修者經過練習之後,有些人身體疾病康復 了,有的因為學會覺察的技巧,而善於調整內心。這都說明禪修可以得到療癒的作用。 病痛或無常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就如第一章文獻回顧所提及:療癒之意涵並非要去除 疾病,而是透過身體實踐改變認知系統。禪修者主要是深入地探索病苦的根源,唯一的任 務就是持續地追蹤無常的表演,透過覺察來斷除煩惱。一旦能夠掌握心念,療癒也就產生 了,苦也就不再是干擾。 -- 修行的本質是去觀察動機和審視心。你必須有智慧,不要去分別。如果別人不一樣,別 煩惱。你會因為森林裹一棵彎曲的樹高度和直度都與其它樹不同而懊惱嗎?那是很愚癡 的!別去衡量別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不需要去承受希望改變他們的重擔。如果想改 變任何事物,就去改變你的無明成為智慧吧!---阿姜查《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